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干预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荣  马颖  滕芬  阴佳  桑新刚  刘斌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1):984-985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是国家慢性病防治的一项基本策略.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影响社区慢性病防治有效开展的因素和慢性病防治项目的 特点,提出政府要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并从慢性病防治中政府的职能作用、慢性病防治的干预方式、市场机制的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慢性病防治中实施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本辖区的慢性病患者40例进行观察研究,对患者开展慢性病自我管理,观察效果.结果:通过对慢性病患者开展自我管理干预,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效提高.结论:鼓励慢性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够有效加强患者的自我保健以及疾病控制的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十一项内容中,慢性病管理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通过规范有效的管理,可以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知晓率、管理率及控制率,从而降低我国慢性病的病死率,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至关重要.从健康教育入手,培养患者的认知性、主动性是慢性病管理的基础;一套清晰并系统化的工作流程是慢性病管理的关键;加强管理医师自身专业素质,提高患者依从性则是慢性病管理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自我调节是慢性病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的关键变量,影响患者健康行为的建立。综述慢性病患者自我调节的相关理论、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旨在加强国内研究者对慢性病患者自我调节的关注,并通过提升自我调节水平帮助慢性病患者进行有效的疾病自我管理,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病种.因此,控制慢性病是目前卫生防病工作者所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根据靖江市1998年4月开展的农村慢性病现况调查结果,对农村慢性病的控制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对龙州县水口镇旧街、共和村15岁以上常住居民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村民慢性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慢性病预防控制态度发生明显变化;各种危险因素如吸烟、经常饮酒、饮食不规律等人数下降.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做好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 促进人群健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慢性病是一种多因多果的疾病,不良生活方式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慢性病的管理是综合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首诊医师负责制在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为其他地区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疾病诊疗中的"首诊医师负责制"原理引入到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和日常工作记录收集方法,了解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首诊医师负责制的实施效果.结果 首诊医师负责制实施后,首诊测血压比例达到94.52%,筛查出的慢性病患者人数同比实施前增长228.76%,纳入管理人数同比增长169.23%,管理效果也明显改善.结论 首诊医师负责制是一种有效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方式,能够促进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迈入老年化社会,慢性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态势,影响居民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慢性疾病已成为主要疾病,无形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为了能有效的控制慢性病,延缓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社区对慢性病进行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愈来愈重视.本文就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预防,提高人口健康做一探讨. 1 慢性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意义 慢性病,是由多种因素(其中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长期积累引起的疾病群.主要包括: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代谢性异常,如糖尿病;精神异常和精神病;慢性职业病如矽肺、化学中毒;遗传性疾病等.  相似文献   

11.
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慢性病主要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几年来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过程中笔者感到有一些问题还需要解决和探讨,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社区医院对慢性疾病患者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某社区内社区医院内建档就诊的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患者1500人的资料进行分析,对社区医院进行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模式实行前后的完成全年门诊随访率、疾病控制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社区医院对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效果.结果 慢性病患者的全年门诊随访率以及疾病控制程度均有提高.结论 社区医院应针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又应对性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控制慢性疾病病情,缓解患者症状,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社区慢性病管理操作指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的收集 收集资料是开展慢性病管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就如同临床医生采集患者病史一样.临床医生是以病人疾病为中心,一切围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慢性病的管理应采用全科医学思维,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全面评估病人存在的问题,除了对慢性病患者疾病进行明确诊断,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影响病人健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和研究社区慢性病防治的全科医疗模式与成效.方法 把本社区2014年4月~2016年4月慢性病防治工作做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实施前(2014年4月~2015年3月)、后(2015年4月~2016年3月)社区慢性病登记、患者慢性病相关知识掌握、慢性病治疗与控制达标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对比.结果 全科医疗服务实施后患者建档率、糖尿病登记率、高血压登记率、慢性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全科医疗服务实施前(P<0.05),其中,实施前分别为85.2%、1.8%、2.2%、87.6%,实施后分别为100.0%、5.4%、6.7%、100.0%.全科医疗服务实施后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患者疾病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全科医疗服务实施前(P<0.05),其中,实施前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患者疾病控制达标率分别为63.4%、65.2%,实施后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患者疾病控制达标率分别为84.6%、87.8%.结论 将全科医疗模式应用于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其能够有效控制慢性病患者病情进展及预防慢性病发生,对保证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可承受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其法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916-918
有效防治慢性病是我国公共卫生的主要任务。可承受性问题影响着居民对疾病的反映和决策,而认知、经济、时间、习惯、心理等又是影响可承受性的重要因素。要有效防治慢性病,就必须重点解决居民的可承受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永定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就诊疾病的特点.方法对2005 年全科门诊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慢性病就诊率为 49.39% ,复诊率为 59.22%.就诊排前四位疾病分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就诊疾病重点为常见慢性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空巢老人慢性病现状及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为老年人群慢性病防治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分段抽样的方法,对郴州市北湖、苏仙两个区385名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人户问卷调查.结果 385名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8.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率为31.2%,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损害的因素有慢性呼吸道的疾病、白内障、骨关节病变、脑血管意外等.结论 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高,不少疾病对日常生活功能造成明显损害,应采取适宜的策略和和措施防治慢性病,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贵阳市城区老年人慢性病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并与1998年的情况进行比较, 了解近年来的变化与差异.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相结合,对贵阳3.229名≥60岁的老年人进行慢性病和日常生活功能调查.资料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慢性病患病率为62.1%,高于1998年的患病率.居前五位的疾病是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颈及腰椎等骨骼肌肉疾病、糖尿病和冠心病.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的受损率为5.3%,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量表(IADL)的受损率为11.9%;与ADL及IADL受损有较大关系的疾病为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和冠心病.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数量越多,ADL及IADL受损率越高.结论:两次研究结果比较表明,慢性病仍是老年人的重要健康问题,对日常生活功能有显著影响;随着时间变化,对ADL及IADL受损有显著影响的疾病顺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四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尤其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远远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呼吸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慢性病之一,也是最多发的疾病.20世纪初,钟南山院士带领的团队所做的国内流行病学调查中,40岁以上成人中,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 4%,其次是支气管哮喘、呼吸道过敏、职业性肺病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中国相关医疗保险及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方法:使用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入户调查数据,运用二步模型法和人力资本法估算中国城镇居民5种主要慢性疾病的经济负担,进一步根据慢病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计算相对经济风险度(relative risk,RR)和校正RR值,比较不同慢病患者相对慢性病全人群的疾病经济风险大小,5种主要慢性病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性肺部疾病、关节炎或风湿病.结果:5种主要慢性病患者中50%以上都为65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员.除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的医疗保险覆盖率不足90%以外,其他几种慢性病都在90%以上.这5类慢性病的门诊及药店购药的次均自付费用比例都在60%以上,次均住院自付费用比例都在50%左右.城镇居民主要慢性病中年人均疾病经济负担最高的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为8 954.29元,其次是糖尿病患者,为8 914.36元.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的校正RR值要大于1,分别为1.36和1.15.结论:城镇居民主要慢病患者中退休老年人所占的比例最大,西北部地区这5类慢病的患病情况最严重.经济负担主要来自门诊和药店,报销用药的可及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慢病中疾病经济负担和经济风险较大的都为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