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生殖股神经(GFN)在腰椎前路微创手术中的应用解剖学特点,提出减少生殖股神经损伤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15具成人腰椎标本观察生殖股神经与腰大肌的关系,观察GFN的分型,为腰椎前路微创手术安全暴露及手术中避免生殖股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的依据;结果生殖股神经30%起自L1:63.3%、3.3%起自T12及L3;根据与腰大肌的关系可分为肌内段和肌外段;穿出腰大肌的位置一般位于第3腰椎和第4腰椎,GFN的穿出点距腰大肌内侧缘的距离为6.2mm(1.1~19.5mm)。结论GFN在穿出腰大肌时最容易受到损伤,L1-L2椎体的暴露最好将腰大肌前侧1/3的肌束沿肌纤维分离,将GFN包裹在肌束的内侧,将肌束向内侧牵开。而在下腰椎,可以沿腰大肌的内侧切开也可以从肌肉的前侧1/3切开,将GFN向外侧牵开,牵引力不能太大,否则容易引起神经的牵拉伤。  相似文献   

2.
正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分为前方和后方入路,包括前路腰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等。近年来开展的侧方入路腰椎间融合术(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可经腹膜后间隙直达椎间隙,处理椎间盘组织,进行椎体  相似文献   

3.
腰丛的解剖及其在腰椎前外侧入路微创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腰丛在腰椎前外侧入路微创手术中的应用解剖学特点.方法 通过15具成人腰椎标本、2具腰段的断层图片和3个数字人腰段数据集,观察腰丛的走行及其与腰大肌及腰椎横突的关系.结果 L2-5腰丛在腰椎侧方的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正面按从外到内的顺序排列,侧面按从腹侧到背侧的方向排列.腰神经出椎间孔的角度从L1到L5逐渐增加.横突与腰丛的关系紧密.断层解剖显示,腰丛在不同节段始终位于腰大肌的后1/3,因此在切开腰大肌暴露腰椎时,切开位置不宜超过腰大肌的后1/3,腰大肌的前2/3是切开安全区.结论 暴露腰椎侧前方切开腰大肌时,注意不要超过腰大肌的前2/3,以避免腰丛的损伤.横突可以作为手术中的解剖学标志,用以明确腰丛的解剖位置,避免术中腰丛损伤.  相似文献   

4.
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解剖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en L  Tang T  Yang H  Weng W  Zhu Y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33-736
目的 探讨后侧肌间隙入路治疗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解剖基础及其疗效。方法 在 34具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上 ,观测椎间孔外区腰椎节段血管与横突、腰神经前支的相对位置关系 ,椎弓峡部侧缘距腰神经前支的深度以及腰神经前支的走行等。 1993年 10月~ 1999年 10月 ,采用后侧肌间隙入路和外侧腹膜后入路治疗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共 11例。 结果 L1~L4节段动脉前支及伴行静脉 90 %以上位于相邻横突间隙上 1/2的腹侧 ,血管与腰神经前支毗邻并位于腹前方 ,L1~L5椎弓峡部侧缘至腰神经前支的深度约为 1 0~ 2 0cm ,腰神经前支与矢状面夹角约为 7°~ 2 5° ,越往尾侧 ,深度与角度逐渐增加。本组 11例中 10例随访 1年 11个月~ 8年 2个月 ,按照LBOS标准进行疗效综合评定 ,优 8例 ,良 2例 ,比较而言 ,肌间隙入路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康复时间等相对较少。 结论 后侧肌间隙入路治疗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下腰椎各椎间隙节段前方和侧前方毗邻的血管结构,测量各节段手术空间的大小,为应用腹腔镜行下腰椎手术选择合适的入路提供依据。方法解剖15具成人尸体标本(男9例,女6例),记录下腰椎各椎间隙节段前方和侧前方毗邻的主要血管解剖学参数,并计算出相应的结果。结果 L3~4、L4~5节段前方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或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经过分离及牵拉大血管后仍无法满意显露L3~4、L4~5椎间隙;L3~4、L4~5节段左右侧前方各有一无血管神经分布的矩形区域,可以满足腰椎侧前方的手术操作。L5~S1椎间隙位于左髂总静脉与右髂总动脉所形成的"∧"形区域内,该区域可以满足手术需要的空间;L5~S1椎间隙侧前方由于大血管的分布和髂嵴的遮挡,不利于手术空间的显露。结论应用腹腔镜行下腰椎手术是可行的,L3~4、L4~5节段经腹膜后途径通过左右侧前方的无血管神经分布的区域可以进行手术的操作;L5~S1椎间隙经腹腔通过椎体前方途径可以满意显露手术空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L1/2~L4/5各椎间隙之间血管和腰大肌关系,了解微创斜向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手术入路的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收治的113例腰椎疾病患者,12例因MRI、X线片技术上问题造成的影像显示不清或者腰椎/腹膜后手术史影响正常解剖被排除,最后对101例患者的MRI及X线片进行数据测量,男46例,女55例,年龄51~68岁,平均59.0±4.4岁。在MRI上测量L1/2~L4/5各椎间隙平面血管和腰大肌间的距离;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L5上终板中点与左侧髂棘的垂直距离,高于髂棘为正值,低于髂棘为负值。结果:L1/2~L4/5椎间隙平面血管和腰大肌间的平均距离左侧分别为20.7±5.63mm、20.1±6.97mm、19.5±6.20mm、15.7±7.86mm,右侧分别为15.3±6.29mm、8.8±4.32mm、7.1±4.34mm、4.8±3.69mm;左侧均大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L1/2~L4/5血管和腰大肌间的平均距离呈下降趋势;左侧L4/5椎间隙平面血管和腰大肌平均距离小于其他节段平均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有9例血管与腰大肌间隙距离小于5mm,2例血管与腰大肌之间无间隙;在X线片上L5上终板中点与左侧髂棘的垂直距离为-33~19.6mm,平均-7.0±14.2mm,其中30%髂嵴高于L5上终板中点。结论 :MRI可作为微创斜向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手术入路的术前评估手段,节段越高,血管与腰大肌间隙距离越大,而且左侧血管肌肉间隙大于右侧,适合采用微创斜向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相似文献   

7.
国人下腰椎前方血管解剖结构特点和入路分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国人下腰椎前方血管与椎间隙之间的解剖特点,并进行解剖结构分型,为下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手术入路,尤其是腹腔镜下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94例国人腰椎MRI片,观察腰3-4、腰4-5,腰5-骶1椎间隙横断面前方的大血管解剖结构,判断腹主动脉的分叉位置和左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位置,并进行解剖结构分型。结果根据腹主动脉分叉、左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点与腰。椎间隙的上边缘之间的关系,确定4种类型。21例(22.3%)被归为A类(低分叉/低汇合),34例(36.2%)被归为B类(高分叉/高汇合),38例(40.4%)被归为C类(高分叉/低汇合),1例(1.1%)被归为D类(低分叉/高汇合)。在腰5-骶1间隙腹主动脉均已分叉,左髂总静脉均未汇合。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腰椎前方血管解剖位置具有多变性,以腰4-5椎间隙为著,使腹腔镜下手术入路变的复杂。术前常规腰椎。MRI图像能用来进行血管解剖位置的分类,并设计最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8.
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前路腰椎融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它有利于降低假关节形成的发生率和恢复患者脊柱正常的矢状序列[1~3],并向微创化方向不断发展.腰椎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v fusion,XLIF)是近年来出现的经外侧穿过腹膜后间隙和腰大肌到达腰椎的一种新的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与传统的前路腰椎手术相比,该技术的优点在于不经腹膜腔、不需要分离大血管和神经丛,因而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性,41岁,因"右侧腰腿痛2个月"于2010年2月2日就诊.体检:右髂腰部压痛,右下肢直腿抬高40,右侧小腿后外侧及2~4趾背侧痛觉减退.胸椎正位X线片示T12肋缺如(图1).腰椎正位X线片示L5骶化Castellvi-ⅢB(C-ⅢB)型,L4-5椎间隙在Tuffier线(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以下(图2).侧位片示腰骶椎间盘略窄,初步判定腰骶椎间盘为L5S1(图3).腰椎矢状位MRI示腰骶椎间盘突出(图4),横断面MRI示腰骶椎间盘右旁侧突出.  相似文献   

10.
经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对侧入路在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侧入路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隙术后感染7例,随访观察腰痛缓解情况。结果患者腰痛、腰肌痉挛均于术后第1天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明显改善。逐渐恢复床上翻身活动,4~6周在腰围保护下下地活动,随访6个月~2年,均恢复原有工作。结论通过对侧入路在椎间盘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椎间隙感染,可以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是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ini-Spine牵开器在椎旁肌间隙入路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8-06-2008-12间,采用Mini-Spine牵开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47岁.病变均为单节段,其中L4-5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4例,L4-5椎间盘突出并单侧侧方型椎管狭窄症3例,L5-S1极外侧...  相似文献   

12.
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 健侧入路采用椎间盘镜技术行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术。术中用C型臂X线机定位,在影像监视系统辅助下,行残余椎间盘及炎性组织清除术。结果 手术共6例,随访6-17个月,按照Nakai标准评定:优4例,良2例。结论 该术式经健侧椎板间隙入路,避开患侧疤痕组织,解剖层次清楚,不易损伤血管神经,彻底清除残余椎间盘组织及炎性肉芽,能迅速解除腰痛及腰肌痉挛症状。具有微创手术的优势,不干扰腰椎的生物力学结构,术后恢复快,适合应用于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  相似文献   

13.
经Wiltse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Wiltse经椎旁肌入路手术治疗胸腰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对手术治疗的53例无明显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3例,女10例,平均41岁(19~62岁)。节段分布:T116例,T1211例,L122例,L214例。其中28例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25例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两种手术入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并对患者手术前后腰背部VAS评分、伤椎Cobb角和椎体前部塌陷程度的变化以及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与传统后正中手术相比,无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还是在腰背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改善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两种入路在伤椎Cobb角改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和椎管正中矢径变化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达到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相同的整复效果,而且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与毗邻组织器官的关系、重要的解剖标志以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和8例尸体解剖资料观察:肾下极以上平面肾盂输尿管与肾血管的关系;平肾下极处输尿管与肾下极、腰大肌、周围血管的关系;肾下极至第五腰椎间输尿管与腰大肌、生殖血管、生殖股神经的关系。结果在肾门至肾下极之间肾盂输尿管从后向前走行,到肾下极处达肾前缘,向前倾角为0°~12°,平均8.6°。8例尸体16个肾脏中肾动脉及肾静脉属支在距肾门前缘1cm范围内分出二级血管者有13例,在1~2cm分出二级血管者2例,1例位于2.7cm外分出二级血管。肾动脉后支从肾盂后方入肾脏,二级血管并不以动脉、静脉、肾盂的前后关系出入肾门。输尿管与生殖股神经75%(6/8)发生交叉,交叉点位于第4、5腰椎椎间盘平面2~3cm,距腰大肌外侧缘的水平距离:左侧1.73±0.81cm、右侧1.76±0.53cm。交叉点上方输尿管约83.3%(5/6)位于生殖股神经的外侧,在髂血管分叉处,输尿管均位于生殖股神经的内侧。结论肾盂输尿管毗邻解剖学的研究,为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重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广泛开展提供解剖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优势。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治疗11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其中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各55例,比较两组间围手术期参数、影像学指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Beaujon-lassale功能评分。结果 103例患者获得随访,7例失访,随访时间1~25个月,平均12个月。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VAS评分)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明显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功能评分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两组术前、术后影像学指标如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影像学指标上无明显差异,但该术式具有对椎旁肌损伤小、术中出血少、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疼痛轻、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描述腰段自主神经的解剖学特征,为前路腰椎手术提供详实的神经解剖学资料。方法 :取10具防腐男性胸腰骶部标本(年龄36~78岁,平均56岁)。仔细剔除腹腔器官及双侧腰大肌,找出腰段自主神经并去除周围软组织。观察腰段自主神经的走行、起始位置和分布特点。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与对应节段腰椎体下终板之间的距离,同侧相邻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腰椎椎间孔前缘以及各腰椎间盘平面上左、右两侧腰交感干后缘分别与腰椎椎体前缘在矢状面上的距离,以及上腹下丛右侧缘在L5椎体下终板和S1椎体上终板平面上与中线的距离。使用量角器测量各腰内脏神经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结果:在10具标本上共发现72条腰内脏神经,其中58条起源于L3椎体下终板颅侧的腰交感干。第1、2、3、4腰内脏神经的发出点分别位于L1椎体下终板尾侧9.35±10.62mm,L2椎体下终板尾侧5.23±7.08mm,L3椎体下终板颅侧9.34±6.36mm及L4椎体下终板尾侧9.21±8.55mm。第3腰内脏神经与第1、2、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有差别(H=32.227,P=0.000),其余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及左侧与相应的右侧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1与第2腰内脏神经、第2与第3腰内脏神经以及第3与第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24.25±6.27mm、21.96±8.13mm、54.54±11.41mm。在L2/3、L3/4及L4/5椎间盘平面上,双侧腰交感干有95%(57/60)位于矢状面上的前1/3内。在L5椎体下终板及S1椎体上终板平面上,上腹下丛的右侧缘分别位于中线左侧3.92±3.35mm及右侧5.25±2.98mm。左侧与相应的右侧腰内脏神经分别与水平面所成夹角(P0.05)及各腰内脏神经与水平面所成夹角(H=4.921,P=0.178)均无统计学差异,大小约为41°±6°。结论:80.6%腰内脏神经起源于L3椎体下终板颅侧的腰交感干,第3与第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其他两相邻的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在L5/S1椎间盘平面上,腹中线的右外侧存在非常少的上腹下丛神经纤维。了解腰段自主神经的这些解剖学特征对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观荣  韩雷 《中国骨伤》2014,27(2):97-100
目的:观察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强化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椎体强化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表现胸腰椎骨折患者18例(24个椎体),男11倒,女7例;年龄52-76岁,平均62.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h~7d,平均4.2d。依据Denis分型:压缩型12例,爆裂型6例。骨折部位:T12 6椎,L1 9椎,L2 6椎,L3 3椎。对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椎体矢状面指数(sagittalindex,SI)、内固定失败情况及后凸畸形再发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6.5个月。手术时间80~130min,平均95min;术中出血量100-180ml,平均为145ml。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分别为54.3±2.8、90.9±1.5、88.6±1.7;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27.8±2.5)°、(5.3±0.8)°、(6.3±1.4)°;SI分别为52.3±93.8、89.2±5.2、86.4±4.5。术后3d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与术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没有神经功能损伤、内固定失败及后凸畸形发生。结论: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伤椎强化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失血量少,可完整保留脊柱后方复合体结构,同时可有效恢复伤椎前中柱的力学强度,防止内固定失败和椎体再发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颈侧前入路行高位颈椎减压以及内同定的显露效果。方法以下颌角平面为中心沿胸锁乳突肌前缘作5cm切口。在切口下端向内牵开气管、食管,向外牵开颈动脉鞘从而显露C4,并沿间隙向上方分离显露C1-3,最后将颈长肌、头长肌从椎体前面向两侧牵开显露高位颈椎前方。在切口内完成C1、2纤维瘢痕切除松解以及C2、3间骨折切开复位、椎间盘摘除、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自锁钢板内同定等操作。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显露出C1-4椎体前方及椎间盘,并完成椎间松解术、病灶清除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无颈部重要结构损伤,1例患者有一过性声嘶,患者术后的感觉、肌力均有所恢复。结论经颈侧前方入路可显露高位颈椎前方,损伤小、显露简单充分、且切口并发症少,为较理想的暴露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中国成人腰椎“V”形置钉钉道的影像学测量与分析,研究“V”形置钉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为“V”形置钉技术提供影像学参考数据.[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对60例中国成人进行腰椎三维重建,在椎板轴位断面中测量骨性直线通道长度、最小厚度,测量经椎板关节突螺钉钉道与矢状面和水平面的夹角,以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钉道与椎弓根螺钉钉道在水平面和矢状面的夹角.[结果] L3/4、L4/5、L5/S1经椎板关节突螺钉钉道最大长度分别为(42.93±1.01) mm、(44.81±1.59) mm、(46.33 ±2.27) mm,L3/4和L5/S1男女间存在统计学差异,钉道最大直径分别为(5.44±0.23)mm、(6.27±0.41) mm、(5.18±0.34) mm,男女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经椎板关节突螺钉钉道与矢状面夹角较为固定,与水平面夹角从L3/4~L5/S1逐渐加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钉道与椎弓根螺钉的位置关系较为固定,在水平面夹角为36.438°±2.41°,在矢状面夹角为52.884°±2.54°.[结论]在中国成人腰椎中沿椎板轴线存在一个贯穿关节突关节的骨性直线通道,该通道内可置入经椎板关节突螺钉.经椎板关节突螺钉与邻近椎弓根螺钉存在较固定的位置关系,此影像学测量可为术中置钉提供安全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保留棘上韧带附丽的改良腰椎后正中入路进行相关影像解剖学研究,并观察其临床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腰椎MRI图像资料,男27例,女23例,年龄37.1±8.2岁。在PACS系统上选择L3/4、L4/5、L5/S1各一幅T2W1轴位图像进行测量,包括棘上韧带宽度及厚度,胸腰筋膜、骶棘肌总腱膜于棘上韧带附丽部及多裂肌间隙部的厚度。在2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上模拟保留棘上韧带附丽的改良腰椎后正中手术入路。临床应用改良腰椎后正中手术入路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51.5±8.0岁。单节段14例,双节段7例,三节段1例。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切口长度、切口显露时间、出血量及术后腰痛程度。结果:胸腰筋膜、骶棘肌总腱膜附丽于棘上韧带。于L3/4、L4/5、L5/S1层面,多裂肌间隙与后正中线间距分别为16.32±6.56mm,27.43±6.36mm,33.65±4.77mm;腰筋膜附丽部厚度分别为0.81±0.17mm,0.88±0.15mm,0.87±0.14mm,与其肌间隙部厚度差异不显著(仅L4/5层面存在显著性差异);骶棘肌总腱膜附丽部厚度分别为1.76±0.51mm,1.71±0.40mm,1.78±0.50mm,同层面肌间隙部厚度分别为0.95±0.18mm,0.99±0.22mm,0.98±0.20mm,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尸体模拟手术示骶棘肌总腱膜深面与多裂肌之间存在潜在间隙,可无损伤分离至棘突旁,组织牵开张力小。所有22例均按手术方案完成减压、椎间融合器置入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显露良好,视野清晰,单节段、双节段切口长度分别平均4cm、6cm。结论:棘上韧带之骶棘肌总腱膜、胸腰筋膜附丽部均强大。保留棘上韧带附丽的改良腰椎后正中入路合理可行,可缩短切口长度,减轻肌肉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