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发病高危因素,并总结临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慢性肾衰竭但未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相关高危因素。结果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所得结果提示,年龄、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血液透析缺乏规律性及C反应蛋白水平异常为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发病可能与年龄、高血压、代谢紊乱及机体炎症状态有关;临床医师应当有效控制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压,纠正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紊乱,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保证规律透析,以降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为观察组,10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评分,并分析评分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标准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38.7%存在抑郁障碍,35.5%存在焦虑障碍,女性、病程长、心功能症状重、农村地区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评分高.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障碍,且影响因素多.临床可根据SDS、SAS进行评定抑郁和焦虑障碍,从而指导和进行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2月在中信机电制造公司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30例,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随着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在140—159g/L时病死率最低,≥160g/L时病死率回升。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和血红蛋白浓度过度增高时病死率均增高。对于血红蛋白〈160g/L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升高是CHF预后的保护因素,心功能分级增高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增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疼痛可普遍发生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生率随着心功能恶化而上升。疼痛可以在多方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加大了难度,但在临床上往往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疼痛的发生率、常见部位、疼痛的来源、影响因素、疼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及疼痛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希望提高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疼痛的认识和重视,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疼痛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费蕾  况军  阮鹏 《西部医学》2009,21(9):1497-1499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的患者,以简易营养评价精法评估营养不良,同时筛选出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为56.73%,吞咽不适、感染、厌食、较低的血清白蛋白、较低氧血症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可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吞咽不适、感染、厌食、较低的血清白蛋白、较低氧血症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正确的认知和及时的预防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不良的预防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炼油厂社区居民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007年10月-2010年3月克拉玛依炼油厂社区年龄>35岁常住成人作为调查对象,统计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问卷收集资料并进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共抽取年龄>35岁汉族、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居民3821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3%,男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4%,女性为0.2%,男性高于女性。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4%,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高于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男性各年龄组间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结论新疆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存在民族差异。对新疆不同民族人群的心衰的流行病学调查对于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社区干预及减少患病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降钙素原(PCT)、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者为心力衰竭感染组,无肺部感染者60例为单纯心力衰竭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液中PCT、NT-proBNP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分级、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及侵入性操作均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分级高、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及接受侵入性操作均为导致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与单纯心力衰竭组相比,心力衰竭感染组患者血清PCT、NT-proBNP及丙二醇(MDA)水平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化物酶(GSH-Px)水平降低(P<0.05)。随着肺部感染程度加重,患者血清PCT、NT-proBNP及MDA水平递增(P<0.05),SOD与GSH-Px水平递减(P<0.05)。 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与心功能分级、吸烟史、糖尿病及侵入性操作等相关,同时肺部感染可使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并给予综合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问卷(MLHFQ)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分析影响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并据此给予综合性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90~95岁、无配偶、慢性病史、个人收入<5000元/月、初中及以下、新农合医疗保险、不合理膳食、病程≥5年、病情控制不理想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低于80~89岁、有配偶、无慢性病史、个人收入≥5000元/月、高中及以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合理膳食、病程<5年、病情控制理想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有慢性病史、个人收入<5000元/月、病情控制不理想是影响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有慢性病史、个人收入<5000元/月、病情控制不理想是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应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性修饰白蛋白(IMA)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关系。 方法将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分为心衰无房颤组58例和心衰房颤组48例。检测并分析两组血清H-FABP、IMA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因素,并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列阵图。采用ROC分析H-FABP、IMA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评估价值。 结果心衰房颤组血清H-FABP、IMA水平、左心房内径(LAD)及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比例均大于心衰无房颤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FABP、IMA、中重度二尖瓣反流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准确度较好。血清H-FABP、IMA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灵敏度分别为83.33%、75.00%,特异度分别为89.66%、87.93%。 结论H-FABP、IMA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房颤动有关,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E4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因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71.81±12.49)岁。将心功能Ⅰ-Ⅱ级定义为心功能不全低危组,将心功能Ⅲ-Ⅳ级定义为心功能不全高危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BMI、HDL-C等指标心功能不全高危组与心功能不全低危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DL-C、CRP、HE4、UA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调节变量包括年龄、性别、HE4以及NT-proBNP时,HE4和NT-proBNP是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而当调节变量包括年龄、性别、HE4、NT-proBNP、吸烟、饮酒、HDL-C、LDL-C以及UA时,结果提示性别、HE4和NT-proBNP是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HE4和NT-proBNP是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E4水平与心功能的分级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陈国梁  陈金水 《医学综述》2008,14(10):1455-1456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在心力衰竭病程发展中的机制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现就Bcl-2和caspase在慢性心力衰竭中表达的调节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杜令  高翠菊  聂戎剑  姚明辉  何进  代亨华  龚涛 《广东医学》2012,33(13):1986-1988
目的研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判断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LIA)测定98例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计算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将患者分为>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A组)和≤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B组),前瞻性观察两组6个月病死率、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的发生。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血浆NT-proBNP浓度是否是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浆NT-proBNP浓度在判断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价值。结果两组血浆NT-proBNP浓度均明显升高,但A组6个月病死率、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明显高于B组(P<0.05),回归分析表明血浆NT-proBNP浓度是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据ROC曲线,血浆NT-proBNP浓度>5 000 pg/mL的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结论 NT-proBNP明显升高的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血浆NT-proBNP浓度>5 000 pg/mL的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心力衰竭发生的具体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BMI指数、不良嗜好、病程、病史及血钾等数据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BMI指数、不良嗜好及病程(P0.05)。结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针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需明确其发病具体影响,后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治疗结局与预后。  相似文献   

14.
金青  陈秋  张继磊  谢应欢  皮延生 《医学综述》2012,18(14):2249-2252,2257
近年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肾功能改变和慢性肾脏病的心血管并发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联系。当两者共存时,除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外,还发生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产生叠加、放大的病理损害效应,据此提出了心肾综合征。很多调查显示肾功能不全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抽取收治的234例心力衰竭病人进行探讨,研究其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开展护理,观察效果。结果经过讨论性别、年龄、心理素质等均属于影响因素,开展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开展相应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为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感染为主要发病诱因,且往往合并其他内科疾病,以冠心病为主,且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结论 病因多,合并症多,症状不典型往往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特点,应引起足够重视,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a VR QRS电压(ΣQRSa VR)的影响因素,以及利用ΣQRSa VR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10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46例,对患者行心电图描记,采用Stegel法测量QRS波振幅,计算ΣQRSa VR和肢体6导联QRS振幅总和(Σ6Lblds);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抽取患者血液检测血清脑钠肽(BNP)和肌酐(Cr)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ΣQRSa VR的因素。结果 46例患者ΣQRSa VR为(0.7±0.2)mm。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ΣQRSa VR与Σ6Lblds、体质量以及LVEDD均有相关性(r=0.760、-0.250、-0.05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Σ6Lblds、体质量以及LVEDD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ΣQRSa VR的因素(P<0.05),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2+0.12×Σ6Lblds-0.007×体质量-0.006×LVEDD。结论Σ6Lblds、体质量以及LVEDD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ΣQRSa VR的主要因素,动态观察ΣQRSa VR可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质量变化,预示病情转归,还可作为反映心室重构的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制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理因素中西医结合诊断量表,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检索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文献,挖掘相关症状、体征、理化指标,获得反映本病证候主要中西医学诊断的指标集合,形成诊断条目池.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Apriori算法关联分析筛选,制定专家问卷调查表.通过德尔菲法开展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得出重...  相似文献   

19.
有些急性疾病可以引起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或触发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冠心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非心脏性因素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中也很常见。  相似文献   

20.
在内科常见急症中,老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占有很大的比例,大多为慢性心衰反复发作,因此,如何正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是一个非常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除了减少诱发因素及吸氧、休息等一般治疗措施以外,最主要的是合理使用治疗药物。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才能取得真正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