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头孢克肟口崩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刚直  郭歆  何小爱 《中南药学》2009,7(2):119-122
目的研究头孢克肟口崩片与胶囊在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头孢克肟口崩片200 mg或参比制剂胶囊200 mg。采用HPLC-UV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的血样中头孢克肟的血药浓度。结果受试者单次口服200 mg头孢克肟后,头孢克肟口崩片与胶囊的Cmax分别为(2.922±1.161)、(2.725±1.042)mg.L-1 tmax分别为(3.42±0.94)、(3.50±0.61)h AUC0~t分别为(21.32±9.87)、(19.54±9.51)mg.h.L-1 t1/2分别为(3.68±1.69)、(3.86±1.73)h。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种制剂的参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头孢克肟口崩片与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0.2%±12.7%)。结论受试制剂头孢克肟口崩片与参比制剂头孢克肟胶囊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单剂量口服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咀嚼片与参比分散片在健康人体中药代动力学及其生物等效性特征。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口服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600mg,用双周期交叉设计自身对照试验方法,以液相色谱法测定服药后不同时刻的血药浓度。结果:按该方法测得的克林霉素血药浓度的最低定量限为0.125μg/mL(r=0.999)。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4.5±1.4)、(4.6±1.4)μg/mL;tmax分别为(0.83±0.33)、(0.90±0.29)h;t1/2分别为(2.3±0.7)、(2.3±0.7)h;AUC0→t分别为(16±6)、(17±6)μg·mL-1·h;AUC0→∞分别为(17±6)、(18±6)μg·mL-1·h,各参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效性分析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6.3%,统计学结果显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克林霉素磷酸酯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微生物法测定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胶囊和特丽仙C300mg 后的克林霉素的经 -时血药浓度 ,以3p97软件拟合计算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应用NDST软件分析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克林霉素磷酸酯胶囊和特丽仙C两制剂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一级消除的一房室动力学模型 ,Tmax 分别为 (0 94±0 51)h、(0 75±0 35)h ;Cmax 分别为 (3 86±0 62) μg/ml、(4 08±0 60) μg/ml ;AUC0~12 分别为 (14 88±3 64) μg/(ml·h)、(16 07±3 68) μg/(ml·h)。双单侧t检验法及等效界值法统计处理结果表明 ,AUC0~12、Cmax 均生物等效检验合格。结论 :克林霉素磷酸酯胶囊对特丽仙C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 4±14 9) %。克林霉素磷酸酯胶囊和特丽仙C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2种国产盐酸乙胺丁醇片的人体生物利用度。方法 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单剂量试验与参比制剂1 000 mg,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盐酸乙胺丁醇的浓度,计算2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单剂量口服试验与参比制剂后盐酸乙胺丁醇的Cmax分别为(4.0±1.4)和(4.0±1.2) mg.L-1;tmax分别为(2.8±1.2) 和(2.6±0.9) h;t1/2分别为(10.4±1.3)和(10.8±1.3) h;AUC0-36分别为(22.4±4.4)和(21.9±3.5) mg.h.L-1;AUC0-∞分别为(23.7±4.5)和(23.3±3.8) mg.h.L-1。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2±11.7)%。结论 试验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克拉霉素血药浓度的HPLC-MS/MS测定法,并用于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双交叉实验设计,24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500 mg,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的克拉霉素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AUC0-24h分别为(11.81±5.08)和(12.83±5.81)mg.h.L-1;AUC0-∞分别为(12.39±5.27)和(13.30±6.07)mg.h.L-1;Cmax分别为(1.70±0.62)和(1.71±0.60)mg.L-1;tmax分别为(1.9±1.1)和(1.8±0.9)h;t1/2分别为(3.8±1.1)和(3.8±1.0)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5±25.8)%。结论国产克拉霉素片剂与进口克拉霉素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头孢泊肟酯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两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头孢泊肟酯片受试制剂200mg和参比制剂200mg,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血浆样本中头孢泊肟的浓度,用DAS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并评价两种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max分别为(2.6±0.6)和(2.9±0.7)h,Cmax分别为(2.9±0.8)和(3.4±0.6)mg.L-1,t1/2分别为(2.4±0.6)和(2.14±0.23)h,AUC0-t分别为(16.1±4.0)和(18.2±3.6)mg.h.L-1,AUC0-∞分别为(17.0±3.9)和(19.1±3.7)mg.h.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n和F0-∞分别为(88.6±15.6)%、(89.8±14.7)%。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盐酸吡格列酮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盐酸吡格列酮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受试制剂盐酸吡格列酮胶囊和参比制剂盐酸吡格列酮片30 mg,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max分别为(1.9±0.5),(2.1±0.6)h;Cmax分别为(1 480.0±234.9),(1 436.5±206.4)μg·L-1;t1/2β分别为(6.0±1.4),(6.4±1.4)h;AUC0→24分别为(8 893.6±1979.9),(8893.2±1913.8)μg·L-1·h;AUC0→∞.分别为(9 706.4±2 394.5),(9928.3±2512.4)μg·L-1·h,盐酸吡格列酮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4±17.5)%.结论:经统计学分析,盐酸吡格列酮胶囊与盐酸吡格列酮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2周期、双交叉、单剂量设计。空腹试验和餐后试验各入组26例健康受试者,每周期单次口服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0.15 g。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克林霉素血药浓度,用SAS 9.4、Phoenix WinNonlin? 7.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空腹试验盐酸克林霉素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2 802.00±655.00)和(2 548.00±631.00)ng·mL-1,AUC0-t分别为(8 336.72±3 729.41)和(8 001.35±3 044.83)ng·mL-1·h, AUC0-∞分别为(8 581.60±3 872.29)和(8 205.41±3 095.73)ng·mL-1·h。餐后试验盐酸克林霉素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巴洛沙星胶囊与片剂在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巴洛沙星胶囊200 mg或参比制剂片剂200 mg.采用HPLC-UV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的血样中巴洛沙星的血药浓度.结果 受试者单次口服200 mg巴洛沙星后,巴洛沙星胶囊和片剂的Cmax分别为(2.055±0.604)、(2.212±0.679)mg·L-1;tmax分别为(0.9±0.4)、(0.8±0.2)h;AUC0~t分别为(14.04±3.55)、(14.02±3.46)mg·h·L-1;t1/2分别为(8.6±1.9)、(9.5±1.9)h.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种制剂的参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巴洛沙星胶囊和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7%±11.7%).结论 受试制剂巴洛沙星胶囊与参比制剂巴洛沙星片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空腹、餐后各入组24例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开放、两序列、两周期双交叉给药的试验设计,受试者单次口服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受试药物和参比药物150 mg,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人血浆中克林霉素的浓度,使用WinNonlin7.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单剂量空腹给药受试药物和参比药物克林霉素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2.91±0.86),(2.83±0.83)μg·mL^-1,AUC0-t分别为(7.86±3.06),(7.39±2.39)μg·h·mL^-1,AUC0-∞分别为(8.06±3.23),(7.59±2.50)μg·h·mL^-1。单剂量餐后给药受试药物和参比药物克林霉素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1.98±0.52),(2.05±0.41)μg·mL^-1,AUC0-t分别为(9.68±3.35),(9.16±2.66)μg·h·mL^-1,AUC0-∞分别为(9.53±2.98),(9.60±3.24)μg·h·mL^-1。两药物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AUC0-∞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其90%置信区间空腹状态下分别为94.75%~111.37%,198.81%~111.74%,98.34%~111.66%;餐后状态下分别为84.81%~104.19%、94.33%~112.92%,93.99%~113.64%。结论空腹和餐后状态下,两种盐酸克林霉素胶囊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相近,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阿德福韦的HPLC-MS/MS测定法,研究阿德福韦酯胶囊与普通片剂在中国健康男性志愿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以阿昔洛韦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蛋白沉淀,HederaODS-2 C18柱(150 mm×2.1 mm,5μm)分离后,以HPLC-MS/MS法检测。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单剂量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与普通片剂10 mg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以建立的方法测定血浆中阿德福韦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阿德福韦与内标分离良好,内源性杂质不干扰测定,在0.5~100 ng.mL-1(r=0.998 6)阿德福韦浓度与峰面积比的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0.5 ng.mL-1,萃取回收率为71.2%~72.8%(n=5),日内精密度RSD为4.3%~7.7%(n=5),日间精密度RSD为2.9%~8.0%(n=15)。单次口服10 mg阿德福韦酯胶囊和普通片剂后的AUC0~t分别为(416.0±106.8)和(410.8±105.9)ng.h.mL-1;AUC0~∞分别为(425.5±107.1)和(422.1±106.5)ng.h.mL-1;Cmax分别为(35.23±9.6)和(34.31±8.6)ng.mL-1;tmax分别为(1.7±0.5)和(1.6±0.8)h;t1/2分别为(8.1±1.2)和(8.5±1.3)h。与普通片剂相比,阿德福韦酯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7±24.5)%。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可用于阿德福韦酯胶囊体内过程的研究。两制剂的体内过程无显著性差别,为生物等效性制剂。  相似文献   

12.
尼莫地平胶囊人体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仲坚  陶春蕾  许钒 《安徽医药》2010,14(5):519-521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胶囊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尼莫地平胶囊和参比尼莫地平片各60 mg,采用LC-MS/MS测定血清中尼莫地平的药物浓度。结果健康志愿者口服尼莫地平胶囊试验制剂及参比制剂后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37.459±13.224)μg.L-1和(46.223±22.980)μg.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150±0.384)h和(1.025±0.353)h,0~1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分别为(94.721±27.457)μg.h-1.L-1和(95.755±32.246)μg.h-1.L-1,半衰期T1/2分别为(3.073±0.941)h和(3.026±1.139)h。结论尼莫地平胶囊和参比制剂尼莫地平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相似,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测定马来酸氟吡汀的血药浓度,并使用该方法评价2种马来酸氟吡汀胶囊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两周期交叉、单次口服给药的单中心试验设计。24例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口服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的马来酸氟吡汀0.1 g,测定其血药浓度,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在0.023 4~1.50 mg·L-1马来酸氟吡汀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血浆中马来酸氟吡汀的tmax为(2.0±0.8)和(2.0±1.2)h;Cmax为(1.11±0.28)和(1.25±0.29)mg·L-1;t1/2为(8.6±2.3)和(8.0±1.1)h;AUC0~t为(9.18±2.14)和(9.11±2.31)mg·h·L-1;AUC0~∞为(9.70±2.20)和(9.62±2.29)mg·h·L-1。分别以AUC0~t和AUC0~∞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54±11.11)%和(99.52±9.63)%。结论 HPLC-FLD法可用于测定血浆中的马来酸氟吡汀浓度;马来酸氟吡汀的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冯桂梅  朱运贵 《中南药学》2010,8(9):664-668
目的研究雷米普利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且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设计,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等分成2组,先后单剂量口服2×5 mg雷米普利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后,在设计时间点取静脉血,采用HPLC-MS法测定雷米普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雷米普利拉的血浆浓度,计算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以方差分析方法对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进行均数的差别检验,以双单侧t检验进行生物等效性判定。结果受试者分别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雷米普利的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如下:AUC0~12、AUC0~∞、tmax、Cmax、t1/2分别为(73.5±46.9)μg.h.L-1和(76.9±44.5)μg.h.L-1、(80.5±47.3)μg.h.L-1和(84.8±47.2)μg.h.L-1、(0.7±0.2)h和(0.7±0.2)h、(41.67±26.02)μg.L-1和(42.48±27.88)μg.L-1、(5.0±1.7)h和(4.5±1.9)h。以雷米普利计算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55±17.36)%。雷米普利拉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如下:AUC0~72、AUC0~∞、tmax、Cmax、t1/2分别为(146.7±43.8)μg.h.L-1和(148.2±42.2)μg.h.L-1、(160.5±49.2)μg.h.L-1和(159.0±45.4)μg.h.L-1、(1.7±0.7)h和(1.5±0.4)h、(13.34±6.86)μg.L-1和(15.01±9.13)μg.L-1、(22.7±5.2)h和(19.2±4.5)h。以雷米普利拉计算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03±13.75)%。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种多潘立酮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志愿者22名,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多潘立酮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10mg,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电喷雾(LC-MS/MS)法测定各受试者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应用BAPP2.0软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0.55±0.15)、(0.57±0.11)h,t1/(210.22±1.29)、(10.90±1.44)h,cma(x12.721±5.567)、(13.265±5.787)μg·L-1,AUC0~36(h42.550±11.724)、(44.259±8.813)mg·h·L-1,AUC0~∞(45.539±12.327)、(47.900±9.446)mg·h·L-1。多潘立酮片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6.5±19.2)%,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HPLC-MS/MS法检测氢氯噻嗪、氯沙坦及其活性代谢物E-3174的浓度,评价2种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3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采用随机、开放、单一、两制剂、两周期、交叉试验设计,HPLC-MS/MS检测血浆中氯沙坦、E-3174及氢氯噻嗪浓度。结果受试者口服参比和受试制剂后氯沙坦、E-3174、氢氯噻嗪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211.3±133.8)、(191.0±103.1)μg·L-1,(453.4±149.6)、(441.4±157.1)μg·L-1,(92.1±27.4)、(88.6±21.3)μg·L-1,tmax分别为(1.2±0.8)、(1.0±0.6)h,(3.4±1.2)、(3.3±0.7)h,(2.4±0.9)、(2.2±0.9)h,AUClast分别为(322.6±104.9)、(332.6±108.1)μg·h·L-1,(3 220±817)、(3 220±879)μg·h·L-1,(585.5±134.9)、(608.1±206.3)μg·h·L-1;对参比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4.5±18.7)%、(100.4±12.6)%、(106.5±31.9)%。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陈刚 《中国药房》2009,(2):116-118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胶囊剂与片剂的人体药动学特性,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将2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按双周期单剂量交叉口服2种埃索美拉唑制剂各40mg,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埃索美拉唑的浓度,用DAS2.0程序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埃索美拉唑胶囊剂和片剂的Cmax分别为(884.71±265.97)、(919.53±218.44)ng.mL-1,tmax分别为(1.45±0.39)、(1.65±0.45)h,t1/2分别为(2.30±0.51)、(2.23±0.47)h,AUC0~12分别为(3897.50±1033.58)、(4059.57±1715.07)ng.h.mL-1,AUC0~∞分别为(4222.70±1066.73)、(4320.22±1426.73)ng.h.mL-1。埃索美拉唑胶囊剂相对于片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6.01±10.5)%。结论:埃索美拉唑胶囊剂和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