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徐晓  刘勇 《九江医学》1997,12(1):5-7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30例胃粘膜病变标本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计算细胞增殖指数,结果显示正常或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胃腺癌的LI逐渐增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反映细胞增殖状态的LI分级与各类胃粘膜病变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提示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状态可作为评价胃癌发生风险的一项有效指标,胃粘膜病变LI分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胃癌,癌旁组织,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和浅表性胃炎进行了癌胚抗原(CARCIOEMBRYONICANTIGENCEA)标记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胃癌,癌旁粘膜伴不典型增生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CEA阳性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及单纯萎缩性胃炎,提示CEA标记阳性,特别是慢性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胃粘膜阳性可做为胃癌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人体胃癌及癌前病变p53和PCNA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胃癌60例,不典型增生42例,肠化生20例,浅表性胃炎10例,正常胃粘膜10例的p53和PCNA在胃粘膜不同病变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p53蛋白在浅表性胃炎和肠化生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19%和65%。PCNA在浅表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逐渐增加。p53阳性者增殖活性高。提示p53和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在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中  相似文献   

4.
胃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裘华森  张成武 《浙江医学》1999,21(7):385-386,391
为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99例胃癌组织中的PCN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胃癌组织PCNA标记指数显著高于异型增生胃粘膜;PCNA标记指数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淋巴管及血管侵犯,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期呈正相关,PCNA标记指数〈50%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PCAN标记指数≥50%者。  相似文献   

5.
观察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胃粘膜活检标本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慢性活动性萎缩性胃炎的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静止性萎缩性胃炎(P<0.005),各级异型增生间的感染率无差别(P>0.05),慢性活动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异型增生者显著高于慢性静止性茎缩性胃炎(P<0.005)。认为:HP感染与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有密切关系,其感染引起胃癌发生的可能过程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正常胃粘膜→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胃癌。  相似文献   

6.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胃癌60例,不典型增生42例,肠化生20例,浅表性胃炎10例,正常胃粘膜10例的p53和PCNA在胃粘膜不同病变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p53蛋白在浅表性胃炎和肠化生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19%和65%。PCNA在浅表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逐渐增强。p53阳性者增殖活性高。提示p53和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在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粘液组化及PCNA表达在胃粘膜肠化、异型增生和胃癌中的意义张金玲,张祥盛(齐鲁石化公司中心医院,淄博市255400滨州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关键词粘液组化;胃病变;PCNA;免疫组化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尤其是大肠型化生,可发生异型增生及癌变。增生过程...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 H P)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揭示 H P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利用 D N A 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对正常胃粘膜、 H P阳性和 H P阴性胃良性病变及胃癌等130 例活检组织进行细胞凋亡状态的研究。结果: H P阳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凋亡指数明显增加,而 H P阳性异型增生和胃癌的凋亡指数降低;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 H P阳性组的凋亡指数明显递减。结论: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形成的过程中, H P可能在前期诱导细胞凋亡,而后期呈现抑制细胞凋亡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Bcl-2、Bax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凋亡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10例正常胃黏膜、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30例异型增生、50例胃癌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组织切片中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7%,43.3%,62.0%,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异型增生中Bax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5.0%,30.0%,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胃癌(P<0.01,P<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中凋亡细胞指数(AI)显著低于Bcl-2蛋白阴性组(P<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与AI值呈负相关.Bax蛋白表达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中AI显著高于Bax蛋白阴性组(P<0.05),Bax蛋白表达阳性率与AI值呈正相关.结论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AI、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的比值逐渐增加,说明它们在胃癌演变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各级胃粘膜病变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不同胃粘膜病变中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35例不同胃粘膜病变组织和15例正常胃粘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PCNA免疫阳性细胞数随病变发展呈上升趋势,其定量分析数据除浅表性胃炎与正常胃粘膜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癌组织中,PCNA表达变化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结论:PCNA不仅反映细胞增生状况,而且对胃粘膜病变监测和胃癌患者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胃起搏对胃动力障碍患者胃肌电活动和胃排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体表胃起搏对胃动力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具有胃动力障碍症状的患者 2 1例 ,其中15例为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6例为糖尿病胃轻瘫。采用WCH型胃肠起搏仪进行胃起搏治疗 ,每日 1次 ,每次3 0min ,共 14日。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体表胃电图参数及胃对不透X线标志物的排空率。结果 胃起搏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治疗前症状总积分为 6.70± 2 .17分 ,治疗后降为 3 .40± 2 .44分 (P <0 .0 1) ;治疗后总症状改善率为5 2 .3 %± 19.2 % ;对早饱、上腹胀的有效率分别为 70 .1%和 83 .3 %。胃起搏治疗可改善部分胃电参数 ,治疗后胃正常慢波百分比、主频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 (P <0 .0 5 )。胃起搏治疗还可提高患者的 4h胃内钡条排空率 ,有效率为 5 7.1%。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适宜的起搏参数从体表输入起搏信号治疗胃动力障碍患者 ,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改善部分胃电参数 ,提高胃排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田红  胡赞芬 《四川医学》2000,21(5):408-409
目的 比较胃溃疡与胃癌的发病特点。方法 分析本院近10年来302例胃溃疡与300例胃癌在年龄及病灶部位差异。结果 胃溃疡平均发病年龄42岁,胃癌55岁。胃角溃疡占胃溃疡的40.4%,而胃角癌仅占胃癌的5.7%;贲门癌占胃癌的30.0%,而贲门溃疡仅占胃溃疡的1.9%。结论 有利胃溃疡发生的部位不利于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胃肠激素及胃电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85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时期的85例体检健康的同龄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胃黏膜组织胃肠激素阳性率、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及胃电参数指标,并比较不同分期者的上述检测指标。结果:观察组胃黏膜组织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生长抑素(SS)阳性率及血清GAS、MTL及S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胃黏膜组织胆囊收缩素(CCK)阳性率、血清CC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胃电参数指标则均低于对照组,且不同分期者上述指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癌患者胃肠激素及胃电参数的变化较大,且其中较多指标受疾病严重程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禹健  陈世孝  何朗  李海青 《西部医学》2014,26(9):1211-1213
目的总结原发胃癌及胃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二者的鉴别诊断要点,减少二者的漏误诊率。方法对53例手术及病理均证实胃恶性肿瘤的患者分析其胃肠钡餐、C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53例病例中有30例最终病检证实为原发胃癌,23例证实为胃淋巴瘤。临床表现多为上腹包块、腹痛、消瘦、恶心、呕吐,影像学表现主要是肿块、充盈缺损、龛影等。结论原发胃癌与胃淋巴瘤具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影像学表现,但是二者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部CT等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中又有各自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可以使原发胃癌与胃淋巴瘤的误诊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5.
殷杏花 《吉林医学》2013,(29):6074-6075
目的:探讨胃黏膜活检胃癌的特点和临床病理类型,提高胃癌的检出率。方法:选取胃镜室送检的胃黏膜活检标本1 223例,从中选出病理诊断为癌或高度怀疑是癌的病例共79例,对其临床资料和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胃黏膜活检胃癌的检出率是6.46%,男性多于女性。胃镜检查考虑为癌的是42例(53.16%),溃疡性质待定,结合病理的29例(36.71%),考虑糜烂性胃炎的8例(10.13%)。病理诊断管状腺癌40例(50.63%),低分化腺癌8例(10.13%),黏液腺癌7例(8.86%),印戒细胞癌3例(3.80%),鳞癌2例(2.53%),腺鳞癌1例(1.26%),淋巴瘤1例(1.26%),高度怀疑是癌的17例(21.52%)。结论: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是诊断胃癌的必须途径,两者应密切配合,以提高对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12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超声胃动力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排空率及胃窦收缩幅度的情况。方法采用胃B超增效液定时观察123例FD患者和59例健康志愿者。结论FD组30min、60min的排空率分别为(51.23±15.2)%、(79.95±22.85)%,而59例对照组的胃排空率分别为(75.16±13.4)%、(98.07±5.4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FD组胃窦收缩幅度为3.31±1.35,对照组为5.25±1.97,FD组收缩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胃动力障碍是FD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3):35-37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三联疗法对胃溃疡伴胃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胃溃疡伴胃出血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两组均治疗12周。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再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嗳气、呕血/便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近期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再出血发生率及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巴特派三联疗法能改善胃溃疡伴胃出血患者临床症状,不增加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马虹飞  宋蕾  邵长卿  冯国营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144-1145,1148,I0001
目的研究小剂量辣椒素(capsaicine,Cap)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gastric ischemia-reperfusion,GI-R)后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GI.R组(又分为Cap组和Cap对照组)3组,每组6只。Cap组和Cap对照组于GI-R模型建立24h后、Sham组于假手术24h后,取大鼠胃组织。按Guth标准计数胃黏膜损伤指数;HE染色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GI—R后胃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及点片状出血糜烂,Cap组较Cap对照组表现轻。Sham组、Cap组和Cap对照组胃损伤指数分别为:3.20±1.81、31.12±12.13和60.25±23.7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HE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查,Cap组较Cap对照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小剂量Cap能降低GI—R大鼠的胃黏膜损伤指数,对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内镜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胃癌所至胃出口梗阻的临床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改善状况。【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支架置入姑息治疗胃癌所致胃出口梗阻的患者24例,采用内镜直视支架置入,观察治疗效果。于支架置入前、置入后1月随访,采用中文版EORTC QLQ-C30生存质量问卷进行调查,对比支架置入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24例患者21例支架放置成功,成功率为87.5%。术后24~48 h摄片示支架膨胀约90%,术后24 h恢复进流食。支架置入后1月与术前生存质量对比,结果显示恶心呕吐、失眠、疼痛及经济困难情况术前及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晚期胃出口恶性梗阻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创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胃溃疡与胃癌患者Hp感染与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新舜  郭佳鹤 《吉林医学》2004,25(10):33-34
目的:研究血清学检测在诊断胃溃疡与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中的意义。方法:对144例胃溃疡患者与86例胃癌患者行抗Hp-IgG抗体血清学检测与快速尿素酶试验,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胃溃疡患者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血清抗Hp-IgG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4.3%和88.2%,而胃癌患者分别为41.9%和72.1%。结论:胃癌和胃溃疡患者血清抗Hp-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快速尿素酶试验,在胃溃疡及胃癌患者中单独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有可能影响Hp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