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胸部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三维图像质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常规剂量CT和低剂量CT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方法随机分析了11例行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和9例低剂量胸部CT扫描患者经不同后处理技术重建后图像的质量。结果常规剂量组的平均有效管球剂量、总管球剂量和放射容积CT剂量指数分别为(114.55±26.20)mAs、(1578.27±353.09)mAs和(7.76±1.77)mGy,低剂量组分别为20mAs、(566.11±46.23)mAs和(1.46±0.07)mGy,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1)。常规剂量组的图像噪声为(17.67±3.24)HU,明显低于低剂量组的(31.61±9.42)HU(P<0.001)。三维重建图像质量评分常规剂量组中位数为4.52,低剂量组为4.78,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92)。结论胸部低剂量CT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放射剂量,其三维重建的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低剂量对于泌尿系结石成像质量的影响,评估16层螺旋CT低剂量结合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泌尿系小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150例患者中男性89例,女性61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成3组,对成人泌尿系结石患者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16层螺旋CT扫描.运用工作站后处理软件行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容积再现.结果 常规剂量组患者扫描图像的平均图像质量评分(image quality score,IQS)为4.90分;按BMI衡量低剂量组患者扫描图像的平均IQS为4.70分;固定低剂量组患者扫描图像的平均IQS为1.80分.常规剂量组和按BMI衡量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患者扫描图像容积加权CT剂量指数(volume weighted CT dose index,CTDIvol)8.15 mGy;按BMI衡量低剂量组患者扫描图像CTDIvol 4.08 mGy;固定低剂量组患者扫描图像CTDIvol 2.04 mGy.但2个低剂量组的噪声值均大于常规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及BMI联合低剂量组能够满足诊断,10%固定低剂量组能满足诊断需要.结论 螺旋CT低剂量成像结合BMI诊断泌尿系结石明显降低患者辐射危害,且不影响诊断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低剂量螺旋CT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儿童鼻咽部疾病,分别采取常规剂量CT扫描、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比两组患儿辐射剂量以及扫描图像质量.结果 常规剂量加权指数为13.98 mGy,低剂量加权指数为6.23mGy,低剂量低于常规剂量(P<0.05).本组60例儿童鼻咽部疾病中,共发现病灶89个,在各类疾病显示效果、鼻咽部解剖结构以及定性诊断结果方面,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剂量扫描图像噪声平均为(7.35±1.57),低剂量扫描图像噪声平均为(9.56±1.85),低剂量扫描高于常规剂量扫描(P<0.05).结论 对于儿童鼻咽部疾病采取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定性、定量诊断方面与常规剂量无明显差异,但低剂量螺旋CT扫描辐射剂量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低浓度造影剂螺旋CT在肺动脉CTA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肺动脉CTA扫描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扫描组和"双低"扫描组,每组各28例.采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进行扫描,常规扫描组管电压120KV,造影剂欧乃派克350mg/mL,"双低"扫描组管电压100KV,造影剂威视派克270mg/mL.图像分析由同机Vitrea FX工作站完成,比较两组患者肺动脉各段CT值,噪声值(SD),图像信噪比(SNR),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分,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以及碘摄入量.结果:两组患者肺动脉主干、肺动脉叶、肺段动脉,以及肺亚段动脉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扫描组和"双低"扫描组的SD[(7.7±2.1)vs(8.3±2.4)]、SNR[(23.9±7.3)vs(25.1±7.8)]、CNR[(24.9±6.6)vs(27.1±7.2)]和图像质量评分[(4.1±0.8)vs(3.8±0.8)],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低"扫描组的CTDIvol[(6.1±0.4)vs(8.4±0.6)mGy]、DLP[(293.4±21.7)vs(391.5±33.2)mGy.cm]、ED[(4.3±0.4)vs(5.7±0.6)mSv/mGy.cm],以及碘摄入量[(6.2±0.9)vs(8.3±1.1)g],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低辐射剂量低浓度造影剂扫描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而且与常规扫描比较,能显著降低辐射量和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40例肺结核患者,均接受常规胸部CT扫描及低剂量CT扫描,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辐射剂量的差异,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对肺结核病变特征的显示情况,包括病灶数目、毛刺、结节、空洞、实变、磨玻璃影、钙化及胸膜粘连.结果 低剂量扫描CT剂量指数[(29.8±3.6)vs(43.2±6.3)]及剂量长度乘积[(34.3±4.2)mGycm vs(138.7±27.6)mGycm]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5%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剂量CT扫描比较,低剂量CT扫描对病灶数目、结节、空洞、实变、钙化及胸膜粘连征象显示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CT扫描对毛刺(38.0%vs 51.1%)及磨玻璃影(36.4%vs 49.6%)的显示率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能够显示肺结核病变特征,且具有辐射剂量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低剂量CT扫描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6例早期肺癌并经病理证实的患者,均为体检发现,并行低剂量CT扫描和常规剂量扫描,低剂量采用(120kV、25mAs),常规剂量采用(120kV、200mAs)扫描,对比分析两种扫描方法影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等因素有无差异性。结果低剂量CT扫描对病灶的显示与常规CT扫描无明显差异,但低剂量扫描图像噪声较大,不影响影像诊断。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的权重CT剂量指数(CTDIw)为(1.5±0.2)mGy,常规剂量扫描为(7.3±1.3)mGy(P<0.01)。总的mAs低剂量扫描为(459±6.5)mAs,常规剂量CT扫描为(1421±8.7)mAs。剂量长度乘积(DLP):低剂量扫描为(44±7)mGy·cm,常规剂量扫描的(193±12)mGy·cm(P<0.01)。低剂量扫描最大有效辐射剂量为(0.85±0.1)mSv,常规剂量为(3.9±0.7)mSv(P<0.01)。结论肺部CT低剂量扫描对肺内病灶的显示与常规CT扫描无差别,并且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陈伟 《吉林医学》2012,(26):5642
目的:探讨低剂量胸部CT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行低剂量胸部双排螺旋CT扫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分为三组,分别行低剂量30 mAs、50 mAs以及常规剂量200 mAs的双排螺旋CT扫描,统一于气管分叉处测量并记录主动脉CT值与标准差SD,对两低剂量扫描与常规扫描在噪声与图像质量两个方面的差异,运用χ2检验对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之间的差异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于上述剂量,随着剂量mAs的增加,图像噪声会逐渐减少;上述三个剂量图像盲式阅片评价,50 mAs组CT图像质量能够满足影像学诊断的基本要求,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双排螺旋CT扫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胸部的辐射剂的含量,这对于减少患者受到辐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眶内静脉曲张压颈螺旋CT低剂量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眼眶静脉曲张患者16例,行压颈结合静脉期内100 mAs与50 mAs连续两次眼眶扫描.结果:CT剂量指数CTDIvol:100 mAs组25.8~32.5 mGy,平均29.5 mGy;50 mAs组7.6~10.8 mGy,平均8.9 mGy;后者仅为前者的30%.比较图像密度分辨率、层次、噪声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眶内静脉曲张压颈螺旋CT低剂量检查,以50 mAs扫描即可达到诊断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迭代重建技术应用于头颈部动脉CT中对血管成像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头颈部CTA检查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其中A组扫描参数120 kV、250 mAs,并采用滤波反投法进行重建,而B组扫描参数是100 kV、180 mAs,采用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噪声值、对比噪声比、图像质量、噪声情况.结果 在图像质量对比中,A组患者3分2例,4分12例,5分共36例;B组患者中4分10例,5分共40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背景噪声评分中,A组患者1分2例,2分10例,3分38例,而B组患者2分8例,3分4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噪声值其组织密度越高,则两者之间的差异也逐步缩小.而A组患者的DLP、CTDIvol分别为(1462.1±64.3)mGy·cm、(33.82±10.14)mGy,明显高于B组的(635.1±34.9)mGy·cm、(14.78±3.21)m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需要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可以采取迭代重建技术进行扫描,其不但可以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同时也可以有效减低扫描过程中的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大尺度非局部均值伪影抑制(AS-LNLM)技术对提高低剂量腹部CT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对腹部检查的26例患者采用GE Discovery CT750 HD进行腹部常规剂量及低剂量CT扫描.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4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对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腹部原始数据进行0.625 mm 薄层重建,并将两种重建算法的低剂量数据进行AS-LNLM技术处理,应用后处理站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分析,测量并比较肝脏、脾脏及腹主动脉的噪声、对比噪声比和信噪比,并对腹部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记录每例患者每次检查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CT剂量指数(CTDIvo1),并计算有效剂量(ED)及剂量平均减低率.结果 对于腹部图像质量,AS-LNLM低剂量图像比未使用此技术的常规剂量及低剂量图像有更低噪声值、更高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噪比(SNR)(P<0.05);常规剂量图像较低剂量图像有更低噪声值以及更高的CNR及SNR(P<0.05);对于FBP重建算法,低剂量+AS-LNLM技术及未用此技术低剂量图像的主观评分分别为(3.36±0.69)和(1.95±0.72)(P<0.05);对于40%ASIR重建算法,低剂量+AS-LNLM技术及未用此技术低剂量图像的主观评分分别为(3.68±0.48)和(2.18±0.66)(P<0.05).常规剂量图像用FBP及40% ASIR两种算法重建后的图像主观评分分别为(4.73±0.46)和(4.82±0.40).低剂量扫描的CTDIvol值、DLP值及ED值分别为(1.84±0.01) mGy、(49.60±2.63) mGy/cm和(0.74±0.04) mSv;常规剂量扫描的CTDIvol值、DLP值及ED值分别为(7.61±0.03) mGy、(204.18±11.19) mGy/cm 和(3.06±0.17) mSv.结论 AS-LNLM低剂量图像较常规扫描不但可以明显降低扫描剂量,并可以明显提高图像CNR及SNR,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低辐射剂量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CT扫描时的最佳管电流值,降低CT的辐射剂量。方法将连续60例HIE新生儿纳入本研究并按检查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三组,150mAs组、100mAs组和75mAs组,其他扫描参数完全相同。比较三组患儿的CT辐射剂量(CT剂量容积,剂量长度乘积值)和图像质量。结果 150mAs组、100mAs组和75mAs组的CTDIvol和DLP分别为29.8mGy和238.4mGy·cm、19.9mGy和159.2mGy·cm、14.9mGy和119.2mGy·cm,100mAs组和75mAs组的辐射剂量分别比150mAs组的降低33%和50%,75mAs组的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需求。结论使用75mAs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进行CT扫描,即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又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在临床中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一代双源CT结合Care kV技术在胸痛三联CT血管造影(triple rule out CT angiography,TRO-CTA)中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胸痛中心就诊、拟行TRO-CTA检查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扫描方式分为A、B两组。A组CT扫描管电压由Care kV技术决定,B组采用固定管电压120 kV,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 A组平均CT容积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显著低于B组[(20.42±9.60)mGy vs.(32.27±13.41)mGy,P<0.001)]。A组的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显著低于B组[(525.28±240.12)mGy×cm vs.(944.20±408.36)mGy×cm,P<0.001)]。因此,A组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显著低于B组[(7.35±3.36)mSv vs.(13.22±5.72)mSv,P<0.001)]。左前降支远段及左回旋支远段除外,A组中其余血管CT值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图像噪声显著高于B组(15.79±3.81 vs. 11.37±3.40,P<0.001)。除左前降支远段以外两组血管节段信噪比(sign-to-noise ratio,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肺动脉、主动脉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冠脉CNR普遍高于B组。A、B两组图像肺动脉、主动脉及冠脉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新一代双源CT上采用Care kV技术进行TRO-CTA检查,在满足图像诊断质量的同时,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受检者的X线有效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病例各100例,低剂量组扫描参数为36 mAs,110 kV,常规剂量组为90mAs,130 kV.根据CT机自动记录的受检者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X线有效辐射剂量(ED),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DLP分别为(50.45±23.79)mGy·cm和(240.59±98.87)mGy·cm,ED分别为(0.72±0.38)mSV和(3.36±1.39)mSv,两组DLP和E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可明显降低受检者的X线有效辐射剂量,符合放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迭代重建算法在肺动脉CT 血管成像(CTPA)低剂量扫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将体质量指数为20~25 的150 例患者随机分成5 组进行CTPA 扫描,图像重建算法为ASIR(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扫描范围为260~310 mm,第一组扫描条件为机器默认的120 kV、400 mAs,对图像进行重建并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请2 位影像学家对图像进行5 分值主观评价。固定120 kV,用350 mAs 、300 mAs、 250 mAs 及200 mAs 对其他组患者进行扫描,记录不同mAs 的CTDIvol 及DLP,并转换为有效剂量ED。对上述扫描条件下图像进行重建,计算图像的SNR 及CNR,并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对120 kV,不同电流(400 mAs ,350 mAs ,300 mAs,250 mAs ,200 mAs)扫描产生的图像进行SNR 及CNR 评价,其值分别为:22.95、22.90、21.82、20.80、20.83 和23.61、22.88、22.86、21.93、21.97。2 位影像学家对120 kV 下400~200 mAs 主观评价分值分别为:4.59±0.32,4.48±0.30,4.82±0.28,4.28±0.36,4.15±0.38;其CTDIvol、DLP 平均值分别为: 13.84 mGy、11.18 mGy、9.31 mGy、8.25 mGy、7.38 mGy 和351.21 mGy 、312.32 mGy 、286.26 mGy 、233.52 mGy 、206.08 mGy,并将DLP 转换为ED 为5.27 mSv 、4.68 mSv、4.29 mSv、3.50 mSv、3.09 mSv。对上述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200 mAs、250 mAs、300 mAs、350 mAs 与400 mAs 产生的影像质量没有明显差异(F=5.285,P>0.05),但200 mAs 的CTDIvol、DLP 及ED 较400 mAs 分别低46.7%、41.3% 及41.3%。结论 体质量指数为20~25 的被检者进行CTPA 检查时最佳扫描条件为120 kV,200 mAs。对于体型较小(肌肉较少)或有肺气肿等疾病可以选用180~200 mAs 进行扫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源C T 大螺距扫描模式在儿童胸部成像中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行双源C T胸部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0例,行大螺距模式扫描,螺距3.0;B组40例,行常规模式扫描,螺距1.2。对A、B两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值、剂量长度乘积DLP值及有效剂量 E)及扫描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两组均获得了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5,P=0.08);A、B两组患儿的CTDIvol值分别平均为1.82 mGy、4.50 mGy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0,P=0.00),A组患儿较B组患儿下降59.56%。A、B两组患儿的DLP值分别平均为38.41 mGy/cm、82.74 mGy/c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94,P=0.00), A组患儿的DLP值较B组患儿下降53.58%。A组患儿的平均扫描时间(0.27 s)明显短于B组患儿(2.6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1,P=0.00),A组扫描时间仅为B组的10.38%。结论双源CT 大螺距扫描模式具有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低等优点,在儿童胸部低剂量扫描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不同重建算法行头颅双能量CT 血管造影(DECTA)的图像质量,评价不同管电压组合行DECTA的辐射剂量。方法对置入模拟脑血管的头颅仿真体模,采用80/140 kV和100/140 kV行双能量CT扫描后,分别进行滤波反投影法(FBP)及迭代重建技术(SAFIRE)两种算法重建图像,测量CT值及CT值标准差(SD)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育化(CNR),记录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评价不同成像条件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在相同扫描参数条件下,SAFIRE重建算法的图像噪声明显低于FBP重建算法;随着管电流量从100 mAs增加至300 mAs ,图像质量呈改善趋势,260 mAs以上图像质量趋于稳定;采用SAFIRE重建算法,对两组管电压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CT 值S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NR和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140 kV组的有效剂量较100/140 kV组明显降低。结论双能量头颅CTA采用80/140 kV管电压组合结合SAFIRE算法能保证图像质量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Z轴自动管电流调节(Z-DOM)技术结合第4代迭代重建(iDose4)在儿童上颈段椎体CT扫描中降低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儿童患者上颈段椎体CT扫描55例为实验组,使用Z-DOM技术结合iDose4进行低剂量扫描,另回顾性选取42例同部位常规剂量CT扫描的儿童患者为对照组。记录2组病例扫描时机器自动显示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同时记录实验组每位患者扫描图像上的最小管电流(mAs)值和最大mAs值。每位患者均测量图像信号强度、图像噪声、背景噪声、计算图像信噪比(SNR)。结果:实验组最小mAs为(45±11),最大mAs为(61±14),对照组mAs均为250.0,实验组比对照组mAs最大下降234,平均下降205~189(75.6%~82.0%);实验组CTDIvol为(3.7±1.1)mGy,对照组CTDIvol为16.9 mGy;实验组DLP为(28.3±9.0)mGy·cm,对照组DLP为(126.6±17.4)mGy·cm;实验组ED为(0.3±0.1)mSv,对照组ED为(1.4±0.2)mSv。2组最小mAs、最大mAs、CTDIvol、 DLP及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图像信号强度为(53.9±8.8),对照组为(57.2±5.8);实验组图像噪声为(7.1±1.8),对照组为(4.1±1.1);实验组图像背景噪声为(8.5±1.4),对照组为(3.9± 0.7);实验组图像SNR为(8.1±2.1),对照组为(14.4±3.7)。2组图像信号强度、图像噪声、背景噪声及图像S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图像信号强度和SNR比对照组低,图像噪声和背景噪声比对照组高。实验组中的28例CT复查、18例磁共振扫描和1例手术病例的诊断结果均与实验组扫描的诊断结果相一致。结论:儿童患者上颈段椎体CT检查使用Z-DOM技术结合iDose4进行实时在线调节mAs并有效降低噪声,既可以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kVp扫描技术在肺静脉及左心房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行肺静脉及左心房MSCTA检查的中等体型患者4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使用常规kVp 120,B组使用低kVp 90。记录两组病例扫描时机器自动显示的扫描长度(L)、容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值。测量并计算左心房中部水平胸主动脉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客观评价图像质量;双盲法主观评价肺静脉及左心房后重组图像,评判标准依据肺静脉及左心房清晰度、空间分辨率、噪声及伪影,将图像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对两组间的L、CTDI vol、DLP、E值、SNR及CNR进行t检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采用x2检验。结果:A组和B组的L值分别为(26.52±1.36)cm和(26.33±1.21)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3),但A组和B组的CTDI vol分别为(19.40±0)mGy和(8.40±0)mGy,DLP为(514.49±26.29)mGy·cm和(221.13±10.13)mGy·cm,E值为(8.75±0.45)mSv和(3.76±0.17)mSv,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B组比A组分别降低了56.70%、57.02%、57.03%。A组和B组SNR分别为27.73±1.91和24.00±2.33(P=0.000),CNR分别为23.25±1.89和20.86±2.15,两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B组比A组分别降低了13.45%、10.28%。A组和B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判诊断满意率均达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静脉及左心房MSCTA检查使用低kVp扫描技术可以较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避免或降低了因辐射效应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