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关系;分析T2DM并柯萨奇B(CoxB) 组病毒感染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意义。方法 随机收集 40例T2DM及3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CoxB IgM、CoxB中和抗体,测定IL-6、TNF-α、空腹胰岛素(FINS)、血糖(B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上述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群之间、T2DM并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无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T2DM的差异,分析TNF-α、IL-6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 T2DM患者中CoxB IgM、CoxB中和抗体明显高于对照组;T2DM并CoxB感染患者BG、HOMA-IR、TNF-α、IL-6明显高于无CoxB感染的T2DM。结论 CoxB感染在T2DM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作用,可能与TNF-α、IL-6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自然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炎症标志物,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脂联素、抵抗素、瘦素等,作为炎症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在胰岛素抵抗(IR)的形成和胰岛B细胞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DM)是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自身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在T2DM并发症中起了一定作用。心血管并发症是T2DM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约75%-80%的T2DM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脂联素(APN)是一种专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血浆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抗炎症和抗损伤后内膜增生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0(IL-10)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84例T2DM患者,其中T2DM伴大血管病变者50例(大血管病变组)、T2DM无大血管病变者34例(单纯糖尿病组)。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3组受检者血清IL-10水平。结果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7±0.9)ng/L与(4.5±1.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血清IL-10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4.0±1.4)ng/L与(4.5±1.6)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伴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IL-10明显降低;提示炎症参与了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IL-10可能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内皮素(endothelin,ET)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三者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10例T2DM患者及40例正常者外周血中的CMV-DNA,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浆ET,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6的浓度。结果T2DM组CMV感染率(59.09%)明显高于对照组(15.00%,P〈0.01)。T2DM组血浆ET和血清IL-6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2DM组内CMV感染者的血浆ET和血清IL-6浓度均明显高于T2DM组中CMV未感染者和对照组(P〈0.01)。结论CMV感染、ET和IL-6可能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秀良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2):1032-1032
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与发展与炎症有着密切关系,炎症因子可引起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炎症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中医认为胰岛素抵抗的病因病机与脾胃虚损有关,采用中药疗法调节糖尿病的炎症状态,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光余  黄晓辉  吴国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012-1013,10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及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组(20例)、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患者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IL-6、TNF-α及CRP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升高(P〈0.01或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IL-6、TNF-α及CRP的水平较2型DM组也有升高(P〈0.01或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能是细胞因子CRP、IL-6、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与瘦素(LEP),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对T2DM患者125例进行研究,其中病变组65例,糖尿病组60例,对照组50例,对下肢血管进行B超检测,并测定相应生化指标,结合年龄、病程、踝肱指数(ABI)等进行分析.结果:①病变组病程、血清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明显升高,与糖尿病(DM)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病变组ABI明显减低,与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病变组LEP,CRP明显高于DM组(P〈0.01);病变组,DM组IL-6,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存在瘦素及炎症因子的增高.对于T2DM病程长、血脂紊乱的患者应及早检测ABI,CRP,IL-6,LEP水平,以便早期预防T2DM下肢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炎症反应相关因子在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等的关系。方法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55例T2DM患者与25例正常对照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的情况,并测定sICAM-1,IL-1β,TNF-α,IL-6,hs-CRP及瘦素。结果在T2DM患者中,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IMT与血清sICAM-1,hs-CRP,SBP,IL-1β,IL-6及瘦素呈正相关。血清sICAM-1与SBP,DBP,hs-CRP,IL-1β,IL-6及TNF-α呈正相关。血清瘦素与性别、BMI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sICAM-1、瘦素进入方程,DM发生As与变量ICAM-1、瘦素呈正相关。结论T2DM发生As与sICAM-1,CRP,SBP,IL-1β,IL-6及瘦素等炎症反应相关因子呈正相关,血清sICAM-1、瘦素是T2DM患者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黎明 《重庆医学》2016,(8):1113-1116
近来的研究说明2型糖尿病(T2DM )是一种自然免疫及炎症性疾病,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认为炎症、免疫与T 2D M的发病存在关联[1]。在炎症因子中,除了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C反应蛋白(CRP)等作为炎症过程的调节因子外,近年来关于树突状细胞等细胞因子的研究,在T 2D M特别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拟对相关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金晖 《新疆医学》2011,41(2):72-74,95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同炎症密切相关,T2DM是先天性免疫和低度慢性炎症性疾病。在T2DM的易感个体,随着老龄化和营养过剩等环境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Hsa_circRNA_063981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其与临床指标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10月于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T2DM患者纳入T2DM组,选取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Hsa_circRNA_06398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Hsa_circRNA_063981与临床指标和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Hsa_circRNA_063981诊断T2DM的潜在价值。结果 T2DM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2DM组患者的Hsa_circRNA_063981、IL-6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sa_circRNA_063981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r=0.397,P=0.011),与IL-6无相关性。Hsa_circRNA_063981诊断T2DM患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610,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33.3%和87.23%。结论 Hsa_circRNA_063981对T2DM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0引言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慢性综合性代谢疾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根据依赖型的不同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T2DM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衰竭[1]。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对IL-6、IL-10、IL-1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不同类型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间的关系。方法:117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蛋白尿组(n=29)、微量蛋白尿组(n=48)和大量蛋白尿组(n=40)。30例体检健康老人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受试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同时测定ACR。对各组白细胞介素水平差异及与ACR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T2DM患者血清IL-2、IL-6、IL-8、IL-18显著升高,IL-10显著降低(P〈0.05);大量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IL-2、IL-6、IL-8、IL-18水平高于无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IL-2、IL-6、IL-8、IL-18水平高于微量蛋白尿组,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清IL-6、IL-8与ACR呈正相关(r=0.35,P〈0.01;r=0.42,P〈0.01)。结论:IL-6、IL-8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均有慢性炎症反应参与。白细胞介素(IL)-1、IL-6、IL-18都是多效性前炎症因子,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功能。文中比较T2DM患者与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血液IL-1、IL-6、IL-18的水平,及其与肥胖、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多重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0例T2DM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SBP、DBP、血脂、尿酸(uricacid,UA)、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IL-1、IL-6和IL-18的水平。结果T2DM患者的血清IL-1、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71.0&#177;78.9)pg/ml vs(23.5&#177;26.9)pg/ml;(23.4&#177;26.6)pg/ml vs(8.6&#177;7.5)pg/ml;(364.9&#177;322.5)pg/ml vs(129.3&#177;105.2)pg/ml,P〈0.01]。IL-1、IL-6、IL-18之间显著相关(P〈0.01)。IL-1、IL-6、IL—18与体重、腰围、臀嗣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负相关(P〈0.05)。IL-18与腰臀比(waist hip ration,WHR)、SBP显著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存在炎症反应,其程度与代谢综合征的多重危险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体相关分子表达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老年T2DM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中IL-1β、IL-18和IL-37水平,分别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ELISA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MDM)表达NLPR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IL-1βmRNA水平及葡萄糖诱导MDM分泌IL-1β和TNF-琢的水平。结果老年T2DM患者血浆中的IL-1β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IL-37无统计学差异;T2DM患者MDM中NLPR3、ASC和IL-1β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经葡萄糖刺激后IL-1β、TNF-琢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LRP3炎性体相关分子的表达与炎性体活化可能参与老年T2DM的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7.
黄丽芳  荣海钦 《医学综述》2009,15(20):3080-3082
Visfatin是一种在内脏脂肪组织高表达的脂肪细胞因子,具有类胰岛素、调节免疫及炎症、促进脂肪分化及合成等多重生物学作用。目前普遍认为肥胖及2型糖尿病(T2DM)等代谢性疾病均伴随低度系统性慢性炎性反应,而visfatin可能是联系炎症及代谢性疾病的环节之一。深入研究vis-fatin与炎症的关系可能为T2DM及肥胖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白虎二地汤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白虎二地汤高、低剂量组。连续给药6周后,观察其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骨骼肌组织IRS-1、p-IRS-1和PI3Kp85蛋白的表达。结果 白虎二地汤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FBG、FINS、HOMA-IR、TNF-α、IL-6(P<0.05),使骨骼肌组织IRS-1和p-IRS-1蛋白表达量降低,PI3Kp85蛋白的表达量升高。结论 白虎二地汤可以改善STZ诱导的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炎症反应,减轻胰岛素抵抗。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炎症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肌肉组织PI3K蛋白的表达,从而减弱外周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短链脂肪酸(SCFAs)在肠道微生物群调控宿主代谢中起到了主要介导作用,且与2型糖尿病(T2DM密切相关,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体质量和血脂指标。尽管有学者认为SCFAs有望成为T2DM的新型治疗靶点,但目前尚未有相关综述。本文总结了短链脂肪酸的生物学特性,讨论了SCFAs调节食欲、炎症、胰岛β细胞、脂质代谢与肝脏糖原代谢的证据,进一步明确调控SCFAs在T2DM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探讨了调控SCFAs治疗T2DM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对 2 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 68 例T2DM 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36 例)和对照组(32 例);两组均使用心力衰竭基础治疗,观察组联用达格列净。比较两 组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心力衰竭复发再住院次数。结果 观察组氨 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灵敏肌钙蛋白T、TNF-α、IL-1β、IL-6、C反应蛋白水平及MACE发生率、心力衰竭复发再次住院率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或 0.05)。结论 达格列净可减轻T2D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心肌损伤及炎症因子水平,改 善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