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全盆底重建术与改良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80例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接受Prolift盆底悬吊系统的全盆底重建术,实验组接受Gynemesh聚丙烯补片的改良全盆底重建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手术,所有患者的PFIQ-7评分与PFDI-20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术后两组患者PFIQ-7与PFDI-20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的POSQ-12评分均无显著提高(P>0.05)。结论全盆底重建术与改良全盆底重建术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与整体的生活质量,但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并没有因此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39例。对照组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式前后壁修补术,观察组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配合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盆底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运用Prolift盆底重建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训练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6例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egel组34例及康复训练组32例。对照组给予提肛法训练,康复训练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尿失禁发生情况及性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尿失禁情况、性生活质量均较训练前有明显改善,且康复训练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提肛法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4.
崔红英 《中原医刊》2011,(2):113-114
目的评估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有不同缺陷的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进行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对合并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同时进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客观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58min,出血量平均为100ml。术后随访12~24个月,患者盆底结构基本正常,压力性尿失禁全部治愈,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术后无感染发生。结论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重建,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近期疗效明确,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改良盆底重建术联合TVT-O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ED)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18例盆腔脏器脱垂(POP)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改良盆底重建术联合TVT-O,回顾性分析术后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95min;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00ml;平均住院时间12d,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以POP-Q评分为疗效的客观评价指标,手术有效率达100%。结论:改良全盆底重建术联合TVT-O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治疗的有效方法。改良盆底重建术作为一种新术式,能更好地修补缺陷、实现结构重建和组织替代,其复发率低、短期疗效稳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Prolift)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Prolift盆底悬吊系统行全盆底重建术143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其中9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同时行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根据子宫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评价手术效果,术前、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短表20(PFDI-20)进行评估,并与传统经典的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相比较。结果143例全盆底悬吊患者,术中无膀胱及直肠损伤,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较低,术后盆腔脏器脱垂症状改善显著。结论全盆底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安全有效,手术操作简单、微创、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治疗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应用补片的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在老年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2月间的92例老年盆底功能障碍患者,70例(全盆底重建组)采用补片的全盆底重建术,其中合并压力性尿失禁12例,4例同时行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手术(TVT-O);22例(对照组)应用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合并压力性尿失禁3例。结果术后3~18个月门诊复查,全盆底重建组未见术后复发,盆腔器官脱垂(POP)评分法测定均为0度,治愈率达100%;对照组术后复发7例,复发病例均为阴道前壁膨出,其中5例术后POP评分Ⅱ度,2例POP评分Ⅲ度,即阴道穹隆完全膨出,治愈率68%;对于同时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重建组中,通过应用TVT-O或前路补片提升的办法,尿失禁均治愈,对照组中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症状加重。结论应用替代材料的全盆底重建术在治疗老年盆底功能障碍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补片在全盆底重建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采用Gynemesh聚丙烯补片行全盆底重建术39例,采用Prolift全盆底修复系统行全盆底重建术17例,对合并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同时进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27例。结果 Gynemesh组39例患者13例行全盆底重建同时切除子宫,其余患者保留子宫3,例发生网片暴露2,例术后发热,均发生在保留子宫的患者中;Prolift组17例同时行子宫切除2例,无网片暴露发生,术后无发热1,例患者术后2个月时出现排便困难,经过对症后好转,其他患者术前不适症状消失;27例同时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预后良好,术前不适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两种补片用于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对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的疗效及其术后盆底功能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POP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rolift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手术的疗效,对术后的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和性生活质量问卷-31(PISQ-31)的影响。结果Prolifl组的解剖治愈率为96.67%(29/30),1例(3.33%)复发,传统组解剖治愈率为73.33%(22/30),8例(26.99%)出现复发,Prolift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组。Prolift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尿和留置尿管时间明显较传统组减少或者降低(P〈0.05或P〈0.01),而手术时间、术后最高体温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FDI-20和PFIQ-7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rolift组较传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而两组治疗前后PISQ-31的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Prolift组治疗前后会阴及下腹部坠胀(X^2=4.706,P=0.030)和尿失禁的症状明显改善(X^2=4.001,P=0.045),而传统组的治疗前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两组在排便困难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结论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有更好的解剖恢复疗效,盆底功能恢复和患者主观满意度方面优于传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联合经阴子宫全切术的护理策略.方法 采用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联合经阴子宫全切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9例,对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术后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无1例复发,未发现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尿路感染等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联合经阴子宫全切术治疗重度POP效果良好,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运用盆底修复网片系统进行盆底重建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Ⅲ度及以上子宫或(和)阴道壁脱垂患者32例,24例行全盆重建术(75.0%),8例行前盆重建术(25.0%),10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同时行TVT-O尿道中段悬吊术(31.3%)。结果 32例患者手术过程均较顺利,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4年,除1例(3.13%)子宫、阴道前壁轻度膨出外,余无复发,另有1例患者术后足月孕剖宫产一子,产后未发现POP复发迹象。术后性生活困难、急迫性尿失禁、网片侵蚀的发生几率分别为21.43%,6.25%和0。结论用盆底修复网片系统进行盆底重建治疗POP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术式,中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高龄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方式和补片在重建盆底功能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我院妇科2004年3月~2010年6月期间共有21例老龄患者因盆腔器官脱垂应用补片进行手术和盆底重建。平均年龄76.8岁(70~89岁)。阴道前壁膨出21例,子宫脱垂18例,阴道后壁膨出11例。21例患者中18例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3例保留子宫。同时行阴道前后壁修补11例。单独植入阴道前壁补片18例,同时植入阴道前壁和后壁6例,尿道悬吊15例。结果21例患者总手术时间平均为116.2min(30-120min),其中放置补片的时间平均为20min,术中出血平均196mL(100-350mL)。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5.4d(5-9d)。平均随访13.1个月(6-19个月),随访中发现1例补片侵蚀阴道粘膜,发生率为4.76%,为前壁补片。无补片感染发生。3例(14.3%)出现阴道前壁轻度膨出复发。结论补片在高龄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手术时间短,老年患者耐受性好,补片放置方法需要术者掌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聚丙烯网片在全盆底重建术(保留子宫)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我院妇科2010年11月~2011年10月收治9例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脏器脱垂患者行全盆底重建术。8例患者存在三个部位的缺陷,1例患者存在两个部位的缺陷。结果 9例患者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85±4.3)min,术中出血量150~400 mL,平均(200±10.1)mL。9例患者术后恢复好,无感染发生。住院天数5~9 d,平均(6±0.7)d。所有病例穿刺顺利,未见血肿,血管及脏器损伤。术后随访1~12月,患者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后5周复查时发现有网片侵蚀。结论经阴道全盆底悬吊术是一种能治疗多区域、复杂型盆腔器官脱垂的微创手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重建。短期疗效稳定,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Prolift网片与Gynemesh网片,对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进行近期疗效观察。方法对24例POP患者使用Prolift盆底修复网片系统,同期选择24例患者使用Gynemesh聚丙烯补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和随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尿管留置天数、住院时间及术后残余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lift组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8.1±0.6)个月;1例(4.2%)术后1个月复查出现前壁Ⅰ期脱垂,1例(4.2%)出现前壁网片暴露,1例(4.2%)出现轻度压力性尿失禁。Gynemesh组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8.6±1.0)个月;1例(4.2%)术后6个月复发,2例(8.4%)出现网片暴露。结论应用两种盆底修复网片系统行盆底修复术均操作安全,并发症少,短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传统修补、Prolift盆底重建系统和Gynemesh聚丙烯补片在全盆底重建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40例盆腔脏器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患者资料。采用传统修补15例,Prolift盆底重建10例,Gynemesh聚丙烯补片行童式全盆底重建术15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和随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平均年龄、绝经年龄和孕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阴道前壁脱垂、子宫脱垂和阴道后壁脱垂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最高体温、尿管留置天数、术后残余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lift组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5.8±2.0)个月,1例患者补片侵蚀, 1例患者出现轻度张力性尿失禁;Gynemesh组随访率93.3%,平均随访时间(9.1±2.0)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乳糜样腹水,1例前壁复发(POP-QⅡ期);传统修补组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9.1±5.0)个月,阴道前、后壁复发各1例(POP-QⅡ期)。结论 传统修补、Prolift和Gynemesh补片均可用于全盆底重建,手术均安全可行。在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方面,3组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阴式子宫全切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4例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QⅢ和Ⅵ度)患者(研究组),与同期19例传统手术的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情况、POP-Q指示点分值等,利用法国杉山公司的PHNIX USB 8盆底功能诊断治疗仪对2组患者盆底功能进行生物电生理评估。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术后保留导尿时间、住院天数2组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组自身POP-Q指示点术前、术后测量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各指示点数值相比较,仅TV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盆底肌肌电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盆底肌力、肌张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术纠正子宫脱垂解剖恢复率高,更好地恢复盆底肌肉功能,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盆底补片悬吊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重度POP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6例采用Prolift系统进行全盆底补片悬吊术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保留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盆底功能影响问卷-7和盆底不适调查表-2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12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盆底补片悬吊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POP疗效好,可以提供良好的盆底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性生活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神经肌肉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神经肌电生理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3)、松弛素(RLX)、层粘连蛋白(L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125例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干预,观察组采用盆底肌锻炼结合神经肌肉刺激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肌电生理指标,TGF-β3、RLX、LN表达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神经肌电生理指标总肌电值、Ⅰ类及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TGF-β3、RLX及LN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17%低于对照组12.90%(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神经肌肉刺激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患者中通过改善患者神经肌电生理指标,降低TGF-β3、RLX及LN水平,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探索孕期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首诊孕周为16+1 ~ 30周单胎初孕妇360例,随机分为两组,锻炼组予盆底肌肉锻炼指导,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孕期健康指导。两组在首诊时、首诊后8周以及产后6周进行一般问卷、POP-Q分度、盆底压力探头检测。 【结果】 最后有效病例为329例,其中锻炼组(166例)盆底肌肉锻炼8周后盆底肌肉张力[VRP、VSP分别为(53 ± 14) 、(96 ± 25) cmH2O]高于对照组(46 ± 12)、(89 ± 27) cmH2O (P < 0.05)]。锻炼组第二产程为(60 ± 2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6 ± 17)min,P < 0.05。产后6周随访,锻炼组POP-Q分度0度所占比例为68.07%(113/166),对照组为50.31%(82/163),两组比较 P = 0.001。【结论】 孕期行盆底肌肉锻炼能提高盆底肌肉张力,降低产后POP的发生率,缩短第二产程。  相似文献   

20.
李婕娜  李淑萍  陈玲  王英红 《医学综述》2014,(14):2594-2595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一系列盆底损伤与缺陷的疾病。PFD与妊娠及阴道分娩、年龄绝经、雌激素低下、肥胖、生活习惯、盆腔手术史、遗传因素等相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对于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该文主要对女性PFD发病的相关因素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