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定复方楂金颗粒剂的成型(制粒)工艺条件。方法:考察不同辅料(乳糖、可溶性淀粉、糊精)及用量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考察颗粒的流动性和吸湿性。结果:3种辅料均可降低浸膏粉的吸湿性,综合各因素确定乳糖为辅料。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乳糖按8:1比例混匀,以80%乙醇为润湿荆制软材,醇用量与浸膏粉等比例。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4%。结论:本研究为复方楂金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复方茵柏颗粒剂的成型(制粒)工艺条件。方法:考察不同辅料(乳糖、可溶性淀粉、糊精)及可溶性淀粉用量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考察颗粒的流动性与吸湿性。结果:3种辅料均可明显降低浸膏粉的吸湿性。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可溶性淀粉按1∶1的比例混匀,以8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醇的用量为浸膏粉的1.2倍。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7%。结论:本研究为复方茵柏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林 《湖北中医杂志》2008,30(10):58-59
目的:筛选出合理的制粒条件,确定小儿腹泻宁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不同辅料(乳糖、可溶性淀粉、糊精)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及湿润剂对成型性的影响,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考察颗粒的流动性与吸湿性。结果:3种辅料均可明显降低浸膏粉的吸湿性。最佳条件是浸膏粉与乳糖按2∶1的比例混匀,以90%乙醇为湿润剂制软才,醇的用量为制粒粉末的95%。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52%。结论:为小儿腹泻宁颗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脉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娟  刘汉清 《中药材》2006,29(7):724-726
目的:确定通脉颗粒剂的成型(制粒)工艺条件。方法:在对辅料筛选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并考察颗粒的流动性与吸湿性。结果:混合铺料可明显降低浸膏粉的吸湿性。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辅料(微晶纤维素:甘露醇=1∶1)=8∶2,以占药粉用量4%的70%乙醇制软材,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70%。结论:该工艺简便可行,为通脉颗粒提供了抗吸湿性较好的成型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出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颗粒剂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方法:考察不同类型的辅料(乳糖、甘露醇、糊精、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对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颗粒成型的影响,以制备颗粒剂的成型性、溶解性、流动性及抗吸湿性作为考察的关键粉体学性质指标综合评价,优选出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颗粒剂的最佳处方及成型工艺。结果:辣木叶改善睡眠复方颗粒浸膏粉采用湿法制粒时优选出的辅料为乳糖,其最佳处方组成为浸膏粉∶乳糖=1∶1制粒,按此比例所制的颗粒成型性、溶解性及流动性均良好且不易吸湿,较为理想。结论:该颗粒剂所选辅料合理,成型制备工艺简便可行,为进一步颗粒剂质量评价及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复方芪苓无糖颗粒剂的最佳处方及成型工艺条件。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及辅料用量对颗粒剂成型性、堆密度、休止角、溶化性和吸湿性影响,并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出制备颗粒剂的最优辅料及处方组成;以成形性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并考察成品的吸湿性。结果:筛选出最佳制备颗粒剂的辅料为乳糖。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乳糖按4:1的比例混匀,以9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醇的用量为浸膏粉的10%。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78%。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复方扶正救肺颗粒成型工艺的条件。方法考察不同辅料(预胶化淀粉、麦芽糊精、微晶纤维素、聚维酮、甘露醇)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用均匀设计试验优选制粒工艺条件,以成型率和吸湿率为指标对辅料与浸膏粉的比例、辅料之间的比例、润湿剂(乙醇)的浓度及其用量等主要因素进行考察,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最佳成型工艺。结果 4种辅料均能明显降低浸膏粉的吸湿性,其中预胶化淀粉+麦芽糊精的效果最优,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辅料与浸膏粉比为1∶1,乙醇体积分数为95%,乙醇用量是浸膏粉的0.75倍,预胶化淀粉与麦芽糊精的比为0.8。结论所选辅料合理,成型制备工艺可行,为扶正救肺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麻杏止咳平喘颗粒剂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优选麻杏止咳平喘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不同辅料糊精、糖粉、可溶性淀粉用量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考察颗粒的流动性与吸湿性,以成型率、溶解性及吸湿率为指标,筛选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糖粉加糊精作辅料的颗粒优于以糊精或糖粉或可溶性淀粉作辅料的颗粒,最佳工艺条件为主药-辅料(1∶2)、辅料配比为糊精-糖粉(1∶1),以80%乙醇为润湿剂,润湿剂的用量占主药的14%。结论该颗粒剂所选辅料合理,成型制备工艺可行,本研究为麻杏止咳平喘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芪参健骨颗粒的制剂(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性、休止角和制粒难易程度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辅料的种类及用量、混合辅料的配比、润湿剂浓度及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制剂工艺条件。结果:芪参健骨颗粒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辅料(糊精∶乳糖=2∶1)按4∶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1%甜菊素,以90%乙醇为润湿剂,润湿剂用量为辅料与浸膏总量的30%。结论:优选的制剂工艺制备的成品颗粒流动性好,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性、休止角均符合要求,为芪参健骨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复方鹿角颗粒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吸湿率、成型率、流动性、溶解性及颗粒外观为综合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辅料种类及用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颗粒成型率为指标,考察设备水平速度、压轴转速、预压力对干法制粒工艺的影响.结果:浸膏粉与辅料最佳配比为浸膏粉84.5%,糊精12%,乳糖3%,微粉硅胶0.5%;最佳工艺参数为垂直速度10 r·min-1,水平速度30 r·min-1,压辊转速4 r·min-1,预设压力6 MPa.结论:该处方颗粒的成型率高,抗吸湿性强,溶解性好,颗粒颜色均匀;优选的成型工艺简单、方便、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王弢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1):146-147
目的:确定养心安神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在吸湿性研究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结果:3种辅料均可降低浸膏粉的吸湿性.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混合辅料的配比为8:2,用80%乙醇为润湿剂制颗粒,醇的用量为浸膏粉的4%.结论:本实验为养心安神颗粒制定了成型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中药复方愈溃胶囊的成型辅料及工艺条件。方法以吸湿率为指标,筛选辅料;以制粒难易程度,制得颗粒的均匀性及收得率为指标,确定制粒工艺条件;考察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堆密度,确定胶囊号及装量。结果乳糖为辅料抗湿性能好;浸膏粉与辅料按9∶1的比例混匀,以95%乙醇为润湿剂,过2号筛制粒;制得颗粒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为67.5%,堆密度为0.608 7 g/ml,采用1号胶囊分装,每粒装量0.3 g。结论该研究为大生产成型工艺条件的确定和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辅料(糊精、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种类及其不同配比对清毒消瘀颗粒粉体学性质的影响,并优选该制剂的制粒工艺。方法:以颗粒吸湿性、溶化性、成型性、流动性为指标,采用粉体学的研究方法筛选最佳辅料及其配比,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清毒消瘀方浸膏粉与辅料的配比、乙醇体积分数及用量对清毒消瘀颗粒制粒工艺的影响。结果:选择糊精-甘露醇(1∶1)为混合辅料,清毒消瘀方浸膏粉与混合辅料的配比1∶2,乙醇体积分数85%,乙醇用量13%;清毒消瘀颗粒的成型率、休止角、平衡吸湿率、溶解率分别为94.01%,33.72度,3.562%和97.3%,RSD依次为0.6%,1.6%,1.7%,1.9%。结论:甘露醇的阻湿效果好,与糊精联合使用后制成的清毒消瘀颗粒成型率高、吸湿率低、流动性好、溶解率高,且甘露醇可有效改善颗粒的口感。优选的制粒工艺条件稳定可靠、重复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定痛宁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辅料品种及配比对浸膏粉成型率、吸湿率的影响,采用L_9(3~4)正交试验优选制粒工艺条件,以成型率、流动性、含水量及吸湿率为指标,筛选处方中加入辅料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浸膏粉∶混合辅料=1.2∶1,糊精∶甘露醇=3∶2,以90%乙醇为润湿剂,用量为0.35 m L·g~(-1),临界相对湿度(CRH)约为70%。结论:该颗粒剂所选辅料合理、成型制备工艺可行,本研究为定痛宁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乳疾宁胶囊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乳疾宁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以颗粒的合格率作为指标,筛选最佳制粒成型工艺条件,并考察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及堆密度。结果:微晶纤维素为辅料抗湿性能较好,浸膏粉与辅料按7∶3的比例混匀,加入95%乙醇0.25倍制软材;制得颗粒流动性较好,临界相对湿度为50%,堆密度为0.466 g.mL-1。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出参术健脾颗粒的最优成型辅料及其配比,并考察其吸湿性。方法以颗粒荆的溶化时间、崩解度、吸湿率为指标筛选出制备参术健脾颗粒的最佳辅料品种、配比和用量。结果参术健脾颗粒浸膏粉采用湿法制粒时筛选出的最佳辅料为乳糖和糊精,其最佳处方组成为浸膏粉:乳糖:糊精=10:3:2混合制粒,按此比例所制的颗粒成型性好,溶解性好,且不易吸湿,较为理想。结论优选的成型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简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养肝颗粒成型工艺条件.方法:根据每日服用量,用药粉吸湿百分率、休止角为指标,比较了乳糖、可溶性淀粉、糊精以及可溶性淀粉:糊精(1:1)混合物对颗粒质量的影响;用颗粒粒度、性状、溶化性和流动性考察了辅助粘合剂乙醇及用量对干法制粒的影响;用不同口感人群的试食试验,考察了矫味荆甜菊素及用量;用休止角、堆密度及颗粒吸湿百分率为指标,考察了颗粒流动性、粒度及临界相对湿度.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选择辅料为可溶性淀粉:糊精(1:1)混合物,用量与中间体总量等量;选择甜菊素为矫味剂,用量为制剂总量的0.8%;用乙醇为辅助粘合剂,用量为物料总量的2.5~3.75%;制粒采用干法制粒,颗粒临界相对湿度为55.0%.结论:为养肝颗粒成型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科学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红景天颗粒剂的成型(制粒)工艺条件。方法:以成型性和吸湿性为指标,单因素法优选制粒工艺。结果:采用混合辅料(微晶纤维素:甘露醇为1:2);最佳制粒工艺为:浸膏与混合辅料按1:3比例混合,以80%乙醇为粘合剂制软材。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为78%。结论:颗粒的成型性好,吸湿性小,溶化性好,为红景天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安神解郁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在吸湿性研究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混合辅料的配比为8:2,用80%乙醇为润湿剂制颗粒,醇的用量为浸膏粉的4%。结论本实验为安神解郁颗粒制定了成型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肺心宁胶囊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制粒改善肺心宁干浸膏粉的吸湿性,以吸湿率、成型率、休止角、堆密度为指标筛选辅料和润湿剂。结果:以甘露醇∶乳糖=1∶1为辅料,以95%乙醇为润湿剂时最佳,其临界相对湿度为73.00%。结论:成品颗粒流动性好,吸湿率、成型率、休止角、堆密度均符合要求,为肺心宁胶囊工艺条件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