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自体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对膝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为临床使用肌腱重建手术治疗严重膝内侧副韧带损伤,进而减少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两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于中段完全切断做成自身对照模型.随机选取实验组,模拟人半腱肌腱重建内侧副韧带进行手术,对照组未行重建手术.术后4、12、162L 24周分别安乐死处死6只兔子,通过组织学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及其凋亡调控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组织学观察:实验组软骨的表面情况及软骨细胞的排列、形态均好于对照组,而且24周时对照组出现了大量的软骨陷窝内细胞消失.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可见BCL-2阳性表达细胞,实验组中的BCL-2阳性表达细胞所占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透射电镜:实验组各组仅出现退变的软骨细胞,未见凋亡的软骨细胞,对照组各组均出现了退变的软骨细胞和凋亡的软骨细胞,在24周组尤其严重.结论 MCL重度损伤后用半腱肌腱重建MCL,能够使软骨细胞的排列和形态较好的维持.MCL重度损伤后用半腱肌腱重建MCL能够减缓软骨的退变,减少软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前交叉韧带损伤对内侧副韧带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受损对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应变的影响。 方法:将6具新鲜膝关节屈曲90°固定在自制夹具上,将ACL分为未切断组、前内侧束(anteromedial bundle, AMB)切断组和ACL全切断组,加载800 N的负荷,比较各组MCL的应变数据。结果:AMB切断组、ACL全切断组与未切断组比较,MCL应变值均有明显升高(P<0.05)。AMB切断组和ACL全切断组MCL的应变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损伤会引起MCL的生物力学显著变化,AMB切断和ACL全切断对MCL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齐荣秀  闭安业  陆云  陈静  叶镜明 《中外医疗》2010,29(11):180-181
目的探讨超声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内侧副韧带不同类型损伤的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及临床结果对照比较。结果11例内侧副韧带完全或部分撕裂伤的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8例挫伤经临床保守治疗前后超声对比观察证实超声检查与临床诊断相符。结论超声是诊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肌腱辅以同种异体肌腱关节镜下重建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多发韧带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前交叉韧带(ACL)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5例,前交叉韧带(ACL)合并后交叉韧带(PCL)损伤4例,ACL、PCL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4例,ACL、PCL损伤合并外侧副韧带(LCL)损伤2例。均一期行关节镜下自体腱肌辅以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多发韧带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12 d。记录手术时间,观察切口愈合、并发症等情况。术后定期门诊随访,复查X线片、CT、MRI,进行膝关节活动度检查,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和内外翻应力试验检查膝关节稳定性。末次随访时进行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手术时间75~120 min,平均90.2 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4.2个月。所有患者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和内外翻应力试验阴性,影像学检查提示膝关节对合关系良好、重建的韧带显影良好。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恢复正常活动,末次随访时根据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优4例,良9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86.7%。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肌腱辅以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可有效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创伤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丹参酮IIA对肌腱粘连的预防作用和对肌腱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20只跟腱损伤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其中实验组局部注射丹参酮IIA注射液0.2m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通过大体解剖观察及组织学评价比较两组的肌腱粘连和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大鼠肌腱均顺利愈合。肌腱粘连评分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肌腱粘连少,程度轻,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2.9±0.7)分比(4.0±1.6)分,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组肌腱损伤处炎性细胞浸润少,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比对照组少,排列较规则。结论 丹参酮IIA可以减少肌腱损伤术后的粘连,且对肌腱愈合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入选的32只糖尿病足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表皮生长因子组( A组)和对照组( B组),每组16只。将2组实验用兔大腿部切除10 mm ×7 mm矩形区域全层皮肤,一组局部创口连续涂抹表皮生长因子(EGF),用量从始至终为1 mL,1次/d( A组);另一组不施加干预( B组)。15 d后沿超出创面外缘2 mm处取下创面新生肉芽组织并作Masson染色、HE染色、电镜观察及内源性EGFmRNA检测。结果(1)光镜下A组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聚集成群,轮廓较清晰,细胞外基质丰富,胶原纤维束排列密集而有序,可见大量血管生成,组织分层愈合良好;B组可见创面愈合缓慢,胶原纤维稀疏,组织结构不明显。电镜下A组可见成纤维细胞体积大、形态完好、胞质内细胞器丰富,细胞周围可见大量胶原纤维排列整齐有序;B组成纤维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内容物少,周围胶原纤维稀疏,排列混乱。(2)内源性EGFmRNA检测发现:A组EGFmRNA的灰度相对值为109.31±177;5.17;B组EGFmRNA的灰度相对值为61.59±177;4.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表皮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愈合,可能机制为外源性的EGF上调了局部组织中EGF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干细胞的分化及形态发生与细胞牵引力(celltraction force,CTF)之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采用CTFM法测定了MCL干细胞分化前后牵引力的变化。结果通过实验发现,在MCL干细胞分化后,当形态发生明显变化时,其细胞牵引力明显减小,平均减小了30%。那么,干细胞在分化后细胞内的结构和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含量明显减少,即在分化过程中(-SMA)和(TGF-β)的基因表达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8.
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膝关节损伤的50%;对其早期诊断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可减少关节不稳及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部分断裂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刀对大鼠膝内侧副韧带(MCL)瘢痕组织模型中胶原含量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15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取3只为正常组,另12只造模,手术横断双侧膝内侧副韧带,造模第4周后,随机取3只处死,取韧带瘢痕组织做组织学观察,示造模成功,剩余9只按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刀组、激素组,针刀组、激素组分别用针刀、激素干预,1周后处死,观察HE、天狼星红、Smad3染色结果。结果:针刀组较模型组炎性细胞、微血管减少,水肿减轻,组织更致密;针刀组较模型组总胶原含量和Smad3均降低(P<0.01),针刀组与模型组Ⅰ、Ⅲ型胶原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针刀治疗可以减少大鼠膝内侧副韧带瘢痕组织模型中的总胶原含量,改善胶原纤维的排列顺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Smad3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秉根  范志勇 《广东医学》2002,23(2):189-190
目的:寻求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更为理想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7例采用自体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病例,其中早期重建(<4周)12例,延期重建(4-8周)20例,晚期重建(16-56周)5例,术后随访1-7.5年,平均4年5个月。结果:早期重建优良率58%,延期重建优良率90%,晚期重建优良率20%,在ACL和内侧副韧带(MCL)联合损伤中,同时修复MCL,膝关节活动度比单纯重建ACL小,结论:自体骨-髌韧带-骨组织是目前最理想的重建ACL材料。延期重建,可减少术后膝关节僵直的发生,在ACL和MCL联合损伤中,无需修补MCL。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抗感染喷剂对SD大鼠软组织切线伤模型肉芽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探讨抗感染喷剂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湿润烫伤膏对照组(对照组)和抗感染喷剂治疗组(治疗组)。造模后空白组用生理盐水喷洒创面,对照组用湿润烫伤膏涂抹创面,治疗组用抗感染喷剂喷洒创面。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SD大鼠软组织切线伤模型肉芽组织中bFGF、TGF—β1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肉芽组织中bFGF、TGF—β1水平高于空白组(P〈0.01,P〈O.05)。结论:抗感染喷剂能明显提高bFGF、TGF—β1水平,有促进创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蔡季  杨兆飞  张亮  彭谋  江超珍  万少平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1):32-33,36,F0004
目的 观察硫糖脂Sulfatide对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A组伤后24h取材行HE染色;观察伤口炎症细胞的聚集情况,B组9d(24X9h)后取材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生成差异;C组观察至伤口完全愈合,比较伤口愈合速率。鼠脊背部备皮约4×4cm的区域,在距脊柱两旁1cm处各作长1cm的纵行切口,左侧切口作为实验组用含0.01%sulfatide的硫酸红霉素软膏干预,右侧为对照。结果实验组炎性细胞聚集、胶原生成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创伤后5d实验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伤口完全愈合的时问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Sulfatide能促进皮肤伤口炎性细胞聚集及胶原生成,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3.
徐飞  王明刚  钟晓红  汪凯 《安徽医学》2013,34(5):527-530
目的研究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脱细胞真皮为支架的组织工程皮肤对糖尿病大鼠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脱细胞真皮实验组;B组:脱细胞真皮对照组;C组:空白对照组。观察创面愈合及5-BrdU阳性细胞表达角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第3、5、7及14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9.10%±3.52%)、(29.80%±4.10%)、(56.71%±8.07%)与(88.12%±5.31%),明显快于B、C两组(P〈0.05)。A组新生皮肤的细胞结合有序,排列紧密,真皮层较厚,有大量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形成,明显多于B、C两组。免疫组化检测BrdU阳性细胞表达角蛋白。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ADM可有效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模,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10只)、低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10只)及对照组(9只),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持续8周,实验10周后麻醉处死,心脏超声测定大鼠的心脏形态和功能指标,HE 染色观察心肌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中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脏超声各指标明显降低,心肌纤维紊乱,心肌组织中 TGF -β1表达增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丹参多酚酸盐用药组心脏超声指标及心脏病理情况明显改善,心肌组织中 TGF -β1的表达降低;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作用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中 TGF -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柴胡渗湿汤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揭示其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泼尼松组、柴胡渗湿汤组、柴胡渗湿汤+泼尼松组,每组1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支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的方法建立肺纤维化动物模型,于造模后第2天给予相应药物干预;于给药后14 d、28 d在光镜下观察部分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TGF-β1及NF-κB的表达。结果光镜下模型对照组较正常组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结构破坏、肺纤维化明显,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TGF-β1和NF-κB的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提示造模成功;分别与柴胡渗湿汤相比,模型对照组肺组织TGF-β1和NF-κB的含量显著增高(P0.05),泼尼松组两种指标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柴胡渗湿汤+泼尼松组两种指标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柴胡渗湿汤可能通过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TGF-β1及NF-κB的表达,从而延缓大鼠肺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损伤大鼠模型TGF—β1、CTGF的表达及来氟米特的干预作用,进一步探讨来氟米特对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②模型组;③来氟米特干预组。摘除右肾后,模型组与来氟米特组分别以链脲佐菌素(STZ):40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柠檬酸缓冲液。来氟米特组在成模后以5mg/kg每日灌胃。于8周、12周末测24h尿量及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HE、PAS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GF—β1、CTGF的表达明显增加,而经来氟米特治疗后表达显著减少,与同期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对糖尿病大鼠具有一定肾脏保护作用及抗。肾小球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CTGF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炎性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分泌TGF—p家族分子的特点。方法:采用Real—timePCR、细胞免疫荧光及ELISA等方法分别检测TGF—β家族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M—MSCs可以分泌TGF—β家族分子,并且在炎性因子刺激下其表达明显上调。结论:炎性环境可促进BM—MSCs分泌生物活性因子,对其在创伤愈合中的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芦荟凝胶对大鼠模型中Ⅱ度放射性皮炎所致创面愈合处新血管生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6mev电子线在大鼠背部建立10%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制备芦荟凝胶。将实验大鼠分为两组:创面自然愈合组(对照组)和创面外涂芦荟组(实验组)。HE染色观察创面新生血管数量;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后行图像分析,分别测定损伤后2、6、10、18、24d的创面组织中VEGF和VEGFR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在伤后10、18、24d创面组织中微血管数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从伤后第224天创面组织中VEGF、VEGFR的表达均逐渐增高,而实验组从伤后第1024天创面组织中VEGF、VEGFR的表达均逐渐增高,而实验组从伤后第1024天创面组织中VEGF、VEGFR表达的增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芦荟凝胶能够提高放射性皮炎创面组织中VEGF、VEGFR的表达,促进新血管生成,增加局部血运,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肝心宁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肝脏TGF-β1及Smad-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并饲以高脂低蛋白饲料和30%酒精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11只)、模型组(15只)、阳性对照组(14只)、肝心宁高剂量组(14只)和肝心宁低剂量组(14只),6周末处死所有动物,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并采用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TGF-β1 mRNA、Smad-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GF-β1 mRNA、Smad-3 mRNA表达明显增强。经肝心宁治疗后大鼠肝脏TGF-β1表达比模型组减弱,肝心宁同时下调Smad3的表达。另外,肝心宁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显著改善。结论:肝心宁可下调TGF-β1 mRNA、Smad-3 mRNA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或减轻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生肌白玉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方法:大鼠深Ⅱ度烫伤造模成功后,分别在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创面涂抹生肌白玉膏、关宝湿润烧伤膏、生理盐水。空白组不涂任何药物,连续治疗3W后,比较3组创面愈合率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白玉膏对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