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山东、宁夏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调查2006年山东和宁夏两地的22636位农村居民的四周患病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发现:四周内患病的居民,只有32.8%看过医生,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是影响就诊的因素。村卫生室是主要的就诊机构,选择的原因是离住所近;选择其他医疗机构的原因有服务质量好或有熟人:选择私立医疗机构的原因包括价格便宜。四周就诊的患病者个人自付的次均就诊费用为280.0元.占年人均纯收入及非食品性支出的7.7%和8.7%。患病但未采取任何治疗的患者中,15、9%是出于经济困难;9.2%的就诊患者被建议住院而未住院,其中,69.7%是因为经济困难。目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都没有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农村居民在医疗机构中接受门诊医疗服务的就诊情况。方法分析广西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情况。结果有54.7%的患者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两周就诊率为186.4‰,主要选择在乡、村两级医疗单位就诊。就诊的前三位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急慢性胃肠炎。两周平均就诊医疗费用100.0元,次均门诊医疗费用47.7元。两周未就诊率为45.5%,未去就诊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困难。结论应加强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建设、积极建设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大对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09年对宁夏西吉县农村居民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调查西吉县农村居民1 180户5 840人。自报两周内患病者719人,其中就诊264人,未就诊455人;未就诊者54.29%采取自我医疗,另外45.71%未采取任何治疗的原因分别为:经济困难占57.70%,自感病轻占21.60%,其他占20.70%。两周患病未就诊率为63.28%,男性(66.78%)高于女性(58.61%);汉族(68.89%)高于少数民族(59.9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民族和患病严重程度对农村居民未就诊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吉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率较高,对门诊服务利用程度较低;性别、民族、患病严重程度和经济因素是西吉县农村居民患病未就诊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顺义区4镇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农村地区居民的门诊服务利用状况.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人口的社会经济学特征、家庭状况、两周患病情况,两周就诊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两周患病率为209.8‰,千人口两周患病天数为2262天。两周就诊率为138.8‰,两周未就诊率为33.5%。顺义区农村居民的平均门诊费用为525.8元,门诊费用中位数为120元。结论顺义区4镇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选择就诊医疗机构时侧重于基层机构,选择原因侧重于便捷程度和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状况,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黑龙江省2 430户共9 740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AS 8.1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调查地区农村居民2周总患病率为13.53%(1 317/9 740),2周患病率在不同调查县和年龄组农村居民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县农村居民2周患病就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患病未就诊主要原因为经济困难、没钱;应住院而未住院比例为79.22%(2 157/2 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居民应住院而未住院在不同县、家庭年收入、家庭是否有存款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门诊就诊利用状况好于全国水平,但农村住院服务利用较低,农村住院服务利用与农村居民经济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6.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调查,发现山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转变为合理的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障碍是经济困难和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差;设备条件差、医疗费用高是农村居民对就诊医疗机构不满意的重要原因。合理布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完善新农合的费用补偿机制是促进农民卫生服务需求转变为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西容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广西容县3个乡镇6个行政村445户2 283名居民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调查地区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223.8‰,慢性病患病率为16.0%;两周就诊率为32.9%;住院率为7.4%。92.9%的患者就诊时选择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57.7%的住院者住院医疗机构选择县级医院。22.9%的未就诊病人与71.4%的未住院病人是缘于经济困难。结论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程度较高,就医流向基本趋于合理;疾病经济负担仍是影响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城市居民在医疗机构中接受门诊医疗服务的就诊情况。方法开展了广西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城市居民中有48.8%的患者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两周就诊率为147.2‰,主要选择在地市级医院就诊。就诊的前三位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急慢性胃肠炎。两周平均就诊医疗费用273.5元,次均门诊医疗费用127.9元。两周未治疗比例为12.1%,未去治疗的原因主要是自感病轻和经济困难。结论应加强城市社区卫生组织建设、建设和完善城市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玉林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西玉林市2个县6个乡镇9个行政村653名老年人进行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调查地区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为375.2‰,慢性病患病率为51.6%。老年患者的两周就诊率为48.9%,住院率为18.5%。43.2%%的未就诊患者与64.7%的未住院患者是缘于经济困难未就诊和未住院。就诊的老年患者中89.5%就诊时选择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约50.0%的农村老年患者住院服务选择在县级医院。调查地区老年人的次均门诊医疗费用为106.7元,其中65.3%的患者全部自己支付门诊费用;平均住院费用为5080元,其中获得报销费用2281元,报销额占平均住院费用的比例为44.9%。结论广西玉林市农村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程度较高;疾病经济负担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医疗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2008年北京市农村居民家庭医疗费用支出情况等信息,为卫生部门了解北京农村医疗服务状况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京市农村居民2周患病率为183.3‰,2周就诊率为112.2‰,人均年医疗费用支出为798.01元;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占人均年收入的12.60%;医疗费用中次均门诊费用为370.21元,年人均门诊费用为331.71元,次均住院费用为7 335.60元.人均住院费用为12 005.57元;收入、文化程度、医疗保障、家庭人员构成等因素对人均年医疗费用有一定影响.结论 北京市农民医疗状况明显改善,但医疗负担仍然较重,新农合受到普遍欢迎,基层卫生服务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析,了解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慢性病住院费用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收集2008年湖南省12所基层医疗机构6种慢性病住院病人的住院费用资料,应用SPSS16.0软件包描述患者的住院费用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慢性病的次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检查费和化验费为10.6天、2626.4元、1279.8元、190.5元和335.5元,药品费、检查费和化验费合计占住院费近70.0%;脑梗塞、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糖尿病、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次均住院费用为3385.8元、2692.4元、2882.5元、2970.2元、2244.6元和2064.6元;城市二级医院、农村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次均住院费用为3402.2元、3046.0元和1167.9元;药品费在城市二级医院、农村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占50.5%、45.4%和56.1%;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住院天数、医疗制度、职业、慢性病种类及基层医院类型是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论基层医疗机构6种慢性病次均住院费用为2626.4元,明显低于大型综合性医院住院费用平均水平,住院费用几乎一半来自药品费用,脑梗塞的住院费用最高,年龄越大、住院天数越多、有医疗保障制度、非农村劳动者、丧偶和城区医院的住院患者其慢性病住院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1998-2003年中国妇女住院分娩费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描述1998-2003年间我国妇女住院分娩费用的变化趋势及在地区与机构间的分布.方法 利用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计算不同年份组、城市农村、不同分娩机构的顺产和剖宫产的费用,并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近年来我国住院分娩费用普遍上涨,顺产费用城乡分别从1998-1999年的1646元和597元上涨到2002-2003年的1 884元和657元,剖宫产费用城乡分别从1998-1999年的3 155元和2 327元上涨到2002-2003年的3 633元和2 392元.城市住院分娩的平均费用明显高于农村,大城市分娩费用最高,四类农村最低.结论 1998-2003年我国城乡的住院分娩费用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都在上升,与其他服务费用相比,住院分娩费用的上升幅度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中国缺少全国性乙型肝炎(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研究,本病的社会经济危害未能阐明,乙肝防治经济学评价缺乏关键参数;本研究旨在获得我国不同地区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及年均直接、间接和无形费用。方法 选取中国12个地区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采用时间阶段连续病例整群抽样法,对住院治疗的乙肝相关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直接费用包括直接医疗和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费用采用人力资本法,分地区按城镇和农村人口计算患者和陪护人误工费;无形费用采用支付意愿法。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直接和间接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国12个地区共调查医院27所,有效调查样本4 718例,总应答率为77.7%。按住院期间计算,平均住院29.2(27~34)d,例均费用16 832.80元,药费(10 365.10元)占比(61.2%)最高;直接和间接费用分别为18 336.10元和4 759.60元,二者之比3.85:1,直接和间接费用高低与乙肝严重程度相一致。直接医疗费用为17 434.70元,高于直接非医疗费用(901.40元);直接医疗费用中,住院费高于门诊费和自购药费;直接非医疗费用中,旅费最高。间接费用中,患者误工费(3 832.50元)高于陪护人误工费(927.20元)。直接和间接费用合计高低依次为肝移植、重型乙肝、原发性肝癌和失代偿期肝硬化,而急性乙肝、代偿期肝硬化和慢性乙肝(CHB)较低。直接和间接费用共同影响因素为医院级别高、乙肝相关疾病严重、城市户籍、使用抗病毒治疗、住院天数多、家庭收入高。按1年计算,年均门诊和住院3.74次和1.51次,年均直接、间接和无形费用分别为30 135.30元、6 253.80元和44 729.90元,合计总费用为81 119.00元;直接、间接和无形费用的构成比分别为37.3%、7.7%和55.0%。年均直接费用中,住院直接费用(26 074.20元)高于年均门诊费(4 061.10元),年均直接医疗费用(28 402.80元)远高于年均直接非医疗费用(1 732.50元)。年均间接费用中,门诊和住院间接费用分别为763.60元和5 490.10元。年均无形费用以肝癌最高,肝硬化和CHB次之,重型乙肝和肝移植均较低,急性乙肝最低。结论 乙肝相关疾病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经济负担,患者更多的依赖医疗服务,非医疗服务费用较少;采取有效治疗策略,遏制乙肝相关疾病的恶化,将会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乙肝相关疾病对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可用无形费用给出经济学表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评价北京市基于时间序列的卫生筹资总额、结构变化等。方法: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结果:2000—2016年北京市卫生筹资总额从166.72亿元增长到2 048.99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3.00%,人均卫生总费用从1 222.65元增长到9 429.73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5.27%增长到7.98%,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城乡差异较大。结论:北京市卫生总费用变化体现宏观政策变化,社会卫生支出高速增长,政府对卫生筹资贡献的影响力减弱,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总筹资比重下降,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有所缓解。建议:保证政府卫生投入的可持续性,规范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引导社会资本流入医疗,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控制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  相似文献   

15.
抗菌药物价格曲线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寻求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办法。方法将本院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按价格分段,每段制定一定比例,按此要求定期检查、统计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数量,所得数据在Excel下生成曲线,根据曲线分布进行全院整体分析,分科室局部分析,以此来考核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价格曲线管理前:本院使用〉30~40元/g的抗菌药物品种占全院抗菌药物消耗金额的24%;〉40元/g的抗菌药物品种占全院抗菌药物消耗金额的6%;人均抗菌药物消耗费用为673.45元;抗菌药物价格曲线管理后:使用〉30~40元/g的抗菌药物品种占全院抗菌药物消耗金额的9%,比管理前下降15%;〉40元/g的抗菌药物品种占全院抗菌药物消耗金额的1.8%,比管理前下降4.2%;人均抗菌药物费用264.65元,比管理前人均费用下降408.80元。结论抗菌药物价格曲线管理措施切实可行。不仅可宏观地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而且具有一定量化标准,好控制,可操作,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中国烟草消费价格变化,了解中国居民对烟草价格的可负担性。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抽样方法,在全国抽取16 800户家庭,使用微型计算机在每户家庭中随机抽取1名调查对象,采用全球烟草监测系统中的标准问卷,根据中国特点加入了公共场所禁烟法规的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现在吸烟者购买20支卷烟的费用中位数为9.9元,有25%的人购买20支卷烟的费用不超过5.5元,仅有10%的人会购买20支价格在19.9元以上的卷烟。50%的人每月购买卷烟的费用不超过181.4元。2010-2015年城乡居民购卷烟的费用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均降低,城市从10.5%降至8.8%,农村从21.1%降至17.3%。结论 2010-2015年中国卷烟消费价格的可负担性在提高,卷烟相对消费价格在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重庆市2011—2020年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产生的社会效益。方法 收集《传染病监测系统》中2011—2020年重庆市登记涂阳肺结核患者(初治涂阳和复治涂阳)治疗转归情况和肺结核患者劳动人口比例,历年各级政府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历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等数据,采用常用卫生经济学方法评估10年间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的社会效果、社会效用和社会效益。结果 2011—2020年,全市共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约3.60亿元,成功治疗涂阳肺结核患者60 924例,避免45.69万名健康人受传染,挽救43.41万个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为社会节约医疗费用3.26亿元,挽回社会经济损失约176.25亿。保持目前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条件不变,每投入787.70元即可避免1名健康人被传染,每投入829.16元即可挽救1个DALY,每额外投入1元即可产生49.87元的经济效益。结论 10年间重庆市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产生了较大的卫生经济效益,建议各级政府继续加大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宁夏某县级医院为样本,选取15种代表性疾病,采取了以项目平均成本、临床路径和床日成本与费用3种方法进行成本测算。方法一,发现15个主要病种平均病种费用为4 129.65元,平均成本为4 597.74元,平均例均费用低于成本405.09元;方法二,研究表明15个主要病种平均成本为3 456.17元,平均例均费用高于成本为673.48元;方法三,病种费用普遍低于成本,但费用与成本相差不大,费用低于成本平均为553.23元。建议,在完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施以临床路径和成本测算为基础的单病种支付方式,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南京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因艾滋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疾病名称将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分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AIDS), 收集两者过去一年因艾滋病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经济损失。对总费用和直接医疗费用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探寻其影响因素。结果 133例HIV感染者年直接医疗费用和总费用中位数分别为1 200元和1 972元, 145例AIDS患者年直接医疗费用和总费用中位数分别为1 060元和2 826元。HIV/AIDS直接医疗费用和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样本来源不同, 总费用不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发病时间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直接医疗费用呈负相关, 经同性性接触感染者医疗费用低于异性性接触者, 样本来源为其他就诊的检测者直接医疗费用高于自愿检测咨询者。结论 应进一步扩大检测和治疗覆盖面, 以期尽早发现感染者, 尽快给予抗病毒治疗, 维持患者免疫功能, 进而降低HIV/AIDS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特约分娩点孕产妇保健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特约分娩点孕产妇保健状况,为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05年1~12月在上海市南汇区新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娩的所有流动人口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病史资料和流动人口分娩登记表信息,对1152例流动孕产妇构成、产前检查次数、分娩方式及分娩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没有做过产前检查或只有1次产前检查的流动孕产妇占60%,产前检查次数与产次有关(P<0.0001),流动孕产妇剖宫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3 387元,阴道分娩组平均住院费用为1105元,结论: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率低,住院分娩费用相对其收入仍偏高,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降低经济负担,为更多的孕产妇提供限价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