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发热是术后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发热病机复杂,多为久病耗气,手术损正,其病情虚实相兼、变化多端。本例患者身患癌症,本为毒热内伏之体,再加手术损伤,气阴两亏,而热邪独呈嚣张之势。气阴内耗,虽正气尚在奋起抗邪,毒热仍直入营血,故选用清营汤加减治疗,以"清"中寓"透",清营透邪,补营阴调气血,临证加减,颇有效验。  相似文献   

2.
癌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且逐步年轻化。刘亚娴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癌症,主张临证选方用药时要"善思""活法",擅长"新方创用""经方妙用""时方活用",并通过胃癌和癌症术后并发交肠2个病例进行解析,进一步明确其治癌思路。  相似文献   

3.
导师陆德铭师承名老中医顾伯华,得其心传,擅长治疗外科疑难杂病,对中医扶正法治疗癌症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根据肿瘤的病因病机及自己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的独特的学术思想。笔者有幸跟随陆师学习,体会颇深,兹将体会介绍如下。1气阴两虚是癌证术后病机癌症术后患者一般体质较弱,术后  相似文献   

4.
<正>甲状腺术后迟发性声音嘶哑一般出现在术后2~3天,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大多为暂时性声音嘶哑,并非传统意义上对喉返神经的直接损伤所导致,多由术中牵拉、术区积液等造成。中医学将甲状腺疾病统称为"瘿病",而甲状腺术后迟发性声音嘶哑属于"喉喑",《素问·宣明五气》云:"五邪所乱,搏阴则为喑。寒气克于厌,则厌不能发,其开阖不致,故无音。"许芝银教授为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瑞震  陈业兴 《河南中医》2012,32(4):397-399
《伤寒论》中三阴三阳是对外感病的阴阳划分,分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若只见三阴三阳就视为"六经脉",不见后面的"病"字,是错拿三阴三阳六个概念硬套经脉。"六经"并不等于《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不能强加"六经"于《伤寒论》。应该使用"三阴三阳六病辨证"或简称"六病辨证",才符合《伤寒论》的原义。  相似文献   

6.
朱潇雨  赵静雪  李杰 《吉林中医药》2021,41(12):1541-1544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吞咽困难是食管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不同类型的吞咽困难存在不同的"阳化气,阴成形"状态,机械性吞咽困难属于"阴成形"太过,治以温化痰瘀;动力性吞咽困难属于"阳化气"不足,治以助阳化气;术后吞咽困难属于阳化气未复、阴成形再起,当治以阴阳平调.  相似文献   

7.
赵尚华教授参考历代医籍并结合临床经验,独创治疗癌症"元宗血津复辨证法",在临床取得满意疗效。本文重点介绍赵尚华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月经不调的经验及用药。  相似文献   

8.
结肠癌归属于中医"肠覃""积聚""锁肛痔""肠癖"等范畴。目前绝大多数结肠癌患者仍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但肿瘤术后仍具有一定的复发转移率,复发转移是导致结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正虚生"邪"易发病,孙玉冰教授认为脾虚是导致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因素,结肠癌患者素体脾气虚弱,而手术及化疗既伤正气又耗阴血,脾虚易衍生"湿困"和"血虚",两者易致瘀,故结肠癌术后患者常以脾虚湿困和阴血亏虚多见,故治疗上应从健脾祛湿,滋阴养血入手。本文概括介绍孙教授防治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证思路和用药特点,在推广孙教授学术思想的同时也为中医药防治肿瘤复发转移提供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医证治。认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病机在于"血不利则为水",因"血"而病"水"。若细思忖,深究其根源,"血不利"乃引起水肿病的中间环节,"为水"是"血不利"的病理产物,"血不利"与"为水"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气病,在于阳的化气功能低下。主张以益气温阳治其本,温阳抑阴,促阳化气,兼以行气活血、利水消肿治其标,"气""血""水"同治,希冀达到"气化则血行,血利则水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之"六经",即所谓"三阴三阳",实质是古人以阴阳学说为指导,归纳概括人体生理功能的结果,首先是不同于五脏五系统的人体生理六系统;同时由于人体生理情况下六系统功能存在不平衡,三阴三阳又是人群体质六分类.而三阴三阳辨证,即"六经辨证",实际上就是在辨三阴三阳六系统病变的基础上,参照患者不同的体质类型所进行的方剂辨证,即"辨方证".不仅适用于外感病,同样适合于多种内伤杂病,古人所谓"六经钤百病"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正>不寐证即"失眠",亦称"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病机多种多样,但其根本为"阳盛阴衰,阴阳不交,阳不入阴",如《类证治裁·不寐》载:"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主夜,主静,阴不制阳,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临床治疗癌症"潜隐证"的经验。认为本病证的病机关键为"虚、毒、痰、瘀",诊治时需辨病与辨证密切互证,重视"辨病论治",临床应从疾病潜在的病机关键入手,综合考量疾病具体属性、不同阶段特点、疾病发展演变趋势、相关治疗手段对患者体质的影响以及各项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等,专病专方与综合治疗相结合,力争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或截断扭转疾病发展趋势,甚至带瘤长期生存的目的。列举直肠癌术后肺转移无症带瘤生存案、腹膜后肉瘤术后腹内肿物调治案、腰椎旁小细胞癌术后残留病灶案三则医案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针灸治疗癌症术后领域的现状及知识基础,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为针灸在癌症术后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文献来源,纳入针灸治疗癌症术后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其关键词及引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获得66篇文献,文献数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热点以针灸治疗乳腺癌、结直肠癌术后为主,研究内容以生活质量、疼痛、护理及术后肠麻痹为主,针灸干预措施主要以经皮电刺激、电针为主.研究趋势和前沿集中表现为针灸治疗结直肠癌及胃癌切除术术后肠麻痹、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预测未来还将会关注该领域针灸起效多途径机制的研究以及临床研究设计方案的改善.结论:揭示了针灸治疗癌症术后领域的热点和趋势,今后尚需加强针灸不同疗法在不同癌症术后领域的运用以及高质量科研论文的产出,以发挥针灸在癌症术后康复的作用及优势,为后期研究及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针灸治疗癌症术后领域的现状及知识基础,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为针灸在癌症术后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文献来源,纳入针灸治疗癌症术后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其关键词及引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获得66篇文献,文献数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热点以针灸治疗乳腺癌、结直肠癌术后为主,研究内容以生活质量、疼痛、护理及术后肠麻痹为主,针灸干预措施主要以经皮电刺激、电针为主.研究趋势和前沿集中表现为针灸治疗结直肠癌及胃癌切除术术后肠麻痹、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预测未来还将会关注该领域针灸起效多途径机制的研究以及临床研究设计方案的改善.结论:揭示了针灸治疗癌症术后领域的热点和趋势,今后尚需加强针灸不同疗法在不同癌症术后领域的运用以及高质量科研论文的产出,以发挥针灸在癌症术后康复的作用及优势,为后期研究及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第12条中"阳阴"的含义,历代医家见解不一,大致可归纳为3种观点:一者"言脉说",或言尺寸,或言浮沉;二者"病机说";三者既言脉象又言病机。《伤寒论》第12条中"阴阳"是指代"营卫","阳"为"卫","阴"为"营",而"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正是对太阳中风病机的论述,也是对太阳中风后机体"营卫"所做反应的描述。可见研究《伤寒论》定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前后联系,互为参照,才能明晓仲师本意,万不可断章取义。  相似文献   

16.
卢崇汉是卢氏第三代传人,深受"重阳思想"影响,临床擅用姜附桂等温性药物。卢氏提出"阳主阴从"论,并强调"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始终保持阳气通畅,扶先天肾护后天脾胃,使阴阳合德。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肺炎是食管鳞癌放疗后常见并发症,徐荷芬教授认为本病病因多责之忧郁忿怒、酒食不节、过劳伤形等,病机紧扣"热毒侵袭,气阴两伤",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临证常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为治疗大法,创制"养阴清肺解毒方",并结合心理疏导治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8.
国医大师张磊从医数十年,尤善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对癌症的治疗亦有独到见解。认为中医对癌症的治疗应立足于辨证,从人的整体出发辨证施药,不可盲目堆砌"治癌药"。其通过经验总结自创疏利法、涤浊法,治疗癌症及癌症术后恢复颇有疗效,可明显减轻癌症病痛和极大改善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张磊运用自创疏利法、涤浊法治疗癌症的案例,探讨张磊的临证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19.
侯爱画提出"扶正祛邪治癌"理论,认为正与邪的斗争伴随着癌症发生的全过程.针对中晚期肺癌,侯爱画认为其核心病机是"气阴两虚,痰瘀癌结",所以祛邪抗癌与益气养阴应双管齐下,故此创立中晚期肺癌专方康肺散结汤.此方遵循"君臣佐使援"原则,体现中医整体思想、未病先防理论及西医药理学理论.侯主任临床应用中根据患者治疗阶段及不同症状...  相似文献   

20.
妇科病术后发热主要由气、血、痰、湿等郁滞化热,以及气、血、阴、阳亏虚,阴阳失衡发热而致,此类发热往往伴有气郁、血瘀、湿停、痰凝及气虚、血虚、阴虚等证侯。中医药治疗妇科病术后发热,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并根据证候泻实补虚,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养血、滋阴清热等为治疗大法。湿热内阻证、阴(血)虚发热证及正虚邪侵证等为临床常见证型。湿热内阻证药用苍附导痰汤加减,阴(血)虚燥热证药用一阴煎加补中益气汤加生化汤加减,正虚邪侵证药用参苏饮加减,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