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疗程序,优化单病种临床路径。方法使用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1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及对症处理,优化临床路径。结果对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的术前准备、常规医嘱、临床观察、疗效评估、护理、治疗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优化。结论^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肯定,在满足条件的医院,可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住院患者在用放射碘治疗前、治疗后给予精心照料和细致护理,使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形成主动护理和主动参与,保证了患者治疗及护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结果通过精心护理,预防和减少了放射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重视和加强放射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管理,有利于患者减轻病痛,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18F-FDG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经手术确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并已行1次或多次^131I治疗,行^18F-FDG PET/CT检查后,与治疗后全身^131I扫描结果比较,比较其在初次及多次^131I治疗后检查发现病灶的情况,并对两种检查的一致性进行对比。结果20例患者中,PET/CT发现病灶数与^131I全身扫描发现病灶数无显著性差异;但结果显示在首次治疗后^131I扫描发现病灶数少于PET/CT,第2、3次治疗后^131I扫描发现病灶数多于PET/CT,多次治疗后^131I扫描发现病灶数又少于PET/CT。结论 ^1F-FDGPET/CT和治疗后^131I全身扫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诊断方面均有较高价值,临床应用中应视具体情况选择,两者配合应用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131I是一种放射性物质,能在甲状腺组织中蓄积,临床上应用其β射线对甲状腺组织的破坏作用来达到降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和治疗转移病灶的目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隔离观察。患者较多出现恐惧心理,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反应,极少数患者出现骨髓抑制,需引起注意。本文回顾总结了1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的护理体会,重点在于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并发症并作出相应处理,有效的帮助患者渡过一周隔离期。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腺常见的肿瘤,发病率有一定种族和地区差异,在甲基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占14.7%~28.6%,有报告甲癌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近20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20%。目前甲状腺癌诊治问题已受到临床重视,^131I是对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经典治疗方法之一,但目前国内应用较局限,致使某些适宜^131I治疗的患者,未能得到恰当的治疗,2000年至2002年,我们为30例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作了^131I内放疗。初步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手术联合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1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良好,但有4%~8%的乳头状腺癌和15%~19%的滤泡状腺癌发生血行转移,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为肺和骨。^131I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依赖于肿瘤能否吸收碘。据报道,^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及淋巴转移治疗效果较好。为了解^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疗效和预后,作者分析了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预后和^131I治疗对骨疼痛缓解、病灶消除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尚毓  于淑芬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58-58,60
目的观察分析131I碘在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例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接受131I治疗,同时加服甲状腺素。对所有患者严密的随访3-6年。记录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和治疗肿瘤转移灶的疗效。结果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清除率88.9%。滤泡状甲状腺癌患者清除率80.0%。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采用131I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肿瘤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分化型甲状腺癌76例^131I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口服^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效果,旨在探讨^131I碘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1—05—2012—04收治的甲状腺癌全切或次全切术后76例,给予口服^131I治疗,服^131I后6个月随访复查,通过监测^131I全身显像、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游离三碘甲状腺激素(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颈部超声检查决定患者服^131I情况。结果76例甲状腺癌患者,有32例未发生转移的甲状腺癌,均经口服1次^131I治愈,一次治愈率42.1%;有35例患者(5例无转移,30例有转移病灶)经过多次^131I碘治疗后治愈,总治愈率达88.2%(67/76)。5例合并转移的DTC经过服^131I治疗后甲状腺残留或转移病灶有所缩小但未消失,也没有发现新的转移灶及原有病灶扩散。总有效率94.7%。4例合并转移的DTC患者经多次^131I疗效果不明显。多次大量服^131I的患者也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应该服^131I治疗,以预防和减少复发;残留较多甲状腺组织或有转移的需多次^131I治疗;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预后良好。手术切除原发灶+^131I治疗+永久性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和^131I全身显像(WBS)是判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后有无复发及转移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对预测疾病的变化上存在某些差异,本文总结了2000年11月--2008年5月在我院接受正规^131I治疗的67例DTC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和^131I全身显像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评价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护理与辐射防护措施。方法:行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80例。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治疗前准备和护理;(2)治疗隔离期的观察和护理,辐射防护;(3)治疗后护理。结果:81.2%(65/80)颈部残留甲状腺组织完全破坏,79.3%(46/58)转移灶消失。结论:根据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特点,采取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可减少对公共环境的影响,合理的临床护理对策对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和疗效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新型护理组与普通护理组,每组72例。普通护理组给予传统基础护理干预,新型护理组在传统基础护理干预实施的同时加用个体化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新型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采用131I治疗过程中给予个体化针对性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利于机体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放射性碘(^131I)扫描研究含碘造影剂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肺转移病灶^131I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实施^131I治疗前患者是否接受增强CT扫描及其与治疗的间隔时间分为增强CT扫描1组(间隔时间〈3个月,n=32)、增强CT扫描2组(间隔时间≥3个月,n=27)和未接受增强CT扫描的阴性对照组(n=23)。^131I治疗后,^131I扫描观察和分析各组肺转移病灶的摄碘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肺转移病灶^131I扫描阳性率比较显示,增强CT扫描1组明显低于增强CT扫描2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增强CT扫描2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131I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扫描1、2组肺转移病灶实施首次^131I治疗后,^131I扫描表现为阴性患者的疗效差于阳性患者。结论^131I扫描对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肺内病灶的^131I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接受^131I治疗前3个月内使用含碘造影剂会影响该类患者肺内病灶对^131I的摄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放射性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时辐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9例多次行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累积剂量18.5~74.0 GBq)纳入研究对象,收集其治疗前及治疗后4个月时血细胞情况、肝肾功能指标及唾液腺ECT显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31I治疗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红细胞数量略增高(P〉0.05),淋巴细胞数量略有减低(P〉0.05);(2)^131I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指标ALT、AST、BUN、SCREA、ALP无明显变化;(3)^131I治疗后患者双侧腮腺分泌及排泄功能减低(P〈0.05),双侧颌下腺分泌及排泄功能略下降(P〉0.05)。结论:高分化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对各系统不同程度的损伤是存在的,但绝大多数损伤是轻微的,不会带来临床恶性事件。  相似文献   

14.
李传琼  崔邦平  代文莉  胡伟 《海南医学》2012,23(23):143-144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进行131I治疗的辐射防护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避免出现放射性污染事件,患者服131I后,按要求在放射性核素病房隔离,达到安全剂量方可解除隔离.隔离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可视对讲系统指导患者生活习惯,避免排泄物污染,减少不必要的辐射,密切观察放射治疗反应,关注隔离期间患者的心理健康.患者出院后指导患者采取辐射防护措施,随访患者出现的近远期并发症.结果 本研究对采用131I治疗的6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起到了较好的护理防护作用,未出现放射性污染事件,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时制定完整的护理干预计划,可减少患者和公众的医疗辐射,早期发现并发症并积极预防,配合医师保证治疗计划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采用手术 ^131I治疗 甲状腺激素抑制是DTC最佳治疗方案,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及其抗体(TaAb)的检测尤为重要。我们对56例DTC患术后或/和^131I治疗后的患进行血清Tg和TaAb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31I 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已有50余年的历史,尽管此疗法利弊一直存在争议,但专家学者一直致力于对^131I 治疗的研究。我们分析131I 清甲、清灶治疗以及对局部复发和(或)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等方法和结果,时^131I 治疗并发症的风险性做出尽可能中肯的评价。^131I 清甲治疗的优点包括:①提高血清TG测定的特异性水平;②提高全身碘扫描诊断复发和(或)转移性疾病的灵敏度;③使治疗效果最大化;④131I 清甲治疗后的全身碘扫描能够辅助诊断全身其他部位转移的、在清甲治疗前无法实施碘扫描或者清甲治疗前碘扫描无法诊断的病灶。^131I 清灶治疗的潜在优点包括降低复发率以及降低因未知的微小病灶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病灶造成的患者死亡率。^131I 治疗复发和(或)远处转移病灶的潜在优点是降低复发率和降低特异性疾病的死亡率和(或)疼痛。^131I 清灶治疗的不良反应和风险与恶性肿瘤一样,最常累及的器官及系统如眼/鼻、唾液、肺、胃肠、造血系统以及生殖系统。虽然人们对^131I 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的争议从未停止,但是它的疗效和风险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这对医生和患者在选择是否进行^131I 治疗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型甲状腺癌再分化后接受131I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出现去分化后接受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后再分化接受131I治疗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无放射性肺炎、喉头水肿、放射性物质污染环境等病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从服药前的准备、开放型放射性131I防护、服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出院指导等四个方面进行精心专科护理配合是本组患者顺利接受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131I清除甲状腺残余组织(清甲)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09年6月在我科接受甲状腺癌切除术以及^131I清甲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31I清甲治疗的效果将患者分为清甲成功组(n=81)与清甲失败组(n=54)。采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求影响^131I清甲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①经χ^2检验,两组患者的残余甲状腺质量、24h甲状腺吸碘率、^131I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残余甲状腺质量、^131I剂量是影响^131I清甲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根据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131I清甲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手术+^131I治疗+甲状腺激素抑制是目前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最佳综合治疗方案,所有DTC患者术后均应用^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但在发生转移的DTC病人约有1/3失分化,DTC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表达障碍和浓聚碘的功能丧失,使^131I治疗和T4抑制TSH治疗无法进行。近年来我院开展了利用维甲酸(RA)诱导分化治疗DTC的临床应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约占甲状腺癌的90%[1],是近年世界上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多采用"手术+131I+甲状腺激素抑制"三步方案治疗。多数患者对131I治疗的了解较少,同时又由于手术的创伤、术后多周期性的131I治疗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给患者带来身体的不适及巨大的心理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