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珠海口岸出入境劳务人员的传染病分布特点,评估出入境劳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为口岸传染病的预防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珠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7~2009年出入境劳务人员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珠海口岸12935名出入境劳务人员中检出开放性肺结核、乙肝、丙肝、梅毒及相关指标异常1152例,检出率8.91%,其中HBsAg检出率8.28%,乙肝检出率0.23%、梅毒检出率为0.18%、开放性肺结核检出率0.15%、HCV检出率0.05%。出入境劳务人员中男性的传染病检出率为10.80%。高于女性的传染病检出率5.87%,X^2=91.69,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出境劳务人员的传染病检出率为9177%,高于入境劳务人员的传染病检出率为6.31%,X^2=3570,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了解传染病的感染现状,必须加强出入境劳务人员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合理规范劳务输出与输入,并制定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云南口岸2007年出境劳务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出境劳务人员传染病的感染情况,为口岸传染病预防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云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7年出境劳务人员传染病检测资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在1525名出境劳务人员中检出乙肝、丙肝、梅毒及相关指标异常131例,总检出率8.59%,其中HBsAg检出率6.69%,HCV检出率0.98%,梅毒检出率为0.92%。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人群分布以工人感染较高,30-49岁年龄组占半数以上。结论通过了解传染病的感染现状,必须加强出境劳务人员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合理规范劳务输出和制定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口岸2002年~2004年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年~2004年47119名出入境人员体检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检出各类疾病17552例,总检出率为37.25%。其中传染性疾病2673例,检出率5.67%;HBsAg阳性1684例,检出率为3.57%;梅毒感染者119例,检出率为0.25%;HIV感染者4例,检出率为0.01%;肺结核患者122例,检出率为0.26%。讨论3年中HIV和梅毒阳性数检出率处于稳中有升态势;HBsAg阳性数检出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肺结核阳性数检出率呈现逐年攀升,迅猛增加态势。提示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当高度重视,扩大宣传范围,严把出入境关,着重加强口岸传染病的监测管理工作,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控制传染病国际间传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出入境人员疾病分布情况,进一步做好四川口岸疾病监测体检和疾病防治工作。方法 四川口岸对2002年的13293名出入境人员进行疾病监测体检并进行了疾病监测体检结果分析。结果 共检出传染病及病原携带者569例,检出率为4.28%,占阳性总数的68.47%。非传染性疾病262例,检出率为1.97%。占阳性总数的32.53%。结论 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疾病监测体检工作,以防止传染病的传入和传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2006—2009年丽水口岸传染病监测结果的分析,了解丽水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现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丽水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9年共监测体检25817人次,共检出各类传染病2265例,总检出率为8.78%。其中HBsAg阳性1986例。检出率为7.69%;HCV—Ab阳性31例,检出率为0.12%;梅毒237例,检出率为0.92%;HIV—Ab阳性5例,检出率为0.02%;活动性肺结核7例,检出率为003%。结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工作,加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传染病在国际问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4年47119名出入境人员体检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检出各类疾病17552例,总检出率为37.25%。其中传染性疾病1929例,检出率为4.10%。HBsAg阳性1684例,检出率为3.57%;梅毒感染者119例,检出率为0.25%;HIV感染者4例,检出率为0.01%;肺结核患者122例,检出率为0.26%。[结论]3年中HIV和梅毒感染检出率呈缓慢上趋势;HBsAg阳性检出率呈珊陕速上升趋势;肺结核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巴克图口岸出境人员中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的感染情况,为口岸传染病预防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巴克图口岸2000 - 2010年10年间出境人员部分传染病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 共检查37742名出境人员,检出传染病及指标异常1588例,检出率4.2%.其中HBsAg阳性者1305例,梅毒阳性57例,HIV抗体阳性3例.结论 通过了解传染病的感染现状,加强出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制定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6年河南口岸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河南口岸出入境人员各类疾病的发病情况及特点,为加强河南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南口岸2006年19010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检出口岸控制疾病46例,其它传染性疾病568例,非传染性疾病3420例,检出率分别为0.24%,3.00%和18.00%。结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在加强对传染病监测的同时,应加强对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和旅行安全的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更好地为出入境人员服务。  相似文献   

9.
丽水口岸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丽水口岸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出入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丽水口岸21588名出入境人员的丙型肝炎抗体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丙肝病毒感染者33例,检出率为0.15%。其中入境人员检出率为0.46%,出境人员检出率为0.13%。抗-HCV阳性者当中男性19人,女性14人,男女性别比为1.4:1。在33例丙肝病毒感染者中,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共6例,占阳性总人数的18.18%(6/331;伴肝脏影像学改变共9例,占阳性总人数的27.27%(9/33)。结论丽水地区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出率低于中国人群一般水平,但入境人员(主要是归国人员)的阳性检出率要高于出境人员各人群。应重点加强对归国人员的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监测工作监测,减少丙型肝炎通过频繁的国际交往而传入国内,严把国门,有效维护出入境检验检疫秩序。  相似文献   

10.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1988-1995年厦门口岸入出境人员监测体检发现传染病谱进行分析:8年间监测体检共43472人次,发现传染病4732例,传染病检出率为10.89%。传染病谱与构成比为HBsAg阳性占97.40%,病毒性肝炎占1.52%,梅毒占0.57%,活动性肺结核占0.44%,HIV抗体阳性占0.06%。对检出传染病谱进行分析,为今后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河源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1月—2010年6月河源口岸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年1月—2010年6月共监测体检987人次,检出各类传染病97例,总检出率9.83%。其中HBsAg阳性85例,检出率为8.61%;HCV-Ab阳性5例,检出率为0.51%;肺结核1例,检出率为0.10%;梅毒5例,检出率为0.51%;HIV抗体阳性1例,检出率为0.10%。出境劳务人员传染病检出率高于非劳务人员(2=5.194,P<0.05)。传染病检出率在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416,P>0.05)。男性的传染病总检出率及HBsAg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2=3.877,P<0.05及2=3.910,P<0.05)。结论 HBsAg阳性为河源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流行的主要传染病。入境商务人员及出境劳务人员是河源口岸传染病监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锦州口岸出入境人员结构、疾病分布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锦州口岸8992名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各种疾病及指标异常者2725例,总检出率为30.30%。其中传染病369例,检出率4.10%,分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325例、病毒性肝炎22例、梅毒16例、肺结核3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3例;非传染病及指标异常2356例,检出率26.20%。结论锦州口岸出国劳务、交通员工和来华外籍人员所占比例大,且发病率高,该人群年龄分布在20~40岁,青壮年是肝炎、梅毒、艾滋病的多发群体。因此,要作为重点人群加强监测;宣传和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2006—2007年丹东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丹东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及梅毒的感染情况,为加强传染病监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经丹东口岸出入境的12102名出入境人员进行HBsAg、抗-HCV、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12102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3种传染病感染者839例,总检出率为6.3%,其中HBsAg阳性630例,检出率为5.21%;抗-HCV阳性101例,检出率为0.83%;梅毒感染者108例,检出率为0.89%。从年龄分析来看,以30-39岁年龄组传染病检出率最高,为8.87%。从国籍分析来看,朝鲜籍和中国籍人员传染病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33%和7.08%。[结论]乙型肝炎是影响丹东口岸出入境人员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为切实保护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安全,丹东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将朝鲜籍和中国籍以及30-39岁中年出入境人员列为传染病监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出国劳务人员中传染病感染情况,为口岸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口岸13902名各类出国劳务人员按照《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逐项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检出各类疾病2742例,检出率为19.72%。其中传染性疾病548例,占病例总数的19.99%;非传染性疾病2194例,占病例总数的80.01%。[结论]出国劳务人员是国际旅行者中的特殊群体,由于长期的集体生活,极易患各种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应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的传染病监测体检,并对劳务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防患于未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控制传染病在国内、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珠海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性病、肺结核、乙型肝炎流行及HBsAg携带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及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对珠海口岸2000~2003年共67983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分析4种传染病患者及HBsAg携带者在不同年份、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流行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共检出传染病9328例,检出率为13.72%。疾病谱及构成比:HBsAg阳性占85.28%;乙型肝炎占10.93%;活动性肺结核占2.17%;梅毒占1.45%;HIV抗体阳性占0.17%。[结论]各年间,HBsAg阳性、乙型肝炎、梅毒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活动性肺结核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各种传染病最高检出率分布于不同人群。应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能力,以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强口岸传染病的监测力度,防止传染病的传人和传出。[方法]通过对2006-2007年江西口岸传染病监测结果的分析,找出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结果]江西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中存在传染病监测率偏低的问题,接受传染病监测的人员仅占出入境人员的3.19%,其中旅游探亲商务人员接受口岸传染病监测率最低,为0.12%。接受传染病监测体检的14647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传染病患者1527例,检出率为10.43%。影响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的因素有:①口岸检疫查验不严;②传染病监测后续管理不完善;③现行卫生检疫法律法规存在缺陷。[结论)口岸传染病监测体检率不高,国境口岸存在传染病的传入和传出的风险,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成都双流口岸出入境人员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现状和特征,为提高口岸传染病防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收集的2007-01/2011-12双流口岸出入境人员的梅毒和HIV的监测结果和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梅毒检出率出境人员(1.27%)高于入境人员(0.59%),检出率最高的年龄组别为≥50岁,其次是30~49岁,男性多于女性,出国定居人员和劳务人员的检出率较高;HIV-Ab阳性检出率在出境和入境人员中无差异(x2 =0.264,P=0.607),男性感染者居多;出入境人员梅毒、HIV-Ab感染以性传播为主要途径.结论 中青年男性是出入境口岸传染病监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河南口岸近7年出境劳务人员疾病监测结果,了解其身体健康状况和疾病流行趋势,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9-2015年河南口岸出境劳务人员的疾病监测结果进行疾病的分类和患病率统计.结果 共检出主要疾病19种,其中非传染性疾病14种包括高血压、色盲、色弱、脂肪肝、肝硬化、肝占位、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胆囊占位、肾结石、肾占位、心肌梗死、频发性室性早搏、肺占位,检出率较高的为脂肪肝、高血压、色弱和胆囊息肉,检出率分别为16.497%、5.093%、4.139%、2.299%;传染性疾病5种包括肺结核、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检出率分别为0.058%、0.035%、0.389%、1.868%、0.391%.结论 应加强对出境劳务人员的健康体检结果监测,普及各种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在出境劳务人员中的宣传教育,为出境劳务人员提供更多健康咨询,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出境劳务人员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加强口岸传染病的监测力度,为防止传染病的传入和传出,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12月-2008年12月经乌鲁木齐口岸出入境的20668名出入境人员进行HBV、HCV、梅毒、HIV血清学检测。结果20668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4种传染病感染者1173例,总检出率为5.68%,其中HBsAg阳性975例,检出率为4.72%;HCV—Ab阳性123例,检出率为0.60%;梅毒感染者63例,检出率为0.30%;HIV—Ab阳性12例,检出率为0.06%。从年龄分析来看,以30~39岁年龄组传染病检出率最高,为6.44%。从国籍分析来看,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籍和中国籍人员传染病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53%,6.17%和5.84%。结论加强传染病监测,可以有效控制传染病通过国境口岸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中蒙边境口岸出入境人员中的常见传染病和需要重点监测的人群,为有效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中蒙边境口岸62 397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并使用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2 397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各种传染病5 054例,总检出率为8.10%。在监测的传染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为4.51%;其次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检出率3.06%。2011年传染病检出率为14.43%,明显高于2010年以前的检出率。商务人员的传染病总检出率最高,为11.32%,其次是劳务人员,为10.45%。蒙古国籍入境人员HBsAg阳性、HCV-Ab阳性、HIV感染、肺结核的检出率均高于中国,中国籍出境人员梅毒的检出率高于蒙古国。结论商务人员、劳务人员是中蒙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监测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工作,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以防止传染病通过国境口岸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