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诊治。方法对13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患儿,进行胸部CT气道三维重建、气管内造影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10例先心根治术中,3例未处理气管狭窄,3例行气管切开,4例行气管成形术。结景胸部CT气道三维重建和纤维支气管镜,能较为安全地明确气管狭窄的位置、范围。3例气管切开患儿需要长期带管生存;4例气管成形术患儿有2例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结论胸部CT气道三维重建和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相结合,对于气管狭窄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根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以一期手术治疗为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诊治.方法对13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患儿,进行胸部CT气道三维重建、气管内造影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10例先心根治术中,3例未处理气管狭窄,3例行气管切开,4例行气管成形术.结果胸部CT气道三维重建和纤维支气管镜,能较为安全地明确气管狭窄的位置、范围.3例气管切开患儿需要长期带管生存;4例气管成形术患儿有2例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结论胸部CT气道三维重建和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相结合,对于气管狭窄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根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以一期手术治疗为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气管狭窄段切除断端吻合术联合气道介入治疗创伤性气管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17例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创伤性气管狭窄的患者,经气管狭窄段切除断端吻合术后随访,采用支气管镜和(或)螺旋CT三维重建对气管狭窄的位置、范围及局部炎性、水肿等情况进行评估,并记录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及气道介入治疗的处理和预后.结果 17例难治性创伤性气管狭窄患者中,男14例,女3例,年龄17~72岁,中位年龄47岁,气管插管后狭窄8例,气管切开后狭窄9例,狭窄段平均长度(2.4±1.2) cm,平均气道内径(4.6±1.7) mm.按狭窄类型分型:肉芽增生性狭窄9例,瘢痕性狭窄7例,动力性狭窄1例;按治疗方式分型:难治性气管狭窄12例(经3次气道介入治疗无效),复杂性气管狭窄5例(需直接选择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经狭窄段切除断端吻合术后未发现吻合口瘘或气管断裂等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13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平均气道内径增加至(12.6±1.8) mm;术后发生再狭窄4例,均为单纯性肉芽组织增生性狭窄,其中2例需置入气道支架治疗.4例患者平均经介入治疗3次后病情稳定,随访1年均无再狭窄发生.结论 气管狭窄段切除断端吻合术治疗良性创伤性气管狭窄的疗效良好,少数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再狭窄,因再狭窄类型为单纯性肉芽增生性狭窄,联合气道介入技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难治性或复杂性创伤性气管狭窄应及早行气管狭窄段切除术联合气道介入治疗,此联合治疗方法可缩短治疗疗程,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困难气管插管中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优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13例患者均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结果 所有预计气管插管困难或经口插管失败患者改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均获成功。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对困难气管插管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气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气管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镍钛合金支架治疗气管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中、晚期气管肿瘤所致气道重度狭窄患者,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行气管支架置入术。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气管支架,狭窄气道明显扩张,呼吸困难立即改善。结论经纤支镜置入镍钛合金支架对失去手术时机的气管内中晚期肿瘤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的姑息治疗手段,在短期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继续进行放化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鼻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护理体会.方法:急危重症患者58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有效气道湿化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吸痰时机,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利于早日康复.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口鼻气管插管患者行机械通气护理,是一种及时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在院前急救中采用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内插管技术,统计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1例患者院前均一次性插管成功,插管时间1~5min,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内插管技术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可在院前急救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重建成像分析在气管狭窄患者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X线胸片示气管受压狭窄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3例。术前患者从舌骨上缘至颈7下缘行螺旋CT扫描。选择CT模拟支气管镜、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图像。测量气管受压狭窄段的长度;气管受压狭窄段末端距环状软骨的距离;气管受压狭窄最严重处的直径、横截面积;未受压处气管的直径、横截面积。按Cotton(1989)分级标准评定患者的气管狭窄程度。气管狭窄程度Ⅰ级的患者,予常规诱导、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术后患者呼吸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气管狭窄程度Ⅱ~Ⅲ级的患者,予芬太尼0.05mg、丙泊酚1~2mg·~(-1)镇静、镇痛,表面麻醉下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术后带气管导管入ICU治疗。结果 13例患者中,气管狭窄程度Ⅰ级10例,气管狭窄程度Ⅱ级3例。气管狭窄最严重处直径3.4~9.3mm,平均(6.5±1.3)mm;气管狭窄最严重处横截面积0.82~1.23cm~2,平均(1.03±0.8)cm~2;狭窄段长度2.8~6.0cm,平均(4.5±0.8)cm;气管狭窄段末端距环状软骨5.0~7.1cm,平均(6.1±0.5)cm。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麻醉诱导插管,且首次插管成功率为100%。术后,10例患者呼吸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3例患者入ICU治疗24~48h后拔除气管导管。13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麻醉前行螺旋CT气道重建成像分析,对指导气管受压狭窄患者的围术期气道管理及提高该类患者麻醉的质量与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衰竭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技巧。方法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内插管技术。结果38例呼吸衰竭患者均一次性插管成功。插管时间1-5min。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内插管技术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 (呼衰 )是临床急症 ,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抢救的关键就是建立人工气道 ,改善通气。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不同对患者的影响亦不同。我们通过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经鼻盲插、喉镜直视下经口插管及气管切开置管抢救呼衰患者 6 7例 ,现就其各自特点做一对照分析。1 临床资料6 7例呼衰患者年龄 2 3~ 78岁 ,平均 6 2岁。致病原因 :肺心病 48例 ,脑外伤并感染 5例 ,各种原因致ARDS 4例 ,危重哮喘 3例 ,腹部手术感染 3例 ,胸部手术并感染 1例 ,急性左心衰1例 ,脑出血 1例 ,气管切开拔管后气管狭窄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应用新型硬质可视纤维气管镜对困难气道全麻病人进行气管内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需全麻的困难气道病人39例随机分为3组:A组(Levitan硬质可视纤维气管镜组),B组(Shikani硬质可视纤维气管镜组),C组(纤维支气管镜组),每组13例.全麻麻醉诱导完成后观察插管成功率、完成插管时间、血压心率变化、有无损伤、术后有无咽喉痛和声音嘶哑及持续时间.结果 3种插管方法用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插管成功率相似,但A组的第1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C组.完成插管时间:A组最快,C组最慢.结论 对于可以行面罩通气的困难气道全麻病人,Levitan硬质可视纤维气管镜是一种插管成功率高、损伤小、快捷可行的气管插管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的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1例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支气管断裂中,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7例行支气管端端吻合术,1例行肺叶切除术。3例气管损伤中,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1例气管完全断裂行气管端端吻合术,2例气管裂伤小于其周径1/3,行保守治疗。结果:11例均治愈。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气管、支气管损伤确诊最重要的手段;支气管成形术是主要手术方式;对小于气管周径1/3的裂伤可试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3.
全身麻醉时通常需要行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 ,而且气管内插管还涉及到气道梗阻、呼吸困难的治疗及复苏处理。据统计 ,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约为 2 %~ 3 % [1 ] 。我院自 1 998年 1 0月至 2 0 0 1年 2月 ,为 86例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引导下行气管内插管 ,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临床资料  86例患者中男 5 4例 ,女 3 2例 ,年龄 1 4~ 73岁。气管内插管困难的原因 :颈部肿块 (如巨大甲状腺肿瘤 )压迫致气管狭窄或移位 1 6例 ;张口受限 (张口度 <2指 ,如颞颌关节强直 ,上、下颌骨肿瘤或颈部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导向下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该科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纤支镜导向下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救治的78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价值.结果 78例患者全部完成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衰竭及困难气管插管中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7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术.结果 126例一次性插管成功,插管过程0.5~2 min,置管时间3~46 d,平均12 d,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技术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地建立人工气道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逆行气管插管与经鼻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困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4例气管插管困难患者,包括用普通喉镜插管2~3次失败患者26例,术前评估为气管插管困难直接采用逆行气管插管或经鼻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患者18例。选择23例患者行逆行气管插管,21例患者行经鼻纤维支气镜引导气管插管。结果逆行气管插管成功率100%,经鼻纤维支气管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95%,两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P>0.05);逆行气管插管组平均用时(3.98±0.73)分,纤维支气管镜平均用时(5.19±0.8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9,P=0.00);而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2.39,P=0.71)。结论逆行气管插管取材更为方便,技术易于掌握,在控制插管时间上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总结纤维支气管镜对62例危重患者进行气道管理中的清理作用及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治疗咯血等临床经验,比较操作前后半小时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62例患者,其中有肺部感染3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感染均得到良好控制,其中35例痊愈或好转出院;肺不张12例,其中7例行纤维支气管镜1次肺复张;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经皮扩张气管切开10例均1次成功;支气管扩张大咯血2例均有效止血。操作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比操作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对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既可用于气道内痰液、血液的清理、诊治肺不张,又可协助经鼻气管插管、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是危重病医学科必备的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总结纤维支气管镜对62例危重患者进行气道管理中的清理作用及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治疗咯血等临床经验,比较操作前后半小时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62例患者,其中有肺部感染3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感染均得到良好控制,其中35例痊愈或好转出院;肺不张12例,其中7例行纤维支气管镜1次肺复张;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经皮扩张气管切开10例均1次成功;支气管扩张大咯血2例均有效止血。操作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比操作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对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既可用于气道内痰液、血液的清理、诊治肺不张,又可协助经鼻气管插管、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是危重病医学科必备的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19.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应用白冲刘忠令王昌惠韩一平周奇兴对许多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为了延长气管插管的留置时间、避免气管切开,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使用低(无)压硅胶导管,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经鼻插管,抢救152例患...  相似文献   

20.
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处理困难气道的临床特点,总结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资料完整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病例。结果:11例患者全部插管成功,其中8例一次成功,占73%,无并发症。结论:在处理困难气道时,纤维支气管镜作用独特,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