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用生物信息学一致性相关系数(CCC)法预测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方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药物敏感性基因。方法使用5种统计学方法: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Welch's t-test、ANCOVA和rank-based ANCOVA,从NCI 60数据库筛选药物敏感性基因,通过CCC筛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药物敏感性基因。利用在线数据库DAVID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可能应用于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药物敏感性基因:顺铂的药物敏感性基因主要富集在蛋白聚糖、细菌侵袭上皮细胞通路中;长春瑞滨的药物敏感性基因主要与癌症信号通路、蛋白聚糖有关。结论生物信息学CCC法可应用于筛选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基因,可能为将来构建NP方案精准化疗模型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肝配蛋白A1(ephrin-A1,EFNA1)与卵巢癌铂类耐药的关系。方法 运用Oncomine和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在线工具分析EFNA1在全身肿瘤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TISIDB结合TNMplot以及muTarget分析EFNA1与不同卵巢癌病理参数的相关性;Kaplan-Meier Plotter结合PrognoScan进行EFNA1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相关性分析;GEO数据库分析EFNA1在铂类敏感性与铂类耐药性的卵巢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检测EFNA1在顺铂敏感或耐药性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CCK8检测顺铂耐药性卵巢癌细胞系A2780-DDP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A2780-DDP细胞凋亡,Coremine文本挖掘分析EFNA1介导卵巢癌顺铂耐药的生物过程。结果 EFNA1在卵巢癌中高表达,而且与卵巢癌患者的病理参数、生存率显著相关;EFNA1在铂类耐药性卵巢癌组织或细胞中高表达,并且与卵巢癌铂类化疗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EFNA1敲低后抑制了顺铂处理后的A2780-DDP细胞的增殖,促进了凋亡。细胞增殖、凋...  相似文献   

3.
张献波  董英辉  胡跃云 《河北医药》2012,34(8):1141-1143
目的 研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与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 PV-9000二步法,检测30例初治ⅢB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RRM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与吉西他滨(简称GEM)+顺铂方案化疗敏感性,以及吉西他滨+顺铂化疗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RRM1的阳性率为56.67%,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RRM1表达及吉西他滨+顺铂化疗疗效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病理分型均未见相关性(P<0.05).RRM1阳性者接受吉西他滨+顺铂的有效率低于RRM1阴性表达者,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 RRM1的表达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敏感性的指标之一,RRM1低表达患者从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方案中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外肿瘤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52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对13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顺铂(CDDP)、卡铂(CBP)、奥沙利铂(LO HP)、紫杉醇(PTX)、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ICTX)、吡喃阿霉素(THP)、依托泊苷(VP-16)、吉西他滨(GEM)、长春新碱(VCR)、长春瑞滨(NVB)等11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的药敏结果有相关性.而对阿霉素、羟基喜树碱这2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结果无相关性.结论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代替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试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基因BRCA1在肺癌中的作用,其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和肿瘤发生中的蛋白特性。BRCA1蛋白在肺癌肿瘤组织的低、高水平表达。回顾性分析BRCA1表达水平与顺铂-化疗的相关性。方法以乳腺癌的细胞株作为阳性对照组,对肺癌组织中的BRCA1亚细胞分布做了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实验并进行量化。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统计学系统。结果 BRCA1蛋白在肺癌的组织中呈一定比例分布,这点在不同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均得到证实。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证实BRCA1蛋白在肺癌细胞胞浆和胞核间互动,24%BRCA1蛋白在细胞核分布,40.3%胞核、胞浆同时存在,35.7%只在胞浆中存在BRCA1蛋白。肺癌组织呈BRCA1低表达(占患者总人数40%)和高表达(占患者总人数30%)的患者其预后与顺铂治疗有相关性。结论我们的多病例研究结果都证实BRCA1的胞浆胞核有明确比例分布,提示其可能参与肺癌组织中蛋白功能调节机制,并可能具有与肺癌发生相关的蛋白特性,BRCA1表达与顺铂化疗预后的相关性得到证实。在肺癌细胞其亚细胞分布现象预示着将有更好的肺癌临床治疗的生物靶点。研究也提示预测BRCA1蛋白表达水平(低表达)预示以顺铂化疗有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表达水平与NP方案化疗耐药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R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顺铂化疗耐药及1a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LRP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性别及组织学类型无关,而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NP化疗的耐药性有关。LRP的表达阳性患者1a生存率为25.7%,低于阴性患者的51.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RP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NP方案化疗耐药有关,LRP的高表达往往提示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7.
紫杉醇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桂英 《中国药业》2003,12(3):74-74
目的:观察紫杉醇加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用紫杉醇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7例。结果: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1例,总有效率48.14%。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及关节或肌肉痛。结论:紫杉醇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8.
许凌  黄诚 《福建医药杂志》2000,22(2):132-133
目的 观察诺维本和紫杉醇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  1995年 6月~ 1998年 8月本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5 2例 ,随机分两组进行观察。 结果 诺维本加顺铂有效率达 42 % ,紫杉醇加卡铂有效率达 38.4% ,相比疗效无显著差别 (P>0 .0 5 ) ;毒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紫杉醇加卡铂要比诺维本加顺铂轻 (P<0 .0 1)。 结论 诺维本加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略高于紫杉醇加卡铂 ,但毒副反应要高于紫杉醇加卡铂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癌症中Akt(又称PKB,即蛋白激酶B),CDK2(cyclin—dependent kinases,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与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判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从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和胸外科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出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新辅助化疗前穿刺活检病理组织为对照组,试验组为顺铂联合紫杉醇组,80例患者均为进行新辅助化疗2周期后再行手术的患者。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及逆转录PCR法检测pAkt和CDK2在新辅助化疗前及手术后的表达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分析AKT、CDK2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表明,新辅助化疗二周期顺铂联合紫杉醇组P—Akt表达均低于新辅助化疗前(P〈0.05)。提示pAkt、CDK2表达与化疗疗程负相关,随化疗时间的延长,pAkt、CDK2表达降低(P〈0.05)。逆转录PCR法检测Akt与CDK基因的表达新辅助化疗二周期顺铂联合紫杉醇组AktRNA的表达低于新辅助化疗前,CDK2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新辅助化疗前(P〈0.05)。AktRNA、CDK2RNA的表达与化疗疗程负相关,随化疗时间的延长,AktRNA、CDK2RNA的表达降低。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使肿瘤组织缩小,提高,临床手术的切除率。AKT和CDK2作为参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基因。新辅助化疗能有效降低肿瘤基因AKT和CDK2的RNA及蛋白表达,且随化疗疗程延长及患者联合化疗的应用,AKT基因表达降低,CDK2基因表达的降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顺铂的耐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顺铂的耐药性存在多种机制,包括顺铂蓄积降低、谷胱甘肽(GSH)和金属硫蛋白水平增加、DNA修复增强等,凋亡过程中至癌基因的表达和信号转导通路的改变也与顺铂的耐药性有关。在这些机制中,顺铂蓄积降低最常见,使用DNA修复抑制剂及能增加顺铂蓄积和降低GSH的药物可增加对顺铂的敏感性,但是,所试验的药物均不能完全逆转顺铂的耐药性。这表明,体外试验中同一细胞系中产生了多种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具有"扶正解毒祛瘀"作用的中药复方消岩汤对耐顺铂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的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耐顺铂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系作为获得性耐药模型,给予消岩汤含药血清,采用Western Blotting 免疫印迹法及RT-PCR技术检测MDR的表达产物P-gP的含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消岩汤含药血清药物浓度的增加,P-gP蛋白表达逐渐减弱(P<0.05);与对照组比较,经不同浓度消岩汤含药血清作用后,A549/DDP细胞中的MDR1基因的mRNA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基因表达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 消岩汤逆转肺癌耐药的可能机制为通过抑制细胞膜上P-gP及其基因的表达而阻止细胞对顺铂的输出,从而聚集细胞内的药物浓度达到有效逆转肺癌耐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慧  陈滔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41(12):2289-2293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随访、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2013年6月—2015年8月选择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常规化疗;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都治疗观察4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癌胚抗原(CEA)、载脂蛋白A1(ApoA1)表达情况,随访并比较两组的生存期。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5%和41.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皮肤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毒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CEA值都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E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ApoA1值都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poA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44±2.12)个月和(11.94±3.19)个月,KM法分析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表达水平,提高ApoA1表达水平,提高治疗疗效,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承婷  孙清 《肿瘤药学》2022,12(6):775-778
目的 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观察组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鳞癌治疗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4级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4级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且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microRNA-99a、miRNA-145的影响。方法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紫杉醇和顺铂治疗,观察组使用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microRNA-99a及miRNA-145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ORR)为46.00%,疾病控制率(DCR)为86.00%,均高于对照组的24.00%、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icroRNA-99a及miRNA-14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icroRNA-99a及miRNA-14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microRNA-99 a、miRNA-145的表达,有助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线粒体肌酸激酶1A(creatine kinase mitochondrial 1A,CKMT1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HPA、GEPIA、GEO等数据库或在线分析工具分析CKMT1A在NSCLC及顺铂耐药性NSCLC细胞系的表达,运用非配对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通过STRING结合DAVID 6.8分析CKMT1A互作基因的通路富集,运用Fisher Exact Test计算富集P值;microRNA.org结合Targetscan进行miRNA-mRNA互作分析进一步证明CKMT1A在NSCLC化疗耐药性中的作用;运用COREMINE工具进行文本挖掘分析显著富集的通路与NSCLC化疗耐药性的关系,以及microRNA与NSCLC化疗耐药性的关系;通过Kaplan Meier-plotter运用log-rank检验分析CKMT1A表达量、microRNA表达量与NSCLC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以及CKMT1A表达量与NSCLC化疗患者OS的相关性。结果 CKMT1A在NSCLC患者及顺铂耐药性的NSCLC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0),而且与患者的OS显著相关(P<0.05);代谢途径,尤其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途径在CKMT1A互作基因中具有显著性富集(P<0.05),而且与NSCLC化疗耐药性密切相关;hsa-miR-103和hsa-miR-107靶向于CKMT1A,而且与NSCLC患者OS和化疗耐药性相关。结论 高表达CKMT1A影响NSCLC的预后及化疗耐药性,而且有可能通过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途径或者microRNA转录后调控介导NSCLC化疗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消癌平口服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TC方案(卡铂+紫杉醇)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第1天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7.5 mg/kg;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消癌平口服液,10 mL/次,3次/d。21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持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Karnofsky(KPS)评分、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CR)(78.12%vs 67.19%)和客观缓解率(ORR)(64.06%vs 51.5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CEA、NSE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CA125、CEA、NSE水平降低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KPS评分升高较多(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OS和PF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降低、白细胞降低和肝功能异常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癌平口服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紫杉醇每周疗法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紫杉醇每周疗法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经病理学诊断的晚期NSCLC患者59例,紫杉醇60mg/m^2,第1,8,15天用药,每次静脉滴注3h;顺铂30mg/m^2,静脉滴注2h,第2,3,4天用药。28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59例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24例,进展7例,近期总有效率为47.46%;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脱发、神经毒性及恶心、呕吐等,患者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每周疗法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是一个疗效较高、毒副反应可耐受的好方案。  相似文献   

18.
李大为 《中国当代医药》2012,(26):80+82-80,82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传统化疗药物顺铂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所有患者完成4个周期用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91.23%,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为70.1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和卡铂联合治疗非小细胞癌有显著效果,副反应发生较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长春瑞滨(NP)或吉西他滨(GP)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成本效用。方法 60例晚期NSCLC患者,每组30例,化疗4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成本效用。结果 NP组和GP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36.6%和40.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52和8.37月,统计学检验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组和GP组治疗的一年生存率分别为36.6%和33.3%;2年生存率分别为16.6%和13.3%,成本效用比分别为1 123.41和1 556.61。结论 NP和GP方案治疗NSCLC疗效基本相似,但NP方案治疗的成本效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