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机制研究(附10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原因和最佳处理方式.方法对102例经胼胝体切开穹窿间入路切除巨大颅咽管瘤的病人,记录术后尿量、血电解质、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ALD)、皮质醇水平,比较术后激素水平变化与水、钠代谢紊乱的关系.结果本组均出现水、钠代谢紊乱,术后2周完全恢复52例,4周基本恢复33例,6周恢复12例,需长时间人工调整电解质水平5例.术后ADH、ALD和皮质醇的不足是导致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结论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与手术损伤下丘脑有关,紊乱类型与ADH、ALD和醛固酮的缺乏情况有关;及时给予相应激素及对症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手术前后内分泌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变化规律和处理要点。方法对手术前后同时存在内分泌和水钠失衡的17例儿童颅咽管瘤进行显微手术治疗。手术前后每日监测血电解质、尿量和24h尿钠;入院时和术后3d检测生长激素(GH)、甲状腺激素(T3、T4)、性激素、皮质醇及抗利尿激素,对手术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作针对性治疗。结果手术前后均易发生生长激素、皮质醇和性激素缺乏,以及尿崩症和低钠血症,但二者之间无必然联系;术后内分泌障碍发生几率较术前少,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较术前重;手术前后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皮质醇和24h尿钠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前后血浆抗利尿激素(ADH)水平和血浆渗透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类型和程度与肿瘤侵犯的部位、脑积水和手术损伤下丘脑-垂体柄等有关。术后高钠血症和尿崩症各死亡1例。结论内分泌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是儿童颅咽管瘤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对其正确诊断及积极治疗能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颅咽管瘤全切术后水钠平衡紊乱的治疗   总被引:89,自引:7,他引:82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全切术后水钠平衡紊乱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术前,手术当及术后每日定时检测血钠及观查尿量变化并根据其变化进行治疗。结果 60例颅咽管瘤手术患者中,(1)47例术后出现尿崩症,有38例病人术后2周恢复,7例术后4周内恢复,1例术后1年内恢复,1例病人术后7天死亡。(2)52例术后出现血钠紊乱,其中,48例术后4周同恢复,23例术后2个月内恢复,1例1年后恢复。结论 颅咽管瘤全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36例行颅咽管瘤切除术患者,手术当日及术后每日定时检测电解质并观察尿量变化,根据其变化进行治疗。结果25例术后并发尿崩症,其中18例两周内恢复,6例4周内恢复,1例1年内恢复。电解质紊乱30例中,24例术后4周恢复,5例2个月内恢复,1例半年内恢复。结论颅咽管瘤患者术后绝大多数会出现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尿崩症大多数在术后早期恢复,电解质异常需严密监测,针对监测结果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颅咽管瘤MRI表现与术后水钠代谢紊乱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MRI上颅咽管瘤与第三脑室底的关系及对估计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颅咽管瘤,根据术前MRI上颅咽管瘤与第三脑室底的关系将其分为4级,术后钠代谢情况分为正常、低钠、高钠及混合4组,尿量分为正常、轻度尿崩及严重尿崩3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级颅咽管瘤与钠代谢情况、尿量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颅咽管瘤对第三脑室底侵袭越多,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程度越重.分析MRI上颅咽管瘤与第三脑室底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术后部分下丘脑反应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颅咽管瘤全切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全切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120例颅咽管瘤切除术病人,112例肿瘤全切除,手术当日及术后每日定时检测血钠及观察尿量变化。17例病人术前、术后当日、术后3d、7d、14d检测血清抗利尿激素(ADH)水平,并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①72例(60%)术后出现以低血钠为主要特征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其中37例(51.4%)单纯性低血钠,29例(40.3%)尿崩症伴高血钠后转为低血钠,6例(8.3%)低血钠后转为尿崩症伴高血钠。②17例病人术前、术后当日、术后3d、7d、14d血清ADH放射免疫学测定,示术后SIADH病人血清ADH水平与术前相比有所增高,但是经统计学分析无显性差别。结论 颅咽管瘤全切术后SIADH为常见术后合并症,可能是由于颅咽管瘤术后下丘脑ADH的释放不能随着体内晶体渗透压变化而改变所致。术前和术后2周内血清ADH水平变化没有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鞍区肿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观察。方法对25例鞍区肿瘤术后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垂体瘤14例,颅咽管瘤6例,脑膜瘤4例,上皮样囊肿1例。发生尿崩症15例,SIADH3例,CSW4例,高钠血症6例(3例伴尿崩症)。23例水电解质失衡得以纠正,死亡1例,1例自动出院。结论鞍区肿瘤术后水钠代谢的管理应做到重视、警惕,早期采取监测措施,及时纠正,这样可提高原发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鞍区肿瘤术后水钠失衡的临床因素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影响鞍区肿瘤术后水钠失衡的临床因素,为术后及时有效的处理提供经验。方法:对95例鞍区肿瘤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82.1%)出现水钠失衡,其中60例(81.1%)表现为脑性盐耗综合征。术后水钠失衡发生率在恶性肿瘤为100.0%(11/11),垂体腺瘤91.3%)(42/46),颅咽管瘤75.0%(24/32),脑膜瘤16.7%(1/6),不同类型肿瘤间差异显著(P<0.001)。Ⅲ度鞍区肿瘤水钠代谢紊乱发生率为94.7%(34/36)高于I、Ⅱ度肿瘤(P<0.05)。不同手术切除程度的肿瘤,其术后水钠失衡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鞍区肿瘤术后易发生脑性盐耗综合征,水纳失衡的发生率与肿瘤性质及进入第三脑室的程度有关。术后监测尿量、血钠、尿钠变化,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和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监测水、电解质和血糖变化,并记录24 h尿量。结果肿瘤全切除75例,次全切除7例。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尿崩症78例,钠代谢紊乱74例,垂体功能低下67例,高热17例,精神障碍11例,意识障碍4例,深静脉血栓4例,癫癎3例。随访17-36个月,平均28个月,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68例,仅能生活自理8例,不能生活自理4例,死亡2例。结论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较多,早期监测和及时处理可进一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对我科80例颅咽管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出现尿崩72例,出院时39例尿量恢复正常,仍有尿崩者33例;钠代谢紊乱58例,其中低钠血症31例,高钠血症14例,高钠、低钠交替13例,出院时血钠正常者51例,仍有钠代谢紊乱者7例;高热34例,出院时体温均正常;意识障碍20例,1例因长期昏迷死于循环功能衰竭,出院时11例意识清楚,8例仍有意识障碍;癫痫5例。1例死于癫痫持续状态,余4例得到良好控制。结论 处理尿崩时要合理使用抗利尿制剂。引起低钠的原因有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治疗前者应补液、补盐。后者应适当限水、利尿。高钠血症要限钠、补液并给予抗利尿制剂。发生高热应及时降温。出现意识障碍,除做CT检查确定有无颅内血肿和脑积水外。还应从电解质和激素用药方面查找原因。癫痫是颅咽管瘤术后极危险的并发症,要及时控制。避免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额下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较大颅咽管瘤的手术要点及效果。并与其他入路比较,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采用额下纵裂入路切除较大颅咽管瘤22例;采用翼点入路切除稍小颅咽管瘤16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采取积极措施防治出入量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22例采用额下纵裂入路患者的颅咽管瘤均全切除,手术效果好。术后2周内,患者出入量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情况较翼点入路切除肿瘤的患者明显轻微。术后随访1年,其中3例患者口服抗利尿药物至术后3个月,尿量恢复正常并停药;1例患者1年后皮质醇仍低于正常,继续给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结论颅内较大颅咽管瘤对脑正常解剖结构产生严重挤压,肿瘤与下丘脑、垂体柄等结构粘连紧密;采用额下纵裂入路可做到在显微镜直视下分离粘连部位,达到肿瘤全切除,比其他入路有较明显的优点;且术后水电失衡明显轻微,患者恢复情况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颅咽管瘤术后水电解质紊乱的管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到2019年5月手术治疗的56例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术后高钠血症使用生理盐水补充每日钠需要量+5%葡萄糖溶液降血钠,术后出现重度低钠血症使用3%盐水微量泵持续补钠。结果 术后出现尿崩症40例(71.4%),电解质紊乱30例(53.6%)。高钠血症患儿治疗第一天血钠波动幅度平均为(7.8±2.0) mmol/L,第二天平均为(5.9±2.2) mmol/L,控制时间平均(76.5±11.7)h。重度低钠血症患儿治疗第一天波动幅度平均为(7.7±2.0) mmol/L,第二天平均为(7.5±3.1) mmol/L,控制时间平均(89.8±14.2)h。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意识障碍、癫痫、脱髓鞘等并发症。出院时,40例尿崩症患儿的尿量得到控制,30例电解质紊乱患儿连续3次血清Na+正常。结论 儿童颅咽管瘤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稳定血清钠波动幅度,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3.
颅咽管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手术中易损伤垂体和下丘脑,水电解质紊乱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认识和准确处理颅咽管瘤术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发生发展规律,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现就颅咽管瘤术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儿童第三脑室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并探讨其正确的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儿童第三脑室颅咽管瘤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各种并发症,其中尿崩症24例,高钠高氯血症22例,低钠血症18例,高热12例,脑窜感染3例,癫痢大发作2例.临床痊愈出院16例,好转出院10例,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术后严密监测血电解质及尿量、甲状腺功能及血清皮质醇;手术前后补充糖皮质激素、术后补充甲状腺素,积极处理尿崩症和电解质紊乱、高热、脑室感染等并发症,具有与手术本身同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纵裂人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前纵裂人路手术的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复发颅咽管瘤2例。分析其术前评估、手术技巧和术后处理。结果肿瘤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13例。垂体柄保留37例,切除6例。术后视力恢复或好转32例,无明显变化2例。术后并发症:多饮多尿9例,其中一过性尿崩症5例;电解质紊乱6例;颅内感染1例。本组无脑脊液漏及死亡病例。32例随访6。24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经前纵裂人路能很好暴露手术视野,对脑组织损伤小,是手术切除中线生长的颅咽管瘤安全、有效的手术人路。但术前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术后肺动脉栓塞的发生情况及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肺动脉栓塞5例(2.7%),经CT肺动脉造影证实4例。对5例病人的血电解质水平、去氨加压素及地塞米松的使用进行研究。结果随访5例,时间6~30个月,死亡3例,痊愈2例。3例病人血钠持续高于正常值(145~170 mmol/L)。5例病人均至少使用1个月的去氨加压素及7 d的地塞米松。结论高钠血症、长期使用去氨加压素和地塞米松可能诱发血液高凝状态而增加病人术后发生肺动脉栓塞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血钠紊乱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血钠紊乱的发生规律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颅咽管瘤病人术后血钠紊乱的情况,分析血钠紊乱与病人年龄、肿瘤位置的关系。结果术后出现血钠紊乱者42例(91.3%),其中单纯低钠型9例(19.6%),单纯高钠型6例(13.0%),混合型血钠紊乱27例(58.7%)。42例术后血钠紊乱者中,术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40例;1例持续高钠血症者在术后1.5年恢复正常;另1例持续高钠血症者术后2个月死于肺栓塞。15例儿童病人中7例在围手术期出现癫疒间发作,31例成年病人无一例出现癫疒间发作。结论颅咽管瘤全切除后血钠紊乱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P<0.001);术后血钠紊乱的类型与年龄、肿瘤复发、肿瘤囊实性和肿瘤位置无关(P>0.05)。纠正血钠紊乱是儿童颅咽管瘤病人在围手术期预防癫疒间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 对32例颅咽管瘤患者选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其中经翼点和改良翼点入路16例,胼胝体-透明隔间隙-穹隆间入路4例,前纵裂-终板联合额下入路12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7例.术后死亡1例.主要并发症:尿崩症15例,电解质紊乱24例.结论 对颅咽管瘤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利于在直视下显露并全切除肿瘤;熟悉鞍区的解剖关系并重视术中对下丘脑的保护,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