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肝细胞癌(HCC)被认为是最具侵袭性的肿瘤之一,常发生于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尽管目前的治疗方法有所进步,但由于其进展不明显,直到晚期才有明显症状,在诊断时已失去根治性肝切除术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等局限性治疗的机会,预后较差。与正常细胞比较,肿瘤细胞对能量的需求更大,通过进行代谢重编程的方式以维持其生长增殖及转移,因此代谢重编程是肿瘤发生的标志之一。糖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是几种常见的细胞代谢方式,由于肝脏是脂质代谢的主要器官,因此HCC的发生发展过程多伴有异常的脂质代谢。在HCC脂质代谢重编程中涉及多种酶、蛋白、基因、信号通路及代谢产物,他们的异常表达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脂质合成和脂滴累积,进一步影响H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自噬、凋亡及血管生成等过程。近年来,中药在肿瘤治疗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中药有效成分和中药复方可以通过调控脂质代谢相关酶、蛋白及信号通路,抑制HCC中脂质的从头合成、减少脂质累积水平,进而抑制HCC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总结了HCC中脂质代谢相关调节因子的作用机制及中药通过调控脂质代谢重编程抑制HCC的相关研究,并展望脂质代谢作为中药治疗HCC新靶点的应用前景,以期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3):56-58
肿瘤细胞能量代谢重编程主要表现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选择性改变和糖酵解的过度活跃,是机体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所需营养的主要方式。"气化"活动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气化"活动正常则机体活动如常,"气化"活动失常则机体活动紊乱。中医"气化"学说对肿瘤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气化失司"可能是导致肿瘤细胞能量代谢重编程的至关因素。肝木太过,遂乘脾土,木郁土湿,积聚于内,气化活动紊乱,遂致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疏肝理脾法可以调节人体气化活动参与的能量代谢重编程,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代谢,进而延缓肿瘤进程。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给患者也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放化疗手段仍是肿瘤疾病的主要疗法,但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副作用,中医药在肿瘤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副作用小、整体改善患者生理状态,减缓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等优势,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侵袭转移和血管新生、调控肿瘤细胞自噬、逆转肿瘤多药耐药、调节机体免疫、影响肿瘤代谢重编程等机制发挥作用,与化学制剂相比,其来源广泛,安全易得,在恶性肿瘤防治方面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该文就近年来有关小檗碱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醒消丸为疮疡圣药,由雄黄、麝香、乳香和没药组成,具有消肿散结、活血止痛等作用。通过分析醒消丸的来源、疮疡与恶性肿瘤的关系、醒消丸各成分抗肿瘤药理作用以阐释醒消丸治疗恶性肿瘤的可行性。醒消丸组成药物成分具有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以及肿瘤血管生成、代谢重编程、免疫逃逸等生物学过程的作用,可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适用于以“整体虚寒,局部实热”为病机特点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特别是化疗后患者。并基于肿瘤“绿色治疗”理念探讨醒消丸的抗肿瘤功效与临床应用,以期为后续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抑制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建  魏润杰  邓茹芸  姚树坤 《中草药》2019,50(3):753-760
苦参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是苦参的主要成分,对各类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相关文献的筛选和分析,对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在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方面进行总结和展望。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抑制肿瘤的分子机制包括调节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及调控肿瘤细胞的代谢水平等。通过对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作用机制的发掘,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可不断揭示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参与的信号网络及基因调控位点,从而发现更为精确的肿瘤治疗靶点,为肿瘤的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均居全球首位,中医药在防治恶性肿瘤术后复发、配合放化疗增效减毒、晚期带瘤生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本课题组创新提出“虚-寒-毒-闭-衰”五期演变,“郁”贯穿始终,癌毒是核心的中医辨证体系。“五期演变”理论是基于“病证结合”对肿瘤发展不同阶段生理病理状态的总结,该文深入剖析了其生物学基础,提出“虚”重在肿瘤免疫编辑失常,逃避清除;“寒”契合于肿瘤微环境代谢重编程;“毒”表现为肿瘤微环境诱导的癌细胞干性化特征;“闭”与肿瘤新生血管的高渗透长滞留效应(EPR)密切相关;“衰”主因代谢主导权易位所致恶液质;“郁”实质属于激活应激-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肿瘤进展。同时总结提出扶正调衡重塑肿瘤免疫编辑,恢复正向免疫调控“虚”;益气温阳修正肿瘤代谢编程避免“寒”;解毒扶正逆转肿瘤细胞干性抑制“毒”;豁闭清源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控EPR效应来开“闭”;燮理阴阳从而减缓代谢主导易位,改善无效循环避免“衰”;解郁调气解除神经内分泌应激,防止肿瘤演变疏解“郁”的治疗法则,并佐证以效验方剂,为建立临床防治新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病变部位和附近的血管、淋巴、神经、非恶性细胞及其代谢物等,肿瘤微环境与癌细胞相互作用,并促进癌症的进展。癌细胞快速增殖增加耗氧量或实体瘤内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导致氧气供养量减少,形成缺氧微环境。缺氧微环境的存在是局部晚期实体瘤的典型病理生理特征,广泛存在于人类各类恶性肿瘤中,是肿瘤微环境的标志,也是乳腺肿瘤微环境中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其形成和发展与乳腺癌的生长密切相关,在乳腺癌的研究和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中药有效单体与复方以其多通路、多靶点的优势,可以较好地调节乳腺癌的缺氧微环境,通过抑制缺氧环境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并诱导凋亡、逆转其耐药性、干预缺氧环境下乳腺癌细胞代谢重编程和抑制其血管生成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该文先总结并论述缺氧微环境通过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耐药、免疫功能、代谢重编程、非编码RNA、铁死亡和自噬的作用,影响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并详细阐述了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再基于中药有效单体与中药复方这两种用药模式,阐释其靶向缺氧微环境的调控作用与机制,以期分析与提炼出中药在调控缺氧微环境上的不足与方向,为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早期肿瘤研究重点多集中在肿瘤细胞本身,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更加重视肿瘤细胞与周围组织环境间的关系。现已证实,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与其微环境密切相关。中医药具有整体调控以及多靶点的疗效特点,对于调控肿瘤内环境稳态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戴义宁  李慧杰  李秀荣 《中医杂志》2023,(22):2275-2281
肿瘤微环境作为肿瘤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具有免疫抑制、缺血缺氧、代谢重编程、炎症浸润等特征,为肿瘤细胞的定植、恶变和迁移提供了条件支持。中医学认为阳气与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基于中医学“痞坚之处,必有伏阳”,提出由阳气异常所形成的“伏阳”状态与肿瘤微环境高度相似。伏阳失护,导致正向免疫减弱,病邪侵入,积聚始生;伏阳郁遏,造成微循环障碍,脉络不通,气血闭阻;伏阳生浊,聚集异常代谢产物,浊邪蓄积,搏结成瘤;伏阳化火,介导“炎-癌”转化,火热炽盛,癌瘤恶变;伏阳成毒,促成预转移龛,正虚毒结,癌毒流注。结合“伏阳”理论及现代研究,总结提出以“温阳益气以固本、通阳行气以祛瘀、助阳化气以除弊、疏阳开郁以散火、扶正清源以截毒”之法对肿瘤微环境加以干预,以期为中医药重塑肿瘤微环境、调控肿瘤进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肿瘤的免疫治疗成为新一代的肿瘤治疗方法的大背景下,肿瘤免疫微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微环境因其尤为复杂的成分,成为肿瘤细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机体正常的免疫微环境可以在免疫监视的作用下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但肿瘤免疫微环境由于其酸性、缺氧环境以及代谢产物堆积导致免疫细胞的免疫抑制或耐受表型,形成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干扰免疫系统正常的监视、效应功能。中医药可以通过多个方面作用于全身免疫系统有效缓解免疫抑制状态,其中扶正类中药可以对机体起到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的作用,从而在肿瘤微环境中改善机体免疫水平以及细胞状态,促进免疫细胞活性的作用。目前重塑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immunosuppressive tumor microenvironment,ITM)逐渐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蜂毒素对多系统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膜及影响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从而对肿瘤细胞直接杀伤,干扰细胞周期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通过调控相关凋亡基因和蛋白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在肿瘤生长环境下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多种途径。蜂毒素作为抗癌药物是极有潜力的,其抗癌作用机制多样,能多靶点的遏制肿瘤生长繁殖的各个途径,若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必将为抗肿瘤新药的研制与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紫杉醇是多种癌症的一线化疗药物,但其耐药性的产生使得其后期治疗疗效大大降低,增加了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及复发率,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前,临床上的一些中药复方、中成药、中药注射液等辅助化疗药物治疗癌症患者的应用已十分广泛,中药在提高化疗药物疗效、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及改善预后等方面均展示出独特的优势,但其发挥逆转化疗药物耐药的作用机制及有效单体成分尚未明确,在不同癌症类型的应用方面也十分局限,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究。该文总结了近年与紫杉醇联用具备协同抗肿瘤疗效的中药单体成分,并分类列举了其发挥逆转紫杉醇耐药作用的具体机制及药理活性,发现中药单体不仅通过作用于膜转运蛋白促进紫杉醇在肿瘤细胞内的蓄积、抑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及代谢酶表达抑制紫杉醇的代谢、调控细胞凋亡基因、因子水平及凋亡相关通路促进紫杉醇发挥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还可通过调控微小RNA(microRNA)及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水平、抑制肿瘤干细胞特性及肿瘤代谢重编程、改善肿瘤微环境、触发肿瘤细胞死亡性自噬及氧化应激反应等方面显著提高紫杉醇的化疗敏感性,为明确中药单体联合紫杉醇抗肿瘤的具体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对中药新药开发及临床寻找紫杉醇的联合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中药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探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铁死亡是一种不同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自噬的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有密切的联系。铁介导的活性氧积累是铁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铁死亡的发生机制与细胞内脂质代谢、铁代谢和抗氧化防御系统途径相关,多条信号轴和众多调节因子联合调控铁死亡的发生和中断。研究发现铁死亡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及多药耐药等,因此铁死亡针对各类肿瘤细胞的作用效果和机制途径成为抗癌研究的热点话题。与此同时,铁死亡诱导剂的研究迅速发展,已有多种铁死亡诱导剂应用于临床癌症化疗阶段,且疗效显著,因此铁死亡类抗癌药物的研究成为肿瘤治疗发展的新路线。中药活性成分如石蒜碱、齐墩果酸、双氢青蒿素、土槿皮乙酸、麦冬皂苷B等,能通过脂质代谢、铁代谢、胱氨酸/谷氨酸转运体系统或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谷胱甘肽等途径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调控肿瘤疾病的发展进程,展现出巨大的临床治疗潜力。该文从信号通路和调节因子及作用特点等方面介绍铁死亡的代谢调控网络,并结合铁死亡发生机制的理论基础,对中药活性成分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药活性成分抗肿瘤应用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药有效成分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并已获得广泛的临床应用,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中药在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中药抗肿瘤的活性与机制有多途径、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调节肿瘤微环境,抗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药物耐药等。对目前抗肿瘤有明确疗效的中药有效成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抗肿瘤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细胞自噬在维持细胞物质代谢、内环境稳定及基因组完整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自噬功能紊乱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实,人类多种肿瘤中存在自噬异常,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均扮演着重要角色。中药在肿瘤的防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研究表明,中药能够有效减轻放疗及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且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发展,其机制可能与中药单体靶向调节肿瘤细胞自噬有关,故文章着眼于中药单体对肿瘤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从细胞自噬与肿瘤、中药单体对肝癌细胞自噬的调控方面将近年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运用中药单体防治肝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与肿瘤细胞所处的内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它不仅包括肿瘤所在组织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而且亦与肿瘤细胞自身的(核和胞质)内在环境有关.肿瘤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间质细胞及所分泌的活性介质等与肿瘤细胞共同构成的局部内环境即我们所谓的肿瘤微环境,它是由癌细胞和多种基质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组成.  相似文献   

17.
何曼  陈莉  曾沙  孙强  赵晖  刘茂伦  杨寒  任珊  张梦  徐海波 《中草药》2021,52(10):3142-3150
自噬是细胞自我吞食并通过溶酶体降解丧失功能的废旧细胞器和蛋白质等细胞内物质,以实现循环再利用、产生能量、对抗应激等现象。自噬可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3类。细胞自噬与肿瘤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和耐药性等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中药能够增强肿瘤细胞自噬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降低肿瘤耐药性,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但是,某些中药也可以诱导肿瘤细胞产生保护性自噬,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另外,中药也可以抑制肿瘤细胞保护性自噬,以逆转肿瘤耐药性。少数中药还能够双向调控肿瘤细胞自噬。中药调控肿瘤细胞自噬的信号机制主要分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依赖性通路和非m TOR依赖性通路。随着自噬生物学的发展,研究开发基于精准调控细胞自噬的抗癌中药,将助力临床肿瘤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小窝蛋白-1(Caveolin-1)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能特异性地与细胞内多种信号蛋白结合,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死亡、细胞代谢等多种活动有密切关系。Caveolin-1通过调控一些信号通路,可抑制肿瘤生长或者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其在肿瘤中表现出双重效应。本文就Caveolin-1在各种常见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该文利用文本挖掘方法,探讨青蒿与肿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网络分析方法,探讨青蒿抗肿瘤的作用机制。通过文本挖掘工具Polysearch数据库完成信息检索,并将所得信息转换格式后,导入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Cytoscape3.2.1进行可视化处理与后续生物信息学分子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青蒿通过TNF,VEGF,PI3K,ALDH1,Bcl-2,MicroRNA,p38和CASP3共8个关键蛋白与肿瘤建立关联。结果提示青蒿抗肿瘤作用主要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为细胞周期、翻译后蛋白修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泛素化和细胞器组织的调控等5个方面。通过中心性子网络分析其关键生物学作用,可能是通过甘油三酯代谢过程调控、甘油三酯代谢过程正调控、甘油三酯分解代谢过程中的正调控、出芽细胞顶芽生长调节、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负调控、减数分裂细胞周期的负调控、转录因子活性的正调控等7个生物学过程实现的。表明青蒿可能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脂质代谢过程,分解大量脂质,释放能量,降低肿瘤细胞分裂速度,加速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产生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细胞信号通路是细胞应答内外环境信息,经信号网络整合作用调节基因表达及细胞的增殖、分化、发育、死亡的途径。癌症几乎都起源于单个体细胞和他们的祖细胞,是一种体细胞遗传疾病。现在比较公认的癌发生模式是多基因突变、多因素、多途径、多步骤的过程。细胞信号修饰和改变所有细胞的行为和功能,细胞生长、分化和死亡的许多方面都受细胞内外正性和负性信号平衡的调控。肿瘤细胞生长失调的发生是以信号传导紊乱为特征的,在肿瘤细胞中这种平衡被打破引起基因产物改变、细胞间正常的相互接触抑制功能丧失,从而获得生长优势。通过中医药干预肿瘤细胞信号通路来实现对肿瘤治疗作用的研究,国内外虽起步较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