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等量(20~4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手术治疗的94例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临床资料。47例采用锥颅引流术治疗(锥颅组),47例采用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骨瓣组)。术后5 d复查CT,根据脑水肿最大面积层面计算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长径×短径×层面数×1/2-血肿量。分析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区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术前及术后2周应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术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估预后。结果 锥颅组术后5 d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较骨瓣组显著缩小(P<0.05);术后2周,两组SSS评分和NIHS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而且,锥颅组明显优于骨瓣组(P<0.05)。锥颅组住院时间[(15.67±3.07)d]较骨瓣组[(19.97±2.65)]明显缩短(P<0.05),锥颅组术后2个月病死率(10.64%,5/47)较骨瓣组(25.43%,12/47)明显降低(P<0.05)。锥颅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89%)明显低于骨瓣组(38.30%;P<0.05)。术后6个月,锥颅组ADL分级Ⅰ级4例,Ⅱ级17例,Ⅲ级16例,Ⅳ级4例,Ⅴ级1例;骨瓣组ADL分级Ⅰ级3例,Ⅱ级15例,Ⅲ级14例,Ⅳ级1例,Ⅴ级2例。两组术后个月ADL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锥颅引流术治疗远期预后与骨瓣开颅手术相当,但明显降低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锥颅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 其中44例行保守治疗(对照组),47例行锥颅引流术治疗[观察组,超早期(≤6 h)手术28例,早期(7~24 h)手术19例]。结果 治疗30 d,观察组 总有效率(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P<0.05)。治疗7、14、30 d,两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 而且观察组治疗14、30 d N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超早期手术组NDS评分明显低于早期手术组(P<0.05)。结论 锥颅引流 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对于具备手术指征病人,建议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NAMIEH)、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SWCEH)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LBFEH)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NAMIEH组38例、SWCEH组45例与LBFEH组51例。记录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14 d出血量、GCS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并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3组患者术前出血量、GCS评分、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7、14 d出血量、GCS评分、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14 d出血量及NIHSS评分均依次明显降低,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依次明显升高,且组内任意两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MIEH组、SWCEH组再出血、血肿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分别明显低于LBFEH组,NAMIEH组再出血发生率(10.53%)、血肿残留发生率(5.26%)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9%)均明显低于SWCEH组(P<0.05)。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为因变量,对单因素分析中的可能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收缩压、发病至手术时间、血肿形状、破入脑室、术前出血量、术前GCS评分、术前NIHSS评分、术前Barthel指数、凝血功能异常、术后并发症及总住院时间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NAMIEH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SWCEH及LBFEH,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明显降低再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合并糖尿病、术前收缩压、发病至手术时间等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采用保守治疗48例(对照组),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行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48例(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7、15、30 d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ND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CN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7、15、30 d C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和GCS评分的影响。方法 2011年8月到2014年2月收治急性高血压脑出血120例,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60例(对照组),采用穿刺引流术治疗60例(观察组)。结果 两组术前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GC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7 d ND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GC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28 d病死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7%;P<0.05)。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和NDS评分与术后28 d病死率都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82,-0.192,0.433;P<0.05)。结论 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降低术后APACHEⅡ评分和提高GCS评分,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状况,降低术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钻颅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洗对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应用钻颅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洗的32例为观察组,应用传统开颅术治疗3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术后颅内压值变化、神经损伤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在术后48 h及术后72 h颅内压值分别为(3.02±1.11)mmHg和(3.13±1.04) mmHg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治疗后NIHSS及m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及mRS评分分别为6.54±0.81和1.73±0.5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钻颅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对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小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抽吸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方法 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7例,采用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75例(立体定向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62例(小骨窗组)。结果 ①手术前两组GC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 d和术后7 d,立体定向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小骨窗组(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迟发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术后3个月,立体定向组GOS评分明显高于小骨窗组(P<0.05);术后6个月,立体定向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小骨窗组(P<0.05)。结论 与小骨窗开颅术相比,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1例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31例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引流组),30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 随访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个月。与开颅组相比,引流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1周GCS评分明显提高(P<0.05)、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术后残余血肿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进行比较。 方法将从化市中心医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人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术,28例)与对照组(行骨瓣开颅术,2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再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半年GOS评分。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14.3%、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4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半年后GOS评估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7%、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骨瓣开颅术相比,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1—2014-01我院收治的100例HBG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锥颅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的一般情况及术后血肿清除率、复发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手术失血量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90%)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率、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术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不断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良好率(ADLⅠ级~Ⅲ级)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锥颅引流术相比,HBGH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后的血肿清除效率更高,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更好,预后更佳,值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下施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1我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并成功随访的患者296例,其中171例行局麻,125例行全麻.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期GOS评分、半年后ADL分级等指标.结果 局麻病例术后肺部感染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全麻组,再次出血、脑积水发生率以及近期、远期病残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局麻下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时间短、相对并发症少、节省住院费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清钙水平与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的血清钙水平分为3组,血清钙<2.15 mmol/L为A组,血清钙2.15~2.50 mmol/L为B组,血清钙>2.50 mmol/L为C组,比较3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入院后对症治疗,头部影像学检查患者出血病灶的体积,进行NIHSS评分及mRS评分,检测血清钙及血肌酐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1年后的病死率。结果 3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钙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A组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明显低于C组(P<0.05); A组出血病灶体积、NIHSS评分、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B组出血病灶体积、NIHSS评分、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 A组mR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B组mR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随访1年后A组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病死率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钙水平是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 血清钙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血清钙水平低的患者病情更严重、病死率更高,监测患者的血清钙水平对患者的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穿刺引流术(观察组)。入院时及治疗后1、3、5、7 d,根据CT检查评估半暗区水肿带宽度。治疗后3个月采用巴氏指数(B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半暗区水肿带宽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3、5、7 d,观察组半暗区水肿带宽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BI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1.67%,33/36)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26/36;P<0.05)。结论 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缩小半暗区水肿带宽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锥颅穿刺血肿外引流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锥颅穿刺术对5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其中4例锥颅引流术后中线仍明显移位者,后再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术后生存49例,其中恢复良好20例,轻残19例,中残7例(含4例后来改为开颅手术者),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均为术后血肿量较术前明显增加,家属拒绝开颅者。结论锥颅穿刺术治疗GCS评分8分以上的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海拔地区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55例中等量(30~60 ml)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临床资料,其中行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微创组)75例,保守治疗(保守组)80例。结果住院期间微创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而其它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的死亡率均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也优于保守组(P〈0.01)。结论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手术时间短、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生存率高,治疗高海拔地区中等量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种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手术方式的优缺点,选择适当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5年11月手术治疗的45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及锥颅血肿引流术式患者术后颅内压变化、并发症的发生及其预后。结果术后24 h后常规骨瓣开颅组颅内压较小骨瓣组低;小骨瓣组及锥颅组较常规骨瓣开颅组肺部感染、气管切开率、腹胀发生率高,3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锥颅组再出血率及死亡率较常规骨瓣组及小骨瓣组高,骨瓣开颅组与小骨瓣开颅组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瓣开颅组的恢复良好率高于小骨瓣开颅组及锥颅组。结论不同手术方式有不同的适应证,个体化治疗,利用微创理念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可以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手术治疗的9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照组),50例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观察组)。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GO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确切,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与细孔钻颅血肿抽吸引流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4例早期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资料,其中骨瓣开颅血肿清除组(开颅组)160例,细孔钻颅血肿抽吸引流组(钻孔组)174例.结果钻孔组较开颅组术后并发症少,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术后6个月预后评分好;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钻孔组在神经功能损伤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提高远期疗效方面均较开颅组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个体化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手术治疗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时间、出血分级、出血部位、血肿量、意识状态等选择手术方法,开颅手术治疗57例,锥颅引流术治疗63例。术后1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近期预后,4~5分为预后优良;术后6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估远期疗效,Ⅰ~Ⅲ级为疗效优良。结果 术后1个月,按GOS评分,预后优良例87例(72.5%),死亡9例(7.5%);其中开颅手术预后优良43例(75.4%),死亡7例(12.3%);锥颅引流术预后优良44例(69.8%),死亡2例(3.2%)。102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其中开颅手术治疗55例,锥颅引流术治疗47例。术后6个月,按ADL分级,预后优良92例(90.2%),死亡3例(2.9%);其中开颅手术预后优良41例(74.5%),死亡2例(3.6%);锥颅引流术预后优良41例(87.2%),死亡1例(2.1%)。结论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案可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0例,其中30例采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A组),30例小骨窗开颅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B组)。结果 A组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急性肾损伤1例;B组术后发生再出血4例、消化道出血1例、肺部感染4例、急性肾损伤3例、颅内感染2例。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7%,2/30)明显低于B组(33.3%,10/30;P<0.05)。结论 在3D-slicer软件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定位精确,可提高血肿清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