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评价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41例实施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缓解情况.结果 对本组4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9.6个月(6~21个月).95%的患者术后糖化血红蛋白<7%,不需任何降糖药物.78%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6%.空腹血糖从术前的(9.7±0.4) mmol/L降至术后的(6.2±0.3)mmol/L(P<0.01);糖化血红蛋白从术前的8.1%±1.4%降至术后的5.8%±0.6%(P<0.01);餐后2h血糖从术前的(13.6±0.7) mmol/L降至术后的(10.6±0.2) mmol/L(P<0.01);Homa-IR从术前的4.8±1.3降至术后的1.2±0.4(P<0.01);空腹C肽从术前的(3.3±1.7) ng/ml升至术后的(4.9±0.2) ng/ml(P <0.01);空腹胰岛素从术前的(10.2±1.4) mlu/L升至术后的(15.6±0.7) mlu/L(P <0.01)L;甘油三酯从术前的(3.1±0.5) mmol/L降至术后的(1.9±0.4) mmol/L(P <0.01);高密度脂蛋白从术前的(1.2±0.2) mmol/L升至术后的(1.9±0.8) mmol/L(P <0.01);低密度脂蛋白从术前的(3.5±0.3)mmol/L降至术后的(2.4±0.6)mmol/L(P<0.01).7例合并高血压患者中3例的血压得到控制.78%(21/27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得到缓解.53%(8/15例)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得到改善.结论 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治疗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对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间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接受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的29例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2个月检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术后12个月时,28例(96.5%)患者血糖得到控制,无需服降糖药,HbAlc从术前的(8.4±1.3)%降至术后的(6.2±0.8)%,另1例血糖亦获改善。25例(86.2%)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得到纠正,其中19例术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16例(84.2%)术后恢复正常,17例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中14例(82.3%)恢复正常,12例高密度脂蛋白异常患者中8例(66.6%)恢复正常,16例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的患者中5例(31.2%)恢复正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从术前的5.6±1.2降至术后的2.8±1.0,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从术前的3.2±1.3降至术后的1.5±0.8(均P〈0.01)。结论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能有效地改善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代谢手术是治疗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袖状胃切除术因其操作简单、效果确切而被广泛接受,但单一的袖状胃切除术的减重及糖尿病缓解效果低于胃旁路术,并且存在术后复胖及糖尿病缓解率下降等问题。因此,近年来在袖状胃切除术基础上出现了多种旨在提高袖状胃切除疗效的附加术式,主要包括袖状胃切除加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SADI-S)、袖状胃切除加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DJB)、袖状胃切除加单吻合口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ADJB-SG)、袖状胃切除加改良空回肠旁路术(SG-MJIB)、SIPS术、袖状胃切除加空回肠侧侧吻合术(JI-SG)、袖状胃切除加空肠旁路术(SG-JJB)等。虽然有文献对个别这类术式进行过描述,但未发现有综合描述这一类手术的综述,故笔者对这类新术式进行归纳,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GK大鼠)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β(IR-β)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30只8周龄雄性GK大鼠(糖尿病模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行胃旁路手术)、假手术组(与手术组大鼠相同部位切断后原位端端吻合)和饮食配对组(与手术组大鼠同种和同等质量的饮食),每组10只,另1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自由进食及饮水)。检测术前与术后4周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术前及术后4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术后4周脂肪组织IR-β和IRS-1的表达。结果手术组术后4周FPG及 HOMA-IR 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为5.13±0.22比11.73±0.37,2.16±0.18比5.10±0.29;均P<0.05),并能达到空白对照组术后水平(P>0.05);而假手术组和饮食配对组较术前无显著变化(均P>0.05);术后4周手术组IR-β及IRS-1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P<0.05)。结论胃旁路术能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IR-β及IRS-1的表达,改善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旁路术后体脂分布的改变以及体脂分布改变与胰岛素抵抗改善的相关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就诊的65例行胃旁路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测定术前术后6个月的代谢指标,人体测量学指标以及DEXA法测定身体组成与体脂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术后各指标的改变情况,两变量间关系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下降(P<0.05).总脂肪量、躯干及上下肢脂肪量显著下降(P<0.05),全身体脂率,上下肢体脂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腹型肥胖指标腰围从术前(98.10±13.03)cm降至(91.60±7.88)cm(P<0.01),Android区体脂率从术前(37.71±10.24)%降至(29.44±12.11)% (P <0.05),HOMA-IR从3.62±5.18降至1.79±1.52(P <0.05).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与腰围改变量呈正相关(P<0.01),与Android区体脂率改变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旁路术后体脂分布发生改变,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与腹部脂肪分布的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糖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筛查出来的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81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吡格列酮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吡格列酮15mg/d,连续12周。干预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FBG、FINS、HOMA—IR、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干预后FBG、FINS、HOMA-IR明显下降[分别为(6.82±0.31)mmol/L比(5.17±0.13)mmol/L、(12.03±4.63)mU/L比(9.90±3.85)mU/L、1.24±0.48比0.74±0.44](P〈0.05),HOMA—β明显上升(4.20±0.31比4.78±0.33)(P〈0.05)。两组干预前FBG、FINS、HOMA-IR和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吡格列酮组FBG、FINS、HOMA-IR均低于对照组(P〈0.05),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治疗可以减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胰岛素抵抗,部分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降低该类人群向糖尿病转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可调控性胃束带术(LAGB)治疗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LAGB治疗20例肥胖症伴T2DM患者.术后第1、3、6、9、12个月监测术后体质量并计算BMI;采用ELISA检测血清瘦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in)的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采用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对血清瘦素、GLP-1及ghrein水平与糖尿病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本组20例患者LAGB术后12个月,体质量由术前的(108±18)kg降至(71±16)kg (P<0.05),BMI由术前的38±5降至29±6(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由术前的12.8±7.4降至3.4±2.0(P<0.01);血清ghrelin水平由术前的(7.8±1.9)μg/L升至(11.6±2.6)μg/L(P<0.01),血清瘦素水平由术前(24.9±13.7)μg/L降至(12.9±5.1)μg/L(P<0.01),GLP-1水平由术前的(0.58±0.12)μg/L升至(0.80±0.06)μg/L(P<0.01);血清瘦素水平与糖尿病相关指标(FBG、FINS、C肽及HbA1c)呈正相关,而血清Ghrelin和GLP-1水平则与上述糖尿病相关指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LAGB能有效治疗肥胖伴T2DM,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升高血清GLP-1和ghrelin水平,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未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初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男性患者的糖脂代谢特点。 方法比较未行HAART的初治男性AIDS患者(病例组)与同期健康男性(对照组)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血脂、血压、尿酸、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等糖脂代谢参数的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显著升高(5.54 mmol/Lvs 4.97 mmol/L,t = 4.980、P = 0.000),BMI和总胆固醇显著降低,且伴有明显的HOMA-β降低(20.46% vs 99.48%,t = 5.011、P = 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分析显示,HIV病毒载量与HOMA-IR呈负相关(r =-0.474,P = 0.03),与HOMA-β有一定负相关关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 =-0.368,P = 0.077)。 结论初治男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常伴有空腹血糖升高和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且与HIV RNA载量有一定相关性,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探讨影响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治疗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疗效独立因素。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治疗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53例,分为治愈组和非治愈组,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和C肽值是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C肽值是预测手术治疗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的独立因素。结果表明术前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和C肽值是预测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治疗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是目前开展最多的减重手术方式,但同样存在各种问题,如部分病人减重效果不理想,血糖改善效果不佳,或出现难治性胃漏、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为了追求减重效果及代谢疾病的缓解,基于LSG产生了各类衍生性手术,如迷你/单吻合口胃旁路术(MGB/OAGB)、腹腔镜胃袖状切除联合空肠旁路术(LSG+JJB)、腹腔镜胃袖状切除联合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LSG+DJB)、腹腔镜胃袖状切除加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SADI-S)等。但这些术式的临床疗效尚缺少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的数据支持,其改良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减重及代谢外科医师对疾病的认知,也为临床治疗肥胖及糖尿病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对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糖代谢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选择40例未合并糖尿病的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住院患者,比较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前后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
结果:术后2周,空腹血清胰岛素平均水平自术前的(13.55±4.55)mU/L降至术后的(9.85±1.35)mU/L(P<0.01)。术后ISI由术前的-4.1±0.2升至-3.6±0.4,而HOMA-IR由术前的5.5±2.1降低至3.3±0.6,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瘦素自术前(14.0±9.88)μg/L降至术后(10.68±6.04)μg/L(P<0.05),血清TNF-α自术前(381.6±69.5)ng/L降至术后(325.3±48.7)ng/L(P<0.05)。
结论: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能缓解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胰岛素抵抗,改善病肝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位体质量指数(BMI)只有24 kg/m2以及我国糖尿病患者存在的饮食差异性,使得目前国内尚缺少充足的减重手术数据和指南,因此,我国医生在国际上公认的术式之外,进行了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术式探索.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治疗2型糖尿病的推荐术式主要有:胃旁路手术(GBP)、袖状胃切除术(SG)、胆胰转流手术(BPD)、十二指肠转位术(DS)和可调节胃束带术(AGB).本文重点分析我国外科医生的进展探索性术式,主要包括:袖状胃切除术加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袖状胃切除加空回肠旁路术,袖状胃切除加回肠间置术,单纯回肠间置术及空、回肠短路术,胃大弯折叠术以及折叠术加胃束带术,以及其他在内镜下完成的减重术式.每种术式均各有特点,但哪种术式更为适合国内2型糖尿病患者,尚需临床的长期随访及大样本的多中心研究的开展,相信在科学规范前提下,我国的外科医生会摸索出最适合本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统计分析中国多地区2021年度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 基于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数据登记工作,统计分析2021年度各地区开展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病人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21年度来自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3家中心上传临床数据至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登记有效病例6807例。术前体重指数(BMI)为36.8 (21.0, 87.5)。女性病人5102例(75.1%),年龄中位数为32(9, 72) 岁;男性病人1689例 (24.9%),年龄中位数为33 (11, 65) 岁。胃袖状切除术(SG)占84.9%,Roux-en-Y胃旁路术(RYGB)占3.1%,胃袖状切除联合空肠空肠旁路术(SG-JJB)占4.2%、单吻合口胃旁路术(OAGB)占3.5%、胃袖状切除联合双通道术(SG-TB)占1.7%、胃袖状切除联合袢式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LDJB)占0.4%、胃袖状切除联合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SADI-S)占0.3%、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术(BPD-DS)占0.1%、胃袖状切除联合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DJB)占0.1%、其他手术方式共117例(1.7%)。30.1%的病人在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70.4%的病人术前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2.5%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18.8%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结论 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的搭建为中国减重代谢手术的大数据登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目前数据,尽管手术方式呈现多样性,SG仍是本年度中国多地区减重与代谢手术的主流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回肠间置术治疗自发性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GK大鼠的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20只GK大鼠随机分为回肠间置术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分别测定术前(0周)、术后1、4、8、16、24周各组大鼠体重、日均摄食量和空腹血糖水平;术前(0周)、术后4、8、16、24周各组大鼠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浓度;术前(0周)、术后4、24周空腹胰岛素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两组大鼠体重和摄食量均显著下降(P<0.05),之后两组大鼠体重和摄食量均逐渐增加,但在术后1 ~24周两组大鼠体重和摄食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两组大鼠空腹血糖[回肠间置术组(6.1±0.6) mmol/L,假手术组(6.2±0.8)mmol/L]均低于术前[分别为(7.0±0.5) mmol/L和(6.9 ±0.5)mmol/L],P<0.05.之后两组大鼠空腹血糖均有所回升,术后8~24周回肠间置术组大鼠空腹血糖缓慢下降,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均P<0.05).术后4~24周,回肠间置术组OGTT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在术后24周,回肠间置术组空腹胰岛素水平较假手术组低[(0.26±0.08) ng/ml比(0.42±0.09) ng/ml],P<0.05,但回肠间置术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1.1±0.4比2.6±0.4),P<0.05].术后4~24周,回肠间置术组葡萄糖负荷后30 min GLP-1浓度明显升高(P<0.01),而假手术组则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 回肠间置术治疗非肥胖性T2DM大鼠是有效的,术后GLP-1升高可能是糖代谢改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Tian XF  Cao H  Chen DL  Ke CW  Yin K  Zheng CZ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3):1794-1799
目的 研究胃旁路手术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72只8周龄的GK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O组,18只)、假手术组(S组,18只)、饮食控制组(F组,18只)和对照组(C组,18只),术前和术后1、2、4、8周检测比较空腹、餐后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术后2、4、8周取血测餐后血糖后,分批随机处死大鼠,每批每组处死6只,大鼠处死后分离胰腺并取出待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 O组术后第4周空腹血糖由术前的(16.2 ±0.8)mmol/L下降到(9.2±0.6)mmol/L,术后第8周血糖为(9.7±0.7)mmoL/L;术后第4周餐后血糖由术前的(31.1±1.1)mmoi/L降至(13.1±0.7)mmol/L,术后第8周为(12.3 ±0.7)mmol/L;术后第4周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由术前的(28.0±1.2)mU/L升至(62.8±1.9)mU/L,术后第8周为(61.7±1.4)mU/L,术后第4、8周餐后血清胰岛素水平分别为(77.4±1.1)mU/L、(77.1±1.0)mU/L;术后第2周空腹GLP-1由术前的(10.7±1.0)pmol/L升至(13.5±0.8)pmol/L,至术后第4、8周分别为(26.1±0.9)pmol/L、(25.3±1.2)pmol/L;O组各测量值术后各时相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组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率术后4周下降至(5.9 ±0.7)%,术后8周凋亡率为(6.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组Bcl-2蛋白表达术后2、4、8周表达量分别为31.3±1.5、35.7±1.0和35.8 ±0.8,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蛋白术后2、4、8周表达量分别为13.3±0.9、10.8 ±0.9和10.9±1.1,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的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旁路手术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促进GLP-1分泌,从而调节Bcl-2通路,显著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保护胰岛B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创伤后胰岛素抵抗现象,探讨脂连素对手术创伤导致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脂连素组(n=20)、创伤组(n=20)以及对照组(n=20).建立大鼠创伤模型,脂连索组运用脂连素进行预处理(1 mg/kg腹腔内注射),测定大鼠的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浓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检测骨骼肌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1( IRS-1)、蛋白激酶B(PKB/Akt)的含量及其磷酸化状态.结果 创伤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糖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清胰岛素浓度先短暂下降然后逐渐升高(P<0.05).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OMA-β则低于对照组(P<0.05).脂连素组大鼠血糖浓度明显下降(P<0.05),血清胰岛素浓度无明显改变(P>0.05).HOMA-IR明显下降(P<0.05),HOMA-β明显上升(P<0.05).创伤组与对照组、脂连素组与创伤组大鼠骨骼肌中总的IRS-1及PKB/Akt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创伤组较对照组大鼠骨骼肌的IRS-1酪氨酸(Tyr)位点的磷酸化水平下降了31%[ (88.54±33.48)比(128.60±33.19),F=0.108,P<0.01],丝氨酸(Ser)位点磷酸化水平增加了64%[(154.31±36.94)比(94.20±27.88),F=0.602,P<0.01],PKB/Akt的磷酸化水平下降了46%[ (46.58±2.48)比(86.32±3.31),F=0.153,P<0.01].脂连素组大鼠的骨骼肌IRS-1 Tyr位点的磷酸化水平较创伤组上升了23%[(109.05±30.77)比(88.54±33.48),F=0.012,P<0.01],而Ser位点磷酸化水平下降了30% [(118.65±33.49)比(154.31±36.94),F=0.272,P<0.01],PKB/Akt的磷酸化水平上升了56%[ (72.73±2.95)比(46.58±2.48),F=0.473,P<0.01].结论 大鼠创伤后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其机制与胰岛素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受阻有关.脂连素能缓解创伤后胰岛素抵抗途径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改善创伤后胰岛索抵抗产生的高血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行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后的营养状况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7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行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术前及术后第6、12、24、36个月时血清铁、钙、维生素B12(Vit B12)、叶酸、白蛋白、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相各项检测指标情况:铁、白蛋白、血红蛋白及Hb A1c在术后不同时相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钙、Vit B12、叶酸及BMI术后各时相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相各项检测指标低于正常值的发生率:低铁及低白蛋白发生率术后各时相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低钙、低叶酸、低Vit B12、低血红蛋白发生率术后各时相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然而,术后可能出现营养物质的缺乏,对营养物质的缺乏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防相关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完成的38例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检测胃旁路术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及标准馒头餐后2 h的血糖、GLP-1水平、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及术后6个月的糖尿病转归情况.术后随访1年.结果 38例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伴随着血糖的改变,HbA1c则在术后3个月明显下降(P〈0.05).空腹及餐后胰岛素和GLP-1均较术前逐渐升高(P〈0.05);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BMI与术前比较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胃旁路术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其对血糖的控制不依赖于体重的降低.胃旁路术控制血糖可能与增加GLP-1释放进而增加胰岛素的基因表达、胰岛素前体的合成以及改善β细胞功能有关.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具有安全有效的治疗作用,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统计分析中国多地区2020年度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 基于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数据登记工作,统计分析2020年度各地区开展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病人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20年度来自1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共38家中心上传临床数据至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登记有效病例3693例。术前体重指数(BMI)为37.2 (22.9,87.5)。女性病人2975例(80.6%),年龄中位数为31(12,74)岁;男性病人718例(19.4%),年龄中位数为32(14,66)岁。胃袖状切除术(SG)占84.88%、Roux-en-Y 胃旁路术(RYGB)占5.88%、胃袖状切除联合空肠空肠旁路术(SG-JJB)占5.74%、单吻合口胃旁路术(OAGB)占1.60%、胃袖状切除术联合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SADI-S)占1.38%、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术(BPD-DS)占0.17%、胃袖状切除联合袢式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Loop DJB)占0.02%、其他手术方式占0.33%。25%的病人在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58.3%的病人术前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2.2%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9.5%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结论 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的搭建为我国减重代谢手术的大数据登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目前数据,尽管手术方式呈现多样性,LSG仍是本年度我国多地区减重与代谢手术的主流术式。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抵抗对尿毒症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对58例尿毒症患者进行血脂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机体糖代谢率(M),糖及胰岛素反应曲线下面积(AUCG,AUCIN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尿毒症患者餐后2h血糖及胰岛素水平,AUCG,AUCINS显著增,ISI,M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尿毒症组TG,LDL-C明显增,HDL-C明显降低(P均<0.05),与非胰岛素抵抗(NIR)组相比,胰岛素抵抗(IR)组LDL-C明显增,HDL-C明显降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LDL-C与ISI呈负相关(r=-0.43,P=0.001),与AUCINS呈正相关(r=0.28,P=0.5)。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IR及血脂代谢紊乱,IR可能是引起尿毒症脂质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