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60例,观察组130例给予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130例给予α-硫辛酸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等,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针刺样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减退症状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针刺样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减退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治疗后针刺样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减退症状也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结论应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浆细胞膜糖蛋白(PC-1)基因K121Q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对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DR组,n=48)、2型糖尿病未合并视网膜病变(NDR组,n=56)进行PC-1基因K121Q多态性分型及研究,并与正常组(对照组组,n=56)对照分析。结果 DR组和NDR组KQ基因型频率、K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和NDR组比较,KK型与KQ型基因型构成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1基因K121Q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但其可能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瘦素的关系。方法尿微量白蛋白排除率<20μg/min者32例为Ⅰ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0-200μg/min者29例为Ⅱ组,尿微量白蛋白>200μg/min者28例为Ⅲ组,测定伴有不同程度尿微量白蛋白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LEP)的含量。结果Ⅲ组、Ⅱ组CRP、IL-6、LEP的含量高于Ⅰ组的糖尿病病人(P<0.01,P<0.05),Ⅲ组糖尿病病人其CRP、LP-6、LEP的含量也高于Ⅱ组患者(P<0.01,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即存在炎症因子及瘦素地增高。血清超敏CRP、IL-6、LEP的测定可作为判断2型糖尿病肾损害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观察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变化。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11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肾功能的不同再分别分为早期肾病组、临床期肾功能正常组和临床期肾功能不全组3个亚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100μg每日1次,连续14天。对照组不给上述治疗。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其他治疗方法各组相同。结果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尿总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降低。结论短期静脉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对不同时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有减少尿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与瘦素(LEP)、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99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60例(A组),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39例(B组),2组均进行下肢振动觉定量检测;并设正常对照50例(C组).以上3组均测定相应生化指标,结合年龄、病程等进行分析.结果 ①B组病程、血清总胆固醇、明显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②A组、B组LEP、IL-6、CRP明显高于C组(P<0.01,P<0.05);B组LEP、IL-6和CRP显著高于A组(P<0.01,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瘦素及炎症因子均增高.对于2型糖尿病病程长、血脂紊乱的患者应及早检测LEP、IL-6、CRP水平,有助于早期预防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及健康对照42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清游离T3(FT3)、总T3(TT3)、游离T4(FT4)、反T3(rT3)、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T4(TT4)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FT3水平与其HbAlc及病程均成负相关(r=-0.248,P〈0.05;r=-0.331,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尿病病程、病情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FT3、FT4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受损,最终导致甲状腺分泌T3、T4减少。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DM)大血管病变(MA)的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16例2型DM患者分为有MA组174例,其中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80例、脑血管病变(CVD)患者55例、周围血管病变(PVD)患者64例;非MA组142例。所有患者均做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空腹血糖(FPG)、2小时血糖(2h 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根据结果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瘦素(LEP)、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对2型DM大血管病变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及回归分析。结果(1)MA组的年龄、高血压患病率与非M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MA组IL-6、CRP与非M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MA组LEP与非M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年龄是2型DM病患者M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年龄、高血压是2型DM患者发生MA的独立危险因素;2型DM合并MA者存在低水平慢性炎症;积极控制血压可能对减少其大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枸杞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血脂及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未予上述处理的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成模大鼠按血糖再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枸杞多糖(LBP)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和二甲双胍组,药物干预6周后,处死动物取血测定血脂、空腹血糖,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胰岛素及血清TNF-α水平。结果LBP中、高剂量干预组及二甲双胍组空腹血糖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降低(P〈0.05,P〈0.01),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LBP高剂量干预组及二甲双胍组ISI较糖尿病对照组升高(P〈0.05);LBP中、高剂量干预组血清TC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降低(P〈0.05),LBP各剂量组血清TNF-α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血清TNF-α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LBP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水平,增加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空腹血糖、血脂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258例门诊体检人群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以空腹血糖及性别分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变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EISI),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体质量指数(BMI)、FINS、EISI、TG、TC、HDL-C、TG/HDL-C、的关系。结果 (1)不同空腹血糖组间FINS、EISI、HOMA-IR、TG、TC、HDL-C、TG/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男性组TG、TC、TG/HDL-C高于女性组(P<0.05);(3)Pearson相关分析,HOMA-IR与BMI、FPG、FINS、TG、TC、TG/HDL-C成正相关,与HDL-C成负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双时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和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性对比研究,126例T2DM患者被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联合文迪雅4mg,每日1次口服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8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的差异。结果诺和锐30治疗组空腹、三餐后血糖水平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5);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诺和灵30R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2DM患者采用早、晚餐前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文迪雅4mg,每日1次口服方案治疗时,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R对血糖控制更为满意,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