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儿童行为问题68例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行为问题儿童的脑电活动特征。方法:对68例行为问题儿童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①尖棘波广泛分布于各类行为问题儿童中;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在其正常的α节律背景中时有θ波出现。结论:行为问题儿童,尤为ADHD患儿有脑电图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脑康复理疗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前后脑电生理的变化。方法:24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经颅磁刺激治疗、脑超声波扫描治疗、经络导平治疗等康复治疗4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脑电图的改变。结果:①脑电图治疗前正常12例,界线和异常12例,治疗后正常17例,界线和异常7例,有5例患儿脑电图恢复正常。②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治疗前双耳都正常9例,异常15例,其中异常表现数47例次;治疗后双耳都正常15例、异常9例,异常表现数31例次;有6例患儿恢复正常。③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5例。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脑电生理异常,促进临床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脑康复理疗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前后脑电生理的变化。方法:24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经颅磁刺激治疗、脑超声波扫描治疗、经络导平治疗等康复治疗4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脑电图的改变。结果:①脑电图治疗前正常12例,界线和异常12例,治疗后正常17例,界线和异常7例,有5例患儿脑电图恢复正常。②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治疗前双耳都正常9例,异常15例,其中异常表现数47例次;治疗后双耳都正常15例、异常9例,异常表现数31例次;有6例患儿恢复正常。③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5例。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脑电生理异常,促进临床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门诊的6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进行评估,以发育性运动协调问卷(DCDQ)评定发育性运动协调问题。结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DCDQ得分低于正常儿童,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中20.0%同时存在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33.3%为可疑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其中25.0%的注意缺陷型、20.0%的多动-冲动型和22.2%的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同时存在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三种亚型与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的共病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密切相关,且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三种亚型与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均存在共病,这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社会功能状态,以及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核心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因注意力不集中或好动等症状,被温州市某医院疑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641例初诊患儿作为调查对象,按照DSM-IV ADHD诊断标准评估,符合诊断标准者纳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不满足诊断标准者纳入非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采用SNAP-IV评价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核心症状严重程度,采用Weiss功能缺陷量表评价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社会功能,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与非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社会功能状态,并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核心症状与社会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在家庭、学习/学校、生活技能、自我观念、社会活动、冒险活动等维度的社会功能,均明显低于非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不同性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各维度的社会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注意力缺陷症状群评分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各维度社会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多动冲动症状群评分与家庭、社会活动、冒险活动相关。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存在社会功能缺陷,其核心症状与社会功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自我意识 家庭因素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自我意识及家庭环境特点,探讨二者的相关关系,为该症的干预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济宁市2所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为观察对象,以Conners简明症状量表和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分别用作筛查和诊断,筛选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47例,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同班级、同性别、同年龄段(相差<1岁)的正常儿童中抽取47例作为对照。分别评定患儿及对照组儿童家庭环境及自我意识,并分析家庭环境对自我意识的影响。结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和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儿童家庭环境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患儿自我意识明显受损,家庭环境特征某些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患儿的自我意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具有较低的自我意识和不良的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患儿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感觉综合训练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果。方法:选取64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盐酸哌甲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感觉综合训练。采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项目评分、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感觉统合评定量表项目评分、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多动得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儿的感觉统合评定量表项目评分、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多动得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感觉综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门诊治疗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20例。全部患儿平时就按照常规的生活与学习就好,对照组患儿不给予任何的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给予的是沙盘游戏进行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核心症状、其他的症状和伴随问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与总分改善情况都比对照组患儿要好;在患儿的多动指数、多动冲动、学习问题方面,观察组患儿要好于对照组患儿。经过比较统计,差异显著(P0.05)。在品行问题、身心障碍等方面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是没有显著性的(P0.05)。结论儿童多动障碍疾病应用沙盘游戏进行治疗,效果是很显著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哌甲酯与多动宁胶囊联合治疗注意缺陷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哌甲酯联合多动宁胶囊治疗注意缺陷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20例注意缺陷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哌甲酯组(西药组),多动宁胶囊组(中药组),哌甲酯联合多动宁胶囊(综合组)各40例,治疗12周。用多动指数量表、父母症状问卷、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副反应量表,于治疗前后评定。结果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三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9.28,P<0.01),其中综合组80.0%,中药组45.0%,西药组47.5%。三组多动指数总分,行为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语文及数学成绩明显提高(P<0.05),而综合组的改善程度较西药组、中药组显著(P<0.05)。综合组及中药组还能显著改善患儿软神经体征及异常脑电图,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结论哌甲酯联合多动宁胶囊治疗注意缺陷综合征,其疗效优于单纯用哌甲酯或多动宁胶囊。  相似文献   

10.
儿童多动症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余刚  涂艳平 《九江医学》2007,22(2):35-35,52
多动综合征称儿童多动综合征,轻微脑功能障碍(MBD)或注意缺陷障碍(ADD),是一种以注意集中困难、行为冲动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学龄儿童中的患病率为4%~20%(美国),国内报道患病率为1.5~10%,男童多于女童,两者之比为2~9:1[1].现将我院心理门诊2004年~2006年诊治的12例多动症患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哌甲酯联合多动宁胶囊治疗注意缺陷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20例注意缺陷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哌甲酯组(西药组),多动宁胶囊组(中药组),哌甲酯联合多动宁胶囊(综合组)各40例,治疗12周.用多动指数量表、父母症状问卷、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副反应量表,于治疗前后评定.结果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三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28,P<0.01),其中综合组80.0%,中药组45.0%,西药组47.5%.三组多动指数总分,行为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语文及数学成绩明显提高(P<0.05),而综合组的改善程度较西药组、中药组显著(P<0.05).综合组及中药组还能显著改善患儿软神经体征及异常脑电图,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结论哌甲酯联合多动宁胶囊治疗注意缺陷综合征,其疗效优于单纯用哌甲酯或多动宁胶囊.  相似文献   

12.
吴小慧  黄新芳  林学锋 《吉林医学》2013,(34):7136-7139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检出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已确诊癫痫,且均未服用抗癫痫药的患儿119例,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ADHD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分型及分析。结果:119例癫痫患儿的ADHD检出率为41.2%,以注意缺陷为主型占多数(46.9%);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患儿ADHD检出率高于失神发作、简单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及部分性继发全面性发作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病程超过6个月的患儿,ADHD检出率高于病程<6个月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存在明确癫痫样放电的患儿ADHD检出率高于无明确癫痫样放电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儿ADHD共患率高,与其发作类型、病程及脑电图癫痫样放电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宁方联合推拿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试验,第一阶段(试验前3个月)A组患者为干预组(静宁方联合推拿组),B组为对照组(静宁方组);第二阶段(试验后3个月)A组为对照组,B组为干预组。于每个阶段开始、结束时应用SNAP-Ⅳ父母等级评定量表评估治疗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两组接受静宁方联合推拿干预后,均表现为注意缺陷评分、多动/冲动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阶段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儿注意缺陷评分、多动/冲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静宁方联合推拿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具有较好远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脑电生物反馈和哌甲酯在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3种亚型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共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种亚型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平均分配到两组中,A组,共计63例,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B组63例,采用哌甲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上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注意缺陷型和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多动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治疗上,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近。结论: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的是两种疗法在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治疗上的远期治疗效果,相对而言,脑电生物反馈远期临床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脑电生物反馈和哌甲酯在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3种亚型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共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种亚型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平均分配到两组中,A组,共计63例,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B组63例,采用哌甲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上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注意缺陷型和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多动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治疗上,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近.结论: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的是两种疗法在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治疗上的远期治疗效果,相对而言,脑电生物反馈远期临床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对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组)和60例健康儿童AEEG和BAEP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多动组AEEG和BAE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EEG反映清醒及睡眠时的脑功能状态,BAEP能敏感地反映外周神经至脑干的神经传导通路的功能状况,二者联合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治疗、疗效评定、预后估计等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236例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成年后结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小荣  李毅  张明秀 《四川医学》2008,29(7):884-885
目的 研究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在成年后的结局.方法 使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对20年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者进行随访,并与正常人群作对照分析.结果 236例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者,20年后有20.8%症状完全消失,79.2%有残留症状,11.4%仍符合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诊断标准.其社会经济状况兰.患人格障碍、酒依赖、海洛因依赖者较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在成年后有不同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药物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和行为治疗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儿童心理科门诊收治的72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观察组(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治疗+药物治疗),每组36例.比...  相似文献   

19.
李志斌 《广东医学》2004,25(8):893-894
目的 了解腺样体切除术和 (或 )扁桃体摘除术 (T&A)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儿童注意缺陷 /多动障碍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 33例确诊后行腺样体切除术和 (或 )扁桃体摘除术 ,对照组 2 0例保守治疗 (调整睡眠姿势 ,合并有鼻窦炎或鼻炎期间予 0 .5 %麻黄碱滴鼻液滴鼻、口服鼻渊舒口服液等药物 )。所有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10~ 12个月采用小儿多动症父母问卷和教师问卷进行多动障碍评定 ,同时使用NJ2 2儿童注意力测试仪行注意缺陷测试。结果 行腺样体切除术和 (或 )扁桃体摘除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相比 ,其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均有显著改善 (P <0 .0 5 )。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存在注意缺陷 /多动障碍的行为问题 ,该行为问题是可逆的 ,腺样体切除术和 (或 )扁桃体摘除术有助于注意缺陷 /多动障碍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诊断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不同年龄段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78例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及神经心理测试量表评判标准的不同年龄段的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用A620型脑电生物反馈仪测定其脑电θ和β波,对脑电波θ/β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78例ADHD患儿脑电波θ/β比值的均值为(4.1±2.4),不同年龄段ADHD患儿的脑电波θ/β比值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θ/β比值随年龄增长有下降的趋势。结论ADHD患儿的诊断应以临床症状、国际通用标准及神经心理测试量表综合诊断为主,在脑电波辅助诊断上,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制定不同年龄段脑电波θ/β比值的诊断标准,以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