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刺四神聪治疗颈性眩晕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四神聪结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比较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四神聪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比较针刺四神聪为主和普通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10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四神聪为主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并以“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疗效判定.治疗周期为30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两组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在眩晕、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等方面积分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示治疗后两组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积分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 针刺四神聪为主可更有效改善颈性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3.
探讨针刺四神聪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颈性眩晕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55),治疗组予以针刺四神聪穴为主的针灸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组的穴位中除去四神聪穴,疗程为针刺30次。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及主证、次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四神聪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向齐  刘麒麟  向诗余 《吉林中医药》2014,(6):633-634,639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除外5例脱落病例,实际纳入统计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2组均取百会、风池、天柱、大杼穴针刺,治疗组加用四神聪穴,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椎-基底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疗效评定,治疗组(治愈23例,显效7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93.94%)优于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85.29%)。结论针刺四神聪穴可有效调节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穴位为主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针刺四神聪、百会、风池等为基础穴进行辨证加减取穴,并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以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针刺四神聪为主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以"老十针"为主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性眩晕患者70例,随机分入治疗组35例,以"老十针"为主穴针刺治疗,对照组35例,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时间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颈性眩晕量表积分及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优于药物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性眩晕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改善上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十针"为主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牵引、推拿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针刺、牵引、推拿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47例,并以单纯针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刺、牵引、推拿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张卫 《山西中医》2013,29(8):29-30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与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血塞通和舒血宁治疗,两组均连续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为69.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优于一般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针刺加药物治疗颈性眩晕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加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药物治疗;对照组除不用药物治疗外,针刺取穴、操作方法、疗程均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0.59%,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愈率为47.06%,总有效率为88.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方案的稳定性。方法:将来自武汉市中医院80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针刺百会、四神聪、晕听区等为基础穴进行辨证加减取穴;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治疗2个疗程,撤药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针刺治疗颈性眩晕较西药治疗更具有持久有效性。结论: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分析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45%,差异有性统计学意义(P〈0.05);2组眩晕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通络活血,荣窍定眩,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缓解眩晕症状,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斜圆刃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斜圆刃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斜圆刃针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10d的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斜圆刃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葛根舒颈汤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联合葛根舒颈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舒颈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龙氏治脊疗法与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龙氏治脊疗法和针灸治疗两组的疗效比较.结果: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疗组总有效率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76.7%(p〈0.05).结论:龙氏正骨治脊疗法对颈性眩晕的疗效优于针灸治疗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牵正骨结合循经取穴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用颈椎牵引、颈部按摩、中频脉冲电治疗。治疗组用颈椎牵引下正骨推拿、循经取穴电针治疗。两组均不使用药物治疗,10天为一疗程,2疗程结束后评价其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z=-7.125,P<0.001)。治疗组的积分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972, P<0.001)。结论:颈牵正骨结合循经取穴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手三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为治疗颈椎病提供一种治疗技术。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随机对照的方法,划分为手三针治疗组、传统推拿按摩治疗对照组,各30例,并针对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评定,重点在于规范手法,验证治疗效果。结果:手三针治疗组有效率90%,传统推拿按摩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为80%。结论:手三针与传统推拿按摩治疗颈性眩晕有着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颈椎手法推拿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颈性眩晕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72.22%,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共同治疗颈性眩晕患者,可显著提高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g,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症的效果。方法:将150例颈性眩晕症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根据体征和影像检查结果在病人颈项部、肩胛部确定2~3个治疗点做针刀治疗,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针刺结合颈椎牵引治疗,5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56例,占70%,显效21例,占26%,无效3例,占4%。对照组,治愈14例,占20%,显效37例,占53%,无效19例,占27%。与治疗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症相比传统针刺加牵引治疗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