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发生、发展对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1例高血压患者依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轻、中、重3型,分析高血压患者无左室肥厚(NH)、向心性肥厚(CH)、离心性肥厚(EH)及扩张性肥厚(DH)的患者性别、年龄、LVMI的分部情况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E峰及A峰比值(E/A)。结果:左室肥厚类型不同患者FS、EF的均值与性别、LVMI分布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LV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出现较早且发生在LVH之前,随着病情的发展,EH、DH型患者LVH的收缩功能损害明显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功能变化。方法正常对照组包括38例正常人,67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分为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NLVH)和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LVH),应用声学定量技术观测左室的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AF、PAFR、PER均显著增大(P〈0.05~0.01),RF/AF减小(P〈0.05);与高血压病NLVH组相比,高血压LVH组RF、TF、PRFR均减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LVH组PRFR/PAFR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充盈异常,舒张早期充盈减低,舒张晚期充盈增强;高血压LVH组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受损重于高血压NLVH组;高血压病的舒张功能障碍在心肌肥厚前已经发生,心肌肥厚发生后,舒张功能障碍加重。  相似文献   

3.
左室肥厚对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对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 I)分为轻、中、重3型,分析无左室肥厚(NH)、向心性肥厚(CH)、离心性肥厚(EH)及扩张性肥厚(DH)4型患者的性别、LVM I的分布情况并观察每型患者的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及E峰与A峰比值(E/A)。结果左室肥厚类型不同的患者FS、EF的均值及性别、LVM I分布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年龄、E/A≤1的发生率各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V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出现较早,且发生在LVH之前,随着病情的发展,EH、DH型患者LVH的收缩功能损害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5高血压并发心脏损害5.1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最重要的并发症,在所有的高血压患者中,有20%~30%可检查发现LVH。轻度高血压患者发生LVH比正常血压者增多2~3倍,而重度高血压患者可增多达10倍。LVH是心梗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并影响左室收缩功能,因此高血压LVH是一个与心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LVH是血液动力学因素(容量和压力负荷)和神经体液因子(如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加压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后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血清脑钠素(BNP)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比值,将68例EH患者分别分为左心室肥厚(LVH)与无左心室肥厚(NLVH)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组与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BNP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H患者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伴LVH血清BNP水平较NLVH明显升高(P<0.01);伴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高于无舒张功能障碍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NP水平明显升高,检测血清BNP水平将有助于了解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6.
轻,中度高血压病与左室肥厚,心脏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浩  周宏 《中原医刊》1996,23(5):7-8
心脏是高血压病的一个主要靶器官。大量研究表明:50%以上的轻、中度EH患者有LVH(左室肥厚),在LVH开始出现时即有心舒张功能减退,但心收缩功能的障碍出现较晚,一旦发生,临床上便表现为左心衰竭,本文用UCG方法检查EH患者LVH、心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借此探讨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高血压伴左室心肌肥厚(LVH)作为一项独立于血压之外的新的心脏危险因子而被广泛引起重视。国内外研究证明,高血压合并LVH时心脏猝死、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比无LVH的高四倍,因此,左室肥厚的逆转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研究新近在我国上市的ACEI蒙诺与钙拮抗剂硝苯定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的同时,在降压以及左室肥厚消退、舒张功能改善方面进行了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Tei指数与左室肥厚的相关关系。方法(1)57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组28例、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29例,另选取健康体验者13人作为正常对照组。(2)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得各个参数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Tei指数。结果(1)高血压LVH组的Tei指数显著高于高血压无LVH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无LVH组Tei指数较正常组有增大的趋势;(2)Tei指数与射血分数(EF)值密切相关(r=-0.281,P〈0.05)。结论(1)高血压LVH与左室Tei指数密切相关。(2)左室Tei指数对高血压病左室收缩功能尚未发生改变时,及早发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14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左心功能检查并与3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左心收缩功能,左室舒张功能均发生改变,但以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变化为主。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可出现左房扩大,左室肥厚,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不大的左心形态学变化特点。左室肥厚是造成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左房扩大可做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左心室肥厚( LVH)是高血压病进展中非常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导致舒张功能障碍。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客观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 )是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过度时心肌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能够诊断并评估收缩性心功能不全的风险。但对于患有高血压伴单纯舒张功能障碍的患者,血浆BNP水平也升高。本文研究血浆NT-proBNP 水平变化及其与舒张功能指标跨二尖瓣流速/二尖瓣环舒张期速度比值( E/E′)的相关性,探讨应用NT-proBNP水平与E/E′的联合检测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洛汀新)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及血清脑钠肽(BN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仅存在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52例,按有无左室肥厚(LVH)分为LVH组及非LVH组,均给予盐酸贝那普利口服20周,用药前后分别检测血清BNP浓度,并采用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心脏结构、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结果:两组用药后左室舒张功能各参数较用药前均有显著改善,其中E峰减速时间(DT)显著降低(P〈0.05),E/A值显著增高(P〈0.05),E峰减速度(DC)显著增高(非LVH组P〈0.01,LVH组P〈0.05),血清BNP浓度显著降低(非LVH组P〈0.05,LVH组P〈0.01),左室质量指数(LVMI)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BNP降低与E/A增高具有负相关关系(非LVH组r=-0.409,P〈0.05;LVH组r=-0.483,P〈0.01)。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降低血清BNP浓度,且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越重,血清BNP浓度降低越明显;血清BNP浓度可作为评价盐酸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左室肥厚(LVH)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左室功能障碍的病理学基础之一。逆转LVH和改善、恢复左室功能可以控制和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降低住院率和猝死率。我们在应用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过程中,观察患者LVH和心功能的变化,旨在探索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合用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心脏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典型的心电图(ECG)劳损图形[V5和(或)V6导联劳损改变]与左室肥厚(LVH)和左室(LV)舒张功能障碍有关,但其是否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独立相关尚不明确。方法:LIFE研究纳入心电图提示有LVH的高血压患者,其中10%进行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包括:二尖瓣E波、A波峰流速及E/A比值;E波减速时间(EDT);心房充盈分数(AFF);等容舒张时间(IVRT)。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性在于对重要靶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心脏改变[1].能否逆转LVH是衡量降压药是否理想的重要指标.本文观察卡维地洛对36例高血压患者降压及对LVH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精司乐平和蒙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对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4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三精司乐平和蒙诺治疗12个月,观察对血压、左室肥厚(LVH)和左心功能的影响。结果:①两类药物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P均<0.01);②治疗3月IVST、PWT、LVMI即有减少。12个月效果更为明显,且蒙诺组下降幅度大于三精司乐平组(P均<0.01),蒙诺还使LVDd逐渐缩小;③E/A比例明显升高(P均<0.01),蒙诺升高幅度大于三精司乐平(P<0.05)。结论:三精司乐平和蒙诺均能降低血压。逆转LVH,改善舒张功能,但蒙诺优于三精司乐平,因此高血压并发LVH者优先选用蒙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血压引起左室肥厚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组56例及高血压组98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高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的LVST、PWT及LVMI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高血压组有48例LVH(49.0%),其中34例二尖瓣下血流A/E〉1判定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70.8%);而NVLH50例,二尖瓣下血流A/E〉1仅10例(2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压升高可使左室后负荷增加,使左室收缩遇到的阻力增大,久而久之出现左室肥厚。左室肥厚可使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而且常出现在收缩功能障碍之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63例高血压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高血压性左室肥厚根据结构变化特点可分为向心性肥厚、不对称性肥厚、离心性肥厚。向心性肥厚及不对称性肥厚主要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离心性肥厚主要表现为左室收缩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旨在探讨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逆转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并不单纯与血压升高的水平有关,必须结合患者总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合并的靶器官损害作全面评价。治疗目标及预后判断也必须以此为基础。目前研究认为,高血压(EH)对心脏蕈塑不但可使收缩功能受损,还可使其舒张功能受损,而且舒张功能异常早在无左室肥厚时即已出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血压引起左室肥厚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组60例及高血压组100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分别测定左室内径(LAD)、舒张末左室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壁厚度(PWT),计算左室肌重、左室肌重指数(LVMl)。分别测定LVH组、NLVH组二尖瓣下血流E峰及A峰,并计算A/E比值,判定为左室舒张功能。结果:高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的LVST、PWT及LVMI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00例高血压组病人中有51例LVH,占49.9%,其中34例二尖瓣下血流A/E>1判定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占70.8%;而NVLH50例,二尖瓣下血流A/E>1仅10例,占2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室肥厚可使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左室重构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霞  高晓军 《医学综述》2005,11(3):240-242
在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3会出现左室肥厚(LVH),LVH已被认为是独立于高血压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部分高血压患者LVH会先于高血压出现[1].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血压病的左室形态及功能有了清晰的了解.1992年,Ganau等[2]曾结合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室壁相对厚度等指标,将高血压的左室重构类型分为正常、向心性重构、向心性肥厚、离心性肥厚四种.并指出不同的左室构形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左室重构不仅对探寻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机制,且对指导临床治疗、改善预后比单纯研究左室肥厚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