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62-2363
选取我院儿科患儿家长9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人。观察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及一对一指导、专题讲座等方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予以常规社区护理,分析比较两组家长教育前后抗生素知识水平、使用抗生素态度及使用抗生素行为水平。结果与健康教育前相比,两组教育后家长抗生素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教育后抗生素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分别为11.89±2.64、36.96±2.94及33.83±1.64,与对照组5.78±0.92、19.83±1.94及14.95±2.8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取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家长对抗生素使用的认知及态度,从而降低儿童抗生素的主动使用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家长对小儿胃食管反流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为临床和社区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113例胃食管反流患儿家长进行调查,以了解家长对胃食管反流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对健康教育需求情况。结果对胃食管反流病因、并发症及其与体位、饮食关系认知的家长均不足50%;78.8%的家长知道胃食管反流需要治疗,但对其主要的治疗措施了解的家长不足35%。家长对胃食管反流相关知识和行为指导的需求强烈,84.1%的家长最希望得到的健康教育方式是医护人员的讲解。结论家长对胃食管反流相关知识和疾病治疗、应对的认知不足,家长对胃食管反流相关知识和行为指导的需求较高,提示临床和社区医护人员应对家长采取全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知识水平及应对能力,从而科学地护理患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家长对婴幼儿发热的知识、态度和处理水平现状,为医务人员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发热相关知识、态度和处理问卷对某市级医院门诊146例发热婴幼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家长对于发热体温、需用退热药的体温的界定,发热对人体的害处和益处,退热药的使用等存在误解,对发热患儿的照护有着焦虑和担忧.结论 医护人员应当为家长提供有最新科学依据的信息,纠正家长在照护发热婴幼儿时存在的误区,科学的护理患儿.  相似文献   

4.
单波  王奂生  孙倩 《全科护理》2020,18(10):1254-1257
[目的]了解门诊患儿家长对儿童骨骼发育问题的认知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以促进患儿的身体健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8月就诊的968名门诊患儿家长进行儿童骨骼发育问题的认知程度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门诊患儿家长对儿童骨骼发育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父亲和母亲对儿童骨骼发育认知程度无明显差异;家长获取儿童骨骼发育问题相关知识的途径较局限,不同学历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不同,且对健康教育有较高的需求。[结论]门诊患儿家长普遍缺乏儿童骨骼发育的相关知识,应加强对家长的骨骼发育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幼儿园对儿童家长开展抗菌素药物合理应用健康教育后的效果,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安全使用抗菌素药物提供健康教育依据。方法选取本市机关幼儿园两个大班儿童家长,随机按班级将家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只有咨询才给予解答。干预前采用自制问卷不记名调查方式对两组家长关于儿童使用抗菌素的认知行为进行调查,经过半年的健康教育后再次采用同样的调查方法,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在健康教育后家长抗菌素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长对抗菌素重视认知的回答正确率越高。结论儿童家长普遍缺乏抗菌素使用的相关知识,在儿童使用抗菌素的认知行为方面均存在误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儿童家长对抗菌素使用的认知和态度水平,从而改变对儿童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0~6岁住院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及其健康教育需求,为临床开展有针对性的儿童健康保健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性抽样选择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住院患儿家属105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0~6岁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健康保健知识教育内容和形式的需求,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仅有55%的患儿家属接受过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教育,知识来源广泛但不够专业;健康保健知识总体知晓率偏低(71.2%),且医学急救和健康行为知识欠缺明显;对儿童保健知识需求强烈,希望从多种途径获得更专业的指导.结论 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偏低,建议成立多学科多专科参与的儿童健康教育中心,以提供系统全面的儿童健康教育内容,提高家长的相关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社区儿童家长对婴儿抚触知识的掌握情况、态度和行为水平现状,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制的知信行调查问卷对新乡市红旗区某三处预防保健接种点的0~1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婴儿抚触在社区的开展率有所提高,但实施状况不佳,家长对于抚触知识的认知以及操作规范行为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社区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社区儿童家长婴儿抚触的知识水平、态度及规范操作行为,从而促进社区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发热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90%住院高热患儿发热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退而复烧,给患儿及家长身心带来很大影响。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进行健康教育难以达到预计效果和目的。为更好开展护理工作,2004年对我科100例高热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儿科患儿佩戴标识腕带的现状。方法:对2010年3~5月的138例儿科住院患儿采用自制问卷进行佩戴标识腕带现状的相关调查。结果:缺乏健康教育导致患儿及家长认知不足、护士操作行为欠规范、腕带质量不过关等因素影响了患儿佩戴标识腕带的依从性。结论:临床护理中,护士应规范操作行为,将佩戴、查对腕带等工作常规化,加强相关健康宣教及腕带监管,确保患儿安全,提高患儿及家长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家长对先天性白内障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患儿的态度、就医信念及行为状况,以便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法在参考大量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以及对家长的知、信、行三方面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多数家长对先天性白内障知识极为欠缺,部分家长对患儿康复缺乏信心,对患儿态度及行为多有偏曲。不同学历家长对知识了解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患儿态度及行为状况无差异(P>0.05);对就医信念及行为状况无差异(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力度,对家长不了解的知识采用不同方法给予补充,对不正确的态度给予纠正,对偏曲的行为进行引导,帮助家长建立患儿健康生活的信念和决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地中海贫血患儿主要照顾者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belief,and practice,KABP or KAP)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以便利抽样法抽取住院地贫患儿主要照顾者72例,综合应用病房宣教、专家讲座、地贫之家等措施进行健康教育,于患儿首次住院后第1天和出院前1 d,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地贫KAP调查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调查健康教育效果。结果综合健康教育前,地贫患儿主要照顾者KAP总分为(11.83±1.30)分,基本知识和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5.07±0.79)分和(6.75±0.78)分,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为(56.08±4.69)分和(51.38±1.22)分;综合健康教育后,KAP总分平均得分为(15.67±1.41)分,基本知识和态度行为分别为(7.44±0.86)分和(8.24±1.08)分,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为(44.25±2.63)分和(50.55±3.86)分,与综合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医院为基地的综合健康教育,能在短期内有效促进地贫知识的传播,减轻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鼓励其建立正确的信念和态度,并逐步采取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知晓度和进行营养教育的现状,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1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790名儿童家长进行有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肥胖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影响营养知识知晓率的因素主要有家长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愿意改变自身不良饮食习惯者占89.01%,愿意吃平时不喜欢的健康食品的家长占65.11%。家长营养信息实际来源和期望来源主要是电视广播(71.9%、49.3%)、报纸杂志(68.62%、34.3%)以及专业书籍(18.5%、14.0%)。结论:儿童家长具有一定营养知识,但有关食物金字塔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方面的知识仍较贫乏。家长的饮食习惯对儿童的行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组式健康教育对改善心血管内科患者血脂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1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40岁以上心血管疾病患者21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91例,采取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122例,通过小组式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系统的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患者出院后3个月电话随访,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的血脂KAP水平资料。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在血脂知识(K)、态度(A)、行为(P)及总KAP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小组式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系统的知识-态度-行为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血脂知识,端正其健康态度,从而更好地履行健康行为,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前后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对意外伤害知识、态度和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se,KAP)的改变程度。方法通过自行录制的《老年人常见意外伤害的防护》VCD和与之配套的手册对37名社区高龄独居老人进行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前后高龄老人对意外伤害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进行比较,并对其态度和行为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第1、3个月高龄老人意外伤害KAP各项得分及总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干预后第3个月除行为得分高于第1个月外,知识、态度和总得分均低于第1个月。结论图文声并茂的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手段可以明显提高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知识水平、改善其意外伤害的态度及错误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对改善社区颈椎病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状态的影响。方法由社区颈椎病综合干预团队对200例社区颈椎病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干预、行为干预等内容的综合性干预措施,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颈椎病患者知信行评估问卷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实施综合性干预后社区颈椎病患者知信行总分及患者对颈椎病知识的知晓率、态度和行为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通过对社区颈椎病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性干预,使社区颈椎病患者能正确认识颈椎病,采用健康的行为方式,有效改善社区颈椎病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1~7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情况及其父母对意外伤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并确定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描述性相关性研究的方法, 对202名1~7岁儿童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34.7%;伤害的发生与儿童的年龄,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及接受安全教育的情况有关;父母的知识与其行为有关,接受安全教育的情况与其知识和行为有关.结论儿童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经常接受安全教育可减少伤害的发生;掌握安全知识可减少不良行为,经常接受安全教育可改善父母的知识和行为.社区护士应加强对父母的健康教育以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KAP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KAP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KAP即知识、信念、行为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并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接受教育后患者在知识、信念、行为及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教育前(P<0.01).结论:应用KAP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遵医行为,提高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干预策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1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790名儿童家长进行有关儿童肥胖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影响营养知识知晓率的因素主要是家长的文化程度。结论:父母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对肥胖症危害的认知态度是影响儿童肥胖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指导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预防足溃疡的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自编预防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对42例糖尿痛足高危患者进行调查.根据结果分析患者知识、行为的薄弱点,并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指导后3个月内随访患者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的控制情况,足部损伤发生情况,并再次对患者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 教育前,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的及格率分别是16.7%、64.3%、11.9%,教育指导3个月后为76.2%、95.2%,33.3%.3个月随访期间发生足部损伤2例,餐前血糖(FBG)、餐后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lc)、高密度脂蛋白(HDL-CH)等代谢指标较教育指导前有所改善.结论 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采取个体化健康指导,能提高其对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态度,改善日常足部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知-信-行模式对哮喘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2015年1-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诊治的哮喘患儿家长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儿家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患儿家长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知-信-行模式进行教育。比较两组家长知-信-行情况及患儿哮喘控制情况。结果在干预前,两组患儿家长在知-信-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干预1年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知-信-行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患儿家长知-信-行各项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1年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知-信-行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对照组患儿哮喘完全控制及部分控制率为28%,而观察组为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6,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儿哮喘控制率为42%,而观察组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56,P0.05)。结论运用知-信-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哮喘患儿家长哮喘知识认知水平、改善其态度和行为水平,从而促进患儿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