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0--2012年东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东莞市2010--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适时调整手足口病的防治方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2010--2012年东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标本、重症病例和聚集性疫情作为研究对象,用RealtimeRT—PCR法对患者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l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的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各类标本2282份,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2026份,检出率88.78%(2026/2282),其中,EV71、CoxA16、EV71和CoxA16混合感染、未分型类(即其他肠道病毒)的阳性病例分别占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的46.25%(937/2026)、18.36%(372/2026)、0.10%(2/2026)和35.29%(715/2026)。2010年东莞市HFMD病原以EV71为主,构成比为60.63%(516/851),而2011和2012年HFMD病原主体是其他肠道病毒,其构成比为39.29%(211/537)和44.67%(285/638)。东莞市HFMD全年均有发病,高峰期主要为每年的4-6月(41.24%,941/2282);男性发病例数(1483例)多于女性(799例);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92.73%,2116/2282)。分析2026例肠道病毒阳性病例,其中轻、重症病例分别占所有病例的70.53%(1429/2026)、28.97%(587/2026),死亡病例10例。重症病例以EV71为主.其构成比为81.43%(478/587),死亡病例均为EV71核酸阳性。结论2010年东莞市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为主,2011年和2012年其他肠道病毒已经成为东莞市手足口病最主要的病原体。EV71仍然是引起手足口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优势流行型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分布规律,为今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2009~2011年许昌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许昌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8382例,年均发病率为144.14/10万。病例中,重症病例1718例(2009年265例、2010年742例、2011年711例),占9.35%,重症年均发病率为13.45/10万,死亡5例(2009年3例、2010年2例),重症病死率为0.29%。1718例重症病例中,男性占64.49%,女性占35.51%;散居儿童占90.92%,幼托儿童占8.44%,学生占0.64%;〈1岁的占8.56%,1岁占45.58%,2岁占29.05%,3岁占11.12%,4~10岁占5.70%;4~7月发病的占84.87%。2009~2011年累计检测重症病例咽、肛拭子或粪便标本1718份,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61.70%,2009~2011年阳性率分别为75.85%、62.80%、55.27%。1060份病毒核酸阳性标本中,EV71核酸阳性的占67.36%,CoxAl6病毒核酸阳性的占6.32%,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的占26.32%。[结论]2009~2011年许昌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率较高,多为EV71型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病原学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哨点监测医院收集全市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肠道总病毒、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等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8-2010年共收集手足口病患者835份标本,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EV71和CoxA16核酸检出率分别为66.95%、35.57%、23.11%.手足口病发病以幼儿为主,尤其是散居儿童,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87.43%,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重症病例和非重症病例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型别有差异.结论 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EV71和CoxA16,但每年病原谱在不断变化,5岁以下儿童为高危人群.应根据手足口病高危人群和高发季节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8年引起广西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疱疹液、咽拭子、肛拭子、粪便等样本,应用RT-PCR方法检测EV、EV71和CoxA16病毒核酸。结果共检测753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1 286份样本,422例(56.0%)检测到肠道病毒核酸,其中EV71阳性176例(41.7%),CoxA16阳性36例(8.5%),非EV71、CoxA16肠道病毒阳性210例(49.7%)。全区14个市送检的病例标本均检测到EV71,来宾市等5市EV71检出率大于50%,钦州市和百色市EV71检出率小于20%。25例(89.2%)重症死亡病例中检测到EV71病毒核酸。结论手足口病在广西分布广,病原体组成复杂,引起广西2008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应加强HFMD病原图谱监测,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惠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惠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报告的255例重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重症患者发病1周内的咽拭子或肛拭子,用RT-PCR法对患者标本进行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 255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180份,检出率70.59%(180/255),其中EV71、CoxA16、非EV71和CoxA16的其他肠道病毒(other intestinal virus)核酸分别为144、6、30份,占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的80.0%(144/180)、3.33%(6/180)、16.67%(30/180),非肠道病毒(NEV)75例占29.41%(75/255)。重症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EV71阳性者中以3岁以下幼童为多,男性多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居多。结论 2008-2011年引起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的病原体以EV71为主,占80%,CoxA16的检出率为3.33%,非EV71和CoxA16其他肠道病毒的检出率为16.67%。EV71是惠州市近四年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优势流行毒株。RT-PCR可用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快速诊断,对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进行病原学检测,及早发现重症病例、及早治疗,是防止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197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病原学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2008年引起湖南省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疱疹液、咽拭子、肛拭子、粪便等样本,用RD、Hep-2细胞对粪便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应用RT-PCR方法检测原始样本和分离阳性毒株中的EV、EV71和CoxA16病毒的核酸。结果共收集197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样本,实验室检测阳性的105例,其中EV71阳性的72例,CoxA16阳性的14例,EV阳性、EV71和CoxA16阴性的19例。同时,从59份粪便样本中分离出肠道病毒10株,其中EV71型病毒7株,CoxA16型病毒3株。结论引起湖南省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型肠道病毒,EV71感染的病例占阳性病例数的68.57%。全省除株洲、湘西自治州未检测到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病例外,其余市(州)均有检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惠州市部分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和病原学分析,明确导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主要型别和分布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惠州地区各大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为对象,采集患者发病1周内的咽拭子、肛拭子、粪便、脑脊液和疱疹液共计176份标本,采用Real—time PCR对患者标本进行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特异性核酸检测,同时运用CoxA16型和EV71型的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法进行平行核酸分型检测。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76份标本,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150份(85.2%),其中CoxA16、EV71病毒核酸阳性分别为93、34份,分别占肠道病毒感染阳性总份数的62.0%(93/150)、22.7%(34/150),另外NEV(非肠道病毒)占14.8%(26/176)。应用RT—PCR方法对Real-time PCR检测的150份肠道病毒阳性标本进行分型检测.分别检出EV71、CoxA16阳性33、91份,此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符合率达98%。总肠道病毒阳性病例数的男女比例为1.78:1(96/54),EV71阳性者中以3岁以下幼童为多,占58.8%(20/34)。结论所检测儿童手足口病标本中以CoxA16感染为主。RT-PCR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肠道病毒的特异性与准确性相当,而实时荧光定量PCR可用于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和临床病例的早期高通量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病流行特点,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大连市报告的全部重症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采集样本。采用RT-PCR法检测患者样本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及其他肠道病毒。结果 2013年大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1 113例,2013年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数较2012年下降了28.93%,其中重症手足口病163例,重症率为1.45%;手足口病死亡1例,病死率为0.01%,重症患者的死亡比为0.61%。男女性的重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主要集中时间为6-8月,以散居儿童为主(73.62%);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出疹为主;重症患者EV71的检出率为17.76%,CoxA 16的检出率为2.63%,其他肠道病毒为64.47%。结论 2013年大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夏秋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梧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VI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监测的2012年梧州市手足口病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该市共报告手足口病5789例,发病率为199.8/10万。全年发病呈现2个高峰,分别在5和11月。全市3个区、农村均有病例报告,城区和农村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以0~5岁儿童病例为主,年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对751例病例采样检测,阳性557例,阳性率为74.17%;其中EV71型276例,CoxA16型67例,其他肠道病毒214例,构成比分别为49.55%、12.03%、38.42%;一般(轻症)病例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71.15%)与重症和死亡病例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82.9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0.342,P〈0.01),一般(轻症)病例中EV71病毒检出阳性率为28.14%(157/558)与重症和死亡病例Ev71病毒检出阳性率61.66%(119/19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42,P〈0.01)。结论梧州市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和年龄差异。手足口病防控应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重点人群,;病原体主要为EⅥ1型肠道病毒,易导致重症病例甚至死亡病例,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患儿EV71的检测与其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仙居县2008年6月-2009年6月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不同标本中肠道病毒EV71和CoxA16的感染情况,为手足口病的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145例疑似手足口病的咽拭子、疱疹液及脑脊液标本进行手足口致病病毒进行检测,全部取咽拭子145份,49份同时取疱疹液,47份同时取脑脊液,进行EV、EV7I和CoxA16的检测,最后对重症病例的病毒核酸测序,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45份疑似样品中,39份为肠道通用病毒阳性,其中21份样品EV71阳性,6份样品CoxA16阳性;咽拭子、疱疹液、脑脊液的检出率分别为28.6%、28.6%、12.8%;3例重症病例均只检出肠道病毒EV71,阳性率为100.0%。结论采用咽拭子及其疱疹液标本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阳性检出率高于脑脊液标本,仙居县肠道病毒夏季高发,感染以EV71和CoxA16为主,手足口病重症感染病毒为EV71的C4亚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2年六安市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情况,为科学防治手足口病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12年六安市各县区疾控中心送检的271份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用RT-PCR进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和其它及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2年全年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271份,检出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32份,总阳性率为48.71%。其中EV71核酸阳性82份,占62.12%;Cox A16核酸阳性28份,占21.21%;非EV71、非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22份,占16.67%。132份阳性标本中4岁以下113份,占85.61%。病原检测阳性率在1月、5月和9月出现3次高峰。结论 2012年六安市手足口病最主要病原为EV71,4岁以下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应加强对4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盐城地区2010年手足口病患儿及其临床重症病例进行病原学调查。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和肛拭子,对其病毒核酸进行肠道病毒检测定型。结果 481例(含重症52例)患儿采集的咽拭、肛拭标本中,共检测出病毒核酸阳性326例,阳性率为67.78%,其中CA16型44例(13.50%)、EV71型179例(54.91%)、未定型103例(31.59%)。52例重症病例中共检测出病毒核酸阳性45例,阳性率为86.54%,其中EV71型32例(71.11%)、未定型13例(28.89%)、CA16型0例。326例病毒核酸阳性患儿中男214例,女112例;45例病毒核酸阳性重症患儿中男33例,女12例。结论盐城地区手足口病患儿检测到的主要病原体是CA16和EV71等,EV71感染率高于CA16感染率,肠道病毒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手足口病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技术平台,开展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工作,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河池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EV、EV71和CA16病毒核酸。结果共检测578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样本,421例EV阳性,阳性率为72.84%;其中EV71阳性109例(25.89%),CA16阳性198例(47.03%),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14例(27.08%);6岁以下儿童EV阳性占所有感染者的99.05%;2010和2011年儿童EV71、CA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7.86%、10.00%、18.57%和9.59%、42.01%、20.09%;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为65.38%。结论实时荧光RT-PCR法,适合于手足口病快速确诊及常规监测,特别是重症病例诊断的重要依据。该市不同年度手足口病感染型别有差异,2010年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其次是其他肠道病毒;而2011年的主要病原体为CA16,其次其他肠道病毒。6岁以下儿童是EV感染的高危人群;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主要病原体所致疱疹性咽峡炎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收集94例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住院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A组柯萨奇病毒16型(CoxA 16)感染情况,并进行相关指标比较.结果 9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EV71阳性34例(36.17%,34/94)(EV71阳性组),CoxA 16阳性31例(32.98%,31/94)(CoxA 16阳性组).EV71阳性组和CoxA 16阳性组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正常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肌酶谱、肌酐、尿素氮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阳性组和CoxA 16阳性组年龄<3岁比例、持续高热(腋温> 39℃)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V71阳性组神经、呼吸、循环系统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oxA 16阳性组[26.47% (9/34)比6.45%(2/31)、23.53%(8/34)比3.23%(1/31)、20.59%(7/34)比3.23%(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11例为重症(11.70%,11/94),EV71阳性组9例,CoxA16阳性组2例.2例因肺出血死亡,出现瘫痪1例,均为EV71阳性组.结论 同一时期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可能具有平行性,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纳入到手足口病来进行统一管理;而且EV71阳性患儿病情较CoxA 16阳性患儿重,检测病原体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大连市2010年检测的手足口病(HFMD)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大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 应用Real time RT-PCR法对363份临床诊断为(HFMD)的患者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核酸检测.结果 363份标本中EV71阳性率为71.35%,CA16阳性率为0.28%,其它HEV阳性率为9.92%,重症病例占总数的89.81%,8月为HFMD高发期,1~3岁婴幼儿为易感人群,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EV71是引起大连市2010年HFMD的主要病原体,重症发病率较往年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010年济南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及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济南地区3家代表性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为对象,采集患者(包括40例重症病例)发病1周内的粪便、咽拭子等标本共计808例,采用肠道病毒( enterovirus,EV)通用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coxsackievirus A16,CoxA16)特异性引物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选取7例病例标本进行EV7I-VP1区基因的扩增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 808例患者标本中,581例检测结果为阳性(71.91%),其中190例为EV71阳性(32.70%),267例为CoxA16阳性(45.96%),124例检测到其他肠道病毒(21.34%);40例重症患者的感染病原主要为EV71(75.00%).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42∶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岁以下儿童(85.15%),尤其是2~3岁年龄段(28.34%);全年均有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集中于4~5月份(36.14%).7株EV71经基因测序,证实均为C4b基因亚型.结论 济南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以CoxA16和EV71为主,病例多为4岁以下儿童,重症患者主要由EV71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贵州省遵义市2011年1 068例疑似手足口病例进行病原学监测,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防控依据。方法对2011年全市1 068例疑似手足口病的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进行实时荧光(Realtime-PCR)检测。结果检出阳性标本668例(62.55%),其中EV71阳性319例(47.75%),CoxA16阳性191例(28.59%),EV71和CoxA16两种病毒核酸阳性47例(7.04%),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11例(16.62%)。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4—12月,在此期间出现两次高峰(5—9月和11—12月),阳性标本中男女比例为(1.75∶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儿童(97.09%)。结论 2011年手足口病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以1~5岁儿童为主,病原主要为EV71和CoxA16,以EV71为主,较易发展为重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2010~2012年北京市顺义区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MFD)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了解顺义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顺义区684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非EV71和CVA16的其它肠道病毒(EV)特异性核酸.结果 684例HFMD患者标本中,肠道病毒阳性率为47.37% (324/684).病原谱构成以CVA16型为主,占55.56%(180/324),其次为EV71占32.41%(105/324),其他肠道病毒占12.03% (39/324);4~7月为HFMD检出高峰期;0~5岁为高风险年龄组;性别比1.49∶1,男性阳性率略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63,P>0.05);散居病例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 2010 ~2012年顺义区HFMD病例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CVA16是优势病毒型别;每年春夏季节,应加强对流动人口聚居区5岁以下儿童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芜湖市2011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402例手足口病患者的生物标本,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l6)的核酸。结果 402例手足口病患者标本,核酸总阳性率为65.2%;EV71型阳性率为39.8%,CoxA16阳性率为19.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5.5%,男女比为1.4:1,男女阳性率分别为68.4%和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3,P0.05),3~7月为发病高峰,以4岁以下婴幼儿为主(87.0%)。结论 2011年芜湖市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是EV71和CoxAl6病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马鞍山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报告病例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马鞍山市2008 -2011年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马鞍山市2008-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7 58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01/10万.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率最高,为262.23/10万;2008年最低,为56.97/10万.手足口病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4~7月份,占总病例数的64.25%;年龄上,主要集中在1~4岁年龄组,占82.76%;性别上,男女比为1.54∶1.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阳性标本均为肠道病毒71型( enterovirus 71,EV71);2010年阳性标本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 16)为主,占60.71%;2011年阳性标本以EV71为主,占69.71%.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的特点,各年流行的优势型别不同,2009年和2011年主要为EV71,2010年主要为CoxA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