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枸杞多糖(LBP)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来进一步探讨 LBP 治疗AS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0 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自然消退组、高刺量LBP组、低剂量LBP组,每组10只.正常组始终喂饲普通饲料;自然消退组及两组LBP组前10周均喂饲普通饲料 质量分数为2%胆固醇,在后10周,自然消退组喂饲普通饲料,高剂量LBP组与低剂量LBP组分别喂饲普通饲料 20mg/kgLBP(高剂量组)和 10mg/kgLBP(低剂量组).在第20周末,分别测量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第20周一次处死所有动物并观察主动脉形态学变化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指标的检测及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自然消退组Tch、TG、HDL-C、LDL-C明显升高(P<0.05);两组LBP组与自然消退组比较,Tch、TG、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而高剂量LBP组与低剂量LBP组比较无明显差异.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MMP-2和VEGF在AS斑块中呈阳性表达.对比于自然消退组,MMP-2和VEGF在两组LBP组中表达明显减少.结论:LBP不仅能够降脂,它还可以减少MMP-2和VEGF在AS斑块中的表达,这说明LBP能够对AS斑块性质产生影响,由此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康欣胶囊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V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纯种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组(简称他汀钙组)、康欣胶囊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康欣胶囊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8只。6W后,测定各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进行主动脉血管病理形态学观察,并检测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中VCAM—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血清TC、TG、LDL—C、V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模型组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VCAM—1mRNA表达模型组最高,高、低剂量组VCAM—1mRNA表达较模型组下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大剂量组效果为佳。结论:康欣胶囊可明显抑制AS的发生,其机制与减少兔AS血管VCAM—1mRNA表达,抑制AS过程中的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枸杞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主动脉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主动脉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普通饲料喂养的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成模大鼠随机分为高脂血症组、LBP低、中、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药物干预4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测定血脂,取主动脉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结果 LBP低、中、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均较高脂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各药物组MDA较高脂组明显下降,SOD、SOD/MDA均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 LBP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TG、TC及LDL水平,改善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的氧化应激状态,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黄芩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脂代谢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芩提取物对STZ糖尿病小鼠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和抗氧化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取80只健康的昆明小白鼠,随机挑选9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其余小鼠复制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黄芩提取物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每组9只。按剂量分组给药。30d后观察黄芩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脂、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GSH—PX活性的影响。检测血清中TC、TG、HDL—C、LDL—C水平及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GSH—PX活性。结果黄芩提取物可显著降低血清TG水平(P〈0.01或P〈0.05);可一定程度的提高HDC—L水平,降低LDL—C水平,但无显著性;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小鼠肝组织SOD和GSH—PX活性(P〈0.05),显著降低MDA含量(P〈0.01)。结论黄芩提取物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脂代谢紊乱具有调节作用;对肝脏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脂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9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CHD组)及25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对照组)的LDL-C/HDL-C比值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CHD组的LDL-C/HDL-C比值水平及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LDL-C和HDL-C相比,该比值显示了更有意义的相关关系(β=0.346,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TG、Tch、LDL-C和HDL-C相比,该比值显示了更有意义的回归关系,标准化方程式为:Y(CHD)=0.337(糖尿病史)+0.267(LDL-C/HDL-C)+0.185(高血压史)(P<0.05,复相关系数为0.525)。结论:LDL-C/HDL-C比值是诊断冠心病的一项有临床使用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茵陈蒿汤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血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的调血脂作用,为开发老药新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给大鼠喂饲4W高脂饲料,造成高脂血症大鼠模型,②40只高脂模型大鼠按胆固醇值,随机分为4组,依次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脂必妥组(1.Og.kg-1)及茵陈蒿汤浸青高(3.0g·kg-1)低(1.0g·kg-1)剂量组;③各组动物在继续喂饲高脂饲料同时,灌胃给予受试药,4w后测定各给药组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结果:①正常大鼠喂饲4W高脂饲料后,血清TC、TG、LDL-C与HDL-C分别由给高脂饲料前的82.7±21·7mg·dl-1、74.6±30.5mg·dl-1、41.3±16.2mg·dl-1和21.8±3.lmg·dl-1改变为4O6.7±142.2mg·dl-1(P<0.01)、185.3±80.5mg·dl-1(P<0.01)、243.O±75.3mg·dl-1(P<0.01)和24.4±5.5mg·dl-1(P>0.05);②给药4w后,高剂量茵陈蒿汤组的各项指标分别改变为207.9±71.7mg·dl-1(P<0.01)、106.1±30.6mg·dl-1(P<0.01)、89.l±48.5mg·dl-1(P<0.01)和31.l±5.6mg·dl-1(P<0.05);低剂量茵陈蒿场汤的各项指标分别改变为273.2±109.6mg·dl-1(P<0.05)、141.4±32.3mg·dl  相似文献   

7.
崔秀琴 《中国民康医学》2013,(2):25+100-25,100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1例,于第2天采集空腹静脉血3ml,用HITACHI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对照组,排除一切与应激、脂蛋白代谢等有关因素的影响。结果:AOPP患者血清Tch(3.471±0.658)mmol/L、TG(0.615±0.284)mmol/L及LDL—Ch(2.269±0.649)mmol/L,与对照组Tch(4.299±0.389)mmol/L、TG(1.178±0.300)mmol/L及LDL—Ch(2.757±O.321)mmol/L比较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OPP时,Tch、TG及LDL—Ch水平显著降低,参与脏器损害的发生,加重AOPP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脏器损伤的发生,血脂水平的检测对了解AOPP患者机体的损害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酪蛋白为对照,观察大豆蛋白、花生蛋白、麦绿素(叶蛋白)三种植物蛋白质对生长期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20%酪蛋白、20%大豆蛋白、20%花生蛋白和14%酪蛋白加6%麦绿素的人工半合成饲料,5周后测定其肝脏和血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结果:四组大鼠血清T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除花生蛋白组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它各组TG水平无显著差异;大豆蛋白组血清HDL—C和LDL—C水平与对照组相当,而花生蛋白组和麦绿素添加组血清H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大豆蛋白组(P〈0.01),而其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花生蛋白组和大豆蛋白组肝脏TG水平显著降低(P分别为〈0.05和〈0.01),麦绿素添加组TC水平显著升高(P〈0.01);花生蛋白组的肝脏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豆蛋白和花生蛋白均能降低实验大鼠肝脏TG水平,花生蛋白还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LDL-C及肝脏LDL-C水平,提高血清HDL—C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比值对中老年冠心病人的预示价值。方法:对66例中老年冠心病人和100例健康人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冠心病患TC、TG、LDL-C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和P<0.01)。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两组TC/HDL-C、TG/HDL-C、LDL-C/HDL-C3项比值有极显差异(均为P<0.01)。结论:TG/HDL-C、TC/HDL-C、LDC-C/HDL-C分别优于相应的单项指标,三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居住于青藏高原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95例高原高血压患者分为颈动脉有斑块组、颈动脉无斑块组。均记录吸烟史、高血压史,测量体重、血压,计算体重指数、脉压差,测定血清CRP、TCH、LDL、HDL、TG、SOD、MDA、NO值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组MDA(P〈0.01)、LDL(P〈0.01)、CRP(P〈0.01)及脉压差(P〈0.05)均较元斑块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SOD(P〈0.05)与NO(P〈0.01)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LDL、MDA为高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SOD为保护因素。结论长期居住于高原缺氧地区的高血压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高,其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诱发动脉硬化、冠心病及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大蒜素对金属基质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高脂血症家兔金属基质蛋白酶(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6只,体重2.24-0.3。随机将36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分为三组:(1)空白对照组(正常组)12只,每天喂食普通饲料;(2)阳性对照组(模型组)12只,每天喂食1g胆固醇+10%猪油+普通饲料;(3)大蒜素组(治疗组)12只,每天喂食1g胆固醇+10%猪油+普通饲料+8mg/kg大蒜素。实验开始时,每天7:00治疗组腹腔注射大蒜素,其他两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5mg/kg。在第16周末,测量血脂指标(TC、TG、HDL—C、LDL—c)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指标后,处死全部家兔。取主动脉标本观察并记录其形态学结果后进行HE染色观察并记录标本的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记录标本斑块内金属基质蛋白酶(MMP-13)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蒜素能够降低血中TC、TG、LDL—C、升高HDL—C以及减少丙二醛的含量,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同时能够降低斑块中金属基质蛋白酶(MMP-13)的阳性表达率。减小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结论:大蒜素具有降低血脂,抗脂质过氧化,降低斑块中金属基质蛋白酶(MMP-13)的阳性表达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外,还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给予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动物枸杞多糖(LBP),通过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表达的研究及形态学观察,探讨LBP对AS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平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口服治疗组、注射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其余各组每天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0周。10周后,模型对照组改喂饲普通饲料;口服治疗组每天给予基础饲料+枸杞多糖20 g/kg喂饲;注射治疗组每天给予基础饲料+枸杞多糖3 mg/kg(注射)。20周末所有实验用家兔使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各组行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形态观察,并用M 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斑块内的病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均可见治疗各组病变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以注射组尤为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枸杞多糖对家兔AS有治疗作用,且注射比口服效果好;枸杞多糖能够通过影响粥样斑块处α-SMA和TGF-β的表达,稳定斑块进而使AS斑块消退,对AS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枸杞多糖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普通饲料加质量分数为1.5%胆固醇喂养;枸杞多糖(LBP)组,普通饲料加质量分数为1.5%胆固醇喂养,同时按体重腹腔注射LBP(3.0mg/kg);卡托普利组,普通饲料加质量分数为1.5%胆固醇喂养,同时按体重灌喂卡托普利(15.0 mg/kg)。10周后,测定各组空腹血清三脂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计算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并观察主动脉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TG、TCh、NO、MDA、ET-1、CRP明显升高(P<0.01),HDL-C/TCh、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较大;而LBP组与模型组比较,TG、CRP、NO、ET-1、MDA明显下降(P<0.01),TCh无明显变化,HDL-C/TCh比值、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少(P<0.01),模型组与卡托普利组各项指标无差异。结论:枸杞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调节免疫、提高HDL-C/TCh有关。  相似文献   

14.
覃伟  魏来  钱妍 《医学争鸣》2009,(24):2966-2969
目的:通过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TNF-α mRNA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心脏和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的表达及番茄红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家兔按性别、体质量划分区组,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N)、模型组(M)、番茄红素小剂量组(LS)、番茄红素大剂量组(LL)、血脂康组(X).每组各6只,雄雌均等.空白组每日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每日每只给予高脂饲料连续造模60d,从第61日起,灌胃给药,番茄红素高剂量组灌番茄红素液50mg/(kg.d); 番茄红素低剂量组灌番茄红素液16.6mg/(kg.d); 血脂康对照组灌血脂康56mg/(kg.d); 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用药40d后,测定血清脂质(TC,TG,HDL,LDL)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TNF-α在主动脉和心脏mRNA的表达.所有数据经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番茄红素高剂量组家兔血清TG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番茄红素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T-PCR实验表明番茄红素能够抑制家兔主动脉和心脏TNF-αmRNA的表达.结论:番茄红素可以防止或延缓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的血脂和脂蛋白代谢紊乱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及血脂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动脉硬化组、小檗碱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高脂喂养并行主动脉内膜损伤术,小檗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口服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处死动物前予药物激发,行腹主动脉病理学检查,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动脉硬化组中有5只发生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其余3组无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小檗碱组、辛伐他汀组的主动脉斑块评分、内中膜和弹力纤维的破坏程度较低,内中膜比增加较少。小檗碱组TC、TG、LDL水平较动脉硬化组低(P〈0.05)。结论小檗碱具有降低血TC、TG、LDL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简称MMP-2,9)和其天然抑制物(TIMP-1)介导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运用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加高脂饮食建立兔AS模型.3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6只)、模型组(8只)、通心络组(8只)、辛伐他汀组(8只)和通心络加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解毒活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血脂及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球囊损伤主动脉内膜联合高脂饲养建立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中药低剂量治疗组、中药高剂量治疗组、辛伐他汀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分别予以低剂量解毒活血方、高剂量解毒活血方、辛伐他汀、生理盐水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疗程10周。观察主动脉HE染色病理改变、血脂(TC、TG、HDL-C、LDL—C)变化。结果:高剂量解毒活血方组、辛伐他汀组对TC、LDL—C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辛伐他汀组优于解毒活血方组,而病理结果显示高剂量解毒活血方组斑块更趋于稳定。结论:解毒活血方具有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调节血脂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 为3组,每组12只。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采用普通饲料加质量分数1.5%的胆固醇喂养,枸杞多糖(LBP)组 采用普通饲料加质量分数1.5%的胆固醇喂养,同时腹腔注射LBP(3.0mg/kg),10周后,测定各组空腹血清三酯酰 甘油(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C -反应蛋白(CRP)含 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计算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并观察主动脉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对照 组比较,TG、TCh、NO、MDA、CRP升高(P<0.01),HDL- C/TCh、SOD活性下降(P<0.01),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 较大(P<0.01);LBP组与模型组比较,TG、NO、MDA、CRP下降(P<0.01或0.05),HDL -C/TCh、SOD活性升高 (P<0.01),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少(P<0.05)。结论:枸杞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 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免疫调节、提高HDL- C/TCh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蠲脉Ⅰ号对兔实验性动脉硬化( AS )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组为AS模型组、蠲脉Ⅰ号组、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以基础饲料喂养12周,模型组及蠲脉Ⅰ号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12周。蠲脉Ⅰ号组于模型复制第2天开始灌服蠲脉Ⅰ号,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检测3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脂质水平并对比造模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的高切、红细胞压积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蠲脉Ⅰ号组(P<0.05)。造模后模型组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蠲脉Ⅰ号组血清脂质TC、TG、LDL-C水平低于模型组( P<0.01)。结论蠲脉Ⅰ号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多项变异指标和血清脂质代谢水平,对防治动脉硬化和高脂血症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