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比较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病人90例,随机分为PCIA组、PCEA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PCIA组和PCEA组术后立即使用自控镇痛(PCA)泵.对照组则不用任何药物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1、4、8、24、48h各时间段进行镇痛效果评价和镇静评分并同时观察病人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拔尿管后排尿情况、子宫复旧情况及产后出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同一时间段PCIA组与PCEA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子宫复旧情况、产后出血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拔尿管后排尿困难发生率PCIA组明显低于PCEA组(P〈0.05);呼吸循环抑制PCEA组多于PCI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PCIA组与PCEA组均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PCIA组拔尿管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低.对呼吸循环影响小,镇痛质量优于PCEA组。  相似文献   

2.
术后镇痛对剖宫产妇泌乳及肠蠕动的影响分析及阶梯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与常规肌注哌替啶镇痛对产妇泌乳及肠蠕动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阶梯护理方案。方法:选择80例健康足月孕初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分成镇痛组和对照组(各40例),镇痛组用持续硬膜外镇痛,对照组常规按需肌注哌替啶进行镇痛.观察镇痛镇静效果。泌乳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作为肠蠕动恢复的指标)。结果:镇痛组的镇痛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泌乳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镇痛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持续硬膜外镇痛十分满意(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PCEA能促进产妇早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胃肠功能早恢复,有利产妇康复,并为阶梯护理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岳芳  史云霞 《实用新医学》2001,3(7):594-596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催乳素(PRL),母乳量及婴儿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年1月-2000年12月,246例健康足月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行PCEA,持续72小时镇痛。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结果:两组术后PR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镇痛组术后PRL高于对照组,镇痛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体重增加高于对照组,两组宫缩无明显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PCEA能促进PRL分泌,增加婴儿体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冯雪容  李淑  邹振宇 《西部医学》2011,23(5):845-847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PCIA组和PCEA组,每组30例。PCIA组术毕应用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5 mg静脉镇痛;PCEA组术毕应用芬太尼5μg/kg、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20 ml硬膜外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RSS)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并观察术后血浆泌乳素浓度、肠蠕动恢复时间和镇痛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PCEA组镇痛效果优于PCIA组,PCIA组RSS评分比PCEA组高,但两组患者镇痛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A组头晕发生率比PCEA组高。两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血浆泌乳素浓度、恶心、呕吐、瘙痒及镇痛期间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芬太尼PCIA或PCEA均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芬太尼PCIA和PCEA不良反应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控镇痛泵与既往术后施行传统肌注镇痛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程度。方法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60例择期手术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完成手术,术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A组)30例病人术后施行传统肌注镇痛药方法进行伤口止痛。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组(Bgg)30例病人接自控镇痛泵。结果PCEA组惠者术后止痛效果明显,无躁动,B组与A组比较48h各时点视觉模拟(VhS)评分均显著性降低(P〈0.05)且血压平稳(P〈0.05)。结论病人术后使用PCEA能有效抑制术后疼痛,保持血压稳定,使病人对疼痛的恐惧减轻到最低限度,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潘伟云  魏娜  仇金鹏  麻海春 《吉林医学》2008,29(18):1577-1579
目的:比较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与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和间断肌内注射镇痛剂组(对照组),每组20例。PCIA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EA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自控镇痛,对照组术后间断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观察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肠呜音听诊评分和肛门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6、12、24、36h视觉模拟评分(VAS),PCEA组低于PCIA组(P〈0.05),两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Ramsay评分PCEA组低于PCIA组(P〈0.05),两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48h、72h肠鸣音听诊评分和肛门排气时间,PCEA组明显早于PCIA组和对照组(P〈0.01),PCIA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PCEA组与PCI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EA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发应发生率低,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是理想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芬太尼和吗啡通过不同途径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发生率。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例60例,随机分为Ⅰ组静脉芬太尼组(PCIA)和Ⅱ组硬膜外吗啡组(PCEA),观察48小时内镇痛效果,尿潴留、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及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Ⅰ组镇痛效果优于Ⅱ组;尿潴留、恶心呕吐发生率Ⅱ组高于Ⅰ组;肠蠕动恢复时间Ⅰ组明显快于Ⅱ组;嗜睡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芬太尼自控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少,优于硬膜外吗啡。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SAⅠ-Ⅱ级剖部产病例随机分成两组,A:对照组;B:硬膜外镇痛(PCEA)组,A组术后拔除硬外导管,病房常规以哌替啶止痛;B组后用韩国产镇痛泵止痛,其方法;用0.75%布比卡因30ml,芬太尼0.4mg,,氟哌啶5mg用0.9%氯化钠衡释至10ml,每小时2ml镇痛液持续硬膜外注入。回病房后由麻醉医师和主管医师共同观察止痛效果,不良反应,哺乳时间,术后24h内阴道出血量及术后48h内宫底高度变化并记录,结果:B组效果显著优于A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较少;B组哺乳时间稍有提前(P<0.05);阴道出血量及宫底高度变化现货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临床效果良好,对子宫收缩无不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自控硬外镇痛和自控静脉镇痛两种方法的镇痛效能及对剖胸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自控硬外镇痛(PCEA)组。每组20例病人PCEA组术中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IA组术中应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结果 两组术后VAS评分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RR增快,VT、Vc和SpO2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尤以PCIA组为甚,术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CEA组对呼吸的抑制程度明显低于PCIA组。结论 PCIA和PCEA皆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硬膜外镇痛可使病人的呼吸功能得以明显改善,更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郭慧军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0):1251-125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重要性。方法:2009年4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对100例进行研究。其中观察组为硬膜外麻醉病人心理护理结合自控镇痛(PCEA)50例,对照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病人自控镇痛(PCEA)50例。分别记录两组镇痛效果,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胆囊切除手术后心理护理结合硬膜外镇痛是非常必要的。护理人员应具备比较扎实的疼痛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临床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