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功能磁共振成像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据中医辨证分为正虚毒炽、肝郁痰凝、冲任失调三种证候,乳腺单次磁共振成像(MRI)时,结合T1W动态增强扫描系列和T2W首次通过灌注成像系列,比较分析各证候的MRI表现与证候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各证候之间的T1W病灶早期强化率、T1W最大增强斜率及T2W早期信号丢失率比较,正虚毒炽证与肝郁痰凝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虚毒炽证与冲任失调证MRI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痰凝证与冲任失调证的MRI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者TIC曲线分析比较略有差异。结论乳腺癌功能磁共振成像为临床提供多种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中医证候有一定相关性,便于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磁共振成像(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诊断证实的132例乳腺癌患者资料,中医证型包括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正虚毒炽证,观察并记录MRI资料里每个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腋窝淋巴结肿大、强化方式等表现,同时记录病灶的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及病灶的ADC值,研究其MRI表现及ADC值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结果:132例乳腺癌患者中,肝郁痰凝证75例、冲任失调证37例、正虚毒炽证20例。正虚毒炽证与肝郁痰凝证相比肿块大,较易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P0.01)。冲任失调证和正虚毒炽证病灶形态表现为不规则形多于肝郁痰凝证(P0.01);正虚毒炽证毛刺征多于肝郁痰凝证和冲任失调证(P0.01)。132例乳腺癌中,环形强化69例,不均匀强化37例,均匀强化26例。TIC曲线以Ⅱ型和Ⅲ型多见,正虚毒炽证Ⅲ型曲线所占比例高于肝郁痰凝证(P0.01)。各中医证证乳腺癌病灶在DWI图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或稍高信号。正虚毒炽证ADC值低于肝郁痰凝证(P0.05)。结论:乳腺癌的MRI形态学、TIC曲线类型及病灶的ADC值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定关系,可以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乳腺癌辨证分型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癌蛋白C-erbB-2的相关性。方法:对85例新发乳腺癌患者,术前辨证分为肝郁痰凝、冲任失调、正虚毒炽3种中医证型,术后对各证型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其ER、PR、C-erbB-2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85例中,肝郁痰凝型53例(62.35%),冲任失调型21例(24.71%);正虚毒炽型114例(12.94%);各中医证型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I期、Ⅱ期乳腺癌患者以肝郁痰凝型居多,而Ⅳ期患者中正虚毒炽型所占比例高于肝郁痰凝型和冲任失调型。肝郁痰凝型ER、PR阳性率与冲任失调型及正虚毒炽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泸〈0.05)。各证型C-erbB-2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早期多为肝郁痰凝型,后期以正虚毒炽型为主。肝郁痰凝型ER、PR表达水平高于冲任失调型及正虚毒炽型,而C-erbB-2的表达与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MR增强斜率、曲线类型、肿块大小等参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乳腺癌患者,行MR动态增强扫描,并根据中医肝郁痰凝型、冲任失调型、正虚毒炽型的分型标准,分析MR参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3种中医证型的最大斜率、曲线类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肿块大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肝郁痰凝型与冲任失调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正虚毒炽型肿块比肝郁痰凝型、冲任失调型明显增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肿块大小在不同中医证型存在差异,正虚毒炽型肿块明显增大,肿块增大表明人体抵抗力降低,符合中医学"正虚毒炽"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2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MRI动态增强扫描,对比不同中医分型患者的MRI影像学特点。结果在TIC曲线中,不同分型的流出型曲线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分叶征,不同分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毛刺征以及不规则征不同分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虚毒炽证的MRI成像参数明显高于冲任失调证、肝郁痰凝证(P0.05);冲任失调证的MRI成像参数与肝郁痰凝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MRI征象、血流动力学的关系较为密切,通过血流动力学可以为乳腺癌患者的辨证施治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贾万钧  邓飞 《新中医》2016,48(10):161-163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与BRCA1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对95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证型分类和BRCA1基因突变检测,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5例乳腺癌患者中肝郁痰凝证51例(53.68%),冲任失调证29例(30.53%),正虚毒炽证15例(15.79%)。BRCA1基因突变总阳性率为13.68%(13/95),3种中医证型的BRCA1基因突变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虚毒炽证阳性率高于肝郁痰凝证和冲任失调证(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肝郁痰凝证多见,而正虚毒炽证患者BRCA1基因突变率最高,乳腺癌的中医证型与BRCA1基因突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开展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证型乳腺癌患者超声血流动力学、TIC曲线特点比较及与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8例,按照中医辨证证型分为肝郁痰凝组(n=50),冲任失调组(n=21)及正虚毒炽组(n=17)三组。观察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TIC曲线分布及Ki-67表达情况;比较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TIC曲线分布与Ki-67表达量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正虚毒炽证型的高危因素。结果:正虚毒炽组的起始增强时间、血流峰速比、达峰时间、曲线斜率均较其余两组表达更为显著(P0.05),正虚毒炽组的TIC曲线Ⅲ型占比及Ki-6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肝郁痰凝组及冲任失调组(P0.05),乳腺癌各证型血流峰速、TIC曲线特点及Ki-67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流峰速高、TIC曲线Ⅲ型占比高、Ki-67阳性率高是乳腺癌正虚毒炽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正虚毒炽证型乳腺癌患者较肝郁痰凝证及冲任失调证超声血流动力学表达更为显著,TIC曲线Ⅲ型占比更高,Ki-67表达阳性率更高,血流峰速、TIC曲线特点及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血流峰速高、TIC曲线Ⅲ型占比高、Ki-67阳性率高是乳腺癌患者正虚毒炽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UE)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60例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辨证分为肝郁痰凝型(A组)、冲任失调型(B组)、正虚毒炽型(C组),对各种证型的超声弹性成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A组UE评分低于B组及C组(P=0.012,P=0.009),B组UE评分低于C组(P=0.032)。不同中医证型患者U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由肝郁痰凝型到冲任失调型到正虚毒炽型,UE评分呈上升趋势(r=0.521,P=0.002)。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乳腺癌UE评分不同,二者间存在着相关性,推测与疾病的分子病理学基础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中医辨证与肿瘤增殖因子DNA倍体、S期细胞比例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16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中医辨证分型,术后手术标本进行DNA倍体、S期细胞比例、Ki-67检测,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前辨证为正虚毒炽者DNA倍体异倍体、S期细胞比例为高度及Ki-67阳性出现率高于肝郁痰凝组和冲任失调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术前中医辨证与肿瘤增殖因子DNA倍体、S期细胞比例及Ki-67表达有相关性,随着患者中医辨证为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正虚毒炽证的不同,肿瘤的增殖能力依次增强,预后也更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61例初发需行新辅助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肝郁痰凝证120例,冲任失调证38例,正虚毒炽证3例。所有患者接受2~6周期ET方案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2周内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评估病理疗效并检测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表达情况,对不同证型患者病理疗效及无疾病生存时间(DFS)进行比较。结果肝郁痰凝证患者ER阳性率为64.1%,高于冲任失调证患者的44.7%(P=0.035),两个证型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PgR和HER2状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痰凝证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6.7%,明显低于冲任失调证患者的31.6%(P=0.046)。肝郁痰凝证患者的DFS长于冲任失调证患者(P=0.034),在ER阳性患者中肝郁痰凝证患者的DFS也长于冲任失调证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肝郁痰凝证患者的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率低,但DFS高,其分子机制可能与ER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津白Ⅱ小鼠BCML-TAⅡ99乳腺癌模型和615小鼠Ca761乳腺癌模型证候属性,以期建立证病结合肿瘤模型。方法①将BCML-TAⅡ99乳腺癌瘤株接种于津白Ⅱ小鼠,Ca761乳腺癌瘤株接种于615小鼠,昆明小鼠不接种瘤株,2种模型于接种后第19~29天分别与昆明小鼠同步系统检测生物学特性,然后评价2种小鼠乳腺癌模型的证候属性。②治疗反证:将BCML-TAⅡ99乳腺癌瘤株接种于津白Ⅱ小鼠,然后分为5组。在接种瘤株的同时开始灌喂给药,于接种瘤株后22~32d取样,观测体质量,瘤质量(瘤大),病死率。③预防性治疗反证:津白Ⅱ小鼠分为4组,给药73d,在给药第45天接种BCML-TAⅡ99乳腺癌瘤株。接种瘤株后第40天动物全部死亡。观测体质量、瘤质量(瘤大)、病死率、接种瘤株后生存时间。结果津白Ⅱ小鼠BCML-TAⅡ99乳腺癌模型和615小鼠Ca761乳腺癌模型均有寒证表现,以前者为明显。2种模型虚证表现不明显。结论首次系统评价2种自发性可移植性恶性肿瘤模型的证候属性。2种小鼠乳腺癌模型的证候属性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巩固期证候分布规律,并确立证型的主要四诊信息,为建立乳腺癌术后巩固期患者的辨证分型标准奠定基础。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于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门诊乳腺癌巩固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聚类分析法和"频数归一化"研究。结果:经专家确认,聚4类比较符合临床实际,分别是脾肾两虚证(占34.8%)、肾虚血瘀证(占27.9%)、肝肾阴虚证(占4.7%)、有病无证型(占32.5%)。结论:经过临床流行病学的统计分析方法确立了乳腺癌巩固期的辨证分型及证候指标,为该期患者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黄丸对雌激素受体不同状态乳腺癌的选择性作用。方法:雌激素依赖性与非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各30例,数字随机法分别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口服来曲唑2.5 mg/次,1次/d,30 d为1个疗程,治疗组A在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黄丸3 g/瓶,3 g/次,2次/d;非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治疗组B服用西黄丸,对照组B不做处理,观察中医证候与生活质量变化及肿瘤标志物(CA50,CEA CA153)等。MTT法检测西黄丸含药血清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与MDA-MB-231的抑制率。结果: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治疗组A与对照组A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60%,40%(P<0.05),临床症候总改善率分别为73.3%,53.3%(P<0.05);非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治疗组B与对照组B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46.7%、33.3%(P<0.05),临床症候总改善率分别为66.7%,46.7%(P<0.05);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治疗组A与对照组A CA153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50,CEA变化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非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治疗组B与对照组B相比,各肿瘤标志物变化均无显著差异。西黄丸含药血清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ER+)在含药血清浓度6.25%~25%有一定抑制作用,对MDA-MB-231(ER-)细胞株基本无抑制作用,相反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结论:西黄丸联合内分泌治疗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具有一定减毒增效作用,且其疗效优于非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西黄丸对(ER)不同状态乳腺癌具有一定选择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乳腺癌原发肿瘤组织中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乳腺癌肿瘤生物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以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法)对乳腺癌及乳腺良性肿瘤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研究PTHrP及TGF-β与乳腺癌肿瘤生物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 方法分析患者无病生存情况;Log-Rank (Mantel-Cox)时序检验比较无病生存分布.结果 ①约60%的乳腺癌组织中存在TGF-β的阳性表达,PTHrP在90%以上的乳腺癌中表达阳性,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THrP表达的阳性率很低;②TGF-β表达阳性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且组织学分级较差;③乳腺癌组织中PTHrP高表达与较大的肿瘤直径、较多的腋淋巴结转移、累及皮肤、较差的组织学分级相关;④PTHrP与乳腺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无明显相关性;⑤TGF-β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有明显的相关性;⑥TGF-β阳性且PTHrP高表达的患者无病生存率最差,而TGF-β阴性且PTHrP高表达组的预后最好.结论 乳腺癌肿瘤组织中PTHrP和TGF-β的表达均与乳腺癌进展呈正相关.PTHrP联合TGF-β检测可能成为乳腺癌预后有意义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巩固期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规律。方法:进行临床486名乳腺癌术后巩固期病人的证候信息采集,建立符合研究目的的基本辨证要素数据库,填写信息采集表,设计专家咨询问卷。汇总5位名老中医(副高职称以上)意见与经验总结,组织者进行调查表及专家问卷的整理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得出该期5个临床常见证型:气阴两虚、冲任失调、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有病无证型。结论:乳腺术后巩固期患者以虚证为主,其中气阴两虚者占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真实世界乳腺癌患者使用阿帕替尼的安全性,分析使用阿帕替尼的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阿帕替尼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6年3月~2020年3月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93例,收集患者的基本病例资料及不良反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药品不良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筋骨草提取物(HBG)对乳腺癌及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对与乳腺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乳腺癌细胞株4T1原位接种制作乳腺癌自发转移模型,给予50~200 mg· kg-1HBG后评价各组肿瘤生长和肺转移情况;并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肿瘤原位灶和转移灶MMP-2/9,TIMP-1/2的表达水平.结果:50 ~200 mg·kg-1HBG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乳腺癌生长和肺转移;下调MMP-2和MMP-9的表达;上调TIMP-1和TIMP-2表达.结论:筋骨草提取物通过调节乳腺癌细胞MMPs和TIMPs的表达而发挥抗乳腺癌及其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人参养荣汤干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所致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化疗后气血两虚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化疗,3周为1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人参养荣汤,10天为1个疗程.2个化疗周期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中医临床症状、一般状况(KPS)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降低,一般状况(KPS)评分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较治疗前有所下降,CD8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有所升高,一般状况(KPS)评分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明显下降,CD8明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症状总积分显著降低,中医临床症状、一般状况(KPS)评分明显改善,CD3、CD4明显上升、CD8 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人参养荣汤能改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所致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症状,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后续的综合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型与TNM分期及肿瘤抗原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TNM临床分期及肿瘤抗原的相关性,为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肺癌提供理论支持和用药指导。方法:将388例肺癌患者按照相关证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肺癌患者的证型分布情况及与TNM临床分期及肿瘤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临床TNM不同分期中,肺阴虚证在第I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第IV期;脾气虚证在第IV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第I期;肺气虚证、瘀阻肺络证、肺阴虚火旺证在不同分期中的发病率均无明显差异。②CEA在肺阴虚火旺证中明显高于肺阴虚证、肺气虚证及瘀阻肺络证。NSE在肺阴虚火旺证中异常升高比例明显高于其它证型。CYFRA21-1在肺阴虚火旺证及瘀阻肺络证异常升高比例明显高于肺气虚证。结论:①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TNM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相关性。肺阴虚证贯穿于肺癌始终,在早期阶段尤为明显;脾气虚证则多见于肺癌的晚期阶段。②肺癌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肿瘤抗原CEA、NSE、CYFRA21-1的异常升高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试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对10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中医症状采集,以统计分析并辨证分型.结果:出现气虚证81例(75.00%),阴虚证77例(71.30)%,血虚证25例(23.15%),冲任失调证57例(52.78%),肝气郁结证37例(34.26%),肝肾阴虚证22例(20.37%);气虚证、阴虚证相兼60例(55.56%),气虚证、阴虚证、冲任失调证三证相兼34例(31.48%).年龄、病程、雌孕激素受体表达、腋下淋巴结转移、服用三苯氧胺等均对辨证分型无影响.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辨证分型错综复杂,以气虚证及阴虚证或二证相兼为最常见;其次为冲任失调证或三证相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