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溃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 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72 例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证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 例。治疗组给予消溃方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疗。2 组疗程均为1 个月。治疗1 个月后比较2 组临床疗效,观察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疾病活动指数(DAI)、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 评分变化,观察2 组治疗前后Baron 内镜评分、Geboes 评分以及外周血IL-6、IL-10、IL-17、CRP 水平变化,观察2 组治疗前后肠道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DAI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IBDQ 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治疗组中医证候、DA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IBDQ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Baron 内镜评分、Geboe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外周血CRP、IL-6、IL-17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10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外周血CRP、IL-6、IL-17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大肠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大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77.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溃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调节炎症因子以及肠道菌群的平衡,减轻肠道黏膜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化肠饮联合灌肠Ⅲ号方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65例湿热型轻、中度U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清化肠饮口服及灌肠Ⅲ号方灌肠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评价2组疗效并观察2组Mayo评分、中医证候量化评分、Geboes指数及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9%,优于对照组的71.9%(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各观察指标均改善明显(P均0.05);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Mayo评分、中医证候量化评分、Geboes指数、生存质量总分分别为(2.28±1.20)分、(5.83±3.98)分、(0.88±0.57)、(181.03±23.35)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清化肠饮联合灌肠Ⅲ号方灌肠治疗湿热型UC治疗效果好,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降低活动性,促进黏膜愈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清溃方保留灌肠诱导和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160例UC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80例。西药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强的松治疗,疗程8周,对治疗达到缓解期患者再以柳氮磺胺吡啶片维持治疗2个月;中药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清溃方保留灌肠,疗程8周,对经治疗达到缓解期患者再根据不同证型以中成药维持治疗8周。对进入缓解期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进行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以结肠镜Baron内镜评分法进行评价;采用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Sutherland)评估疾病严重度与活动度;采用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价生活质量;对主要症状、体征进行治疗前后评分,记录患者复发次数。结果: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2%,西药组为75%,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Baron评分和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低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腹泻、脓血便和腹痛评分低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IBDQ量表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和社会能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12个月内复发频率为(0.76±0.41)次少于西药组的(1.28±0.64)(P<0.01)。结论:中药内服联合清溃方保留灌肠诱导和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控制UC活动,促进溃疡愈合,控制临床症状,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刘春秋  李国欢  张静  李昕  肖琳 《河北中医》2023,(3):415-418+423
目的 观察化浊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热毒伤络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热毒伤络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蒙脱石散+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灌肠,治疗组40例予化浊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分级、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36/4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29/4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KP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浊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热毒伤络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能减轻患者腹痛、腹泻、便血、黏液便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敬秀平  宋小平  刘珊 《陕西中医》2021,(8):1060-1063
目的:研究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炎症机制。方法:选取102例慢性UC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灌肠液灌肠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肠黏膜征象积分、炎性因子[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3(IL-13)、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肠道菌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38%与74.00%,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肠黏膜征象积分、IL-8、TNF-β、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IL-13、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慢性UC疗效显著,可缓解中医证候和肠黏膜征象,改善肠道菌群,其机制与下调IL-8、TNF-β和上调IL-10、IL-13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符合条件的UC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吞服勿咀嚼,1 g/次,4次/d;及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盐灌肠液100~200 mg,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内服及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两组保留灌肠每周5 d,休息2 d,均连续治疗8周。进行治疗前后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Baron评分,Geboes指数和大肠湿热证评分;采用IBDQ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IL-1β,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Baron评分,Geboes指数和大肠湿热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IBDQ量表之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4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4和IL-10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GF-β高于对照组,MMP-1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活动期大肠湿热型UC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肠黏膜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苏红利  王丽  周华  魏超 《中成药》2023,(6):1849-1853
目的 考察健脾益肾增液汤联合常规治疗对高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增液汤,疗程1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肠道神经递质(NO、VIP、NPY)、胃肠功能指标(全胃肠排出率、胃排空率)、肠道菌群(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肠道神经递质、肠杆菌数量降低(P<0.05),胃肠功能指标及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肾增液汤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调控高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肠神经递质因子表达,增强胃肠功能,改善肠道菌群稳态,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解毒化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氧化应激、铁死亡等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中药汤剂益气解毒化瘀方口服,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Mayo评分、UC的内镜下疾病严重指数(UCEIS)评分、组织病理学Geboes评分,以及外周血白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mRNA、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mRN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mRNA水平,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SOD1、PTGS2及GPX4蛋白含量,并作统计学比较;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Mayo评分、UCEIS评分、组织病理学Gebo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PTGS2 mRNA表达及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PTGS2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SOD1 mRNA及蛋白、GPX4 mRNA及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P<0.01),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益气解毒化瘀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黏膜愈合,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减轻细胞铁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莪黄汤保留灌肠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83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莪黄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治疗后的肠道菌群(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及血清二胺氧化酶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大肠杆菌数量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数量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大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均有所上升(P0.05);治疗组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莪黄汤保留灌肠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可调节其体内肠道菌群失衡,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减少并发症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四磨汤联合乳果糖口服溶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1例老年糖尿病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1例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四磨汤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肠道菌群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45/50),对照组总有效率74.51%(38/5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FPG、2 hPG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大肠杆菌水平均降低(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均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肠杆菌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磨汤联合乳果糖口服溶液、双歧杆菌三联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复制大鼠慢性胃炎的基础上 ,使其感染幽门螺杆菌 ,分别给予辛开剂、苦降剂、辛开苦降剂、半夏泻心汤 ,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西药 (“三联”)对照组 ,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胃粘膜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各治疗组血清SOD均有所升高 ,其中三联组、苦降组、半夏小剂量组 (半小组 )差异显著 (P<0.05)。半夏大剂量组 (半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 ;半小组、半大组胃粘膜SOD升高显著(P<0.05,P<0.01)。各治疗组血清MDA均有所下降 ,其中苦降组、辛开苦降组、半大组差异显著 (P<0.05);各治疗组胃粘膜MDA亦有下降 ,其中辛开组、苦降组、辛开苦降组、半小组差异显著 (P<0.05) ;半大组差异非常显著 (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可增强SOD活力 ,减轻或阻断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从而减少自由基对胃粘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江西省于都县中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度活动期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临床缓解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克罗恩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均降低,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IBDQ)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ESR、血清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度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良灌肠袋直肠滴入肠炎灵1号方治疗激素抵抗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SUC)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治疗的80例激素抵抗型S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环孢素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改良灌肠袋进行肠炎灵1号方直肠滴入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改良Mayo评分、Baron内镜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改良Mayo评分、Baron内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粪便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计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肠球菌和肠杆菌计数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CRP、IL-6、IL-8、TNF-α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和75.0%(30/4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改良灌肠袋进行肠炎灵1号方直肠滴入治疗可显著改善激素抵抗型SUC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下调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胸痹条件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治疗30d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3.5%显著优于对照组71.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3%和76.8%,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胸闷胸痛、乏力、气短、心悸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胸痹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远卫生院收治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疗程共14d.结果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血液流变...  相似文献   

17.
蔡金忠  杨健君 《新中医》2021,53(4):47-49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厚朴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2组连续治疗10 d。比较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数、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P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P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P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显著,能够缩短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半夏泻心汤对Hp相关性胃炎患者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江西省黎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Hp相关性胃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为常规性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2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黄芩、干姜、黄连、甘草、大枣、党参)配合西药治疗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胃镜、病理组织学方面改善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