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郭斌  刘文  张金花  李英  李君安  唐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13-2414,2416
目的对Biosen-c-clin葡萄糖分析仪进行临床应用评估,以确定其性能符合临床实验室多中心系统验证。方法随机收集内分泌科患者血液标本,立即使用Biosen-c-clin对血糖进行检测分析:评价仪器的准确性、重复性、线性范围和试剂对血糖的稳定保存时间;评价Biosen-c-clin对血清标本血糖检测与生化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评价Biosen-c-clin对全血标本血糖检测与罗氏血糖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评价该仪器多种模式检测血糖间的结果相关性;评价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与血糖结果相关性。结果 Biosen-c-clin葡萄糖分析仪准确度偏差小于1%,重复性全血模式高、中、低值的均值和标准差为(13.69±0.039)、(7.08±0.014)、(3.21±0.009);而血清模式为(12.89±0.051)、(6.61±0.031)、(5.87±0.025),本室检测的线性范围相关回归系数为0.995 7,稀释液对血糖稳定保存时间为8h;对血清标本血糖的检测与生化仪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血标本血糖的检测与罗氏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无临床意义;全血葡萄糖随红细胞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呈减低趋势,同一标本血清葡萄糖为全血葡萄糖的1.13倍。结论 Biosen-c-clin葡萄糖分析仪性能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分析前标本不同处理方式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瑶  谭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0):2216-2216,221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析前标本不同处理方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3种HbA1c水平的肝素抗凝全血,分别用20μL全血+500μL试剂4和20μL红细胞+1000μL试剂4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低、中、高值的HbA1c用不同处理方式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HbA1c测定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化学发光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实验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反映患者抽血前1~2月内血糖的平均综合值,对高血糖特别是血糖和尿糖波动较大的患者,有独特诊断意义。早期检测以电泳法、微柱层析法应用较广泛,近年应用免疫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ICIA法)检测。本文报告化学发光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实验评价。1材料与方法1.1标本实验评价标本为新鲜混合全血或定值质控品,选用部份糖尿病患者全血标本。1.2方法1.2.1ICIA法试剂包和检测系统为美国雅培公司专用产品,MX-雅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1.2.2免疫比浊法日本东芝TB-120FR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分别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血标本红细胞浓度对不同放置时间后血糖测定结果影响,为科学分析不同红细胞浓度患者全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后血糖检测结果变化机理,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体检中心和住院部不同红细胞浓度的血糖正常人员的抗凝静脉血标本,根据标本红细胞浓度分为低红细胞浓度标本组(RBC-L组,n=20)、正常红细胞浓度标本组(RBC-N组,n=20)和高红细胞浓度标本组(RBCH组,n=20),各组标本即刻做血糖测定,然后放置1、2、3、4、5、6、7、8、12和24h后分别测定血糖(GLU)并记录,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组标本不同放置时间血糖测定结果、平均每小时血糖下降量和血糖下降累积量变化。结果 3组血标本放置4h后血糖结果均低于该组即刻检测结果,且RBC-H组血标本放置同样时间后的血糖结果低于RBC-N组,RBC-N组血标本放置同样时间后的血糖结果低于RB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血标本放置4h后的平均每小时血糖结果下降量和血糖下降累计量均低于放置2h内的改变量(P0.01),且RBC-H组血标本放置同样时间后平均每小时血糖结果下降量和血糖下降累计量高于RBC-N组,RBC-N组血标本放置同样时间后平均每小时血糖结果下降量和血糖下降累计量高于RB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血抗凝标本放置时间越长,血糖结果越低,但随着标本放置时间延长,血糖下降速度变慢。全血抗凝标本离体后血糖下降速度与标本内红细胞浓度呈正相关,红细胞浓度越高,血糖下降速度越快,提示对于高浓度红细胞患者血糖检测标本更需要及时检测,高红细胞浓度全血标本离体后血糖下降速度快可能与红细胞摄取葡萄糖速度快有关。  相似文献   

5.
病人标本结果均值分析法是临床化学室内质控的方法之一 ,Whitehead曾使用多年 ,认为效果较好 ,笔者就该方面在血液分析仪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加以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仪器与试剂 标本检测采用日本 Sysmex SF-30 0 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配套稀释液、溶血素、清洗液及仪器全血校准品 ,血液采集用美国 VACUTAINER无菌抗凝采血管 ,抗凝剂为 EDTA-K2 。1 .2 检测与统计 每日早晨住院病人送检血样 ,上机自动混匀检测 ,所有标本在 4 h内完成 ,收集病人标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项结果进行统计 ,统计范围 :红细胞为( 2 .0~ 6.…  相似文献   

6.
时间放置对预稀释法测定血常规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KX-21自动知球计数仪,具有两种测定方式:全血法和预稀释法。由于全血法使用末梢血加干燥抗凝剂,混匀时间较长,易引起血液凝固,影响测定结果,并堵塞仪器。而预稀释法用血量少,容易混匀,在临床中应用很广。仪器说明要求预稀释法测定标本应即刻测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红细胞压积(HCT)对床旁检测(POCT)全血C反应蛋白(CRP)结果的影响。方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作为比较方法(IMMAGE 800),免疫比浊法检测全血CRP作为试验方法进行POCT。分别检测正常HCT、低HCT、高HCT全血标本的CRP和配对标本的血清CRP,利用HCT的校正公式,对全血CRP检测结果进行校正,统计两种方法检测CRP的一致性。结果正常HCT标本,两种方法检测CRP的结果一致(t=1.34,P>0.05),相关性良好(Y=0.996 X+0.063,r=0.992)。POCT在测定异常HCT标本时,校正前全血CRP与血清CRP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HCT组:t=3.25,P<0.05;高HCT组:t=3.56,P<0.05),但对所得值进行换算校正后,其结果与IMMAGE 800所得结果一致(低HCT组t=1.53,P>0.05;高HCT组t=1.78,P>0.05)。结论 HCT超出正常范围的标本做全血CRP检测时,结果经校正处理后,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引起了诸多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后红细胞变形能力血将粘度和全血粘度的情况,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就此进行了系统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试剂:红细胞变形试剂1%肝素抗凝仪器:R80(冲洗型)流变仪(中外合资世帝公司),红细胞变形激光衍射仪(中外合资世帝公司)。检测对象:经治疗血糖恢复至正常范围内的DM患者,对照组为本院健康查体者(抽血前均未服用任何药物)。受试者空腹于早晨7:30~8:30抽静脉血约3ml与1%肝素钠抗凝瓶中,充分混匀立即测定。方法: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3年10月1日~2014年6月30日到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130例,取其血样标本进行检测血糖浓度。选取由低到高三个不同浓度葡萄糖肝素锂进行抗凝血,混匀的全血直接由本科的血糖仪进行测定,全血快速离心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在20min内完成所有检测得到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显示有一台血糖仪各浓度水平均偏低,不合格,其余血糖仪的准确性及重复性结果均显示良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本院使用的美国强生公司穗豪型血糖仪检测结果接近血浆葡萄糖检测结果,证实其精密度及准确度均符合临床要求。但是快速血糖仪不能取代实验室血糖检测结果作为临床诊断标准,仅建议用于患者空腹血糖的监测或血糖过筛实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选择糖化血红蛋白试剂厂家的参考范围。方法 :选取45份不同血糖浓度的门诊患者标本,采用免役比浊法测定,按照规定公式计算结果,对不同的参考范围进行评估。结果:按IFCC方法计算,正常组有3个数据与临床不符合,超出高限范围比例12%,总体符合率93.3%;按照DCCT方法计算,全部数据预期都在参考范围内,基本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结论:两种参考范围存在差异,DCCT/NGSP的方案比较适合我们接触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剂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现场抽样方法对54所医院进行了调查。结果在所调查的医院中,有72.22%的医院同时索取消毒剂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和卫生许可批件(含备案凭证)。有46.30%的医院建立了消毒剂日常配制记录;38.89%的医院建立了消毒剂生物监测记录;61.11%的医院建立了消毒剂化学监测记录。医院的消毒剂储存条件整体较好。结论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使用消毒剂的管理不够完善,卫生监督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性灭活与抗原性破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比较,在300μW/cm2紫外线照射下,HAV颗粒感染性灭活速度远快于抗原性的破坏。经1%过氧化氢作用的HAV颗粒,其感染性灭活速度与抗原性破坏速度基本呈平行关系,作用60分钟,感染性消失,抗原性亦被破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特殊医疗器材消毒管理情况,以便改进和加强管理。方法采用现场考察和填写调查表方法对临床特殊医疗器材的消毒技术和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医院市场采购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主要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法,少数采用电离辐射灭菌法;使用后需要进行消毒处理者主要使用含氯消毒剂和戊二醛消毒剂处理。全院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导尿管、胃管、吸痰管等物品抽样检测全部合格。各科室常用医疗器械使用后消毒处理多数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复用前灭菌多数采用戊二醛浸泡法,少数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法,仍有用低效消毒剂处理的情况。结论该医院一次性医疗用品灭菌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使用后处理和常用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处理存在不规范情况,需要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14.
手术室空气消毒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西省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的应用与管理情况。方法对11个地级市所有有手术室的医院进行了调查。结果江西省各级医疗机构手术室空气消毒主要使用消毒液熏蒸法、消毒液喷雾法、紫外线照射法、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等方法。有46.49%的医疗机构的手术室采用其中1种消毒方法;有42.26%的医疗机构手术室使用2种消毒方法;有11.33%的医疗机构手术室同时拥有3种消毒方法。仍有77.08%的医疗机构手术室使用了紫外线照射消毒法,使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的占37.50%,使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的只占11.46%。有81.64%的医疗机构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消毒效果检测,有82.43%的医疗机构可进行自我检测。结论江西省各级医疗机构手术室都进行空气消毒,所使用的消毒方法不尽相同,以使用紫外线消毒法的居多,多数手术室能接受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东省医院胃肠镜消毒管理现状,以便改进胃肠镜消毒质量。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东省32所医院胃肠镜清洗消毒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三级综合性医院胃肠镜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2.31%,二级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合格率分别为85.71%和50.00%。三类医院胃肠镜清洗消毒有专人负责分别占100%、85.71%和66.67%;三类医院胃肠镜清洗消毒专职人员的培训率分别为84.62%、85.71%和41.67%。在所调查的32所医院中共有7所医院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胃肠镜,能正确规范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的医院仅有1所。结论广东省不同类型医院胃肠镜检查室的消毒管理现状存在问题,需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6.
关于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调查报告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7  
目的调查我院医务人员洗手消毒情况,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随机问卷调查40名医生和60名护士,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影响洗手的因素进行调查,要求被调查对象对手卫生概念、标准隔离措施、自我防护原则和洗手方法的掌握等问题进行回答,并对是否按标准执行、不能执行的原因给予解释。结果临床医生对手卫生各调查项目知晓率最高为32.4%,最低为21.6%;医生对手卫生措施平均执行率为19.0%。临床护士对手卫生各项调查项目知晓率最高为61.0%,最低为44.06%;护士对手卫生措施平均执行率为34.0%,知晓人数和执行人数护士明显高于医生。多数人是因工作忙忽视手的卫生或洗手设施不足所致;部分是因为操作时要戴手套,认为不必洗手;少数人惧怕长期洗手消毒会损伤皮肤,部分医护人员认为手卫生与临床医疗质量无关。结论医院医务人员存在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医院存在洗手设备不足,必须加强专项培训,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镇江市医院内镜清洗消毒状况,以提高内镜消毒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镇江市部分医院内镜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抽样检测内镜及其相关用品297份,总合格率为47.81%,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合格率均较低,但上级医院好于下级医院。检测胃镜、肠镜和纤维支气管镜共37份内腔面,合格率为54.1%,其中胃镜细菌总数最高达6000 cfu件/,肠镜细菌总数最高达6300 cfu件/,并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检测内镜清洗消毒槽内壁、进水管口、出水管口内表面122份,合格率仅为36.1%,其中胃镜冲洗槽内壁最高污染菌数为2100 cfu/cm2,进水管口内表面为3000 cfu/cm2;肠镜冲洗槽内壁为1800 cfu/cm2,有9份样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镇江市医疗机构内镜消毒与灭菌质量合格率比较低,市级医院好于县级以下医院;存在制度不健全,清洗消毒操作不规范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改进内镜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8.
沈阳市医院空气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了解本市医院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 ,采用平板沉降法对 71所医院室内空气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 ,4年内空气中微生物合格率依次为 6 5 .86 %、4 7.5 1%、30 %和 5 2 .91% ,春季比夏季空气微生物污染要轻 ,除 2 0 0 1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外 ,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果说明 ,医院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在气候干燥的北方 ,夏季气温上升 ,空气污染加重 ,应加强医院空气的消毒管理 ,提高空气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两种动物阴道黏膜对不同受试物刺激敏感性,采用大鼠和家兔阴道黏膜刺激性试验观察黏膜消毒剂及卫生用品刺激反应及病理变化。结果,黏膜消毒剂对家兔与大鼠阴道黏膜刺激试验阳性反应检出率分别为56.3%和15.8%。黏膜消毒剂对大鼠阴道黏膜刺激反应强度均为无刺激性,对家兔阴道黏膜有极轻刺激性者占37.5%;一次性卫生用品对家兔或大鼠阴道黏膜刺激强度分级均为无刺激性。40种产品对动物阴道黏膜组织病理检查病理改变检出率为97.5%;主要病理改变有黏膜下水肿、血管充血及炎细胞浸润等。结论,黏膜消毒剂对大鼠阴道黏膜刺激反应率明显低于家兔的反应率;细胞水平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评价受试物阴道黏膜组织损伤的程度比较敏感,对受试物的刺激强度易于分级。  相似文献   

20.
某大学洗涤中心物品消毒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洗涤中心对医疗用品清洗消毒效果,对清洗消毒前、后的物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测。结果,消毒前病人被服、医务人员工作服、手术衣等细菌总数全部超标,大肠菌群超标率为60%,致病菌检出率为44%。清洗消毒后的病人被服、医务人员工作服、手术衣等细菌总数全部不超标,均未检出大肠杆菌和致病菌,运物车仍有部分不合格。结果表明,洗涤中心清洗消毒技术和消毒处理结果符合卫生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