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6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241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6篇
  1篇
中国医学   137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失血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A、B、C、D组,每组50例。A组为对照组,共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77.74±6.53)岁,骨折按AO/OTA分型:A型17例,B型19例,C型14例。B组术前30 min静滴TXA 1 g,共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79.25±6.55)岁,骨折按AO/OTA分型:A型19例,B型15例,C型16例。C组术毕在骨折断端筋膜处注射TXA 1 g,共50例,其中男19例,女31例,平均年龄(74.35±5.97)岁,骨折按AO/OTA分型:A型13例,B型22例,C型15例。D组术前30 min静滴TXA 1 g,术毕在骨折断端筋膜处注射TXA 1 g,共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76.62±6.21)岁,骨折按AO/OTA分型:A型21例,B型18例,C型11例。记录各组总失血量、隐形失血量;术后1天和3天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并发症发生率及输血率。结果B组(815.33±278.79)ml、C组(935.15±207.54)ml、D组(795.56±243.18)ml的总失血量低于A组(1096.88±223.79)ml,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B组(501.95±260.72)ml、C组(679.22±215.64)ml、D组(456.18±215.64)ml的隐性失血量低于A组(832.60±253.41)ml,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1天B组(110.84±11.73)g/L、C组(105.26±13.70)g/L、D组(109.40±13.81)g/L的血红蛋白值均高于A组(103.68±10.85)g/L,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C组相比,B组与D组在降低围术期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更有效果。术后3天四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使用TXA均可降低围术期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对术后康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且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静脉或联合应用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 2P ,GPⅡb/Ⅲa的表达。结果 冠心病患者治疗前CD6 2P(4 8 3± 15 .2 ) % ,GPⅡb/Ⅲa(80 4± 10 .3) %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CD6 2P(2 4 2± 12 .4 ) % ,GPⅡb/Ⅲa(4 8.8± 8.4 ) %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 <0 0 1)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结论 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牙龈上皮样血管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龈上皮样血管肉瘤一例王谦韩蓬张斌李智敏王娜恶性血管源性肿瘤是软组织中较为罕见的肿瘤,发生于牙龈组织者更属少见,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60岁。因左下牙龈肿块伴疼痛、溃烂和出血,经当地医院诊断为牙龈癌转至我院。作者单位:150001哈尔...  相似文献   
4.
5.
贻贝足丝蛋白(MFp)是一类能够在水下迅速固化,并能黏附在不同基材表面的特殊蛋白质,作为蛋白类生物黏合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可溶性地表达了贻贝足丝融合蛋白Sumo-Fp3(SFp3),并通过蘑菇酪氨酸酶在柱催化,将其中约5%的酪氨酸残基转化为DOPA。在含DOPA的SFp3(DSFp3)中加入分子量为1 500 kD的透明质酸后,形成的双组分生物胶水在牛皮表面的黏附力超过氰基丙烯酸盐组织粘合剂Dermabond?的两倍,并在5 min内达到最大黏附强度的52%。通过生物膜层干涉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到透明质酸与DSFp3存在静电层层组装行为,并形成紧密片层结构。本研究为蛋白质类生物胶水黏附强度低、固化慢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单臂微型外固定架结合简易内固定治疗粉碎性掌指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单臂微型外固定架结合简易内固定治疗粉碎性掌指骨骨折36例。结果本组获随访3~19个月,骨折均达近似解剖复位;手功能恢复结果:优27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91.7%。结论单臂微型外固定架结合简易内固定是治疗掌指骨粉碎性骨折一种有效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张大伟  田清业  刘光军  王谦  杨磊 《骨科》2012,3(2):72-76
目的探讨带血管薄层皮质骨-骨膜瓣嵌入开窗的异体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兔胫骨去抗原后制备异体骨标本,制作大段骨缺损动物模型,以带血管薄层皮质骨-骨膜瓣复合开窗的异体骨进行修复。术后观察骨缺损的X线影像,对移植物及其周围软组织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实验组骨缺损骨痂形成和改造塑形,新生血管长入骨缺损处,新骨形成和骨单位成熟较对照组早。结论以带血管薄层皮质骨-骨膜瓣嵌入开窗的异体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手术方法优于以骨膜瓣直接包裹异体骨,缩短骨缺损修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真菌性角膜炎病因、人群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搜集2008-01/2013-11就诊于我院眼科的233例233眼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人群特征、临床特点等情况。结果:重症真菌性角膜炎233例患者中,男153例(65.7%),男女比例约为1.9∶1;年龄分布中,中老年龄段人数居多,平均年龄52.7±11.3岁;居住地多为农村(78.1%);并且其职业以农民为主(66.1%),发病患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59.7%);重症患者中,188例(80.7%)患者具有明确的眼部外伤史,以植物性外伤为主(60.9%)。主要致病菌属为镰刀菌属,为90例(57.3%),其次为曲霉菌属47例(29.9%);治疗中手术率为87.9%。其中多数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为83例(52.9%),在镰刀菌及曲霉菌感染的重症角膜炎患者中,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者比例较高,为58.4%(80/137);行眼内容剜除术或眼球摘除术的重症患者中,68.4%(13/19)的患者为镰刀菌属感染。结论:我院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多为农村居住的中老年男性农民,可能与其经济条件及诊疗意识差有关。其主要致病菌为镰刀菌及曲霉菌属,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且预后差的重症患者多为镰刀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中医动物模型的建立在经方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卵清蛋白致敏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大鼠直肠半结扎模型、胃溃疡大鼠模型、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在经方研究中的应用。从造模方法、体会及经方研究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固本咳喘方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防治作用。方法: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固本咳喘方,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治疗,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6min行走距离(6MWD)、急性加重次数、呼吸困难分级、肺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咳嗽、咯痰、喘息、胸闷、气短、乏力、易汗、食少、畏寒、便溏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在咳痰、喘息、胸闷、气短、易汗方面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6min行走距离、急性加重次数皆有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呼吸困难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FEV1%下降明显(P0.01)。治疗组小气道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速(PEF%)、PEF25%、PEF50%、PEF75%、MMEF75/25%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P0.01),而对照组小气道功能指标则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PEF25%、PEF50%下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固本咳喘方可以有效改善轻中度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6min行走距离、呼吸困难程度,改善肺通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