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在中药复方纯化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或有效成分(群)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技术用于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或有效成分(群)纯化分离的优势及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2.
大孔吸附树脂对单味中药提取液中的生物碱、黄酮类、皂苷类等有效成分有良好分离纯化效果,但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其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理化性质差别大,而大孔树脂对不同成分选择性吸附不同,很难用一种树脂对所有的中药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联用技术或大孔吸附树脂与其他方法联用对中药复方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以减小服用剂量和降低制剂的吸潮性,对提高制剂稳定性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孔吸附树脂对单味中药提取液中的生物碱、黄酮类、皂苷类等有效成分有良好分离纯化效果,但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其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理化性质差别大,而大孔树脂对不同成分选择性吸附不同,很难用一种树脂对所有的中药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联用技术或大孔吸附树脂与其他方法联用对中药复方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以减小服用剂量和降低制剂的吸潮性,对提高制剂稳定性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孔树脂吸附纯化中药复方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吸附纯化的特性。 方法:以一个含有生物碱、蒽醌、皂苷等由黄连、大黄、知母等药材组成的中药复方为样品,采用大孔树脂进行吸附纯化工艺和特性研究。 结果:定性、定量研究证实,混煎复方中药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或部位经过优化的工艺吸附纯化后,均可大部分保留。 结论:若纯化工艺条件得当,同一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吸附纯化不同母核结构的复方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5.
大孔吸附树脂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丹  吴叶红  李玮桓  张嫚丽  史清文 《中草药》2016,47(15):2764-2770
大孔树脂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类有较好吸附性能的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在医药领域有着较为重要的应用,近年来,其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分别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活性单体成分的分离纯化、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离纯化,以及树脂混用和联用技术3个方面介绍大孔吸附树脂应用,为大孔吸附树脂在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分离和复方制剂的纯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孔吸附树脂对中药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吸附的因素以及影响规律,为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精制工艺研究提供参考,回顾了近几年大孔吸附树脂在生物碱类化合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介绍了分离原理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大孔吸附树脂已广泛应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中,但由于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及其复方中有效成分的多样性,经过树脂纯化后的复方中有效成分保留率相差很大,因而,应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时应特别地注意。  相似文献   

7.
大孔树脂在中药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纯化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对大孔树脂的性质、吸附原理以及在分离纯化中药不同成分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对大孔吸附树脂的特点,原理,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因素以及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做了综述。方法:查阅了近10年有关大孔吸附树脂的相关文献。结论:大孔吸附树脂在富集和分离纯化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等方面.显示了良好的性能和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大孔树脂吸附法在中药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孔吸附树脂是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有机高聚吸附剂,具有选择性吸附有机化合物的能力。它的吸附作用是通过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树脂吸附法是非常有效、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的一种提取分离中药中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方法。但其吸附性能及解吸纯化条件参数受被吸附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其他条件的影响。本文就在中药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以及影响其吸附能力的因素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不同中药有效部位特性研究   总被引:65,自引:7,他引:65  
目的:探讨LD605型号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具不同母核结构有效部位的特性,并为含有复合有效部位的中药复方吸附纯化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含生物碱、黄酮、水溶性酚性化合物和无机矿物质4种中药有效部位的单味药材(黄连、葛根、丹参、石膏)水提液为样本,在LD605型树脂上进行动态吸附研究,比较其吸附特性参数。结果:除无机矿物质外,其他中药有效部位均可不同程度地被树脂吸附纯化。结论:使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中药复方的设想基本可行,但应根据药材和处方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纯化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化学与创新药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中药复方化学与创新药物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关键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的概况,论述了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结合研究实践,阐明以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所发掘出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或有效成分(群)为基础,研制创新药物是实现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复方化学与创新药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复方化学与创新药物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关键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的概况,论述了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结合研究实践,阐明以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所发掘出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或有效成分(群)为基础,研制创新药物是实现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中药现代化。方法: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若干原则入手,分析了文献中关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两种错误观点,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单味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关系、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特征、系统学原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结果与结论:中药复方中能实现该复方功用并起主治作用的所有化学成分构成了该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有效系统,复方有效系统中的化学成分相互联系,具有不可分离性、相互制约性,表现出整体取效的特征,故在研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时,必须结合系统学原理,在建立中医学证候模型的基础上,以功用和主治为判别依据,逐一排除非有效系统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中药现代化。方法: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若干原则入手,分析了文献中关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两种错误观点,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单味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关系、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特征、系统学原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结果与结论:中药复方中能实现该复方功用并起主治作用的所有化学成分构成了该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有效系统,复方有效系统中的化学成分相互联系,具有不可分离性、相互制约性,表现出整体取效的特征,故在研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时,必须结合系统学原理,在建立中医学证候模型的基础上,以功用和主治为判别依据,逐一排除非有效系统成分。  相似文献   

15.
中药新药处方配伍及组方用药的若干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处方配伍及组方用药是新药研究的起始。是决定主治功效及相关实验研究的前提。本文分别从依据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辨治用药经验;结合现代病因病理认识及中药药效学研究成果;应用的民间药材、少数民族药材、及其新的药物资源;以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有效提取物等方面,组成中药新药制剂。依据中西医药理论与实验研究成果,组成中西药结合新制剂;运用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生物活性先导物,进行结构改造或修饰以及类似物合成,研制新制剂;通过中药各种成分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形成新的络合物,研制中药新制剂等方面,阐述了中药新药研究中的处方来源、组方用药及相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药新药处方配伍及组方用药的若干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处方配伍及组方用药是新药研究的起始,是决定主治功效及相关实验研究的前提。本文分别从依据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辨治用药经验:结合现代病因病理认识及中药药效学研究成果;应用的民间药材、少数民族药材、及其新的药物资源;以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有效提取物等方面,组成中药新药制剂。依据中西医药理论与实验研究成果,组成中西药结合新制剂;运用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生物活性先导物,进行结构改造或修饰以及类似物合成,研制新制剂;通过中药各种成分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形成新的络合物,研制中药新制剂等方面,阐述了中药新药研究中的处方来源、组方用药及相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开展国家863计划“通塞脉微丸的研究与开发”等多项课题研究基础上,结合名优中成药特点,从拆方研究、药效物质基础的提取分离方法、效应物质基础的确认、效应物质基础的成分分离解析及确定、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效应物质体内过程的构成变化及其作用靶点、复方多环节、多靶点整合调节机制以及重组现代化复方中药的系统研究等方面探讨了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当前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的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开展国家863计划“通塞脉微丸的研究与开发”等多项课题研究基础上,结合名优中成药特点,从拆方研究、药效物质基础的提取分离方法、效应物质基础的确认、效应物质基础的成分分离解析及确定、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效应物质体内过程的构成变化及其作用靶点、复方多环节、多靶点整合调节机制以及重组现代化复方中药的系统研究等方面探讨了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当前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伟  李勇  沈雪梅  孙立敏 《中药材》2007,30(10):1308-1310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丹酚酸B的含量为指标,对大孔吸附树脂型号、吸附条件、洗脱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XDA-5型大孔吸附树脂,控制药液浓度以丹酚酸B计约为18 mg/ml,pH=4.0,吸附过柱,以70%乙醇3倍柱体积洗脱,丹酚酸B洗脱率在90%以上。结论:优选工艺可较好的纯化富集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