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长虹  李昊  邹枫  张捷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144-2145
目的:了解工读男生吸烟行为现状,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4月,采用集体自填问卷调查方法,对选取对象进行"被试基本信息调查表"和"青少年吸烟行为问卷"调查,以了解工读生吸烟行为现状.结果:工读男生吸烟比率为67%,且无论尝试吸烟、现在吸烟还是近1个月超过20天吸烟的人数比率,工读生都显著高于非工读生.工读男生平均初始吸烟年龄为11.4岁,初次吸烟地点多在娱乐场所和学校.结论:工读男生吸烟情况较为严峻,且初始吸烟年龄较小,初始地点多为人多聚集处.  相似文献   

2.
周花  张利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3):363-366,370
目的:深入了解医学院校吸烟男生对吸烟风险的认知,探索维持吸烟行为的主观因素。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名医学院吸烟男生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医学院校吸烟男生对吸烟风险的认知可归纳为3个主题:吸烟风险认知的获取途径、对吸烟潜在风险的认知和生活态度。结论:认同吸烟有害健康的论断不是弃烟行为的促动因素,吸烟风险认知的片面性和负性生活态度是维持吸烟行为潜在的主观因素,在对医学生吸烟行为干预之前,首先要协助其建立正确的吸烟风险意识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包头市某高校大学生吸烟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吸烟状况及其危害程度,为大学生的行为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对312名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吸烟率为19.2%,低年级男生吸烟率为20.0%、女生吸烟率为0%,高年级男生吸烟率为51.2%、女生吸烟率为3.1%,不同年级男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P<0.05)。结论:在大学阶段主要是男生吸烟,吸烟率随着年级增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男患者吸烟现状,揭示吸烟者的行为特征、戒烟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行之有效的吸烟管理条例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47例精神科男性吸烟患者资料,使用自制调查表评价患者的吸烟行为。结果:精神科吸烟男患者年龄较轻、吸烟年限长、大部分患者选择中低档卷烟消费、七成多患者有戒烟愿望。结论:精神科男患者的吸烟行为与单调的住院环境、精神症状、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等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校男生吸烟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山西省电影学校男生吸烟情况及心理行为状态,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在校男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构显示其吸烟率为58.6%;开始吸烟年龄最早为10岁,69%为16岁至18岁之间;吸烟诱因53.44%是由于同学聚会及好奇,通过调查说明,青少年吸烟已成为社会关注间的问题,控烟、禁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蚌埠市不同专业大学生吸烟行为的流行状况、吸烟危害认知相关态度,探讨大学生不同吸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蚌埠市各高校更好地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以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蚌埠市1所医科院校和1所非医科院校,共计163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尝试吸烟行为、现在吸烟行为和曾经吸烟行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专业男生的尝试吸烟行为、现在吸烟行为和曾经吸烟行为均明显高于女生(P<0.01);非医学专业男生的尝试吸烟行为、现在吸烟行为和曾经吸烟行为均明显高于女生(P<0.01).结论:两所高校大学生的现在吸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生吸烟率明显高于女生.虽然医学专业大学生较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吸烟危害相关知识知晓程度高,但医学专业大学生对吸烟危害知识的掌握情况仍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7.
百色市民族卫校男生吸烟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边远落后地区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百色市民族卫校的 31 3名男生进行不记名吸烟行为问卷调查 ,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卫校男生的吸烟率为 38.0 % ,多因素分析显示 ,与吸咽有关联的因素为学习兴趣、纪律处分、有利交友、消愁解闷及无所谓。结论 学校应对学生采取行之有效的吸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青少年成瘾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3~5月,随机抽取石家庄市6类32所学校学生7176名进行有关成瘾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石家庄市青少年目前吸烟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1.9%;吸烟行为发生率男生均明显高于女生。结论石家庄市青少年吸烟行为已不容忽视,应根据不同地区、性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减少吸烟饮酒成瘾行为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影响学校学生吸烟因素的路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学生吸烟行为的因素,为更好地控制学生的吸烟行为,降低学生吸烟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方法学生健康行为的调查采用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GSHS)之中国“全球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监测”(YRBSS)问卷,于2003年6月对武汉市25所中学1947名初中学生调查的资料。采用路径分析等方法研究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武汉市初中生吸烟率为5.38%,其中,男生吸烟率为10.39%,女生吸烟率1.18%,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对初中生吸烟量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初始吸烟年龄、周围人吸烟、性别、父母关心。同时,吸烟和一些不良行为有明显的关联,关联强度依次为:打架、饮酒量、饮酒问题、醉酒、吸毒、逃课。结论初始吸烟年龄,周围人吸烟,性别,父母关心等因素对青少年吸烟影响作用较大,这就需要我们在干预和预防过程中更多的考虑环境、家庭、学校的因素,同时也可以降低学校学生其他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7):635-637
目的分析工读男生的情绪面孔识别特点,探索攻击性与情绪面孔识别之间的关系。方法整群选取工读男生和普通中学男生各90名,2组各筛选出高攻击者和低攻击者24名。采用图片感知范式呈现情绪面孔图片,分别对不同攻击水平的普通中学男生和工读学校男生进行测试。结果工读男生在躯体攻击因子及攻击性因子总分方面均明显高于普通中学男生(t=3.00,P=0.00;t=2.48,P=0.01);工读男生对中性情绪面孔识别的正确率低于普通中学男生(t=-2.70,P=0.01),对负性情绪面孔识别的反应时长于普通中学男生(t=2.07,P=0.04);高、低攻击水平的工读男生对3种情绪面孔识别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工读男生和普通中学男生的情绪面孔识别特点不同,工读男生对中性情绪面孔识别的正确率低,对负性情绪面孔识别的反应时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对控制吸烟的态度,分析该人群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今后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某医学院一到四年级在校学生787名,采用自填调查问卷的方法来调查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吸烟相关的知识、信念、行为。结果:787名调查对象中总吸烟率为18.0%,其中男生为30.6%,女生为2.0%,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P<0.001);随着年级的升高,吸烟率呈上升趋势(P<0.05),好奇、社交需要、周围朋友是影响学生吸烟的主要因素;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在对吸烟有害健康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知晓方面有差异(P<0.01),对肺癌、高血压的知晓率有差异(P<0.05);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对于遭受被动吸烟时的态度、对不同人群吸烟的态度、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和向未成年人售烟的态度都具有差异性(P<0.001)。结论:医学生吸烟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和学校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措施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吸烟现况及心理行为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阐明大学生吸烟的状况及心理和行为模式,作者于1993年5月~11月应用流行病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某校1303名医学大学生进行了吸烟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总吸烟率为14.58%,其中男生主29.34%,女生为1.31%,各年级男生吸烟率有随年级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多数大学生吸第一支烟的年龄在14~19岁之间,生源,心理和行为等为影响学生吸烟的主要因素,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均认为吸烟有利于社交,企盼建立一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学生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保定市4所高校27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2602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总吸烟率12.9%。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P<0.001)。男生的现在吸烟率不同专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别(P<0.001),以艺术类和体育专业为高,分别为40.6%和38.3%。年级、家庭居住地、家人吸烟、父母态度、对烟草知识及对校园控烟态度等是影响男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对于烟草一般常识和吸烟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仍存在片面和错误的认识。在吸烟与多种疾病相关的知识方面,医学生知晓率高于其他专业,但在多项关于烟草的一般常识上各专业之间没有明显差别。结论:高校应加强控烟工作,强化大学生控烟健康教育以普及相关知识,并将男生作为吸烟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付显亮  陈仕龙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9):125-125,135
目的 了解高校入学男生随年份递增的吸烟知识、信念、行为的动态情况,为完善控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连续4年分别对1412名入学男生进行吸烟知识、信念、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每年均有91.4%以上的入学男生知晓吸烟有害健康,89.7%不赞同教室吸烟,规律吸烟率逐年下降,而尝试吸烟率、不规律吸烟率均逐年上升.结论 高校入学男生吸烟与健康知识认知水平较高、规律吸烟率有随年份递增而下降的趋势,尝试吸烟率和不规律吸烟率均有随年份递增而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学生吸烟行为和吸烟态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我国大学生的吸烟现状进行调查;并检验“吸烟态度与吸烟行为具有一致性”的假设。方法:用问卷法对805名中国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大学生中有19.1%的人为当前吸烟者;男生吸烟普遍性显著高于女生;吸烟的普遍性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高;大学生对尼古丁没有依赖性;不吸烟者抗烟态度强,吸烟者抗烟态度弱。结论:吸烟态度与吸烟行为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了解郑州市中学生吸烟状况。方法采用问卷法对6所中学4123名学进行吸烟状况调查。结果中学生总吸烟率为45.16%。其中,高中组吸烟率高于初中组,男生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且中学生吸烟的严重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父母的文化程度,周围人群的吸烟情况与学生吸烟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宋佩杉  曹秀菁 《安徽医学》2017,38(5):579-584
目的 了解宿州市埇桥区初中生吸烟行为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宿州市2016年4月6所初中3 955名在校生,进行匿名吸烟行为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该地区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因素.结果 宿州市埇桥区初中生总体吸烟率为6.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级、零用钱多少、家庭性质、父母是否提醒、父亲文化、父母是否吸烟、同伴是否吸烟、是否留守青少年、是否经常暴露于网吧、烟草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成绩优劣等12个因素与吸烟率有关 (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生、单亲家庭、留守青少年、父母经常吸烟、父亲文化程度低、同伴经常吸烟、经常暴露于网吧是吸烟的危险性因素(P<0.05);低年级、零用钱较少、学习成绩较好、烟草知识及格是吸烟行为的保护性因素(P<0.05).同学们烟草知识及格率为61.01%,烟草相关知识平均分为(6.39±1.13)分,烟草专业知识较匮乏.结论 宿州市埇桥区初中生吸烟现状不容乐观,家庭环境是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学校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六城市初中学生烟草与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信念及行为的现状,为有效开展中学生控烟活动提供事实依据.方法对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濮阳、长沙六市随机抽取的14所中学初一至初二年级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56.59%的学生正确回答了11项及以上知识问题;了解烟草主要危害成分的学生只有21.42%;近80%的学生误认为龋齿与吸烟有关.虽然有60%的学生具有"不吸烟将是新的时尚"这样的信念,但是总的正确信念持有率只有34.19%.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为18.90%,男生显著高于女生;50.00%以上学生在10岁前开始尝试吸烟;其香烟来源和吸烟场所主要是"家里".60.00%以上学生尝试过劝阻同伴或父母不吸烟;近40.00%的尝试没有效果;63.38%的学生拒绝了他人的劝烟;然而在接受递烟的学生中一半以上是因为不懂得如何拒烟.近40.%的学生报告在过去半年里学校没有组织过预防吸烟课外活动或没有教师在任何课程上提及烟草与健康相关内容.结论初中学生正处在富有好奇心、喜欢尝试某些成人行为的年龄,对吸烟行为既有好奇和谋求尝试的心理,同时也因接受正面教育和影响具有一定正确认识并能劝阻他人吸烟的行为.因此,对他们及时地进行吸烟有害的教育以及正确审美观和健康行为的引导则是帮助他们树立"不吸烟"信念和远离烟草行为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茂名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茂名地区重点和普通中学、技校、大学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茂名市在校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大约为70.0%,危险行为主要为意外伤害、自杀、吸烟、饮酒、不良膳食行为、缺乏体育锻炼、接触毒品和无保护性行为。危险行为的发生率与学生年龄及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有密切关系,且男生和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校青少年普遍存在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应针对青少年危险行为特点,开展综合性行为干预,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性行为及性心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性行为及性心理现状,对当代大学生的性行为、性心理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重庆医科大学"大学生性安全现状"调查组于2007年1月在8所高校对800名在校大学生,开展的一次"性行为及性健康知识现状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比率较高,且男生发生率近女生的两倍,较以往同类调查比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当前大学生的性安全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淡薄。结论应加强大学生对性与社会、性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