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Vojta诱导法对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Vojta法对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  1 80例中枢性协调障碍儿随机分为二组 ,对照组 45例给予物理疗法、针灸、按摩、高压氧、药物等综合康复治疗 ,观察组 1 35例在综合康复基础上加用Vojta法进行治疗。对Vojta 7项姿势反射治疗前后进行测评 ,对比二组有效率及疗程长短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6个疗程治疗有效率高于 3个疗程 (P <0 .0 5)。结论 Vojta法可增加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中枢性协调障碍误诊的临床原因。方法 回顾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脑瘫患者病历,并做综合分析。结果 所有脑瘫患儿均行Vojta7项姿势反射检查和CT检查,其中CT阳性率达87%,误诊率达47.0%。结论 掌握Vojta检查方法,提高对中枢性协调障碍的认识,及时诊断,早期治疗,可使患儿向正常方向发展,提高康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李德亮 《医学争鸣》2009,30(7):651-651
1临床资料 2005-01/2007-01本院康复门诊共收治中枢性协调障碍(CCD)患儿150(男106,女44)例.0~6mo龄110例,7~12mo龄40例.轻度104例,中度32例,重度14例.早产儿40例,产时窒息32例,高胆红素血症2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20例,颅内出血8例,胎儿宫内窘迫8例,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例,孕期阴道流血4例,其他4例.早期诊断标准:存在导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有脑损伤的早期症状;有Vojta姿势反射异常,肌张力改变,运动发育落后及姿势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降低双胎试管婴儿脑瘫发生率的方法。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经抢救存活的试管儿双胎88例高危出生儿,新生儿NBNA评分不足37分,Vojta7种姿势反射判断存在中枢性协调障碍(ZKS),0~1岁定期检查神经运动系统发现异常者,开始新生儿抚触、高压氧及营养脑细胞药等早期干预,并根据神经运动系统有异常者作相应的的康复运动训练疗法,结合家庭早期干预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结果:经评估神经发育均有异常的88例高危双胎试管婴儿,经早期干预后97.7%恢复正常发育,脑瘫发生率为2.27%。结论:早期干预可以降低早产儿脑瘫发生率,且试管婴儿较自然受孕的早产儿脑瘫防治疗效无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是对脑瘫早期诊断,一般是指对出生后0-6个月或0-9个月间脑瘫的诊断,其中0-3个月间的诊断称为中枢性协调障碍.是指由于各种病因致中枢神经损伤后,使中枢神经协调作用障碍而出现姿势反射异常和肌张力改变的病症.中枢性协调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如不及时治疗,易发展成为脑性瘫痪,如在出生后及早诊断及正确的早期康复治疗,可最大限度上恢复脑功能减少患儿的伤残,提高治愈.  相似文献   

6.
改良Vojta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改良Vojta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疗效。方法 :6 8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32例 ,采用综合康复疗法 ,观察组 36例 ,在综合康复基础上运用Vojta法治疗 ,并进行康复评价。结果 :治疗 3个月 ,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10 0 %和 96. 87% ,经统计学处理P >0 . 0 5 ,但显效率观察组为91. 6 % ,对照组为 78 1% ,P <0. 0 5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Vojta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应用Vojta疗法对中枢性协调障碍儿进行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60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病史采摘,根据Vojta评价结果 制定康复训练计划,采用Vojta疗法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结果 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60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中,17例患儿完全康复,其余43例患儿的运动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Vojta疗法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取得了满意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婴儿脑瘫患儿进行早期诊断.方法 患儿常规进行围生期高危因素、Vojta反射、脑干诱发电位、智能、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 36例婴儿具有高危因素的16例(57%)、Vojta姿势反射异常28例(100%)、听觉诱发电位异常2例(2/6,33.3%)、头颅CT或MRI异常13例(46.4%)、智商低下3例(3/6,50%).结论 Vojta姿势反射检查对于早期诊断ZK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合围生期的高危因素等项检查可提高其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中枢性协调障碍68例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中枢性协调障碍(zentrale coordination sstorung,ZKS)发病高危因素,减少ZKS的发生率.方法 对68例ZKS患儿进行运动、反射、肌张力及Vojta姿势反射检查,结合母亲妊娠期及患儿新生儿期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主要高危因素前五位为早产儿、脐带绕颈、母亲孕早期感冒、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产时窒息.结论 对ZKS患儿应引起足够重视,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杜菲  刘依竞  刘玥  秦菁金  罗晓曦  肖农 《重庆医学》2016,(30):4233-4236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和Vojta姿势反射检查评估高危儿脑性瘫痪(CP)的一致性。方法以2012年2月至2014年11月于该院康复科就诊并随访至1岁的310例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信息,GM s评估、Vojta姿势检查及粗大运动发育量表结果,随访至患儿1岁,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GMs评估中110例表现为不安运动缺乏(F-),8例表现为痉挛‐同步性(CS)全身运动。GMs评估对高危儿CP预测的效度:灵敏度87.27%,特异度89.00%,阳性预测值81.35%,阳性似然比2.40,阴性似然比0.04。(2)Vojta姿势反射检查阴性131例,阳性179例,其中轻度异常者132例,中度异常者77例,重度异常者32例。Vojta姿势反射检查对高危儿CP预测的效度:灵敏度98.18%,特异度33.50%,阳性预测值44.81%,阳性似然比2.93,阴性似然比0.447。(3)两种检查方法预测C P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一致性不理想(κ=0.22,P<0.01)。结论 GMs评估及Vojta姿势反射检查一致性不理想,GMs评估优于Vojta姿势反射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合并中枢协调障碍的疗效和副作用进行评价。方法确诊的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住院期间通过Vojta姿势发射结合肌张力检查筛选合并中枢协调障碍者。均给予更昔洛韦[总疗程6周5mg/(kg·次),每12h静滴1次,用2周后改每日1次]及综合治疗,疗程完成后评价脑损伤的恢复情况。结果80例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中极轻中枢协调障碍的有37.50%(30/80),轻度中枢协调障碍的18.75%(15/80),中度中枢协调障碍的7.50%(6/80),重度中枢协调障碍的3.75%0(3/80)。给予更昔洛韦及综合治疗后,脑损伤患儿部分恢复或症状有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合并有脑损伤的较多,应早期筛查以便及早作出干预措施。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合并脑损伤患儿,可以促进脑损伤的恢复,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11例早产儿行早期干预后进行体格发育、神经系统检查、Vojta姿势反射测定、发育商测定。另选72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结果:6、12、18月龄时,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MDI)较对照组分别高4.5分、6.3分和7.4分(P均<0.05);运动发育指数(PDI)分别高8.3分、9.3分和11.3分(P均<0.05)。随月龄增加,两组ZKS例数均逐渐下降;两组ZKS发生率比较,3月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6月、12月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早产儿智力和运动发育,提高其近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疗效.方法53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运用运动疗法和针炙、按摩、药物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针炙、按摩和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康复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7%和52.3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12.67,P<0.005).结论运动疗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寻找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康复治疗的最佳方法,拓展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以下称儿心量表)在儿童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取2组患儿各160例,A组为2009年1月~6月间筛选入研究的患儿,据儿心量表的具体内容指导康复训练。B组为2009年6月~12月间筛选的患儿,做常规康复治疗。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每天康复训练的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2组患儿康复的时间。结果:2组患儿康复的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儿心量表指导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康复训练可明显的缩短疗程,有非常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2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易发生血液流变性异常。异常者血液处于高粘、高凝状态,有易形成血栓的趋势,其严重程度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cTnI诊断轻中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心肌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30例我院1999年1月 ̄2004年1月轻度(n=14)及中度(n=16)ACOP患者,检测接诊后0h,8h,1d,3d及7d时血清cTnI水平、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比较cTnI和其他单项或综合指标对轻度及中度ACOP患者心肌损伤检出率的差异。结果中度中毒组cTnI升高例数显著高于轻度中毒组(P<0.01),而其他各单项指标异常例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心肌酶学升高或心电图异常例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综合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后,中度中毒组检出率例数显著高于轻度中毒组(P<0.05)。并且cTnI升高的例数显著高于其他单一或综合指标异常的例数(P<0.05)。结论应用血清cTnI的检测能明显提高ACOP患者心肌损伤的检出率,其灵敏度明显优于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7.
张鲁峰  詹三华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7):177+179-177,179
目的探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在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患者80例,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分为轻、中、重3型,入院3 d内给予脑电图检查,部分患者2周后复查。结果所有患者脑电图检查显示正常率为27.5%,异常率为72.5%,其中轻度异常21例,占异常例数的36.2%;中度以上异常6例,占异常例数的10.3%;局限性异常者31例,占异常例数的53.4%。结论脑电图在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性瘫痪的病因诊断以利防治。方法:对2002年11月~2005年12月我院早期干预门诊经确诊258例早产儿脑瘫分析其病因、早期临床表现及头颅CT象征,进行体格神经系统检查并智测。结果:(1)异常分娩史124例(46.1%),高危因素以窒息、HIE、ICH、高胆、肺部疾病、感染、惊厥为主,各为121例、65例、58例、78例、43例、66例、12例。(2)6个月以内确诊的脑瘫28例的临床表现,以反应差、嗜睡、少吃、哭、动,肌张力低下或增高,反射及姿势异常,发育明显落后。(3)身长、体重、头围、MDI和PDI各为73.24cm±9.82cm、9.12kg±2.31kg、44.15cm±3.47cm、44.42分±6.09分、43.80分±4.95分。(4)头颅CT表现异常率为95.4%。(5)发育落后,258例早产儿脑瘫发育落后情况,身长、体重、头围(<2SD)各为123例、90例、148例,MDI、PDI>70分各为5、4例,余均<50分,癫痫3例,语言落后78例,听力障碍42例。结论:当早产儿具有高危因素,异常临床表现与神经症状、发育明显落后,应结合头颅CT密切随访可早期诊断脑性瘫痪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