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路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腰椎结核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予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术前、术后Cobb's角、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bb's角、神经功能均获得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均能够矫正腰椎畸形,改善神经功能,其中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具有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谭峰 《求医问药》2014,(3X):4-5
目的:比较用椎间植骨术与用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抽取法将此100例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两组。A组患者应用椎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应用横突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②A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96%)虽然高于B组患者(85%),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思(P>0.05)。同时,A组Ⅱ度峡部裂性滑脱和退变性滑脱患者(共9例)的植骨融合率(100%)高于B组Ⅱ度峡部裂性滑脱和退变性滑脱患者的植骨融合率(75%),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A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4%。B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8%。A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虽然高于B组患者,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椎间植骨融合术与用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相差不大,但针对>Ⅰ度的退行性滑脱或真性滑脱患者来说,其应用椎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腰椎椎弓峡部裂伴Ⅰ度滑脱行窗式减压峡部植骨术的疗效.方法 对20例腰椎椎弓峡部裂伴Ⅰ度滑脱患者实施窗式减压单纯峡部植骨术.随访2~7年,平均3.6年.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资料评价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窗式减压单纯峡部植骨在症状改善优良率分别为85.0%,植骨融合率分别为95.6%.结论 对于腰椎椎弓峡部裂伴Ⅰ度滑脱患者窗富式减压单纯峡部植骨治疗方法疗效满意,融合率高.单纯嵌入式植骨的术式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及合并症的腰椎滑脱症患者106例,比较不同术式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手术疗效与并发症、滑脱椎体复位率与复位丢失率以及椎间隙高度。结果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手术时间最长、出血量最多,手术总体优良率为88.71%,3种术式间无差异。所有椎体间植骨组织骨融合良好,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12例后外侧植骨者平均复位丢失率11.24%,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枚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腰椎滑脱翻修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5.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后路椎间植骨融合与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退行性腰椎骨脱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采取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式,对照组33例采取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式,对两组术后临床效果及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4~36个月,平均(18.7±1.6)个月,观察组的植骨融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81.82%,观察组在椎间隙高度维持、滑脱角丢失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改善,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应用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明显优于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孙华峰  王文斌  王永久 《河北医学》2013,19(7):1041-1044
目的:评估椎弓根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寻找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48例,给予椎弓根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评估患者手术前后JOA、VAS评分及滑移程度,JOA评分改善率,Lenke融合情况及可能的影响椎弓根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对患者治疗前后JOA、VAS评分及滑移程度改变情况对比显示,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JOA、VAS评分及滑移程度均显著较术前改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后,JOA评分优良率为79.2%,腰椎融合A级25例,B级8例,c级13例,D级2例。影响疗效因素显示,病程、腰椎不稳及关节突对称性为影响椎弓根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疗效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采用椎弓根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复位满意,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相关性因素表明病程、腰椎不稳及关节突对称性为影响椎弓根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疗效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棘突骨块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70例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35例,给予常规组Cage植骨融合,干预组给予自体棘突骨块融合,随访两组患者6~24个月,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优良率为94.29%,与常规组91.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12个月VAS疼痛评分、椎间高度、腰椎前凸角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植骨融合率为94.29%,常规组植骨融合率为9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e植骨融合与自体棘突骨块融合均可用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8.
宋建宽  冯正国  桑飞  姜磊 《当代医学》2009,15(33):72-73
目的讨论应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及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评价术后滑脱复位和椎间植骨愈合情况。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4例植骨区仍有透亮影,2例出现滑脱椎体复位丢失。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植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椎板拉力螺丝钉复位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单纯腰椎椎弓峡部裂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4月~2012年4月收治该患者63例资料齐全,对63例训练伤致单纯腰椎峡部裂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椎板拉力螺丝钉复位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治疗,随访时观察患者的疗效,椎间是否融合,滑脱是否复发,测量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固定椎间隙的高度变化.结果 随访12~48个月,平均24个月.63例椎间完全融合,57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有6例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年后取出内固定螺钉骨折愈合率92%,所有患者植骨获得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结论 后路减压椎板拉力螺丝钉复位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疗效确实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易于在基层部队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刘青峰 《当代医学》2016,(11):69-70
目的 探讨和分析后路椎间融合术与经椎间孔入路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腰椎滑脱症患者6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通过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经椎间孔入路融合术(TLIF)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4.6±16.3)min,术中出血量为(500±44)mL,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2±21.5)min、(800±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3.3%,对照组临床疗效为90.0%,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植骨融合率上,观察组植骨融合率为93.3%,与对照组的9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路椎间融合术与经椎间孔入路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均有一定疗效,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植骨融合率,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对比上,经椎间孔入路融合术显著优于后路椎间融合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椎间植骨和后外侧植骨两种植骨方式在成人腰椎滑脱中的骨融合率和临床疗效.方珐:对100例腰椎滑脱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采取后路腰椎椎间植骨内固定(56例)和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44例)两种植骨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植骨方式的骨融合率、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后路椎间植骨的手术时...  相似文献   

12.
刘丹  黄建国  陈潜妙  陈静 《疑难病杂志》2014,(2):162-163,168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与不稳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退行性腰椎滑脱与不稳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椎间孑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9.3±22.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3.1±19.8)min(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76.4±89.7)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1.1±65.7)ml(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9±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6±2.4)d(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15.63%)(P<0.05)。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而术后2组间比较,VAS评分及复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孑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与不稳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前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的优点,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的52例作为A组,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54例作为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案的治疗情况。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84.6%,明显低于B组的9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椎间高度、节段角度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B组为3.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可靠,能更有效地改善椎体间融合情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对比经腰椎间孔人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骨科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患者,将其分为TLIF组和PLIF组,每组各40例。TLIF组给予TLIF术治疗,PLIF组给予PLIF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椎体间融合率、融合时间、VAS和ODI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TLIF组手术时间与术巾出血量均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LIF组VAS、ODI评分与改善率与PLI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LIF组总有效率为90.0%,PLIF组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与PLIF相比更有效、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入路单侧或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治疗52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将52例患者分为单侧组(25例)和双侧组(27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术后腰椎椎间融合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获得有效随访。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同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双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费用同单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0.01。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手术节段均获得牢固融合。结论 后入路腰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可取得与双侧固定相同的临床疗效,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及横突间植骨和GSS-Ⅱ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7月收治的34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系统回顾。其中男11例,女23例;Ⅰ度10例,Ⅱ度21例,Ⅲ度3例;采用GSS-Ⅱ系列滑脱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后路椎管减压、椎体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1个月。10例Ⅰ度和20例Ⅱ度患者滑脱完全复位,1例Ⅱ度和3例Ⅲ度者滑脱复位达90%,未见螺钉松动或断裂,无植骨块脱出,植骨均达骨性愈合。根据JOA评定标准:优41例,良4例,可1例。结论:应用GSS-Ⅱ椎弓根固定系统结合椎体及横突问植骨具有操作简便、复位效果好、植骨融合率高及固定可靠的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PLF组52例行PLF术治疗,PLIF组53例行PLIF术治疗,对比术后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术后总有效率94.34%高于PLF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够提高椎间高度和增加节段角度,但PLIF组提高椎间高度和增加节段角度幅度明显高于PLF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LIF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55%与PLF组1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术治疗椎间盘突出较大或节段不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确切,能够快速恢复腰椎前柱支撑功能和重建腰椎生理曲度,符合腰椎生物力学原理,在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早期恢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Wiltse入路与正中入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Wiltse入路组(n=32)和正中入路组(n=38)。Wiltse入路组随访12~24个月,平均18.6个月;正中入路组随访12~22个月,平均16.1个月。术后3、6、12个月随访,评估JOA腰痛评分、腰痛及下肢痛VAS,行影像学检查评估椎间融合及多裂肌萎缩程度。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滑脱部位、滑脱程度、JOA腰痛评分、腰痛及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中入路组相比,Wiltse入路组手术切口长度小、显露时间短、显露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两组JOA腰痛评分及各项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JOA腰痛评分、改善率和下肢痛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Wiltse入路组腰痛VAS低于正中入路组,MRI肌萎缩评分高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入路TLI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手术疗效相近,但Wiltse入路对多裂肌的损伤比后正中入路小,术后腰背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MIS 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Open TLIF)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疾病进行Meta分析,以判断2种手术方法的术后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进行系统检索;检索发表于2014年3月以前,以单节段腰椎滑脱疾病为研究对象,采用RevMan5.2对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手术临床疗效的研究并进行系统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融合率?结果:通过初次筛选?二次筛选及再次筛选,本系统分析共纳入8项研究,其中随机对照研究2项,队列研究6项?所纳入的研究患者共866例,其中微创手术组417例,开放手术组449例?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手术相比,微创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融合率以及术前的VAS?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Open TLIF相比,MIS TLIF并不会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也不会影响远期的融合率;此外,MIS TLIF在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的同时可早期缓解术后疼痛与功能恢复,表明MIS TLIF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疾病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应用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观察组、对照组术中分别采用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常规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评分、椎体前缘与后缘高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3.3%(42/45)和77.8%(35/45),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5/45),少于对照组的35.6%(16/45)(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应用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加速减压节段融合,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