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IκB激酶 - β(IKK - β)在失血性休克继发肝脏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失血性休克家兔模型 ;分离培养肝脏枯否氏细胞 (KC) ,用原位杂交方法 (ISH)、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分别检测KC中IKK - βmRNA表达、核因子 (NF) -κB活性和KC培养液上清中TNF -α含量。并进行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光镜检查。结果 模型组KC中IKK - β的mRNA表达 (0 1 7± 0 0 4 )、NF -κB活性 (1 72± 0 36 )和培养液上清中TNF -α含量 (30 0 0 5± 30 86 )ng/L较对照组 [IKK - β(0 0 2± 0 0 1 )、NF -κB(0 31± 0 1 0 )、TNF -α(1 34 85± 1 2 0 9)ng/L]明显增高 (P均 <0 0 1 )。模型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结论 IKK - β介导NF -κB活化诱发细胞因子释放在失血性休克诱发肝脏损害的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多黏菌素 B(PMB)对内毒素 (L PS)刺激大鼠的肺泡巨噬细胞 (PAM)中 IκB激酶(IKKβ)、抑制蛋白 (IκBα)和核因子 κB(NFκB)的影响 ,探讨 PMB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PAM,分为正常对照组、L PS刺激组、PMB+L PS干预组。在 L PS刺激后 0 .5 h采用原位杂交 (ISN)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 )法及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 ) ,分别检测各组 PAM中 IKKβ m RNA、IκBα水平、NFκB活性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L PS刺激组 PAM中 IKKβ m RNA的表达 (0 .14 7±0 .0 15 )、NFκB的活性 (0 .82 8± 0 .0 19)均明显升高 (P均 <0 .0 1) ,IκBα水平 (0 .2 2 8± 0 .0 2 1)显著降低 (P<0 .0 1) ;PMB干预后能明显下调 L PS刺激组 IKKβ m RNA表达 (0 .112± 0 .0 2 2 )和 NFκB的活性 (0 .35 8±0 .0 11) ,上调 IκBα水平 (0 .4 77± 0 .0 16 ) ,P均 <0 .0 1。结论 :L PS能激活 PAM中 IKKβ m RNA表达 ,介导IκBα降解和 NFκB活化 ;PMB通过干预 IKKβ/IκBα/NFκB传导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IκB激酶 β( IKKβ)在失血性休克肝脏损伤中可能的病理机制以及山莨菪碱 ( 6 5 42 )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失血性休克和内毒素双项打击制备家兔休克模型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 ( ISH)结合原位定量分析检测肝枯否细胞 ( KC)中 IKKβ的 m RNA表达 ;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 EMSA)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EL ISA)分别检测 KC中 NFκB活性和细胞培养液上清中 TNFα含量 ,并进行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光镜检查。结果 :休克组 KC中 IKKβ的 m RNA表达 ( 0 .2 1± 0 .0 3)、NFкB活性 ( 2 .2 9± 0 .2 5 )和培养液上清中TNFα含量〔( 5 6 0 .2 1± 31.0 4) ng/ L〕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 P均 <0 .0 1)。 6 5 42能明显降低 IKKβm RNA的表达 ( 0 .14± 0 .0 3)、NFκB的活性 ( 1.35± 0 .17)以及 TNFα的含量〔( 30 0 .79± 2 3.47) ng/ L〕,P均 <0 .0 1,并能减轻肝脏组织的损伤程度。结论 :IKKβ激活在失血性休克和内毒素导致的肝脏损伤中起关键作用 ;6 5 42通过抑制 IKKβ表达 ,影响 IKKβ、NFκB和 TNFα信号转导通路 ,发挥对失血性休克继发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血症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MODS)家兔可能的分子病理机制。方法 :采用失血合并内毒素损伤诱发 MODS家兔模型 ,用原位杂交 ( ISH)和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分别检测肺泡巨噬细胞 ( PAM)以及肝枯否氏细胞 ( KC)中 IκΒ激酶 β( IKKβ) m RNA表达和核因子κB( NFкB)的活性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 ISA)检测两种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 ;同时进行动脉血气、血生化及肺、肝、小肠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诱发 MODS家兔 PAM和 KC中 IKKβm RNA表达 ( 0 .15± 0 .0 3,0 .17± 0 .0 4)、NFκB活性 ( 1.49± 0 .30 ,1.72± 0 .36 )和上清液 TNFα的含量〔( 2 79.74± 2 5 .91) ng/ L 和 ( 30 0 .0 5± 30 .86 ) ng/ L〕均较正常动物〔IKKβ m RNA表达 0 .0 3± 0 .0 1和 0 .0 2±0 .0 1,NFκB活性 0 .2 5± 0 .0 6和 0 .31± 0 .10 ,TNFα含量 ( 137.33± 6 .0 9) ng/ L 和 ( 134.85± 12 .0 9) ng/ L〕明显增高 ( P均 <0 .0 1) ;血尿素氮 ( BU N)和丙氨酸转氨酶 ( AL T)均明显升高 ,氧分压下降 ,内脏组织出现明显炎症病理改变。结论 :IKKβ、NFκB、TNFα在休克合并内毒素诱发 MODS的炎症病理改变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κB激酶(IKK)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病理变化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创伤性ALI家兔模型,用原位杂交方法结合原位定量分析检测肺组织中IKKβ的mRNA表达,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肺泡巨噬细胞(PAM)中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和PAM培养上清液中TNF-a 、IL-6的含量.结果创伤性ALI家兔组肺组织中IKK-β的mRNA表达(0.106 3±0.021 8)以及PAM中NF-κB活性(2 987.85±163.85)和上清液中 TNF-a、IL-6的含量[分别为(235.6±30.8) ng/L和(398.8±243.6) ng/L]均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042 7±0.024 1、922.02±28.36、(36.4±8.0) ng/L和(78.6±39.4) ng/L]显著增高(P均<0.01).结论蛋白激酶IKK的激活介导NF -κB活化和分泌高水平细胞因子在创伤性ALI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IκB激酶 (IKK)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 (AL I)病理变化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创伤性 AL I家兔模型 ,用原位杂交方法结合原位定量分析检测肺组织中 IKKβ的 m RNA表达 ,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和酶联免疫吸附 (EL ISA)法分别检测肺泡巨噬细胞 (PAM)中核因子 κB(NFκB)的活性和 PAM培养上清液中 TNF a、IL 6的含量。结果 :创伤性 AL I家兔组肺组织中 IKKβ的 m RNA表达 (0 .10 6 3± 0 .0 2 18)以及 PAM中 NFκB活性 (2 987.85± 16 3.85 )和上清液中 TNF a、IL 6的含量〔分别为 (2 35 .6± 30 .8) ng/ L和 (398.8± 2 4 3.6 ) ng/ L〕均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为 0 .0 4 2 7± 0 .0 2 4 1、92 2 .0 2± 2 8.36、(36 .4± 8.0 ) ng/ L和 (78.6± 39.4 ) ng/ L〕显著增高 (P均 <0 .0 1)。结论 :蛋白激酶 IKK的激活介导 NFκB活化和分泌高水平细胞因子在创伤性 AL I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重组腺病毒IκBαM(AdIκBαM)在血管内皮细胞ECV - 30 4中的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诱导下IκBαM的变化与对NF -κB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携有NF -κB抑制物IκBα突变体的AdIκBαM感染ECV - 30 4细胞 ,用West ernblot及EMSA法检测IκBαM的表达及NF -κB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 AdIκBαM在ECV - 30 4细胞中表达且不被TNF -α诱导降解 ,感染IκBαM的ECV - 30 4 /IκBαM细胞在TNF -α刺激下NF -κB无激活 ,而未感染IκBαM的ECV - 30 4细胞经TNF -α刺激后可有NF -κB的过度活化。结论 AdIκBαM能高效扩增并有效感染ECV - 30 4血管内皮细胞 ,且不会被TNF -α诱导而降解 ,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NF -κB的过度活化 ,抑制NF -κB活性可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于TNF -α介导的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8.
核因子-κB在小鼠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及治疗干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核因子 (NF) -κB在内毒素 (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ALI)小鼠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地塞米松 (Dex)的干预作用。方法 腹腔内注射LPS诱导小鼠ALI模型 ,随机分为LPS组、LPS +Dex组 ,LPS注射后 0、1、3、6、12h测定肺湿重 干重比值 (W D)、肺组织NF -κB活性、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及白细胞介素 (IL) - 10浓度 ,检测mRNA表达 ,并观察肺组织光镜、电镜病理改变。结果 LPS注射后 ,W D明显增高 ,3h开始明显升高 ,6h达到高峰 ( 4 82± 0 10 ) ,显著高于注射前 ( 3 6 7± 1 0 4,P <0 0 5 ) ;肺组织核蛋白NF -κB活性 1h开始明显升高 ,6h达到峰值 ( 40 5 7± 6 2 4) ,显著高于注射前( 44 8± 30 9,P <0 0 5 ) ;肺组织匀浆TNF -α和IL - 10浓度分别在注射后 6h和 12h升高最明显 ,分别为 ( 197 1± 5 2 4)pg mL和 ( 16 4 9± 39 7)pg mL ,显著高于注射前。地塞米松明显抑制NF -κB活化 ,肺组织匀浆中TNF -α、IL - 10及其mRNA表达明显下降。肺组织病理显示LPS可导致肺泡出血、水肿 ,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电镜下见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断裂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变性 ,地塞米松可明显改善肺损伤。结论 LPS导致肺组织NF -κB的活化 ,介导炎症介质大量表达 ,参与ALI发生 ,地塞米松通过抑制炎症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毒素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s)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和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醒脑静注射液(XNJ)的干预作用。方法 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大鼠AMs。先用XNJ(10ml/L)孵育AMs2h后,加入内毒素(10μg/L)分别刺激2、4和6h。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Ms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Ms中NF—κB抑制蛋白-α(κB-a)、磷酸化κB-α(IκB—α)和NF—κB的水平变化。结果内毒素能增加AMs中TNF—κ基因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8的水平,同时能促进IκB—α降解和NF—κB激活。与内毒素组比较,XNJ能减少AMs中TNF—α基因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8的水平;抑制内毒素诱导的IκB-α降解和NF—κB激活(P均〈0.05)。结论 XNJ通过抑制AMs中IκB-α的降解,减少了NF—κB的激活,减少了内毒素诱导大鼠AMs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核因子-κB活化在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活化在炎症反应及其内毒素致伤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ALI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观察内毒素(LPS)对大鼠血气分析和肺组织损伤的影响,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EMSA)法检测肺组织核蛋白提取物中NF-κB活性及其特异性;并应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的改变。结果 LPS静注可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核蛋白的NF-κB活性显著增强,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LPS激活NF-κB启动TNFα表达,释放的TNFα与LPS进一步共同激活效应细胞的NF-κB活化,进而启动一系列参与炎症反应的炎症分子表达而参与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miRNA-146a-5p(miR-146a-5p)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随后制备癫痫海马神经元模型,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转染时添加等体积opti-MEM培养基;阴性对照组(NC组):转染80 n M浓度NC至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 miR-146a-5p组:转染80 n M浓度miR-146a-5p mimics至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转染后培养24 h,再用200 ng/ml脂多糖(LPS)诱导6 h,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鉴定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正常大鼠海马神经元和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发性放电频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未经LPS诱导各组海马神经元miR-146a-5p表达水平及经LPS诱导后各组海马神经元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IκBα(p IκBα)、NF-κB P65、IKB激酶-β(IKKβ)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经LPS诱导后各组海马神经元IκBα、p IκBα、NF-κB P65、IKKβ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经LPS诱导后各组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结果体外培养7 d的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与正常大鼠海马神经元相比较形态未见明显异常;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发性放电频率明显较正常大鼠海马神经元明显增加(P 0. 05); miR-146a-5p组海马神经元miR-146a-5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NC组(P 0. 05);经LPS诱导后miR-146a-5p组海马神经元p IκBα、NF-κB P65、IKKβ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组和NC组(P 0. 05),而IκB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NC组(P 0. 05);经LPS诱导后miR-146a-5p组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IL-6、ICAM-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组和NC组(P 0. 05)。结论miR-146a-5p可抑制LPS诱导的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p IκBα、NF-κB P65、IKKβmRNA及蛋白表达,促进IκBα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TNF-α、IL-1、IL-6、ICAM-1等炎症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交感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对肝细胞内核转录因子NFκB p50/p65及其配体IκBα的表达变化的调控。方法应用终浓度为10μmol/L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Wistar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作用时相点为5、15、30和60 min。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核蛋白,采用EMSA法检测NFκB p50/p65的变化。同样以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IκBα含量的检测。结果由EMSA电泳图像中可见NE作用5分钟时即可见到有NFκB p50/p65明显活化,并随时间增强而活化逐渐明显。计算灰度面积值在5 min后各测得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NE作用肝细胞5 min后,IκBα表达量明显减少,刺激30~60min时只能检测到其微量表达(P<0.01)。结论NE可导致内皮细胞NFκB p50/p65发生核移位,并使IκBα降解,进而活化NFκB,诱导肝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羟乙基淀粉溶液 (HES 2 0 0 /0 5 )对内毒素腹腔感染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并探讨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 (LPS 6mg/kg)、LPS HES组 (HES 3 75、7 5、15、30mL/kg)及HES对照组 (30mL/kg)。分别于LPS注入后 4h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CINC)浓度 ,2h检测循环血单个核细胞核转录因子kappaB(NF -κB)水平。结果 大鼠内毒素感染时血浆TNF -α和CINC浓度及单个核细胞NF -κB活性明显上升 (P <0 0 5 )。 3 75和 7 5mL/kgHES能明显降低TNF -α和NF -κB水平 (P <0 0 5 ) ;3 75、7 5和 15mL/kgHES能明显降低CINC水平 (P <0 0 5 )。结论 较低剂量HES具有抑制内毒素腹腔感染大鼠炎症反应的作用 ,这种作用的产生与其对NF -κB的抑制有关。HES对感染状态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严重烫伤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各方面的功能紊乱,活化的巨噬细胞可分泌许多生物活性递质。烧伤后巨噬细胞功能紊乱与信号转导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严重烫伤后不同时相点及运用特异性NF—κB抑制剂吡咯啉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NF—κB活性、IκB—α的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从信号转导的角度探讨巨噬细胞功能紊乱的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实验于1999—01/06在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研究所实验室(国家级)完成。实验动物为健康清洁级近交系昆明小白鼠30只。干预:以小鼠常规烫伤模型造成体表面积15%Ⅲ度烫伤实验按烫伤前及伤后不同时相随机分为6组,即0(正常对照组),2,6,12,24,48h组。收集腹腔巨噬细胞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的含量,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测NF—κB的活性,免疫印迹法测IκB—α的表达,反转录—PCR测TNF—α mRNA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检测TNF—α的含量,②测定NF—κB的活性,③检测IκB-α的表达。④测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烫伤后巨噬细胞分泌TNF—α亢进,于伤后12h达到高峰,为(1085.65&;#177;122.99)ng/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t=14.92,P&;lt;0.01)。NF—κB活性于伤后明显活化,于2h达到了高峰(t=13.31,P&;lt;0.01),为(56.8&;#177;73)RDU,早于TNF—α的增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κB—α的表达于烫伤后2h显著下降(t=4.23,P&;lt;0.01),达到0.632&;#177;0.086,以后上升,至24h达到高峰(t=7.06,P&;lt;0.01),为1.161&;#177;0.097,48h稍降(t=4.82,P&;lt;0.01),为1.149&;#177;0.167以伤后12h为调控点,予PDTC后NF—κB活性及TNF—α mRNA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lt;0.01)。结论:烫伤后NF—κB活性及TNF—α表达明显增强,IκB—α对NF—κB在高水平上维持着一种制约关系。烫伤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NF—κB信号途径参与TNF—α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左伟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5):465-466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 (NF-κB) 活化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损伤中的作用和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的作用. 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NP组,PDTC组,然后逆行性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ANP模型.观察血清淀粉酶、动脉血氧分压(PaO2)、胰腺、肺组织病理变化、NF-κB抑制蛋白IκBα及NF-κB p65 mRNA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 应用PDTC后,PDTC组与ANP组比较,血清淀粉酶明显下降,由(8 231.20±848.70)U/L降至(4 205.20±1 611.49)U/L;PaO2升高,由(80.70±8.05)mmHg升至(86.80±3.58)mmHg;胰腺、肺组织损伤减轻;NF-κB迅速活化,肺组织中IκBα表达升高,NF-κB p65 mRNA表达下降.结论 NF-κB活化在ANP肺损伤发病机制中起作用,抑制NF-κB活化可改善大鼠ANP肺损伤.  相似文献   

16.
山莨菪碱对创伤性肺损伤激酶IKK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激酶IKK-β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病理变化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山莨菪碱(654-2)的影响效应。方法:复制创伤性ALI家兔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模型组、654-2治疗组。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中IKK-β的mRNA表达,用凝胶电泳迁移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肺泡巨噬细胞(PAM)中核因子(NF)-kB的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同时对各组动物动脉血气,肺湿/干(W/D)比值及肺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检测。结果:654-2治疗能明显改善创伤性ALI动物的血气,减少肺W/D值,减轻肺组织的损伤程度;能明显抑制创伤性ALI家兔肺组织中IKK-β的mRNA表达和PAM中NK-kB活性降低BALF中TNF-α、IL-6含量,结论:IKK-β/NF-kB/TNF-α效应在创伤性ALI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654-2可通过抑制IKK-β的激活,阻止NF-kB活化,缓解TNF-α介导的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7.
大黄对脓毒症大鼠核因子-κB活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时肠道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 MCP 1)及核因子 κB( NFκB)活性的相关性 ,揭示大黄治疗脓毒症的有效机制。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分别在术后 1、3、6、12、2 4、4 8h活杀大鼠取肠黏膜组织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 TNFα、MCP 1的含量 ,用凝胶电泳迁移法测 NFκB的活性。在脓毒症模型基础上加用大黄治疗 ,分别于治疗后 12、2 4、4 8、72 h活杀大鼠 ,用同样的方法检测 TNFα、MCP 1含量及 NFκB活性。结果 :脓毒症大鼠肠黏膜 NFκB活性及TNFα、MCP 1含量均较相应对照组明显升高 ( P均 <0 .0 1) ;大黄治疗后能明显抑制升高的 NFκB活性和TNFα、MCP 1含量 ( P均 <0 .0 5 )。结论 :TNFα、MCP 1是脓毒症早期激活的细胞因子 ,其释放与NFκB活性密切相关 ;大黄可通过抑制 NFκB活性、减少炎症细胞因子释放而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左伟 《浙江临床医学》2003,5(10):726-727
目的 研究核因子 -κB(NF-κB)活化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肺损伤中一氧化氮 (NO)的作用。 方法 逆行性胰胆管注射5 %牛磺胆酸钠ANP模型 ,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 ,对照组 ,ANP组 ,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 (PDTC)组。观察模型建立后12h,血清淀粉酶、动脉血氧分压(PaO2)、NO的变化 ,胰腺、肺组织病理变化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NF-κBp65mRNA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 PDTC组与ANP组比较 ,血清淀粉酶明显下降 ,由 (8231.20±848.70)U/L降至 (4205.20±1611.49)U/L;NO明显下降 ,由 (178.24±12.00)umol/L降至 (71.00±7.03)umol/L ;胰腺、肺组织损伤减轻 ,iNOS及NF -κBp65mRNA表达下降。结论 抑制NF -κB活化可降低ANP大鼠NO的产生 ,减轻ANP大鼠胰腺炎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9.
基因芯片用于活化支气管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筛选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化后支气管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提取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细胞)总RNA,用基因芯片检测正常培养和经TNF-α活化的BEAS-2B细胞基因表达,对上调表达的基因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确证,用流式细胞微珠方法(CBA)检测TNF-α活化的BEAS-2B细胞培养液中相关细胞因子浓度。结果TNF-α活化后BEAS-2B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TNF-α、IL-6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分别上调6·5、8·2、3·1、4·9和3·5倍),表达上调的基因用RT-PCR确证结果基本一致。TNF-α活化后BEAS-2B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的分泌(BEAS-2B细胞培养过程中有、无TNF-α存在,IL-6、IL-8和MCP-1的分泌分别为:(117·83±18·20)ng/L和(1771·33±312·67)ng/L,P<0·001;(277·97±50·76)ng/L和(7579·20±797·15)ng/L,P<0·001;(741·53±129·91)ng/L和(12228·57±1897·58)ng/L,P<0·001),与相应基因的表达一致。结论用基因芯片方法筛选活化后支气管上皮细胞基因表达对研究支气管上皮在气道性疾病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介素-10和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内毒素(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PAM)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调节,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收集PAM进行培养,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IL-10+LPS组和NO+LPS组。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核提取物中NF-κB活性和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LPS组NFκB活性和TNF-α含量在刺激后3小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10+LPS组和NO+LPS组NF-κB活性和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LPS组。结论:LPS诱导PAM的NF-κB活化,导致TNFα基因表达增强;白介素-10和外源性NO可抑制NF-κB活化而减少TNF-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