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探讨cDNA芯片筛选出的前列腺癌(PC)差异表达基因Hepsin在P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RT—PCR检测Hepsin在正常前列腺组织、PC组织及PC细胞系中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epsin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0例PC标本、15例前列腺增生(BPH)标本和6例正常前列腺标本的Hepsin表达水平。结果在mRNA水平,Hepsin在PC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26),但在PC细胞系中的表达并不增高。在蛋白表达水平,正常前列腺组织未表达Hepsin,而PC及PC细胞系均表达Hepsin。PC和BPH标本免疫组化检测均为阳性,但两者间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0),而正常前列腺标本为阴性。结论Hepsin在PC中的表达增高,有可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标志以及基因治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内异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治内异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内异症异位内膜30例,并取其中在位内膜组织30例,另选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GnRH-R的表达,分析其与内异症的关系。结果 GnRH-R在内异症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中表达,分别为66.67%,100%,差异有显著性(P〈0.005),其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16.6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 GnRH-R在内异症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的表达差异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借此可更有效地利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外源性microRNA-101前体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方法和其在人胎盘绒毛癌细胞JAR中的表达,及其对靶基因EZH2的沉默作用。方法:利用化学合成法合成microRNA-101前体分子(pre-microRNA-101)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R-NAT-CMV3.2/Neo。通过酶切及测序法验证该阳性重组质粒pRNAT-CMV3.2-mir101的正确性。体外培养人胎盘绒毛癌细胞JAR;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空白质粒及重组子pRNAT-CMV3.2-mir101转染至JAR细胞。应用North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之间成熟microRNA-101(mature microRNA-101)的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JAR的表达情况。结果:质粒酶切及测序结果显示pRNAT-CMV3.2-mir101上的microRNA-101与合成的pre-microRNA-101寡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无碱基的突变和缺失。North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RNAT-CMV3.2-mir101转染组细胞的总RNA中含有mi-croRNA-101阳性条带,说明该细胞中mature microRNA-101呈高水平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pRNAT-CMV3.2-mir101转染组JAR细胞中的EZH2蛋白表达量(52.76±3.12)%低于对照组(81.18±2.96)%,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可以高效表达外源性microRNA分子;microRNA-101可以有效地沉默宿主细胞JAR中靶基因EZH2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研究端侧神经吻合后轴突再生初期生长相关蛋白在背根神经节内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兔两侧耳大神经制成神经端侧吻合模型,首先对再生神经轴突相应的背根神经节进行GAP-43寡核苷酸探针标记,再利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结果半定量分析。结果神经切断及切断后端侧神经吻合,背根神经节内便立刻有GAP-43的表达,14d时达到高峰,后逐渐回落,两者之间有共性更有差异。结论神经的损伤与再生均能引起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这将有利于端侧神经吻合后轴突再生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辐射诱导难愈性皮肤溃疡多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放射性皮肤溃疡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及多种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Wistar大鼠进行局部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观察病变40d,然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皮肤溃疡组织中各基因蛋白的表达,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照后14d开始出现皮肤溃疡,之后渐扩大、融合、加深。照后11~40dP5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主要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小血管平滑肌中;照后14~21d为Bax蛋白表达高峰,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部分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表皮细胞中;照后11~35d上述细胞特别是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较正常伤口愈合早期增高。结论辐射诱导的多种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细胞凋亡率特别是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增高与放射性皮肤溃疡发生、发展及难愈合的分子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6.
c-myc、Rb及细胞G1期调控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3):159-161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c-myc、Rb蛋白及cyclin E、cyclin D1等细胞G1期调控蛋白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57例乳腺癌患者组织中4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myc、cyclin E及cyclin D1在乳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均高于乳腺纤维腺瘤(p<0.05);Rb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低于乳腺纤维腺瘤(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yclin E的表达与c-myc蛋白正相关.乳腺导管内癌中cyclin D1的表达与Rb蛋白正相关.结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展的不同阶段,细胞周期异常的机制可能不同.cyclin D1在乳腺导管内癌中的过表达可能部分依赖于Rb蛋白的表达.c-myc引起的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在乳腺癌发病中为较晚期事件.细胞周期调控成分的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为了检测胸腺素β4的表达水平与细胞生长状态的关系,选用胸腺素β4特异性的引物,运用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了不同增殖增殖状态的小鼠骨髓内皮细胞和HL-60细胞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胞腺素β4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当内皮细胞处于活跃增殖时,它们的胸腺素β4表达水平高,否则表达水平低。HL-60细胞中胸腺素β4表达水平较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高。结论表明胸腺素β4的表达水平与细胞的生长状况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9.
10.
内质网分子伴侣Grp94的表达与细胞周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一步分析正常组织来源的细胞系CV1和人大肠癌细胞系CCL229的Grp94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方法对细胞中DNA和内质网分子伴侣Grp94进行同时染色,进行双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两种细胞的Grp94的表达情况相似,在细胞周期各时相中内质网分子伴侣Grp94均有表达,G0+G1期表达量较少,S期的表达量无明显增加,G2+M期的表达量最高。结论Grp94在细胞周期各时相的表达呈渐增的趋势,但在S期增加不明显,表明Grp94的表达与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变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Areas of muscular contraction and limited mobility reflect blocked emotional expression as well as mechanical loads. It is possible to make this physical diagnosis of character structure by observing the back and posture. A core ‘survival code’ of how the person has had to learn to survive can be made. Using ‘stretchies’ to free up contracted muscle groups purely on a physical basis or combining these with feeling expression has been successful in treating musculoskeletal stress disease and emotional conflict. A full review of these techniques requires a basic training course and personal application by the therapis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入了解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的病理变化、细胞类型及其病变来源。方法(1)取5例先天胫骨假关节(CPT)标本中不同部位的组织20例,经固定、切片染色后置于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2)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方法对24例CPT病人的25个病变骨膜标本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波纹蛋白(vimentin)、结蛋白(desmin)进行检测。以正常骨膜(10例),创伤性假关节(TP)骨膜(20例)和纤维瘤病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结果(1)断端间组织及病变骨膜组织性质完全一样,均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细胞成分多,主要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及少量未分化细胞。移行部位骨膜组织结构与病变处骨膜组织结构相似。(2)所有标本均为波纹蛋白染色阳性,结蛋白染色阴性,20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骨膜和8例纤维瘤病病变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阳性,两者无显著性相差(P>0.05),正常骨膜及创伤性假关节(TP)骨膜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阴性,与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骨膜和纤维瘤病病变组织有显著性相差(P<0.01)。结论(1)先天胫骨假关节(CPT)是非神经起源的、而是起源于骨膜的一种细胞增生活跃的纤维增生性变;(2)肌纤维母细胞是先天胫骨假关节发病中关键的病理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Toll样受体(TLRs)是由进化上相对保守的蛋白家族构成的一组识别受体,是固有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受到微生物配体刺激后,TLRs通过激活各种信号通路引发机体一系列防御反应。TLRs还能被内源性危险信号激活,因此推断神经退行性变也可能通过TLRs激活免疫反应。近来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表达各种类型的TLRs,但周围神经系统中TLRs的表达形式尚无定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施万细胞上表达大量TLRs,主要为TLR3和TLR4。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上几乎没有TLRs表达。对NF-κB信号通路的检测显示,施万细胞上所有的TLRs都是有功能的,可被细菌脂蛋白(TLR1/TLR2配体)激活,产生强烈反应。静息状态下,坐骨神经上TLRs的表达形式与施万细胞相似,主要为TLR3、TLR4和TLR7,可能在免疫监督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显微外科方式对坐骨神经造成急性神经退行性变后,诱导TLR1大量表达,其它TLRs的表达水平无变化。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施万细胞可能在周围神经中扮演类似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的角色。急性神经退行性变诱导TLR表达变化,说明在分布于周围神经的TLRs在静息状态和激活状态下具有不同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合酶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差别,并通过应用一氧化氮(NO)供体或NOS抑制剂对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药物干扰,探索NO、NOS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取临床增生性瘢痕手术患者的瘢痕组织及周围少许正常皮肤,体外培养获得皮肤和瘢痕成纤维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比较两种组织及细胞中NOS的表达及分布的差异。分别以100~500μM的NO供体硝普钠(SNP)、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作用于瘢痕成纤维细胞,观察细胞增殖的变化;并用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方法比较作用前后成纤维细胞中I、III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及RT-PCR方法检测显示增生性瘢痕组织及细胞中NOS表达相对于皮肤组织及成纤维细胞中明显减少(P<0.05)。瘢痕细胞经SNP作用后,细胞增殖显著降低。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I、III型胶原结果显示,从SNP200μM组开始I、III型胶原表达显著降低(P<0.05)。经L-NAME200μM作用后,I、III型胶原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组织及细胞中NOS含量较正常皮肤组织及细胞明显减少,NO供体SNP对体外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胶原表达起到抑制作用,NOS抑制剂L-NAME对其胶原表达则起到促进作用,结果提示NOS表达降低可能与瘢痕增生密切相关,因此改变NO的产生及NOS的活性可望调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6.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bsessive–Compulsive (OC) symptoms and the expression of anger in a sample of 131 undergraduates.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ir self-reported OC symptoms and compared on their tendency to suppress anger inwardly, express anger outwardly, and control their anger. In addition,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anger and specific OC symptom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dividuals high in OC symptoms tended to experience more anger, be more likely to suppress it inwardly, and report more difficulty controlling their anger than individuals low in OC symptoms. However, these differences appear to be attributable to the pres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e participants with high levels of OC symptoms. In addition, OC checking was found to be weakly associated with anger independ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 Thes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ognitive theory of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诱导其分化,先用免疫荧光法查看PPARγ在NSCs中的定位,然后分别取未分化的及诱导分化后d1、d5、d9的NSCs,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相应时间点NSCs内PPARγ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培养大量未分化呈巢状悬浮生长的神经干细胞团,并诱导其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PPARγ蛋白存在于NSCs细胞核内,并在NSCs未分化阶段高水平表达,NSCs诱导分化后则表达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在NSCs的增殖阶段,PPARγ的表达较高,而在分化过程中,表达量逐渐减少,提示PPARγ可能对NSCs的增殖和分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海洛因能很快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其脂溶性强,起效快,然而药物依赖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探索药物依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特别是基因表达改变的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目的:探索与海洛因依赖性形成有关的特异性基因表达,以期阐明海洛因依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观察。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材料:C57BL/6J小鼠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只。药品和试剂有海洛因、Tripure分离试剂、PolyATtractmRNA分离系统Ⅲ等。方法:实验组小鼠采用递增法皮下注射海洛因法建立海洛因依赖小鼠模型,连续注射7天,第7天9:00一次皮下注射80mg/kg,2h后腹腔注射纳洛酮5mg/kg。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及同剂量的纳洛酮。注射纳洛酮后立即将各组小鼠放入玻璃观察罩内,观察15min内跳跃次数,15min内出现眼睑下垂、腹泻、湿狗样拌动及前爪震颤的动物数,之后马上断头处死,采用Trripure分离试剂盒分别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脑组织的总RNA及其全部mRNA。然后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杂交产物扩增,凝胶电泳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实验组和对照组脑组织总的RNA、mRNA量;海洛因依赖小鼠脑内差异表达的cDNA片断。结果:各组小鼠测试结果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注射纳洛酮后各组戒断症状观察结果: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纳洛酮后皆出现戒断症状,15min内跳跃次数为(9.75±1.65)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两组小鼠脑组织总RNA、mRNA量的比较及海洛因依赖小鼠脑内差异表达的cDNA片断:实验组小鼠脑内总RNA和mRNA量均较对照组高,mRNA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二轮轮抑性消减杂交后,获得杂交混合物,经PCR和巢式PCR扩增,获得了差异表达的cDNA片断。结论:海洛因依赖戒断可引起基因表达的改变,海洛因依赖小鼠脑内可能存在特异性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9.
人α、β珠蛋白基因以串联形式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开展以基因重组血红蛋白为基础的血液代用品研究 ,尝试将人α、β珠蛋白基因以串联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 采用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结果 用PCR扩增出含血红蛋白α、β珠蛋白的串联基因片段 ,测序表明克隆的α、β基因未发生意外突变。将该串联基因克隆进 pBV2 2 0表达载体 ,经热诱导表达产物达细菌总蛋白的 2 0 %左右。该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并经WesternBlotting证实。 结论 为进一步开展人重组血红蛋白表达和纯化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