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芍药苷(PF)的理化性质及考察薄荷油、桉叶油、油酸、氮酮4种促渗剂对PF凝胶中PF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促渗剂。[方法] 采用摇瓶法测定PF的表观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大鼠离体皮肤为模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拟合PF透皮吸收的累积透过量和透过速率。[结果] 7%薄荷油、5%薄荷油、4%桉叶油及3%油酸均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PF凝胶中PF透皮吸收,其促渗效果顺序为7%薄荷油>5%薄荷油>4%桉叶油>3%油酸。[结论] 7%薄荷油为PF凝胶的最佳促渗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实验观察比较10种不同驱蚊配方的自制驱蚊贴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效果.方法 利用DEET(N,N-diethyl-m-toluamide)、驱蚊植物精油、香精和无水乙醇配伍制成10种配方,加载在自行研制的驱蚊贴载药层上,在实验室进行对白纹伊蚊的驱避试验,并对驱蚊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10种配方2 h内的有效保护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9号配方效果最好,2 h内平均有效保护率为(96.27±1.14)%,随之依次为10号(95.62±0.94)%、5号(95.30±0.64)%、6号(94.42±1.06)%、3号(93.69±1.82)%、2号(91.88±1.87)%、1号(89.47±2.34)%、8号(88.99±1.70)%、4号(85.52±1.98)%、7号(85.32±3.09)%.结论 10种配方的自制驱蚊贴在驱蚊试验中有效保护率均达到80%以上,证明新剂型驱蚊贴为良好驱避剂剂型.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 7月~ 10月我们对西安地区市售驱蚊剂进行了驱蚊效果测试 ,结果显示 :9种市售驱避剂中药效结果为 A级者有 2种 ;B级者有 3种 ;效果差者有 4种。  相似文献   

4.
【立项依据及设计思路】 跟随指导教师做实验发现,所制备的桉叶油含药血清品质因为没有相关检测数据而不能保证,甚至是否真的含有研究的药物都值得怀疑。查阅文献发现液/气-质联用法可以检测,但仪器昂贵,上机样品要求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且桉叶油成分复杂使得检测所需的标准品难以配置而放弃此方法检测。在《有机化学》学习中了解到薄层色谱法(TLC)是一种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实验技术,其优点是操作方便、设备简单、结果显示快速。结合其原理,与指导教师讨论其应用于判定桉叶油含药血清品质及指导桉叶油含药血清制备方案选择的可行性。拟探索TLC定性和半定量检测性能能否满足桉叶油含药血清制备过程中判定血清中是否含有原药成分和新生成分,指导给药剂量、方式和采血时间的选择的实验要求。 【实验内容】 (1)TLC能否制备桉叶油浓度比色卡。(2)TLC能否检测出桉叶油含药血清中是否含有原药成分和新生成分,并运用液相色谱检测验证实验结果。(3)TLC半定量检测性能能否满足指导桉叶油含药血清制备过程中给药剂量、方式及采血时间选择的实验要求。 【材料】 清洁级小鼠,薄层硅胶板,液相色谱仪,桉叶油。 【可行性】 (1)研究者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灵敏的思维能力,指导教师多年从事桉叶油研究,有丰富的科研经历,可以保证实验顺利开展。(2)预实验和实验结果表明:①TLC可以定性检测桉叶油含药血清含有原药成分。②其他条件一致,不同时间点收集的血清TLC显色存在颜色梯度差。③其他条件一致,不同剂量桉叶油灌胃所制备血清TLC显色也存在颜色梯度差。提示TLC可以用于指导桉叶油含药血清制备的方案选择和血清品质的定性鉴定,满足了实验要求。 【创新性】 用实验验证了经济、简便、快速易行的TLC可以取代液/气-质联用技术,满足桉叶油含药血清制备中血清制备的方案选择和血清品质的定性鉴定的实验要求,也为TLC推广应用到制备其他中药含药血清提供了参考方法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由薄荷、浮萍、石菖蒲、迷迭香4种中药植物配伍而成的复方驱蚊精油的化学成分,并进行驱避活性评价。[方法]通过气质联用色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复方驱蚊精油的化学成分,按照《空间驱避产品药效试验及评价(Y型管法)》,评价精油对白纹伊蚊成虫的驱避活性。[结果]鉴定出主要挥发性成分58种,占精油总成分的98.28%,萜类18种(44.99%)、烯烃类9种(20.27%)、酯类5种(14.07%)、芳香烃类8种(12.00%)、烷烃类7种(3.48%)、醇类9种(2.78%)、酮类2种(0.69%)。复方驱蚊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率(percent repellency,PR)平均达90%。[结论]复方驱蚊精油的化学成分较多,对白纹伊蚊起到驱避作用的可能有薄荷醇、薄荷酮、α-蒎烯等多种化学成分,平均驱避效果达到A级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 作者在广西现场对四种驱区避剂驱避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与南方蠛蠓Lasiohelea notialis)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药物来源驱蚊露1号、驱蚊露2号和防蚊叮均系本所研制。蚊怕水购自北京  相似文献   

7.
驱蚊纺织品实际驱蚊效果必须进行相关的成蚊驱避测试,以便确定纺织品的驱避率,进而评测纺织品驱蚊效果的优劣。本文的研究以抓捕自然界家栖型淡色库蚊成蚊为一代蚊虫,通过培育得到二代、三代等成蚊作为测试蚊源。  相似文献   

8.
两种驱虫剂对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驱避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杰  吴厚永 《医学动物防制》1991,7(4):263-264,267
本文报告了2种驱虫剂避蚊胺和驱蚊灵在人体上对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50%的避蚊胺和30%的驱蚊灵涂抹人体皮肤,其绝对保护时间可长达5小时以上,对该蚤具有良好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9.
【立论依据】 我国肝癌发病率高,确诊时多为晚期,而且伴有严重的肝硬化,手术切除率低,迫切需要非手术治疗方法。化疗药物的疗效与肿瘤所在部位药物的有效血浓度及药物与肿瘤接触的时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原发性肿瘤的血液供应90%~95%来自肝动脉,这就为TACE(transcatheterar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治疗肝癌提供了解剖学基础。肝癌的局部化疗使肝癌组织内药物浓度高出常规给药的10~30倍,全身副作用明显减少,疗效增加。如能与栓塞结合,使肝癌组织缺血,则两者之间有协同作用。因此,TACE是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鉴于TACE疗法在现今临床的治疗比重逐步提升,栓塞化疗开始在肝癌治疗中普及,我们认为研发一款成本较为低廉、更宜被人体耐受且能自带显影功能的栓塞微球,能够在肝癌介入治疗的广泛普及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设计思路】 利用水相油相互不相溶的原理,选取价格低廉的生物医学上常用的胶质明胶和卡拉胶,以油-水-油结构制备可显影复合栓塞微球,并通过原位家兔肝癌模型评价栓塞微球的疗效。 【实验内容】 (1)制备结构为油-水-油/水,对应功能为稳定隔水-塑型载药-显影的两种带有不同显影剂和不同复合水溶胶的三相栓塞微球;(2)体外测定栓塞微球的性能:包括载药率、溶胀率、显影强度、生物利用率以及体外释药曲线;(3)建立原位家兔肝癌模型;(4)进行栓塞微球TACE试验,观察家兔肿瘤变化及存活率,进行体内栓塞微球自然降解时间、释药曲线、家兔对微球排异反应强度等的测定,并根据动物试验情况对栓塞微球的制备条件进行微调整。 【材料】 明胶、卡拉胶、石蜡、乳化剂、交联剂、脱水剂、碘化物显影剂。 【可行性】 (1)前期实验基础:已成功研制出油-水-油相微球,并且进行了多次载药率、溶胀率的测定,并将微球直径筛分成0~200 μm、200~300 μm、300~450 μm、450~1 200 μm四组微球。(2)实验平台:纳米生物纳米材料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创新性】 本研究制备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型可显影复合栓塞微球,成本低廉、自备显影功能、为人体可降解材料,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转基因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毛状根对青蒿酸进行生物转化研究,分离鉴定其转化产物。方法 何首乌毛状根预培养7 d,投入青蒿酸,培养2 d,终止反应,利用TLC和GC-MS对转化产物进行检测,利用硅胶柱、ODS反相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转化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数据和波谱技术鉴定转化产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青蒿酸在何首乌毛状根中发生了转化反应,经GC-MS检测可生成多种青蒿素类化合物。分离鉴定了2个转化产物:异青蒿内酯(1)和3β-羟基青蒿酸(2),利用GC-MS鉴定了另外2个转化产物:去氧青蒿素B(3)和青蒿内酯(4)。结论 本实验首次利用转基因植物器官对青蒿酸进行生物转化研究,得到3个青蒿素类化合物和1个羟基化产物。该研究一方面填补了转基因植物器官对青蒿素类化合物生物转化的空白,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的化合物转化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八角茴香、樟树叶、花椒3种不同植物挥发油对白纹伊蚊、致倦库蚊的驱避效果.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3种植物挥发油稀释为2%、5%及10%3种浓度,分别喷洒小鼠全身,记录3h内白纹伊蚊、致倦库蚊在小鼠身上的停留数量,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植物油的驱蚊效果;选取3种驱蚊效果最佳浓度挥发油两两复方混配(2∶1、1∶2),观察混配复方植物挥发油的驱蚊效果.结果:对白蚊伊蚊及致倦库蚊有效驱避率的3种植物挥发油的浓度依次为10%>5%>2%,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浓度对两种蚊虫驱避效果最佳的是樟树叶和花椒;不同混配复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均有明显的有效驱避效果,不同混配复方驱避效果相当(P>0.05),但白纹伊蚊驱蚊和致倦库蚊驱避作用最佳的混配复方植物挥发油是1∶2的樟树叶与八角茴香复方,有效驱避率高于单方.结论:复方混配植物挥发油对白纹伊蚊及致倦库蚊的驱避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脂环驱避剂R202现场驱蚊药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驱避剂作为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在军用和民用方面均有着实用意义,其研究一直受到重视,国外一些单位从未间断对其研究。我们在驱避剂的活性与结构关系研究中,发现一种新型驱避剂——环烯酸胺化合物(实验代号R202),对该化合物已完成化学结构鉴定、实验室驱蚊活性测定以及对哺乳动物毒性毒理检验。本文针对R202施于现场人群,观察防蚊效果。现将R202现场药效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环烯酰胺原油(R202):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自制,其化学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13.
【立论依据】 临床研究证实多种肿瘤组织中都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VM在临床上与肿瘤恶性程度、肿瘤血行转移、患者生存期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在临床上还没有一个针对VM的诊断指标,所以有必要找到一个VM相关的预测性诊断指标,据此判断患者肿瘤的恶性程度及血供模式特点,为药物选择或手术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设计思路】 我们拟通过超声造影或彩色多普勒等医学影像手段判断VM血液灌注特点,并经过统计学相关数据分析筛选其相关参数或参数组合,将其作为VM的临床诊断指标,弥补VM临床诊断的空白。 【实验内容】 本项目借助荷瘤小鼠动物模型,将超声造影与实时病理学切片分析技术结合,从超声造影参数中筛选与VM相关的参数,为确定临床VM的诊断指标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 H22瘤源鼠、CD31和PAS免疫组化试剂盒、超声造影剂SonoVue。 【可行性】 本项目组由无锡医学院负责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的老师提供动物实验的技术支持,同时与无锡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共同合作,可以获得超声造影以及部分生化指标检测的技术支持。 【创新性】 本项目旨在寻找一种VM相关的临床影像诊断指标,弥补临床上超声造影诊断肿瘤VM的空白,为肿瘤性质的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立论依据】 基于结合国内外对肝脏去细胞的研究及前期的基础,利用肝脏去细胞支架在体内诱导损伤肝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以解决肝功能衰竭供体缺乏,在外科手术后损失修复与再生的空缺。 【设计思路】 制造肝损伤模型研究去细胞支架对于肝脏损伤修复及再生的作用。 【实验内容】 通过外科手术造成大鼠肝脏损伤,移植去细胞支架修补创面;检测去细胞基质内生长因子含量与移植后支架内细胞的类型;观测移植后肝脏形态及内部结构的改变与蛋白表达情况。 【材料】 去细胞肝脏支架。 【可行性】 去细胞支架相较于其他生物材料具有完全模拟机体细胞的生存环境;去细胞支架含有的一系列黏附分子及生长因子是细胞与组织再生的关键因素;运用去细胞支架体外培养细胞已初具成效。 【创新性】 相较国外针对去细胞支架的体外研究,体内移植能模拟真正的体内生理环境;运用新型生物材料修复肝损伤。  相似文献   

15.
【立论依据】 根据一般观察,发现经常使用染发剂的人时常伴随一些不健康的症状,甚至有月经和生育方面的异常。因此希望通过动物实验加以证实。根据已有资料来看,某些染发水确实有引发过敏感染乃至肿瘤的可能。所以我们大胆推测,染发剂的不当使用,有可能影响个体发育,甚至影响内分泌的正常。本实验通过观察使用染发剂的小鼠之脏器发育状况和血清雌激素指标变化,证实染发剂对动物内脏发育和内分泌的不利影响。 【实验内容】 以市售欧莱雅可丝莹黑色与栗色染发剂对实验组小鼠背部及腹部毛发染色,分栗色小剂量组、栗色大剂量组、黑色小剂量组、黑色大剂量组,每两天一次,持续14 d,对照组不染色,14 d后对老鼠进行解剖并取血,比较各组老鼠肝系数、肾系数、子宫系数及体重,比较血液中雌二醇含量。 【设计思路】 (1)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体重增长状况,其中实验组又分不同颜色染发剂以及不同剂量染发药物的亚组。(2)实验结束后,各组动物都要测定腹腔脏器的重量;内含肝、脾、肾和子宫等。各组小鼠的脏器重量和质量系数数据做统计学分析。尤其关注子宫质量系数。(3)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雌二醇含量,观察其与脏器质量变化的关联情况。 【材料】 染发剂使用常见的欧莱雅可丝莹染发剂;观察动物为昆明种小鼠。 【可行性】 昆明种小鼠材料易得,饲养方便;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拥有足够饲养条件;雌二醇的检测可以在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内完成,仪器方法简便可靠。 【创新性】 随着染发药剂的普遍使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日益受到关注。但是,之前的研究仅限于急性毒理和肿瘤诱发性领域,还没有见有人关注染发水对内分泌乃至慢性毒理方面的影响,比如染发剂是否有环境雌激素效应等。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缺陷,为社会大众安全使用染发剂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头花蓼药渣饲养所得的蝇蛆作为动物饲料蛋白的安全性。 【方法】 选取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20只。高、中、低剂量组小鼠以药渣饲养获得蝇蛆(其含量分别为9%、7.5%、5%)替代常规饲料中蛋白成分,对照组小鼠采取常规饲料喂养,进行30 d喂养实验。实验期内观察小鼠的表观体征。实验结束后,取小鼠眼眶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和血生化检测;进行解剖,取其心、肝、肾、脑、脾和胸腺称量,计算脏器系数;取小鼠肝、肾组织,制作H-E染色病理切片。 【结果】 药渣饲养所得蝇蛆喂养的各剂量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体重、呼吸、进食、活动情况均良好,增重量与食物利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常规检查(淋巴细胞、血红细胞等)和血生化检测(肌酐、转氨酶等)所得数据间差异基本无显著性(P>0.05),脏器系数间无显著差异(P>0.05)。切片观察肝脏的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成多边形,核圆居中,无血管病变、萎缩、变性和坏死等改变;肾脏的肾小球与肾小管结构清晰,肾小管上皮细胞无变性坏死,肾小囊无粘连、狭窄等组织病变。 【结论】 该实验初步说明头花蓼药渣饲养所得的蝇蛆作为动物饲料蛋白安全、可行,为药渣的生物处理及动物饲料蛋白的开发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DM2)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高血糖对直结肠癌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实验组)和60例结直肠癌无糖尿病患者(对照组),分析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情况、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的特点。 【结果】 无糖尿病组伴有高血压者16.7%,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组为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糖尿病组淋巴结及器官转移率为21.7%,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组为46.2%,差异有显著性(P=0.02);高血糖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TNM分期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伴有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较单纯结直肠癌患者更易发生转移,2型糖尿病增加了结直肠癌转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Tca8113细胞移植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Tca8113细胞,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用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建立口腔鳞癌淋巴道转移模型,ip给予移植瘤小鼠青蒿琥酯200 mg/(kg?d),连续给药10 d,观察青蒿琥酯对肿瘤生长抑制作用,以5-氟尿嘧啶(5-FU)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青蒿琥酯作用Tca8113细胞后,形态学观察可见细胞凋亡现象,部分细胞明显肿胀、变圆、变大,溶解成碎片,甚至死亡;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且呈时间、剂量相关性;青蒿琥酯能有效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并呈时间、剂量相关性,还能将Tca8113细胞阻滞在G0/G1期。体内实验显示,青蒿琥酯对Tca8113细胞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41.18%。结论 青蒿琥酯体内及体外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青蒿琥酯诱导细胞凋亡或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9.
【立论依据】 基因芯片结果显示,敲除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的小鼠体内氧固醇7α羟化酶(下文称CYP7B1)基因水平发生变化,说明两者存在慢反应联系,本实验目的旨在探究这两个基因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调控的快反应联系。 【设计思路】 本实验首先需要对基因芯片的结果进行确定,随后通过多种方式改变RIG-I的表达水平(干扰素刺激、质粒转染等),观察CYP7B1是否存在明显的协同表达变化。如果能确定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直接调控关系,将进一步探究调控的具体机制,从分子水平阐释调控的环节。 【实验内容】 利用real-time PCR检测基因芯片结果;利用IFNγ上调RIG-I表达水平,并运用real-time PCR检测CYP7B1的表达水平变化;构建载有RIG-I基因的质粒并进行质粒转染,运用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YP7B1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变化情况;转染RIG-I promoter,探究其调控CYP7B1的具体机制。 【材料】 细胞:293T细胞、Hela细胞、HepG2细胞等;其他:RIG-I、CYP7B1引物、一抗、二抗及其他常规所需试剂。 【可行性】 预实验中已经确定了RIG-I与CYP7B1间存在慢反应调控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相关文献中IFN-γ对RIG-I的上调作用,实验器材、试剂齐备。 【创新性】 本实验首次提出RIG-I基因与CYP7B1及其所参与的脂代谢过程有调控关系,对胆固醇代谢、神经甾体代谢、及CYP7B1缺乏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研究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立论依据】 文献表明氧化应激会损伤体内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物质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凋亡抑制蛋白ILP-2在生长中的乳腺癌有高表达,由此,我们猜想乳腺癌中高表达的ILP-2可能与氧化应激的损伤作用存在联系 【设计思路】 实验以乳腺癌细胞株MCF-7制备氧化应激的细胞模型,研究氧化应激状态下MCF-7内ILP-2的表达情况;RNAi ilp-2基因表达,分析ILP-2与氧化应激损伤之间的关系 【实验内容】 利用H2O2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进行氧化应激造模,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分光光度法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通过瞬时转染敲低MCF-7 ilp-2表达,利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情况;干扰细胞ilp-2表达并同时进行氧化应激处理,通过MTT、Scratch、FCM等方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状态 【材料】 乳腺癌细胞株MCF-7,H2O2,转染试剂,RNeasy Mini Kit,QuantiFast Probe Assay,RIPA 裂解液,一抗,二抗,ROS试剂盒,GSH试剂盒,MDA试剂盒,MTT试剂盒等。 【可行性】 该研究内容所需技术在生物分子研究领域已经非常成熟,所需设备完善,可操作性强 【创新性】 首次研究ILP-2促癌细胞生长作用与氧化应激损伤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ILP-2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