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与普通鼻息肉的组织学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与普通息息肉(NP)的组织学构造,以了解其相关的病因和病理机制。方法:对40例ACP及76例NP患者的息肉组织学进行比较,观察其中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粘膜下腺体的分布情况。结果:ACP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高于NP组,而嗜酸细胞的浸润在ACP组明显少于NP组,同时粘膜下腺体的出现在ACP组明显少于NP组,结论:NP的发生与变态反应有关,而ACP则与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polyp,ACP)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采用HE、AB-PAS染色对96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上颌窦后息肉及320例鼻息肉(Nasalpolyp,NP)患者的息肉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在96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中观察到鳞状上皮化生的例数明显高于鼻息肉患者(P<0.01);而观察到杯状细胞化生、嗜酸性细胞浸润、黏膜下腺体的例数明显低于鼻息肉患者(P<0.01);在病理分型方面,ACP组纤维型占明显优势;NP组浸润型占明显优势(P<0.01);结论:ACP是从呼吸道上皮水肿肥厚而来,而不是由腺体结构膨胀而来。ACP形成与变态反应关系不大,较多偏重炎性过程。  相似文献   

3.
炎性纤维性息肉(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IFP),由黏膜下增生的梭形细胞、小血管及混合性炎性细胞组成,富于肥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血管或腺体周围出现“同心圆状”网状纤维为特征[1]。Vanek[2]以“胃肠道黏膜下肉芽肿伴酸性粒细胞浸润”首次进行该现象的描述。Helwig等[3]第一次用IFP的名称,详细描述了其组织学特征。炎性纤维  相似文献   

4.
[ 目的] 治疗慢性鼻炎.[ 方法] 利用激光透射的生物效应,并观察组织学变化.[ 结果] 201例慢性鼻炎患者经激光治疗后,显效率为93-0 % ,良好率为4-5 % ,无效率为2-5 % .术前鼻甲粘膜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上皮的纤毛残缺、断裂,固有层结缔组织中的腺体呈弥漫性增生,周围充血、水肿,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静脉血窦明显扩大.术后粘膜表面仍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基底细胞完整,固有层内结缔组织增生,腺体数目及炎性细胞明显减少,无明显的炎性充血及水肿,静脉血窦明显缩小.[ 结论] 用激光透射鼻甲粘膜下组织治疗慢性鼻炎后炎症变化减轻  相似文献   

5.
鼻息肉(nasal polyps,NP)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成人发病率为1%~2%,术后或保守治疗后复发率高。组织学特点为上皮增生、间质水肿、腺体水肿增生等改变,同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尚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等。嗜酸粒细胞浸润增多是鼻息肉发病的关键,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凋亡抑制是导致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多的机制之一。本文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息肉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与细胞凋亡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death,PCD),是由基因调控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性死亡。嗜酸粒细胞凋亡调节基因主要有Bcl家族蛋白和Fas/FasL系统。研究表明,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受到抑制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多的原因之一[1]。鼻息肉的发生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凋亡是复杂的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嗜酸性粒细胞在凋亡抑制或诱导的过程中,相关的凋亡调控基因表达可能会发生变化。1.1Bcl家族在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的表达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elllymphoma/leukemia,Bcl)家族蛋白是目前已...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1例肠道炎性纤维息肉作了临床病理分析,其临床大多因腹痛、恶心、呕吐和急腹症就诊。X 线及临床易误诊为肿瘤.肉眼可见消化道粘膜之新生物呈息肉状。组织学显示梭形、星形细胞增生,多少不等的嗜酸性细胞浸润,间质血管丰富。增生的细胞目前认为是肌纤维母细胞,其本质是对多种因素刺激的炎性反应增生,主要应与嗜酸性胃肠炎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雷贝拉唑治疗Hp阳性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同时分析其对组织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Hp阳性活动期胃溃疡患者120例进行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常规组)和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研究组),每组60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Hp清除率分别为96.67%、93.33%,均显著高于常规组85.00%、78.33%,且研究组在炎性细胞浸润、粘膜厚度、腺体密度和腺体形态方面的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对于Hp阳性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疗效确切,有利于疗效改善和Hp清除率的提升,也有利于改善胃黏膜组织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子宫颈息肉是妊娠期阴道流血的原因之一,子宫颈息肉是由子宫颈粘膜上皮、腺体和问质结缔组织局限性增生形成的息肉状物,常伴有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环孢菌素A(CSA)对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健康豚鼠随机分为健康组、哮喘组与CSA组,分别收集肺泡灌洗液计数细胞总数及分类,应用酶联免疫法(EUSA)检测血清sIL-2R和IL-5水平,透射电镜观察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及粘膜内嗜酸粒细胞浸润程度,将3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哮喘组豚鼠BALF细胞总数及分类、血清sIL-2R、IL-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CAS组比哮喘组明显降低.透射电镜见健康组豚鼠气管与支气管粘膜上皮正常,哮喘组有明显炎性改变,CSA组改变轻微.结论:CSA对哮喘气道炎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淋巴细胞活化,减少IL-4、IL-5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白介素-5(IL-5)在变应性鼻炎鼻粘膜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IL-5与嗜酸性粒细胞积聚及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对变应性鼻炎下鼻甲粘膜(A组)、单发鼻息肉组织(B组)、无变应性鼻炎下鼻甲粘膜组织(C组)切片进行IL-5染色,对IL-5染色阳性细胞计数分类,对统计结果行方差分析。结果:A、B两组组织中可见较多的IL-5阳性染色细胞,多见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阳性染色,两组IL-5阳性细胞总数、Eos计数无统计学差异,但均高于C组(P<0.01)。结论:IL-5在变应性鼻炎鼻粘膜、鼻息肉组织内浸润的多种炎性细胞中表达,能客观反映免疫或炎症反应的程度,可作为变应性鼻炎诊断评分系统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Local tissue hypoxia and formation of nasal polyp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sponse of nasal mucosa epithelial cells to hypoxia in terms of formation of nasal polyps (NP). Methods Epithelial cells of NP and inferior turbinate (IT) were cultured serum-free under normal oxygen and hypoxic circumstances with stimulation of IL-1β and TNFα.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mRNA and VEGF protein levels of the cultured cells were detected using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ELISA,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VEGF mRN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epithelial cells of NP than in IT exposed to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or hypoxia ( P &lt;0.01). VEGF levels were higher in NP epithelial cells than those of IT ( P &lt;0.01) under hypoxia. Conclusion VEGF-induced by hypoxia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early stages of forming polyp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L-5表达、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程度在鼻息肉病、鼻息肉中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验鼻息肉病16例、鼻息肉22例和正常下鼻甲黏膜10例中IL-5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HE染色计数所有病例EOS的浸润情况;血液自动分析仪计数外周血EOS。结果:(1)鼻息肉病、鼻息肉、正常下鼻甲黏膜3组HE染色切片Eo计数统计学上不全相同,F=20.7,P<0.05。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组IL-5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中,IL-5阳性细胞数、IL-5阳性EOS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阳性Eos数=17.94,P<0.01;F阳性细胞数=27.61,P<0.01,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血Eos数在3组之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F=0.19,P>0.01。结论(:1)IL-5的半定量和鼻息肉组织中EOS计数可以作为区分鼻息肉病或鼻息肉的参考指标。(2)血液EOS数在鼻息肉病、鼻息肉和正常人间无差别。(3)EOS和IL-5在鼻息肉、鼻息肉病的发病、发展和复发上有重要意义。鼻息肉病的高复发可能和EOS的高浸润程度、IL-5的高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质(ECP)的影响.[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实验组)与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鼻息肉组织中EOS计数和ECP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组织中EOS浸润数及ECP阳性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通过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募集和活化,减轻鼻息肉组织中的炎症反应程度,抑制鼻息肉组织中ECP的表达,达到治疗鼻息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种粘附分子I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E-selectin(E-选择素)在鼻息肉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5例鼻息肉标本和9例中鼻甲粘膜标本ICAM-1、VCAM-1、E-selectin并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鼻息肉中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三种粘附分子在鼻息肉中均显著高表达.相关性分析发现三种粘附分子在血管内皮上的表达和在间质及浸润炎症细胞上表达呈正相关.鼻息肉中ICAM-1和VCAM-1在血管内皮上的表达显著正相关.结论:三种粘附分子在鼻息肉中高表达,且均可表达于血管内皮、间质及浸润炎症细胞.在EOS等炎症细胞附壁浸润活化时它们可能作用极为重要,且可能协同作用,参与了鼻息肉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Fibroblast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 β1) ,which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 ECM) ,havebeen found abundant in nasal polyps( NP) recent-ly[1]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change of ECMmight take par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P.Moreand more researches indicated that ECM not onlyphysically constructs the tissue but also plays animportant role in the tissue development,cell mi-gration and signal transduction.Fibronectin( FN)and tenascin(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息肉发生部位、大小和息肉病理类型及癌变的相关规律。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电子肠镜检查中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结果在4 630例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824例,检出率为18%,其中,腺瘤性息肉495例,占60.1%;炎症性息肉193例,占23.4%;增生性息肉125例,占15.2%;幼年性息肉11例,占1.3%。不同病理分型的息肉分布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性腺瘤平均直径明显大于绒毛状腺瘤和管状腺瘤。本组共有25例息肉发生癌变,癌变率为3.03%。癌变患者息肉病理组织学均为腺瘤型,直径≥1.1 cm者21例,占84%。结论中老年人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较常见;息肉直径≥1.1 cm或混合性腺瘤容易癌变;建议要重视36岁以后人群的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直肠非腺瘤性息肉与息肉病的内镜、病理组织学特征与结直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结肠镜检出的结直肠非腺瘤性息肉、息肉病患者内镜和病理组织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226例肠镜检查出息肉病例891例(1298枚),检出率10.83%,其中非腺瘤性息肉与息肉病488例(715枚),检出率5.93%,化生性息肉210例239枚,化生性息肉病11例61枚,炎性息肉166例210枚,炎性息肉病9例51枚,幼年性息肉75例81枚,幼年性息肉病4例23枚,Peutz-Jeghers息肉4例7枚,Peutz-Jeghers息肉病9例43枚。息肉多见直肠,化生性息肉、炎性息肉以<1.0cm最多见,幼年性息肉以1.0~2.0cm最多,4例幼年性息肉病中1例随访2年后,一枚最大的息肉(3.0×2.5cm)出现癌变,9例Peutz-Jeghers息肉病患者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送检已切息肉,发现3例部分息肉粘膜呈腺瘤样增生伴高级别上皮内瘤样变。结论:结直肠非腺瘤性息肉病具有恶变潜能,随着息肉体积增大,数量增加癌变率递增,大肠镜检查息肉病患者应多部位活检,并定期随访,尽可能予以息肉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和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对CRS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254例CRS手术患者,其中CRSsNP 132例,CRSwNP 12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sIgE阳性率及变应性鼻炎、哮喘的患病率的差异.根据是否存在变应性因素,进一步将患者分为sIgE阳性组和IgE阴性组,对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CRSsNP和CRSwNP两组患者在sIgE阳性率(44.70%vs 39.34%)、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患病率(31.06%vs 36.89%;9.09%vs 15.57%)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29±0.21)×109/L vs(0.35±0.32)×109/L)]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IgE阳性和sIgE阴性患者鼻窦CT评分在CRSsNP组[(7.37±3.13)分vs(6.71±3.52)分]和CRSwNP组[(11.93±6.29)分vs(11.20±6.03)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sNP和CRSwNP患者CT评分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0.415,P<0.05;r=0.383,P<0.01).结论 变应性因素的分布在CRSsNP和CRSwNP之间无显著差异,其可能参与CRS的发病,却不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Mcm3即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水平及特点,以及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和术后复发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40例单纯鼻息肉患者及6例正常钩突黏膜中Livin及Mcm3的表达,并与鼻息肉临床分期及术后复发率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Livin在鼻息肉与正常黏膜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3在鼻息肉与正常黏膜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vin、Mcm3联合表达强度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s=0.606,P<0.05);Livin、Mcm3联合表达强度与鼻息肉术后复发率之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958 8,t=4.7779,P<0.05)。结论 Livin过度表达所致细胞凋亡受抑制在鼻息肉腺体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而Mcm3标志的鼻息肉细胞增殖活性的提高在其发病机制中可能处于一个相对次要的地位。Livin及Mcm3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鼻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率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