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穗槐细胞毒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泓  白丽萍  康廷国 《中草药》2005,36(10):1469-1471
紫穗槐Am orpha f ruticosa L.为豆科紫穗槐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分布。全世界有紫穗槐属植物约25种,原产北美,我国引入栽培的只有紫穗槐1种,南北均有栽植[1]。紫穗槐在我国又称绵槐、油条、椒条、穗花槐、紫翠槐、苕条[2],多作为水土保持树种。其叶微苦、凉,具有祛湿消肿T el:(024)31207121-52051功效,主治痈肿、湿疹、烧烫伤。临床上单方应用,“治烧烫伤,痈疮,湿疹[”3]。国外已经对紫穗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国内在化学方面仅从叶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4],笔者对紫穗槐叶75%乙醇提取物的…  相似文献   

2.
卫矛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已研究的20种卫矛属植物中主要成分有倍半萜类、黄酮类、三萜类、甾体和强心苷类及其他类化合物。卫矛属植物的药理活性有抗肿瘤作用、昆虫拒食作用、杀虫作用、抗HIV作用以及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002 卫矛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已研究的20种卫矛属植物中主要成分有倍半萜类、黄酮类、三萜类、甾体和强心苷类厦其他类化合物。卫矛属植物的药理活性有抗肿瘤作用、昆虫拒食作用、杀虫作用、抗HIV作用以厦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中药沙漠嘎原植物为菊科蒿属植物差把嘎蒿ArtemisiahalodendronTurcz .别名沙蒿[1] ,首载于(《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临床使用多以种子为药用部位,治疗慢性气管炎、哮喘、风湿、炎症及外伤等。沙漠嘎是生长在我国西北、内蒙古沙漠地区的药用植物,具有防风固沙作用,对该药进行深入研究,扩大其使用及种植范围,对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提高其经济价值,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1 原料和仪器沙漠嘎种子采自内蒙古科尔沁沙漠地区,熔....  相似文献   

5.
紫穗槐属植物紫穗槐(Amorpha fruticasa),是生长于美国的一种灌木植物,当地印地安人把这种植物作为草席用.作者发现该植物的果实、茎和叶的乙醇提取物,对体外耻垢分支杆菌(ATCC6o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137Og)均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6.
在薯蓣属Dioscorea植物形态分类学和分子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薯蓣属植物传统药效的分析,结合植物化学成分,基于化学成分对薯蓣属药用植物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我国薯蓣属植物约有17种植物富含甾体皂苷,均属于根状茎组Sect. Stenophora Uline,其他植物均为块茎,富含多糖、鞣质等不同化学成分,也表现出不同的药效作用。根据薯蓣属植物已知的化学成分和药效作用,结合经典形态分类学,对将薯蓣属植物归属于甾体皂苷组、多糖组、多酚组、黄独素组、薯蓣碱组、其他组。  相似文献   

7.
独尾草多糖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独尾草系百合科独尾草属植物,我国有4种,新疆产3种[1],其中粗柄独尾草Eremurus inderiensis(M.Bieb.)Regel和异翅独尾草E.anisopterus(Ker.et kir)Regel是生长在干旱、沙漠地区的特有种,是新疆沙漠地区抗旱抗沙的早春植物.  相似文献   

8.
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YCMa为我国名贵沙生中药材,生长于我国西北沙漠、荒漠地区,专性寄生于藜科梭梭属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CAMey)Bunge根部[1]。目前我国野生肉苁蓉资源已濒临枯竭,国家明令禁止采挖野生肉苁蓉,鼓励通过人工种植解决中药原料问题。人工种植肉苁蓉首先要种植寄主植物梭梭,种植梭梭通常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生产中发现,移栽梭梭成活率不稳定,为探明苗级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梭梭苗移....  相似文献   

9.
岩白菜素药源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萍萍  杨生超  曾云恒 《中草药》2009,40(9):1500-1505
岩白菜素具有镇咳祛痰的功效,作为传统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特效药,市场需求量大.目前已有20科37属88种植物均含有岩白菜素的研究报道,其中虎耳草科鬼灯檠属、岩白菜属、落新妇属,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较为普遍,西南鬼灯檠、羽叶鬼灯檠和岩白菜是提取岩白菜素的主要植物资源,含有3.0%以上的岩白菜素.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是岩白菜素药源植物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但近年来野生资源迅速减少,有必要开展主要药源植物的保护与繁育及种植研究.  相似文献   

10.
苦豆子种子生物碱离子交换分离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洪新  王键 《中草药》2002,33(12):1080-1083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又名苦甘草、嘎顺-包日其格(蒙药名),是豆科槐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沙漠地带,其种子、根茎及全草都是我国西北地区常用的中药材,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痛杀虫等作用[1].  相似文献   

11.
叶下珠属为大戟科(Euphobiceae)中的一个大属,在全球约有600种,而我国已发现有30余种[1]。Shead等曾对5种澳大利亚的叶下珠属植物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进行过研究[2]。目前我国尚未见到对不同品种叶下珠属植物的抗HBV作用进行较系统的比较研究。本实验对8种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12.
发展肉苁蓉生态产业 推进西部荒漠地区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肉苁蓉为著名的补益中药,为我国西北地区名贵、特色中药材之一。肉苁蓉属植物为寄生植物,其寄主为防沙固沙植物梭梭和柽柳属植物等。为了解决肉苁蓉的资源问题,同时,利用其寄生特性,通过发展肉苁蓉及其寄主植物的大规模栽培,实现可持续治理沙漠的目标。本文作者及相关课题组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本文从肉苁蓉属植物野生资源调查与保护;系统的化学成分、药效学和质量比较研究,将管花肉苁蓉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系统的生物学与栽培学研究,建立优质肉苁蓉高产、稳产种植技术;通过建立示范基地、举办培训班和在产地连续召开学术研讨会,提高政府和群众的认识,促进种植技术推广;结合西部开发和沙漠治理,大规模发展肉苁蓉及其寄主植物的栽培;国家科技惠民计划的实施,全面提升管花肉苁蓉生态产业;以及开发系列产品,促进肉苁蓉产业发展等七个方面,系统介绍了25年来肉苁蓉生态产业发展的历程及其取得的丰硕成果,尤其是通过肉苁蓉及其寄主植物的大规模栽培,创造了中国特色的沙漠治理新模式。本文还对今后肉苁蓉生态产业的发展思路和产业链的构建进行了设计,并对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对我国肉苁蓉生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蒸馏时段的粗皮桉叶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桉属植物作为重要的人工林树种在我国广泛种植。桉叶可入药,是中国南方常用的中草药,桉叶油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和局部麻醉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咳嗽及皮肤疾病[1,2]。目前我国桉叶油的产品主要是蓝桉油和柠檬桉油,对桉叶油性质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这两种桉叶油[3-6],但对于国内种植的其他种类桉树叶油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还较欠缺。粗皮桉Eucalyptuspellita是广泛种植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速  相似文献   

14.
两头尖(Anemone raddeana Regel.)系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植物。该属植物约有150种左右,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我国有54种,除海南省外,其它各省均有分布,其中两头尖在我国有广泛的分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两头尖和同属其他数种植物皂苷类成分主要生物活性有抗炎、解热镇痛、抗肝纤维化、镇静、抗惊厥等等。  相似文献   

15.
紫穗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豆科紫穗槐属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分析、总结,为进一步研究紫穗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发现紫穗槐含有黄酮、二苯乙烯苷、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保肝、杀虫、抗菌等药理活性。目前对紫穗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在抗肿瘤和保肝、杀虫中的作用受到医药领域的关注,但是缺少其具体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对紫穗槐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充分利用天然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16.
鬼箭羽及同属植物主要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世界约有卫矛属(Euonymus L.)植物220种,我国有该属植物约110种。经统计有23种供药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笔者查阅文献,总结了该属植物鬼箭羽等药的药理与有效成分研究进展,以例对其更好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全世界约有卫矛属(Euonymus L.)植物220种,我国有该属植物约110种。经统计有23种供药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笔者查阅文献,总结了该属植物鬼箭羽等药的药理与有效成分研究进展,以例对其更好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药用贝母有效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旋坤  赖銮娇 《中药材》1989,12(9):45-46
中药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Fritillaria L.)某些种类的干燥鳞茎。贝母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60种,我国产有20多种,其中除轮叶贝母和米贝母外均已作药用。贝母属植物主要含异甾生物碱,近20年来,我国及日本、苏联学者对贝母生物碱作了研究,据资料报道,至1984年已分离97种生物碱,弄清了73种的化学  相似文献   

19.
獐牙菜属(Swertia)植物属龙胆科(Gentianaceac);在世界约有170种,我国约有80种,我国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仅云南就有78种。在我国,各民族民间应用本属多种植物入药的历史已很悠久。该属植物中已被民间作为药用的植物大多具有清热利胆、除湿、平肝风、舒肝健胃、强心、养血、解毒作用。用于治疗急性黄疸肝炎、流感、扁桃体炎、骨髓炎等疾病。在该属植物中已分离出100多个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其中主要成分齐墩果酸,具有消炎抑菌、降低转氨酶的作用;还有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硬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是当前治疗肝炎的有效药物之一。近年来又证明该药有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20.
袁青梅  杨红卫  赵静峰  郑保忠  李良 《中草药》2004,35(9):981-982,985
茜草科耳草属Hedyotis Linn.植物总共有420种,我国有60多种(包括变种及变型),我国云南、广西、福建、浙江、台湾等地均有生长,其中有20多种药用,主要用于治疗肝炎、肾炎、痢疾、腹泻、毒蛇咬伤和癌肿等症。但对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仍不很充分,特别是云南产耳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