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8 毫秒
1.
目的分析均匀性脂肪肝的超声分度与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超声诊断均匀性脂肪肝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及疗效判断。方法 60例均匀性脂肪肝患者根据其超声分度分为轻、中、重度组,分别进行血生化指标分析。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氨酸转移酶(GGT)在轻、中、重度组中逐渐升高。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TC、TG、ALT、AST及GGT均增高,但仅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TC、GG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G、ALT及AST有显著差异(P﹤0.01)。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及GGT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超声检查结合血生化指标可为临床对脂肪肝进行分度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肝酶学异常的相关性。方法以86例无亲缘关系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和9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绝经后女性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血清总睾酮(TT)、雌二醇(E2)和胰岛素(INS)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血清雌酮(E1)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采用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肾功能、血脂。结果 NAFLD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NAFLD组患者INS、HOMA-I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Z=2.812和3.129,P<0.01),而TT、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Z值为1.611和3.052,P<0.01);而两组间E1、E2水平无显著差异(Z值为0.564和0.946,P>0.05)。经年龄、血糖和血甘油三酯纠正后,NAFLD患者TT、E1和E2与HOMA-IR呈负相关,与HOMA-ISI呈正相关。与<95%可信区间相比,E1和E2=95%可信区间和>95%可信区间组NAFLD患者ALT水平显著降低(P<0.05);TT=95%可信区间和>95%可信区间的NAFLD患者ALT、GGT显著低于<95%可信区间(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性激素水平的下降可通过诱导胰岛素抵抗途径,介导NAFLD的发生,且与NAFLD的肝酶学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张春霞  李海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02-2403,2405
目的研究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血清中缺糖基转铁蛋白百分含量(%CDT),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进行比较,评价其对AL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ALD患者43例,分为酒精性脂肪肝组、酒精性肝炎组、酒精性肝纤维化组、酒精性肝硬化组共4组。非酒精性肝病患者(NALD组)39例,对照组40例,运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CDT;ELISA法测定TNF-α;速率法测定ALT、AST、GGT;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MCV、MCHC、MCH。结果 4组的%CDT、TNF-α、GGT、MCV、MCHC、MC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组的%CDT、TNF-α、GGT、MCV、MCHC、MCH明显高于NAFLD组,ALT、AST明显低于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TNF-α、GGT、ALT、AST、MC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T诊断ALD的敏感度为86.0%,特异度为90.0%。TNF-α诊断ALD的敏感度为76.7%,特异度为80%。%CDT、TNF-α和GGT联合检测在ALD组诊断敏感度提高为95.3%,特异度为97.5%。结论 %CDT在诊断ALD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价值优于TNF-α、ALT、AST、GGT、MCV、MCHC、MCH。联合检测%CDT、TNF-α和GGT,对ALD的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定量分析脂肪肝与血脂、肝功能之间关系。方法对在永新县人民医院经超声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331例(脂肪肝组,其中轻度脂肪肝102例,中度脂肪肝136例,重度脂肪肝93例)及健康体检经超声诊断无脂肪肝的正常者200例(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罗氏7600生化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转氨酶(LT)及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结果脂肪肝组的TC、TG、GGT、ALT水平及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重度脂肪肝患者TC、TG、GGT及ALT异常率均明显高于轻、中度脂肪肝患者,中度脂肪肝患者高于轻度脂肪肝患者(均P<0.05)。结论超声对脂肪肝分型准确,结合血脂、肝功能的异常情况对脂肪肝诊断及预后具有指导价值。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同功酶(m—AST)、m—AST/AST比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素氮(BUN)、肌酐(SCR)和尿酸(uA)对酒精性脂肪肝(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1例AFLD、18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256例健康对照进行上述生化指标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FLD组与NAFLD组ALT、AST、m—AST、m—AST/AST、GGT、UA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FLD组AIJT、AST与NAFLD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AFLD组的m—AST、m—AST/AST、GGT、BUN、SCR、UA均显著高于NAFLD组(P〈0.01)。结论m—AST、m—AST/AST、GGT、BUN、SCR、UA测定有助于AFLD肝损伤的评估,它们的联合检测有助于AFL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蛋白酶D(CTSD)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性病(NAF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NAFLD患者356例,按疾病严重程度将NAFLD患者分为轻度组(146例)、中度组(113例)和重度组(97例),另选取体检健康者30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的血清CTS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估各项目之间及其与NAFL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诊断NAFLD的价值。结果 NAFLD组血清ALT、TC、TG、LDL-C、CTSD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NAFLD各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NAFLD组血清AST、GG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NAFLD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1),NAFLD轻度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AST、GG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SD与NAFL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800 5,P0.000 1),与ALT、TC、LDL-C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1、0.662、0.571,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TSD、ALT、GGT诊断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0、0.822、0.627,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2.67 pg/mL、38.00 U/L、53.00 U/L,敏感性分别为76.97%、51.69%、34.55%、特异性分别为91.33%、93.00%、92.33%。CTSD与ALT联合检测诊断NAFLD的AUC为0.96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48%和90.00%。结论 CTSD与NAFLD的进展密切相关,或可作为NAFLD早期诊断及分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脂肪肝患者血脂、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体检人员320名,根据脂肪肝相关诊断标准确诊脂肪肝患者160例(脂肪肝组),以无脂肪肝表现的1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比值、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结果脂肪肝组TC、TG、LDL-C、ALT、AST、AST/ALT比值、GG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肝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及肝功能指标对脂肪肝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熊去氧胆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NAFLD患者11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予以辛伐他汀+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L-C)]。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 64%高于对照组82. 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AST、ALT、GGT、TC、TG、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AST、ALT、GGT、TC、TG、L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熊去氧胆酸应用于NAFLD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血脂水平,提高肝功能。  相似文献   

9.
4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酶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AFID)患者血清酶在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ID)、40例AFID、60例非脂肪肝(健康对照组)的血清酶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AFID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谷氨酸脱氢酶(GLDH)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ID组ALT、AST与NAFI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FID组的mAST、mAST/AST、GGT、GLDH均显著高于NAF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LT、AST、GGT、mAST、GLDH活性测定有助于AFID的评估,有助于AFID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机制.方法 6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亚组,同期非高血压病患者53例.对所有患者行血尿酸值测定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各组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尿酸均值高血压病组为(339.3±121.3)μ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5.1±89.8)μmmol/L (P<0.05);高血压病Ⅲ级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Ⅰ级和Ⅱ级者(P<0.01).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高血压病组为52.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85%(P<0.05);高尿酸血症(HUA)检出率高血压病组为2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2%(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与HUA检出率不同分级高血压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并发HUA患者超声检出颈动脉硬化率升高至61.11%,高于未并发HUA者的48.8%(P>0.05)和对照组单纯HUA的11.32%(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容易发生HUA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高血压病合并HUA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本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8例,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5例(实验组)和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3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及吸烟史、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POA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BG)、血清胰岛素(FNS)。结果对照组中吸烟人数、有糖尿病家族史人数的比例明显低于实验组(P<0.01)。2组BMI、FBG、FNS、TG、CHOL、LDL、HDL、APOAI、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吸烟、糖尿病家族史、BMI、FBG、FNS、TG、CHOL、LDL、HDL、APOAI、ALT为影响NAFLD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酒精性脂肪肝(AEL)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立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AST/ALT的含量,以探讨其变化与酒精性脂肪肝损伤程度的关系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AFL患者232例,采用Bayer公司生产的RA-1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国产试剂盒进行测定。结果:232例患者的血清GGT,ALT,AS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其中以GGT增高最为明显,发病年龄有年青化的趋势。结论:血清GGT检测是诊断AFL较为敏感且具有一定特异性的指标。提醒人们必须重视过量饮酒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活性在酒精性肝病(ALD)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104例ALD患者[ALD组,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L)36例、酒精性肝炎(AH)52例和酒精性肝硬化(AC)16例]和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非酒精性肝病(NALD)组]治疗前(入院时)、治疗3周后及100名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m-AST活性,同时测定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观察AFL、AH及AC患者治疗前、后GGT、ALT、AST、m-AST活性的变化。结果 ALD组、NALD组血清GGT、ALT、AST、m-AST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ALD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ALD组(P<0.05)。治疗后AFL、AH及AC组血清GGT、ALT、AST活性均明显下降(P<0.001),AFL和AH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AC组;AFL组血清GGT、ALT、AST、m-AST活性基本降至正常水平;AH组血清m-AST活性有明显下降,但AC组下降不明显。结论血清m-AST对ALD的治疗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莹  王春生 《临床荟萃》2021,36(1):58-61
目的 探讨降脂利肝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对肝生化指标、瘦素及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的94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降脂利肝颗粒治疗.分析两组术后疗效,并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声辐射力脉冲(ARFI)成像技术检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脏剪切波速率(SWV)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6只)与模型组(16只),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采用ARFI检测肝脏SWV,分析SWV与上述各指标的相关性;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FBG及FINS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并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升高(P均<0.05);模型组HOMA-IR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ISI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大鼠肝脏SWV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且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SWV与ALT、AST、TG、TC、FBG、FINS、HOMA-IR及ISI具有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NAFLD大鼠模型中存在IR现象,其程度与肝脏SWV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青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正确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20~50岁糖耐量正常成年男性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B超诊断脂肪肝,根据有无脂肪肝分为NAFLD组(62例)和正常对照组(38例)。测量人体基本参数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GGT)等相关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NAFLD组SBP、DBP、BMI、腰围(WC)、GGT、TC、FINS、HOMA-I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DBP、BMI、WC、ALT、TG、TC、FINS和HOMA-IR均是NAFLD的高危因素,HDL-C是NAFLD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肥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与NAFL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