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介绍了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在艾滋病护理中开展人性照护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该理论在艾滋病病人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人性照护理论结合评估、计划与干预、评价3步骤使艾滋病病人的护理科学化、系统化,以期为人性照护理论进一步指导艾滋病病人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在艾滋病护理中开展人性照护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该理论在艾滋病病人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人性照护理论结合评估、计划与干预、评价3步骤使艾滋病病人的护理科学化、系统化,以期为人性照护理论进一步指导艾滋病病人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性照护在酒精性肝病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酒精性肝病病人实施人性照护而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并与常规组进行对比,评估2组病人康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康复情况比较,人性照护理疗效优良率(80.0%)高于常规组(57.5%).结论酒精性肝病病人有着不同于其它疾病复杂性,人性照护是促进病情康复、保证病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秦宏杨玉云  蔡妙玲 《现代护理》2006,12(11):1009-1010
目的观察人性照护在酒精性肝病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酒精性肝病病人实施人性照护而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并与常规组进行对比,评估2组病人康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康复情况比较,人性照护理疗效优良率(80.0%)高于常规组(57.5%).结论酒精性肝病病人有着不同于其它疾病复杂性,人性照护是促进病情康复、保证病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潘彩芳  卢祥婵  许日波  李源 《护理研究》2011,25(30):2776-2777
人性照护理论认为护理是照护专业,照护是护理的本质[1]。护理应以人性化护理为中心,建立和谐护患关系,贯彻全员、全程、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根据病人的需求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2]。  相似文献   

6.
胡迪  周舸 《护理研究》2012,26(30):2844-2845
现阶段在"生理-社会-心理的综合模式"下,重点提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而"双心医学"模式的产生,既体现出人性化关怀,也兼并理性化的治疗。它提倡不仅关注病人心脏,更要关注病人心理,从而达到"心身"协调,真正体现了疾病诊治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1]。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人性化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性照护对晚期癌症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晚期癌症病人实施人性照护而采取相关护理措施.使用癌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IC QLQ-C30(Version3),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进行测评,并与常规相好照评定.结果:病人生活质量的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乏力症状与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性照护可减轻焦虑和抑郁、纠正病人消极的认知,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人性照护是一种创造性地、个体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理念和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人性照护更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1,2]。由于人在患病后情感会变得脆弱,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病痛的  相似文献   

9.
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的。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它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与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维护,包括护理内部环境的人性氛围和护士素质和品格等,因为我们护理的对象是“人”它既是生物的“人”,也是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10.
喻择群 《护理研究》2004,18(2):337-337
20世纪前期,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首先提出“人性照护”护理模式,认为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1]。20世纪后期,现代护理学派又先后推出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科对124例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实施了人性化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专业水平的提高,护理越来越以人性化护理和个性服务为中心,有效地应用人性照护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增强服务对象应对压力的能力,恢复病人自理能力,以保持健康和促进康复。为进一步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建立和谐统一的新型护患关系,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医学模式,贯彻全员、全程、全面的优质服务理念,两年来我院护理系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开展“3H”规范化护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理论简介人性照护理论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护理学院著名护理学教授、资深护理理论家华生教授于1979年创立,1985年…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人性照护理论的内涵及实施照护时机,重点描述了人性照护理论在癌症患者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实施步骤及建议,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对癌症患者进一步实施人性照护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患者人性化照护.  相似文献   

14.
华生人性照护理论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王庆华  刘化侠  杨新芳  周希环 《护理研究》2004,18(23):2069-2071
重点阐述了华生人性科学和人性照护的理论目的、概念及人性照护价值在护理中的有关假设。  相似文献   

15.
华生人性照护理论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重点阐述了华生人性科学和人性照护的理论目的、概念及人性照护价值在护理中的有关假设。  相似文献   

16.
人性照护(Caring)被视为护理的核心概念与中心任务,有效的人性照护行为,可增强患者压力的能力,促进其康复[1].但国外有研究报道[2],护士、患者感知人性照护行为内涵的差异,可致患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不利其康复;或致护士的工作不被患者认可和理解,直接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笔者综述国内外护士、患者感知人性照护行为差异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护士更有效地实施人性照护行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该文对人性照护的概念及其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等领域中关怀实践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存在该理论的10个关怀要素应用内容尚不全面、未体现对不同生命阶段人群的人性照护措施的动态变化、专科人性照护理论实践特色尚不突出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剖析人性照护理论的核心内涵、构建人文关怀实践指南的建议,以期为人性化照护关怀实践的广泛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性照护是一种创造性地、个体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理念和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人性照护更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由于人在患病后情感会变得脆弱,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病痛的折磨,死亡的威胁,使他们变的异常脆弱和敏感。2004年10月22日,我科为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病人成功实施了右肺移植、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人性照护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照护理论是由美国护理理论家华生(Jean Watson)于1979年创立的,此理论强调人性照护是护理的本质和核心,描述人性照护的哲学与科学如何应用,以引导护理实践。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患者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人性化护理大势所趋。本研究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指导和实施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并进行了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0.
刘妹兰  张莉 《家庭护士》2009,7(13):1202-1202
人性化护理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管理核心是人,在满足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融入每一项护理工作中[1].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 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2].临床护理工作中推行的人性化服务,其中心就是创新一种人性化理念,创建一个家居式环境,营造优质服务氛围,奉献一片爱心.现介绍人性化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