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徐伟  金小晶 《山西中医》2010,26(11):50-52
脐疗属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的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予某些物理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脐疗法因其简便廉验,疗效好,副作用小而日益受到重视。以下对脐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灸脐疗法简称脐疗,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熨、拔罐等)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灸脐疗法临床疗效肯定,现笔者从灸脐疗法治疗时间及灸量两个方面探讨其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脐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昆 《山西中医》2011,27(5):58-59
脐疗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的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与脐部,或在脐部给与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熨、拔罐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如隔盐灸、隔姜灸、隔葱灸、隔附灸、药饼灸、保健灸以及药物填脐、熏脐、贴脐、温脐、滴脐、吸脐、热脐等法。这些治疗方法,也统称为神阙灸。现介绍有关脐疗研究进展概况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医脐疗指的是通过磁疗、激光、推拿按摩、艾灸、贴敷等方式在脐部给药,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中药敷脐疗法是中医脐疗领域最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措施,在各类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脐疗又称脐中疗法,属于外治法的一部分,是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敷于脐部,或予以物理刺激,如艾绒、针刺、激光、热熨、拔罐等来治疗全身各种疾病的方法。笔者近5 a来,利用脐疗治疗肛肠各种疾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脐疗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冰  陈以国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2):766-768
脐疗是指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剂型填敷脐部 ,利用脐部皮肤结构有利于药物吸收的特点和经穴刺激作用 ,以治疗疾病的外治法。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 ,利用药物对脐的刺激 ,达到行气活血 ,疏通经络 ,调整脏腑功能 ,治疗疾病的目的。脐疗以其简便易操作和疗效显著的特点近些年来在临床内、外、妇、儿各科广泛应用。1 儿 科脐疗法在儿科中因能最好地发挥其特色得到广泛的应用。程玉芳[1] 根据“外治之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这一理论 ,应用中药敷贴脐部治疗儿科部分疾病 ,每获良效。药用 :公丁香、桃…  相似文献   

7.
中药敷脐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脐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脐疗就是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剂型(粉、糊、丸、膏、饼等)敷贴脐部,通过对其施以物理刺激,如艾灸、热熨、拔罐、推拿、针刺等,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这一理论,常应用中药敷脐治疗肿瘤及其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脐疗是指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剂型(如粉、糊、膏、丸、饼等)填敷脐部,利用脐部皮肤结构有利于药物吸收的特点和经穴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的外治法。脐疗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在古典医籍中有较多记载。近年来该疗法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已被临床各科所接受。现就近10年来脐疗在治疗妇科经、带、胎、产、杂病中的运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脐疗原理     
脐疗是利用各种治疗手段作用于脐部,通过经络以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治愈疾病的目的。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及一些疑难病症。历代医家对其治疗有独特的见解,有关脐疗治验的文献记载及报道日益增多,但对脐疗的作用原理却论述较少。本文对脐疗原理初步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脐疗法是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予一定的刺激(如艾灸、热熨、拔罐),以防治疾病的中医传统外治法.此法首载于清代吴师机的《理瀹骈文》,后逐渐发展为种独特的治法,广泛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病证.本文仅就其在儿科急症中的应用作一简介,并对其作用机理略作浅述,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1.
脐疗法是根据病情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制成适当剂型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艾灸、热熨、拔罐、针刺等物理刺激,从而防治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利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对脐进行刺激,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的目的。特别是对于白癜风等多种顽症,能够达到内病外治,且无创伤、无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陶晓华 《中医杂志》1992,33(10):43-45
脐疗法,概括而言,系指作用于脐部的一切治疗方法。亦即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施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予某些物理刺激(如热熨、按摩、拔罐……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祖国医学具有悠久历史、行之有效、方简效捷的疗法之一,至今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朱德友  马玉侠 《河南中医》2014,(9):1656-1657
脐为全身的中枢,在脐施以小量刺激便产生巨大作用,法同蝴蝶效应。通过对脐部的刺激来"触发"中介机制的反应,调动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可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及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等病位在大肠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其表皮角质层最薄,渗透力强,特别有利于药物吸收。而在中医学中,脐又叫做神厥穴,神厥穴"主治百病",能通全身,刺激神厥穴可起到调节全身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本文从脐部给药的历史沿革、剂型发展、用药情况、现代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将这一给药方式的优势运用在临床中,以及为挥发油相关制剂应用于脐疗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脐疗是指将药物做成一定剂型(如糊、散、丸、膏等)外敷于肚脐部位,或对肚脐施以适当的化学、物理等外在刺激手段(如针灸、按摩、拔罐、仪器照射治疗等),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节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它用于中医临床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临床广泛用于内、外、儿、妇各科,尤其对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更为有效.由于其具有方法简便、起效迅速、节约药物、副作用小等优点,易于病人接受和临床推广.近年来有关脐疗的研究逐年增多,无论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还是临床应用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近十年来脐疗研究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论脐疗     
<正> 脐疗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它对很多急、慢性疾病都有明显疗效。晚近,用来抢救垂危病累获应验,实不愧为有效疗法之一。脐疗的使用方法脐疗是选用适当的药物填脐、敷脐,或在脐部给予一定的刺激。脐疗用药量少,选  相似文献   

17.
脐疗是一种施治于脐部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记载。历代医家在临床中均有应用和发挥。笔者运用此法治疗小儿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现略述如下: 一、方药用法 葱白100g、食盐500g。先将食盐放入铁锅内炒热以炸花为度,纳入葱白拌匀,用毛巾包好,趁热敷脐上(热度不宜过高,以防烫伤)。每  相似文献   

18.
正脐疗历史久远,在历代的中医文献中有大量的散见记载,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它具有简、便、验、捷等特点,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蒸脐法又是脐疗中更为重要且行之有效的简便方法之一。蒸脐法,又称为熏脐法、炼脐法、温脐法,是将药物研细末填满脐部,上置艾炷灸的一种方法,多用于虚证、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养生保健。  相似文献   

19.
浅谈脐疗法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最早的治病方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其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繁多,备受历代医家重视。脐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脐疗法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敷、拔罐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熏脐法、熨脐法、炼脐法、温脐法。脐疗法是在古代药熨、敷贴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中医经络、脏腑理论与药物刺激、渗透、激发相结合的产物。脐疗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试就脐疗法的历史发展作一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脐疗 ,是根据中医理论选用适当药物 ,制定一定剂型填敷于脐中或施用艾灸、热熨、拔罐、甚至针刺、气功等方法 ,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 ,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脐为神阙穴 ,又名脐中、气舍、环谷 ,是诸穴中结构最特殊 ,唯一肉眼可见 ,伸手可触的腧穴。脐居正中如门之阙 ,神通先天 ,《经穴名的考察》神是心灵生命力 ,阙是君主居城之门 ,为生命力居住的地方。神阙穴有温阳益气 ,回阳固脱 ,健脾和胃 ,升清降浊 ,通调三焦 ,利水消肿 ,调理冲任 ,温补下元 ;通经活络 ,行气止痛 ,敛汗固表 ,涩精止带 ,强壮祛痛 ,养生延年等功效。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