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在广东省地级市结核病实验室开展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评价二线药敏实验室室间结果,规范和完善药敏试验熟练度测试室间质量保证体系。方法对广东省6个地级市的结核病实验室进行药敏熟练度测试室间质量控制,采用WHO推荐的药敏比例法,对结核病4种二线药物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KM)、卷曲霉素(CPM)、氧氟沙星(OFLX)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6个地级市结核病实验室药敏试验总的敏感性平均值为87.5%(189/216),总的特异性平均值为96.4%(486/504),4种二线药物平均一致率分别为:KM 91.7%,AKM 96.7%,CPM 92.8%,OFLX 92.8%,总的一致性平均值为93.5%(673/720)。其中5号实验室KM、OFLX的敏感性试验一致率,以及6号实验室KM、CPM的一致率均〈90%。结论6个地级市结核病实验室的二线药敏试验结果总体上基本达到WHO跨国参比实验室的要求,但有个别实验室对某种药物的检测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河南省第二轮结核病耐药监测药敏试验工作质量。方法西太区跨国参比室(SRL)——韩国国家结核病研究所参比室对河南省结核防治研究所参比室(PRL)进行了4次药敏试验质量控制。其中3次同时对其他国家参比室(NRL)进行了同步质量控制。试验菌株为含耐药和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试验的4种药物为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采用L—J培养基和比例法。结果4种药一致性均达到95.0%或以上;异烟肼平均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平均特异性(100.0%比88.0%,P=0.0298);3次同步质量控制中,河南省PRL利福平平均特异性、一致性明显低于同步质量控制NRL相应平均值(分别为91.0%比98.0%,P=0.0154和93.0%比98.0%.P=0.02981。结论河南省第二轮结核病耐药监测药敏试验工作质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肺部疾病联合会(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1997)及WHO专家要求:以该质量控制结果评价该次耐药监测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过高估计异烟肼的耐药率和多耐药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福建省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测试能力。方法采用比例法,对30株质控菌株进行一线抗结核药(INH、RFP、SM和EMB)和二线抗结核药(Km、Am、Cm、Ofx)敏感性测定,结果给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由国家参比实验室将结果与标准结果比对。结果各轮测试中省参比实验室的平均符合率分别为:INH 96.60%,RFP 97.78%,SM 96.61%,EMB 92.72%;Km 96.57%,Am 98.62%,Cm 96.62%,Ofx 99.30%。第一轮室间质量评估一线药物的平均符合率分别为INH 96.67%,RFP 100.00%,EMB 95.84%,SM 96.67%,二线药物的平均符合率分别为Km 95.84%,Am 97.50%,Cm 86.67%,Ofx 100.00%。第二轮评估中符合率分别为INH 100.00%,RFP 98.34%,EMB 99.17%,SM 95.84%。第二轮中4种二线药物的符合率均为100.00%。结论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对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药敏检测水平已经达到设定的要求,对INH、RFP、SM和Km、Am、Ofx的药敏检测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整理吉林省结核病分子检测能力验证测试结果数据,分析全省结核病实验室检测能力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现状。方法 将全省结核病诊疗机构实验室参加2015—2023年全部十轮分子能力验证工作的数据和参加考核的实验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参加单位、单位类型、验证结果、错误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吉林省开展结核病分子检测的实验室逐年增多,能力验证的覆盖率从13%上升至100%。能力验证的通过率从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从第五轮到第十轮测试,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通过率100%。结论 全省各级结核病参比实验室除参加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组织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能力验证测试之外,还需更多地参加其他实验室管理机构组织的室间质评考核,提升实验室检测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能够提供精确可靠的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坚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发布的全球耐多药结核病流行状况报告指出,世界每年新增的约9000万例结核病中,近5%是耐多药结核病[1]。我们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等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并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比例法药敏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PhaB法用于药敏试验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材料噬菌体检测试剂由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重点实验室提供,为其自制试剂,具体见文献[2]。比例法药敏培养基为本室参考《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自制,所需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药粉由结核病国家参比实验室提供,试验用药物浓度分别为RFP:40mg/L;INH:0.2mg/L;SM:4mg/L;EMB:2mg/L。6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均为浙江省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分枝杆菌菌株库保存菌株。2方法2.1噬菌体法在对照管和试验管中分别加入1:5000稀释的待检菌液0.5mL,分别在试验管中加入0.5mL的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对照管加0.5mL液体培养基,混匀37℃作用48h;各管加0.1mL噬菌体,37℃温育1h...  相似文献   

6.
结核病发病率的回升和临床上耐多药结核病的广泛出现,强调了结核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重要性.为了解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我实验室对121例复治菌阳肺结核病人做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医院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临床调查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杭州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假丝酵母菌属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耐药现状,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采集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发生感染患者的临床标本进行假丝酵母菌属的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API20CAUX酵母菌鉴定系统进行假丝酵母菌属的培养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法),药敏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定的标准进行结果判读。结果3年间共检出假丝酵母菌属264株,年检出率分别为78株(29.5%)、87株(33.0%)和99株(37.5%);菌种检出构成比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65.5%),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5.1%);痰液标本中假丝酵母菌属的检出率最高(108株,40.9%);患有呼吸系统原发性疾病的患者感染率最高,检出率为58株(22.0%);药敏结果显示对两性霉素B最敏感,其次是氟康唑;3年动态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对两性霉素B敏感菌株的比例保持稳定,而对氟康唑敏感菌株的比例逐年下降。结论3年间假丝酵母菌属医院感染率逐年上升,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率最高,对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且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呈动态变化;预防与控制假丝酵母菌属医院感染,应加强对假丝酵母菌属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某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1)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的临床应用性能进行评估。方法收集不同HIV感染状态人群的血液样品共计109份,分别使用HIV-1被评估试剂与参比试剂的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进行平行对比试验。统计学处理使用Kappa值、砰和Bland—Ahman模型。结果被评估试剂检测结果相对于参比试剂,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为97.25%(95%CI:92.17%-99.43%),Kappa值为0.92(P〈0.001),一致性强度为最强。109例样本中,均在被评估试剂与参比试剂定量检测范围内的样本为84例,两种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回归分析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R2=0.8536)。使用Bland—Altman模型比较两种试剂检测结果的差异均值,结果显示对于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样本两种试剂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被评估试剂和参比试剂对同一份血浆样本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定性符合程度和较强的相关性,对HIV感染者样本两试剂检测结果有较强的定量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新疆喀什地区项目县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质量,更好地为结核病控制工作服务。方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要求,对项目县结核病实验室进行室间质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1~6月对项目县痰涂片盲法复检阳性片符合率99.4%,阴性片符合率为97.6%,痰细胞(〉10/VF)符合率为98.5%,涂片肉眼观察:涂片大小2.5cm×2cm,合格率92.9%,涂片厚薄(2~3层/VF)合格率为94.4%,染色合格率为92%,脱落(〈10%)合格率为98.1%。结论室间质控的实施提高了喀什地区痰涂片复检符合率,改善了实验室的建设,提高了痰检人员的业务能力,室间质控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实验室间比对有效评价和监控疾控系统实验室的检测技术水平,确定和核查实验室实施新方法检测的能力。[方法]该研究比对试验项目为生活饮用水中卤代烃7个组分的定量检测,参试实验室按照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GB/T5750.8—2006)、《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1部分:能力验证计划的建立和运作》(GB/T15483.1—1999)和《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2部分:实验室认可机构对能力验证的选择和使用》(GB/T15483.2—1999)规定的比对程序,分别检测A、B两个比对样品。通过统计分析,判定各参试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结果]参加水中卤代烃检测项目的实验室共51个。其中,除1个实验室仅检测了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项目外,其余50个均完成7个项目的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比对试验结果的稳健变异系数(Robust CV)大部分〈10.0%,结果的平均满意率为77.3%(|Z|≤2,结果满意),平均有问题率为9.4%(2〈|Z|〈3,结果有问题),平均不满意率为13.3%(|Z|≥3,结果不满意)。检测的水中卤代烃7个组分中,四氯化碳的结果满意率最高,为84.3%;一氯二溴甲烷结果满意率最低,为70.0%;二氯一溴甲烷不满意率最高,为22.0%;三氯乙烯不满意率最低,为6.0%。[结论]检测生活饮用水中7种卤代烃能力的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表明,该次参试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基本处于受控和可比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湖南省2001年7月至2006年6月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检测结果,为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数据。方法用BACTEC MGIT-960对不同来源的临床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到1102株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的总耐药率为56.1%,多耐药率为8.2%,耐多药率为40.2%。2001年至2006年的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89.7%,74.4%;51.2%,37.2%;58.1%,45.3%;53.2%,35.7%;56、3%,39.4%;49.8%,31.8%。结论湖南省结核病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处在高水平。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保定市人群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耐药基因突变类及发生率,为保定市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对440株临床分离出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对rpoB、katG、embB、inhA、rrs、rpsL、pncA基因进行突变分析。结果:440株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RFP、INH、SM、EMB、PZA耐药率分别为43.6%、37.5%、43.18%、20%、5%。耐药菌株基因突变率为耐RFP:rpoB92.6%(176/190);耐INH:katG65.4%(108/165);耐EMB:embB45%(40/88);耐INH:inhA39.3%(65/165);耐SM:rrs20%(38/190);耐SM:rpsL 65%(124/190);耐PZA:pncA 36.3%(8/22)。结论:保定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率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应用PCR—SSCP进行耐药基因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同时本研究也为保定市结核病的预防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了解自贡市肺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状况,为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14年自贡市结核病防治所及各区县结核病防治机构肺结核患者样本分离培养获得的结
核分枝菌株及其患者背景资料,采用比例法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H)、链霉素(S)、利福平(R)、乙
胺丁醇(E)进行药物敏感性体外试验,分析耐药结果。结果 2010-2014年共获得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
离菌株1239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总耐药率为27.85% (345/1239),其中初治患者菌株耐药率为
24.98% (283/1133),复治患者菌株耐药率为58.49% (62/106);历年耐药率分别为21.88%、24.79%、
31.31%、29.63%、26.98%。对4种抗结核药物H、S、R、E 的耐药率分别为20.34% (252/1239)、
17.27% (214/1239)、16.55% (205/1239)、8.96% (111/1239)。总耐多药率为14.53% (180/1239),
其中初治患者菌株耐多药率为11.92% (135/1133),复治患者菌株耐多药率为42.45% (45/106)。耐2种
药耐药率为6.13% (76/1239),耐3种及以上耐药率为11.78% (146/1239)。结论 自贡市结核分枝杆
菌耐多药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强耐药结核病监测和防治,控制耐药结核病的蔓延。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抗结核药物;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378.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10 0759 04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河南省药敏试验质量。方法按照WHO全球结核病耐药监测药敏试验质量控制要求,分析2001年-2007年WHO结核病跨国参比实验对河南省约敏质量控制的资料。结果河南省2001年-2004年四次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结果平均—致性均高于90%;2005-2007年SM、INH、RFP、EMB平均一致性分别为90.0%、97.8%、96.7%和88.9%。结论河南省药敏试验质量已经到达了WHO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四种中药抗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对长沙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培养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制备四种中药药物培养基,未加中药的改良罗氏培养基作为对照,分别观察结核分枝杆菌在四种中药药敏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 1号中药培养基检测临床分离株79株,中药药物敏感性试验38株敏感,敏感率为48.10%;2号中药培养基检测临床分离株78株,中药药物敏感性试验62株敏感,敏感率为79.49%;3号中药培养基检测临床分离株41株,中药药物敏感性试验36株敏感,敏感率为87.80%;4号中药培养基检测临床分离株34株,中药药物敏感性试验31株敏感,敏感率为91.18%。四种中药对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不同,以3号和4号的抗菌效果最佳(χ2=35.82,P0.01)。结论 2号、3号和4号中药培养基均显示出良好的抑菌效果,其中3号和4号中药效果更好。可以进行临床用药进一步证实2种药在人体内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国产艾滋病抗体酶免法试剂盒的质量,为部队选择质量好的艾滋病诊断试剂盒提供依据。方法 对7种主要的国产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酶免法试剂盒进行质量考核。以1种进口HIV抗体酶免法试剂为参比试剂,用7种考评试剂对300份血清标本进行了统一的检测。300份血清标本都经过免疫印迹方法确认,其中包括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提供的50份血清和本实验室的250份血清。结果 参比试剂可以检测出全部125份阳性血清,敏感性为100%;国产试剂A、B、C、D和E可以检测出全部125份阳性血清,敏感性为100%;国产试剂F和G可以检测出124份阳性血清,敏感性为99.3%。在153份阴性血清中,参比试剂将1份错判为阳性,特异性为99.3%。国产考评试剂有1-6份错判为阳性,特异性为96.1%。99.3%。结论 国产酶免疫法HIV抗体检测试剂大部分已经达到或接近进口试剂质量水平,可以作为部队艾滋病初筛试验的诊断试剂盒。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西藏四个地区的626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进行了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的基因探针检测与血清学分型鉴定。结果检出EIEC阳性7株,其中4株为0164:K血清型,2株为028a:K73血清型,1株为029:K血清型。豚鼠角膜试验(Sereny氏法)检测其侵袭力做为参比,有6株阳性,1株阴性。7株EIEC菌株与37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中23种药物敏感,14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7株菌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IFN-γ释放试验诊断试剂盒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探讨IFN-γ释放试验对临床的指导。方法分别用2个厂家IFN-γ释放试验诊断试剂盒检测临床确诊结核病人,与临床参比试剂盒TSOPT进行平行对比试验。结果与参比产品相比,免疫学方法检测结果与参比试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对非结核病人,参比试剂阳性预测值较高,临床诊断效果更佳。结论 T-SOPT试验对结核病人诊断结果较准确,可以作为结核病筛查试剂。免疫学法IFN-γ检测试剂盒与T-SOPT有较好的临床相关性,作为筛查试剂,可以满足国内低结核病检出率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张合英 《职业与健康》2010,26(3):311-312
目的调查北京密云县大、中、小学一年级新生结核病感染情况。方法对大、中、小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并对其感染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大学、初中、小学一年级学生结素试验阴性率(〈5mm)分别为30.2%、67.4%和79.4%。结素试验一般阳性率(≥5mm)分别为38.5%、26.3%和17.6%。强阳性率(≥15mm人数)分别为31.3%、6.3%和3.0%。各年级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别,年级越高,阳性及强阳性学生的比例越高。有结核病接触史的学生强阳性率(45.2%)比无接触史的(10.6%),高34.6个百分点。强阳性学生的活动性肺结核发现率为1.1%。结论把大学、中学生作为结核病预防治疗对象,是控制结核病在学校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第五次结核流调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第五次结核流调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分析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和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四川省2010年第五次结核流调获得的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群鉴定,使用比例法进行INH、SM、RFP、EMB、PAS、KM和OFX7种抗结核药的药物敏感实验。结果71株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29.6%(21/71),单耐药率为15.5%(11/71),多耐药率为9.9%(7/71),耐多药率为4.2%(3/71),未发现广泛耐药菌株;各种药物的耐药发生频率以SM为最高,PAS和EMB最低。结论与四川省第4次结核流行病调查相比,结核病总耐药率、耐多药率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应继续加强结核病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