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分别监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APACHEⅡ评分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的动态变化;分析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PC、MPV及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3 d和7 d后PLT较用药前明显升高,MPV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T、APTT、TT较前缩短,FIB较前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提高严重脓毒症患者PLT、降低 MPV,改善凝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9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分子肝素组(LMWH)和对照组,LMWH组给予LMWH 4 000IU皮下注射,每日2次,疗程7d,其他治疗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以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的28d生存率。结果:2组治疗前PT、APTT、PLT、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第7天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T、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7天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28d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1,P=0.019)。结论:LMWH治疗脓毒症可以改善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效果进行研究,同时对MODS患者的凝血功能紊乱与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用APACHKH评分、MODS评分、SAPSH评分和TISS评分系统对MODS患者病情严重性和群体病员死亡风险率进行评估,比较治疗前、后各评分结果,并将治疗前、后患者的各评分与凝血参数中PT、PT—INR、APTT、Fg、TT和D—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PACHKⅡ、MODS评分和SAPSⅡ,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分别P<0.01,P<0.01和P<0.05)。治疗前、后凝血参数间进行比较,仅仅D—D治疗后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前、后APACHKⅡ、MODS评分、SAPSⅡ和TISS均与有关凝血参数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CBP是治疗MODS的有效手段之一;CBP治疗过程中抗凝技术的使用,对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平衡的恢复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BP治疗。观察CBP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MODS评分。结果:治疗后PT、APTT高于治疗前,D-D、FIB及APACHEⅡ、MO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改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促进凝血-纤溶系统平衡的恢复,控制患者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玉赔赈颗粒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1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玉赔赈颗粒,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及凝血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7 d后,与对照组比较,中西医治疗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下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延长,血小板计数(PLT)显著升高(P0.05)。结论红玉赔赈颗粒能够升高脓毒症患者PLT计数,降低FDP、D-D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脓毒症患者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14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必净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12 h 1次,连用7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动脉血气、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时间等器官功能指标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Marshall评分、胃肠功能评分、中医体征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28 d病死率.结果 142例脓毒症患者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损伤、血清促炎因子浓度升高、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PLT)降低等凝血异常状态,合并肺损伤者EVLWI增高.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氧合指数、PLT较对照组升高显著,白细胞计数、体温、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总胆红素(TBil)、EVLWI、APACHEⅡ评分、中医体征评分、血清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28 d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能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升高的血清促炎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保护器官功能,改善预后,降低28 d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入选当天开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所有患者均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和7天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凝血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但对照组治疗后第3和第7天PLT和FIB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第7天又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PLT和FIB均有增高,PT、TT、APTT均缩短,D-D下降,其中治疗后第7天上述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改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山莨菪碱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ODS患者凝血系统的变化及山莨菪碱对其凝血异常的影响.方法46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第4、7天的APACHEⅡ评分及Marshall评分和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浆D-二聚体(D-D)情况,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20名健康成人作对照组.结果治疗前所有入选MODS患者均存在凝血异常,表现为APTT、PT、TT延长(P<0.01),AT-Ⅲ活性下降(P<0.01),血浆D-D明显升高(P<0.01),血小板计数下降(P<0.01);经治疗后两评分水平均改善,同时APTT、PT、TT逐渐趋于正常,AT-Ⅲ活性恢复,血小板计数回升,D-D明显下降,所有改变均以B组明显,且第4天时即已表现出明显变化.结论MODS患者存在凝血异常,该异常主要表现为凝血、纤溶激活而抗凝抑制,山莨菪碱能使MODS患者的凝血异常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乌斯他丁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联合乌斯他丁治疗组(实验组)和乌斯他丁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天观察APACHEⅡ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APTT、PT、PLT等)等指标。结果:在治疗后第4、8天,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APACHEⅡ评分、CRP明显下降,凝血功能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乌斯他丁能有效阻断SIRS病理过程,改善SIRS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脓毒症过程中P-选择素(CD62p)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抗凝组,在诊断脓毒症第1、3、5、7天,采用ELISA法检测CD62p表达,同时观察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和D-二聚体(D-D)的变化,并统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CD62p表达显著增加(P均<0.05).随着时间的延长,抗凝组CD62p表达及APACHEⅡ评分均下降,治疗第5、7天与治疗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两指标是先下降后升高.治疗第7天抗凝组CD62p表达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抗凝组MODS发生率(20%)较对照组降低(50%,P<0.05);28 d病死率(20%)也较对照组(35%)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抗凝组治疗前后PT、APTT、FIB、PLT和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抗凝组CD62p表达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989,P=0.011).结论 脓毒症早期血小板就处于高激活状态,且活化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脓毒症,可显著抑制CD62p表达,降低MODS发生率,改善预后,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16.
17.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