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对内源性葡萄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34例严重葡萄膜炎患者分别合并有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或积血、黄斑囊样水肿和并发性白内障。34例患者均行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观膜环扎、剥膜、视网膜光凝或巩膜冷凝、膨胀性气体或硅油眼内真充术。根据病情联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或经睫状体平坦部的晶状体切除,术后患者随访6~12个月。【结果】25只(73%)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下降3眼(9%),不变6眼(18%)。其中视力≥0.05者,术前5只眼(14%),术后14只眼(41%)。以矫正视力≥0.05者为脱离盲的标准,术前,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9)。患者术后全身用药减少,炎症得到控制。【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内源性葡萄膜炎的有效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减少全身用药量。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霞  谭业双  许玲  张勇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038-2039,2042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对因玻璃体积血住院手术的患者45例(47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7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2眼,视网膜静脉阻塞9眼,高血压眼底出血4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眼,老年性黄斑变性1眼。全部患者均经睫状体平坦部行闭合式巩膜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其中36眼联合行视网膜光凝术,15眼联合硅油填充术,18眼行C3F8注气术,12眼联合巩膜外环扎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47眼中有7眼视力无提高,其余40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中常见并发症为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复发性玻璃体积血、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及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但须注意预防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标准三通道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根据病情相应选择眼内光凝及眼内填充物,部分联合巩膜外冷凝+巩膜环扎术。【结果】随访1~12m,视力提高815眼占(78.4%),视力不变190眼(占18.3%),视力下降33眼(占3.17%)。【结论】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发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时25例(28只)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进行分组手术,A组(7只):行单纯玻璃体注气术;B组(7只):玻璃体切割+环扎硅压+视网膜激光光凝术;C组(14只+A组中的2只):玻璃体切割术。【结果】A组成功病例视力均〉0.05,最好0.4,视网膜脱离复发率42.90%。B组视力最好0.1,〉0.05者占28.60%。视网膜脱离复发率14.30%。C组;视力最好0.25.〉0.05者占50.00%,视网膜脱离复发率12.55%。【结论】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案中,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脱离复发率低,视力恢复较好。为最佳手术方案;玻璃体注气术复发率高。但简单、经济,视力恢复最佳可作为少数病人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倍频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按技术规定的光凝范围和光凝参数采用532nm激光对本院224例415只眼的DR患者行全视网膜光凝、局部视网膜光凝、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术前术后均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治疗后1~3个月复查视力及眼底,3个月后复查FFA结果。【结果】一次和追加光凝后,326只眼视力提高或无变化,占78.6%;89只眼视力下降,占21.4%。仍有12眼(2.9%)行玻璃体切割术,4眼(0.9%)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凝术。【结论】激光治疗DR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晚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125只眼)晚期PDR患者施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后1~3个月间接眼底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复查。分析手术后视力改进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提高93只眼占74.4%,术后主要并发症有玻璃体再出血,视网膜脱离,高眼压.葡萄膜炎症。并发性白内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神经萎缩。【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目前治疗晚期PDR的有效方法.精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及时辅以激光治疗,是保证术后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3.5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缝线固定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各种原因所致的晶状体脱位60例(全脱位44眼,不全脱位16眼,共60眼),进行玻璃体切除及晶状体切除。均采用三通道睫状体平坦部入口。60眼均同时行I期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3~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矫正视力提高56眼,矫正视力未提高4眼。早期角膜均有不同程度水肿,经治疗1周后消退;早期前房葡萄膜反应较明显7眼,经抗炎处理1周内反应消失;眼压升高10眼,经药物治疗,眼压维持正常;玻璃体腔不同程度血性混浊11例,术后1~2周自行吸收;4例出现视网膜周边裂口行视网膜激光或局部冷凝;2例出现视网膜脱离行再次玻璃体切割及硅油填充。【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3.5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缝线固定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手术是治疗晶状体脱位最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熟练的手术技巧和术中稳定的眼内压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的疗效.方法 观察和护理了43例(54只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其中30例(37只眼)作为观察组,13例(17只眼)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有效率为53.9%.两组比 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急性视坏死性视网膜脱离18例18眼中13眼行玻璃体切割、眼内视网膜光凝加硅油填充术,5眼行玻璃体切除、眼内光凝加C3F8填充术。结果15例患者的视网膜成功复位,炎症均控制良好。3例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手术复位成功,视力光感;随访9个月至3年,15例视力分别为:0.3者2例,0.2者4例,0.1者5例,0.02~0.08者2例,指彬30cm者2例。结论视网膜脱离是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严重并发症,通过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可有效地提高视网膜脱离的复位率,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住院的96例(100只眼)出现玻璃体积血的非外伤患者的出血原因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患者的出血原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RVO)54只眼(占54%),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18只眼(占18%),年龄相关性黄斑变(EAMD)10只眼(占10%),视网膜大动脉瘤破裂6只眼(占6%),视网膜裂孔或脱离6只眼(占6%)。【结论】RV0、PDR、EAMD是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的认识,以避免或减少误诊。方法对2007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误诊的9例(9眼)ARNs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主诉、眼部体征、检查项目和初始诊断。结果本组分别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4例,全葡萄膜炎2例,急性结膜炎、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及视网膜血管炎各1例。误诊时间为3~28d,平均(15.0±9.5)d;就诊次数为2—6次,平均(3.7±1.2)次。本组9例中有7例眼压升高,范围在22~38mmHg,6例系统应用了糖皮质激素,平均(8.2±2.4)d。确诊后所有病例均予抗病毒治疗,同时3例实施外路视网膜光凝术,5例行玻璃体切割术。随访3个月-2年,2例发生视网膜脱离,4例视力恢复,3例视力下降。结论ARNs易误诊为葡萄膜炎等,临床接诊眼压增高、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眼部病情仍加重者,应警惕ARNs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的认识水平,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1月~2004年12月所接诊8例11眼急性视网膜坏死首诊误诊的情况及采取干预措施后的情况。结果:本组8例全部误诊,其中在我院误诊4例6眼,外院误诊4例5眼。误诊为葡萄膜炎6例8眼,视网膜血管炎1例2眼,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1例1眼。误诊时间0~23天,平均5.88天。在2000年以前误诊4倒6眼,其中我院首诊误诊3例5眼,外院首诊误诊1例1眼,平均误诊时间10.75天;2000年以后误诊4例5眼,我院误诊1例1眼,外院误诊3例4眼,平均误诊时间1天。结论:急性视网膜坏死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其发病率低,眼科医师尤其是基层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经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可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36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和眼内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结合环扎加压术或眼内惰性气体C3F8填充。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36例(36眼)患者3眼视力无提高,其中1例患者术后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二次玻切术视网膜复位和硅油填充,2例因白内障加重视力下降,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其余33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视网膜完全复位,裂孔封闭,无玻璃体积血复发。结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时早期行玻璃体切除和眼内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结合环扎加压术或眼内气体填充是有效的、可靠的方法,且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PDR在我院行玻璃体手术的125例(150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玻璃体手术填充介质将患者分为硅油组[80例(98眼)]与非硅油组[45例(52眼)]。分析两组患者的玻璃体手术疗效以及影响PDR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的因素。结果两组的年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程、视网膜裂孔、糖尿病病程、视网膜新生血管增殖膜、术前激光、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占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性别、空腹血糖及活动性出血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R病程、视网膜裂孔是影响硅油填充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影响硅油填充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DR病程长或年轻患者应尽早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同时术中减少视网膜裂孔形成,以降低玻璃体硅油填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查确诊并接受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22例(22只眼)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1—51个月),观察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22只眼中有12只眼(54.5%)为视力明显改善,6只眼(27.3%)为视力轻微改善;3只眼(13.6%)为视力不变;1只眼(4.5%)为视力下降。其中视力达到0.3及以上者所占比例由术前的13.6%增加至术后的59.1%。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为(545±175)μm,术后平均厚度为(220±105)μm,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复杂的高致盲性眼病,传统的的环扎加压手术和新近开展的玻璃体切除术在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而在患者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上尤其值得关注.目的比较分析多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与环扎加压术的术后视功能恢复效果.设计前后对照研究.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对象1999-10/2003-09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共173例173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同一时期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除术组(79眼)与环扎加压术组(94眼)的一次手术成功率、最终手术总成功率、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视功能恢复情况.②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玻璃体切除术组一次手术成功率92%,显著高于环扎加压术组81%(P<0.05),术后视力提高者玻璃体切除术组54眼占68%,环扎加压术组50眼占5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最终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在选择好适应证的前提下,玻璃体切除术在一次手术成功率和术后视功能的恢复方面都优于环扎加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眼内激光在玻璃体切除术中治疗视网膜病变,封闭视网膜裂孔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56眼)玻璃体切除手术,病种有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阻塞,外伤性玻璃体出血(共33例)以及复杂性视网膜脱离(23例),在术中施行了眼内光凝,封闭裂孔或光凝视网膜新生血管区及无灌注区。结果:复杂性视网膜脱离23例,视网膜复位19例,其余33例均手术成功。结论:眼内激光是治疗多种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是玻璃体切除手术中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微创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226例(304眼)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和调查患者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现状及资料,对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早期高眼压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226例(304眼)患者中术后1周内发生高眼压的患者24例(28眼),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高度近视、是否有基础疾病、切头类型、手术时间、术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腔填充物、是否有术后眼内出血、术后前房炎症反应、术后眼压波动均为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P <0. 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玻璃体腔填充物、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术后眼压波动均为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致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而本研究证实基础疾病、玻璃体腔填充物、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术后眼压波动均为导致微玻璃体玻除切术后早期高眼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