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URS)认知功能状况。方法:采用认知系列量表测验、2-back测验、Go/No-go测验评估及比较80例URS者(URS组)、 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SZ组)及80名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组)的认知功能。结果:各组间认知系列量表测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back测试和Go/No-go测试反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135,P0.001;F=101.657,P0.001);与HC组相比,URS组及SZ组2-back测验及Go/No-go测验反应时显著延长;SZ组词汇流畅性得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URS组相比,SZ组2-back测验及Go/No-go测验反应时显著延长(P均0.01)。结论:URS者存在认知功能损伤,但损伤程度低于SZ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可能是URS特征性标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采用数字划消测验、空间广度测验评定57例男性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57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认知功能。结果:患者组在数字划消测验的完成时间、漏划个数以及空间广度测验的总分、顺行得分、逆行得分上明显差于正常对照组(t=8.21,t=3.47,t=4.72,t=2.36,t=5.88;P〈0.05或P〈0.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病程、服药时间与数字划消测验的完成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41,P〈0.01;r=0.30,P〈0.05)。结论: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明显受损,且与患者的病程和服药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未患病的一级亲属认知功能的特点。方法 对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患病一级亲属(亲属组)及50例正常对照(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测验,包括持续注意力测试(CP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修订版韦氏记忆量表(WMS-RC)的逻辑记忆和词语流畅性测试。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在WMS-RC逻辑记忆中的即刻逻辑记忆、延迟逻辑记忆,词语流畅性测试中的词语总数、词语正确数,CPT中的视觉漏报、视觉平均反映时间1和2、听觉漏报数、听觉平均反应时间1和2的成绩均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未患病的一级亲属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提示认知损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内表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认知结构特点。方法对40例ADHD儿童(研究组)及与其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107名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GO/NOGO任务、字母版2-back工作记忆任务、韦氏记忆量表(WMS—C)中的数字广度及词汇流畅性测试比较两组间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在GO/NOGO任务的错误数、2-back工作记忆的反应时、WMS—C中的词汇流畅性方面均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ADHD儿童存在认知功能的损伤,为今后ADHD儿童认知功能受损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执行功能的缺陷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匹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对照组各30例。被试接受Go/Nogo测验,同时记录事件相关脑电位N2、P3的波幅和潜伏期及行为学数据。结果精神分裂症组Nogo反应错误数(12±9)高于对照组(8±5),Go反应时(372±79)Ins明显长于对照组(320±63)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13,2.81;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组别的主效应(F1,58=7.13,P〈0.01)以及组别与组块之间的交互效应(F1,58=6.14,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组Fz电极Nogo-N2波幅(6.64±3.29)/LV比对照组(9.45±6.71)μV降低,Nogo-P3波幅(7.93±6.81)μV也比对照组下降(10.69±5.24)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06,2.89;P〈0.05)。Nogo-P3波幅在组别与组块之间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58=5.28,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缺陷,反应时及Nogo-N2、P3可能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内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患病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采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木块图测验、数字广度测验、电脑版Stroop颜色干扰测验与Oddball测验(新异刺激范式)对68名社区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未患病一级亲属(亲属组)和58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空间协调、工作记忆等执行功能评定及比较。结果:亲属组WCST中重复错误(P=0.003)、完成分类(P=0.004)、完成总数(P=0.029)、错误应答(P=0.018)、持续错误(P=0.037)、数字广度倒背(t=-2.667,P=0.009)成绩显著差于对照组;Stroop测验中亲属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照组,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0);在Oddball测试中亲属组仅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照组(P0.000),正确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存在综合分析能力和工作记忆缺陷,其有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内表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健康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缺陷的异同点。方法纳入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两类患者的健康一级亲属各50名、正常对照组50名。采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trailmarking test,TMT)A和B、数字广度、图形视觉再生、言语流畅性、威斯康星卡片、汉诺塔(Hanoi tower,HOT)评估被试者的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果 3组间数字符号总分、TMT-A时间、数字广度(总分及倒背)、视觉图形再生总分、言语流畅性总分、WSCT持续错误数、HOT总分及完成任务数等成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精神分裂症亲属组上述所有指标的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双相障碍亲属组仅数字符号、TMT-A时间、数字广度总分及倒背、言语流畅性总分均差于正常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亲属组的图形视觉再生、HOT总分及完成任务数均比双相障碍亲属组差(均P<0.05)。结论两类患者的健康一级亲属均存在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认知缺陷,精神分裂症亲属的认知缺陷更显著,提示认知缺陷既是两类精神疾病共同的遗传易感因素,但又在两类疾病的家系中的遗传负荷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损害情况。方法采用一系列标准化神经心理测验工具:韦氏记忆测验(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定45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并与4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作对照。结果研究组在WMS中的经历、定向、1→100、100→1、累加、再认、记图、再生、联想、触摸、理解、背数等项成绩均差于对照组(P均〈0.05或0.01)。WCST研究组总正确数和分类次数均小于对照组,而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和持续反应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MMSE成绩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L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突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同胞及健康对照者在认知功能上的差异。方法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其健康同胞100名(同胞组),以及80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测验(SCWT)和言语流畅性测验(VFTr)来评定认知功能。比较各组在各个认知功能纬度方面差异。结果在WCST中,患者组及其同胞组的持续错误数均高于对照组(F=73.24,P〈0.01);患者组持续错误数高于同胞组。在V丌中,患者组、同胞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SCWT,彩色文字阅读测验(Stroop—C)和彩色文字颜色阅读(Stroop—cw)测验,患者组和同胞组完成时间比对照组长(Stroop—C:F=49.20,P〈0.01;Stroop—CW:F=87.72,P〈0.01);患者组完成时间比同胞组长。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同胞均可能存在执行功能缺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较其同胞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同胞的神经认知功能. 方法 采用Stroop测验、数字符号编码测验、符号搜索测验、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任务测验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估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同胞(来源于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同胞)及同期体检正常的43名对照者的神经认知功能. 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同胞在Stroop单词(P=0.016)、Stroop色-词(P=0.001)、符号搜索正确数(P=0.005)、符号搜索错误数(P=0.025)、符号搜索总分(符号搜索正确数减去错误数)(P=0.041)、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正确数(P=0.015)、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随机错误数(P=0.005)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完成分类数(P=0.041)的得分明显差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同胞可能存在执行功能及信息处理速度等神经认知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1.
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奎硫平、奥氮平、氯氮平与经典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开放分配接受奎硫平、奥氮平、氯氮平和氯丙嗪药物治疗。12周的急性期治疗后,获得临床稳定期的患者[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总分≤60或减分率/〉50%]进入固定剂量的24周治疗。分别在基线、治疗12周和24周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言语流畅性测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HVLT-R)、持续操作功能测验(CPT)、韦克斯勒记忆测定(WMS)、韦克斯勒智能测定(WAIS)、连线试验测定、手指叩击试验测定。结果:奎硫平组、奥氮平组、氯氮平组治疗12周和24周后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均〈0.05),明显优于氯丙嗪,而氯丙嗪组无显著改善。治疗12周后奎硫平组在改善执行功能、言语流畅性和警觉性显著优于奥氮平组和氯氮平组(P〈0.05)。奥氮平组在数字特征和连线测定上明显优于氯氮平组(P〈0.05)。3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在认知功能总分的改善与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的改善有显著相关性(r=-0.32,P〈0.05)。结论:3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奎硫平、奥氮平、氯氮平可不同程度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检测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PRL)、睾酮(T)及雌二醇(E2)水平,并与42例非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比较;分析病例组血清性激素水平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数字符号测验、数字广度、语义流畅性测验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治疗前后血清PR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PRL明显升高、T明显降低(P均0.05)。女性病例组治疗前后血清E2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病例组血清PRL、T及E2水平与PANSS总分、及各认知功能测验评分无相关(P均0.05),血清T水平与PANSS中兴奋性、冲动控制障碍评分呈正相关(r=0.26,r=0.33;P均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异常,但与其病情和认知功能改变不相关;但血清T水平可能适用于其临床兴奋、冲动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及首次发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运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和Stroop色词测验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者(超危组)、首次发病患者(首发组)及正常对照者(正常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每组各20例。结果:3组间连线测试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号编码、简易视觉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持续操作测验(CPT)成绩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危组成绩介于首发组与正常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前已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并可能随疾病发作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BD)患者及其健康一级亲属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采用持续操作测验(CP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51例BD-I型患者(BD-I组)、51例BD-II型患者(BD-II组)、50名健康一级亲属(亲属组)及51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BD-I组、BD-II组及亲属组CPT中正确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BD-I组明显低于BD-II组及亲属组(P均0.05)。BD-I组、BD-II组及亲属组WCST中的错误应答数、正确率和非持续性错误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BD-I组及亲属组与BD-I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D-I组及亲属组WCST完成分类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评分与对照组及BD-I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BD患者及其健康一级亲属存在多维度认知功能损害,BDI患者任务管理能力损害较明显,BD-II患者注意力损害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儿童期与青少年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期起病和青少年期起病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及差异。方法:儿童期起病26例(儿童组),青少年期起病68例(青少年组);采用自编临床资料调查表对患者家属进行调查;采用病前适应性量表(PAS)对患者病前心理社会适应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父母的生育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519,P〉0.05);青少年组出现思维内容障碍64例(94.1%)明显高于儿童组18例(6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0.461,P〈0.05);儿童组男性在同伴关系、学校适应性及PAS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同组的女性(P均〈0.05);青少年组男性在学业成绩上显著高于同组女性(t=2.548,P〈0.05)。儿童组男性学校适应能力较青少年组男性显著为差(P〈0.05)。有家族史的两组男性在同伴关系上差异有显著性(t=3.873,P〈0.05)。结论:早发型精神分裂症中思维内容障碍、心理社会适应不良与起病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情况。方法:对15名年龄≤16岁以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15名正常匹配儿童(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测验(包括听觉词汇学习、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及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结果:患者组在听觉词汇学习、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及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成绩均较对照组差。其中,知觉辨别的效应值最大为-2.10,其次为比较推理-1.68、抽象推理-1.59、即刻记忆-1.50、数字符号-1.44、系列关系-0.85、数字广度(倒背、正背)分别为-0.77,-0.58、类同比较-0.30、延迟记忆保持率的效应值为0.32。结论: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智能、逻辑推理、记忆功能、注意功能、执行功能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奋乃静组各4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奋乃静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2、4、6、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显效率(χ2=0.55,P〉0.05)和有效率(χ2=0.3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各时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降低(P均〈0.01);以齐拉西酮组PANSS总分在治疗6周(t=3.95,P〈0.01)和8周(t=4.29,P〈0.01)时优于奋乃静组;阴性症状分在治疗6周(t=2.23,P〈0.05)和8周(t=3.43,P〈0.01)仍优于奋乃静组。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较奋乃静组更少(P〈0.01)。结论: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