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基于EMT学说观察EMT-TGF-β/SMAD7环节艾灸加强化纤Ⅵ号方药液穴位皮肤吸收法阻抑实验大鼠肺纤维化的调控效应,探讨SMAD7水平的变化与EMT病理进程/肺纤维化发展的关联,以明确其生物学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以其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A5(BLMA5)制作肺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48只,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激素治疗组﹑灸药结合治疗组﹑单纯艾灸治疗组,每组12只,另设空白对照组12只。造模7天后开始治疗:灸药结合组采用在其"膏肓俞"和"肺俞"穴滴加"化纤Ⅵ号方"药液再加以艾灸的方法,每次滴加化纤Ⅵ号方药液5滴,艾灸至其穴位皮肤上的药液干掉为止(约10min);单纯艾灸组只灸其"膏肓俞"和"肺俞"穴;激素治疗组每只腹腔注射5mg/kg泼尼松。以上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比较各组大鼠的肺组织SMAD7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结果:灸药结合治疗组、艾灸组﹑激素治疗组中SMAD7的表达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1),且其纤维化程度均有所减轻,尤以灸药结合治疗组为优。结论:(1)SMAD7水平的变化与EMT病理进程紧密关联,从而关联到肺纤维化的发展进程;(2)灸药结合治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更为有效地影响这一病理进程,可相对更加有效地阻抑实验大鼠肺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且与激素治疗相比较具有无毒副作用之优势;(3)其生物学机制可能是通过该疗法提高实验大鼠SMAD7的表达,抑制其TGF-β的信号转导通路而产生阻逆EMT进程的效应,继而发挥阻抑肺纤维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化纤方药液穴位吸收并配合艾灸的新疗法(简称灸药配合法)对BLMA5诱导肺纤维化模型大鼠信号传导分子内源性SMAD2、SMAD3表达的调控作用,从阻断TGF—β信号传导通路视角探讨其治疗效应及其阻抑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本疗法介入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SD大鼠,以博莱霉素A5(BLMA5)气管内注入制作肺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成功48只,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激素治疗组、灸药配合治疗组、单纯艾灸治疗组,每组12只,另设空白对照组12只。造模7d后开始治疗:灸药配合组在其“膏肓俞”和“肺俞”滴加化纤方药液5滴再艾灸10min;单纯艾灸组只灸其“膏肓俞”和“肺俞”;激素治疗组每只腹腔注射5mg/kg泼尼松:各治疗组均每日1次,治疗连续1个月。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比较各组肺组织SMAD2、SMAD3蛋白表达。结果灸药配合治疗组、艾灸组、激素治疗组中SMAD2、SMAD3的表达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且其纤维化程度均有所减轻,尤以灸药配合治疗组为优。结论灸药配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地阻抑大鼠肺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且与激素治疔相比较具有无毒副作用之优势,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干预其SMAD2、SMAD3的表达,从而切断其TGF—β的信号传导通路,以发挥阻抑肺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针灸阻抑肺纤维化的效应机制,为针灸介入肺纤维化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D大鼠14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泼尼松组,每组35只.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7 d开始治疗,以5 mg艾绒灸其双侧"肺俞""膏肓",每穴3壮,每天1次,10 d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后处死动物,采用PCR检测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结果:肺组织TGF-β1mRNA表达分别为:空白组1.0258±0.0057,模型组2.8104±0.2905,艾灸组1.6174±0.1136,泼尼松组1.7176±0.1079.艾灸组、泼尼松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艾灸组与泼尼松组比较,P>0.05.结论:艾灸"肺俞""膏肓"与泼尼松治疗均能显著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GF-β1mRNA表达.  相似文献   

4.
艾灸"肺俞""膏肓"对BLMA5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艾灸"肺俞""膏肓"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阻抑作用,为针灸介入肺纤维化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用SD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泼尼松组.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其余3组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测定分析各组治疗后第7、14、28 d肺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比较各组第28 d肺系数.结果:艾灸组及泼尼松组肺系数明显减少(P<0.01),肺组织病理学显示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结论:艾灸"肺俞""膏肓"对肺间质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艾灸“肺俞”“膏肓”对博莱霉素(BLM)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Ⅰ/Ⅱ型细胞因子平衡调节的影响,探索针灸阻抑肺纤维化的效应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泼尼松组。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7 d开始治疗,以5 mg左右艾绒灸其双侧“肺俞”“膏肓”,每穴3壮,每天1次,10 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 d,3个疗程后处死动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内Ⅰ型细胞因子IL-2I、L-12和Ⅱ型细胞因子IL-4、IL-5含量。结果:造模后大鼠肺组织内Ⅰ型细胞因子含量降低,Ⅱ型细胞因子含量升高(均P<0.01);艾灸及泼尼松治疗能够使大鼠肺组织内Ⅰ型细胞因子含量升高,Ⅱ型细胞因子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艾灸组与泼尼松组比较,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灸“肺俞”“膏肓”能升高BLMA5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Ⅰ型细胞因子IL-2I、L-12的含量,降低Ⅱ型细胞因子IL-4I、L-5的含量,提示调节Ⅰ/Ⅱ型细胞因子的平衡可能是艾灸阻抑肺纤维化发生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艾灸肺俞、膏肓俞对博莱霉素A5(BLMA5)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探讨针灸阻抑肺纤维化的效应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泼尼松组4组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气管内注入BLMA5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7天开始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与艾灸组采取同样的抓取固定,不给予任何治疗;艾灸组艾灸双侧肺俞、膏肓俞;泼尼松组以泼尼松灌胃。10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3疗程后,每组随机选取10个标本作肺组织IFN-γ含量检测。结果:肺组织IFN-γ含量: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艾灸组、泼尼松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艾灸组与泼尼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艾灸肺俞、膏肓俞能升高BLMA5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IFN-γ含量,其效应略强于泼尼松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艾灸与刺血结合疗法对博莱霉素A5(BLMA5)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阻抑作用,为针灸介入肺纤维化防治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将实验用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其余3组气管内注入BLMA5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艾灸与刺血结合组以艾灸肺俞、膏肓俞结合少商、商阳刺血治疗;泼尼松组以泼尼松灌胃治疗;模型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测定分析各组治疗后第7、14、28天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较各组第28天肺系数。结果:艾灸与刺血结合组及泼尼松组肺系数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艾灸与刺血结合组及泼尼松组肺组织病理学显示,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艾灸与刺血结合疗法对肺间质纤维化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艾灸肺俞、膏肓俞对博莱霉素A5(BLMA5)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探讨针灸阻抑肺纤维化的效应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泼尼松组4组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气管内注入BLMA5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7天开始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与艾灸组采取同样的抓取固定,不给予任何治疗;艾灸组艾灸双侧肺俞、膏肓俞;泼尼松组以泼尼松灌胃。10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3疗程后,每组随机选取10个标本作肺组织IFN-γ含量检测。结果:肺组织IFN-γ含量: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艾灸组、泼尼松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艾灸组与泼尼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艾灸肺俞、膏肓俞能升高BLMA5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IFN-γ含量,其效应略强于泼尼松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艾灸“肺俞”、“膏肓”对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探索针灸阻抑肺纤维化的效应机制,为针灸介入肺纤维化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用SD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泼尼松组。气管内注入博菜霉素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7天开始治疗。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疗程间体息1天,共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分别为:空白组(0 . 5±0 . 0 8)ng/mL ,模型组(2 6. 18±0 63 .)ng/mL ,艾灸组(16. 18±1. 2 5 )ng/mL ,泼尼松组(14 .18±1 0 .8)ng/mL ;艾灸组、泼尼松组与模型组比较,P <0 . 0 1,艾灸组与泼尼松组比较,P >0 . 0 5。结论:艾灸“肺俞”、“膏盲”能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含量,与泼尼松效应相当。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69-1971
目的:观察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艾灸肺俞、膏肓俞治疗肺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泼尼松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博来霉素(5 mg/kg)灌入气管复制肺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从造模后第1天开始分别艾灸及泼尼松灌胃治疗,在造模后第11天取材。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Q-PCR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艾灸组与模型组相比,肺组织病理程度明显降低,β-catenin表达显著降低,艾灸组与泼尼松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艾灸治疗能降低β-catenin表达水平,降低肺泡炎程度及延缓肺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穴位贴敷联合督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督灸治疗慢型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督灸治疗,共治疗4个月。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VC、FEV1、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督灸治疗COP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姜蓉  梁超  姜涛 《新中医》2011,(4):84-86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15例、穴位注射组16例、西药组15例。热敏灸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夹脊穴中的热敏化穴,采用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西药组采用阿昔若韦片口服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热敏灸组为93.3%,穴位注射组为81.3%,西药组为66.7%,热敏灸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疼痛VAS评分均有所降低,热敏灸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PHN,能显著减轻神经疼痛,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穴位注射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中TNF-α和IL-8的表达水平,探讨益气类中药对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气组和泼尼松组,采用气管内滴加博莱霉素的方法制作肺纤维化模型,并应用相应的药物灌胃干预,各组大鼠分别于第28 d处死,观察大鼠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8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泼尼松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IL-8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益气组IL-8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TNF-α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组和泼尼松组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肺组织中TNF-α、IL-8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益气组较泼尼松组肺纤维化程度更轻(P〈0.05),肺组织中TNF-α、IL-8表达水平也更低(P〈0.01)。结论:益气类中药与泼尼松均可下调肺组织中TNF-α及IL-8的表达水平,抑制或延缓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益气类中药疗效较泼尼松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次髎结合关元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隔姜灸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次髎结合关元隔姜灸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通络方对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肺内胶原纤维沉积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雌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博莱霉素A5(BLMA5),对照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2h开始给药,模型组和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中药组灌服清肺化痰通络方药物,每天一次。各组动物分别于第3、7、14、28天各处死6只,取肺组织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内胶原的沉积部位和数量;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来检测各组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肺内结构正常,胶原沉积不明显;模型组可见支气管黏膜下、血管壁及其周围、肺间质、肺泡壁有大量胶原沉积;中药组胶原沉积明显轻于模型组。第14天模型组、中药组TGF-β1在肺内的表达呈强阳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药组TGF-β1表达数量少于同一时段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肺化痰通络方可以抑制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肺组织内胶原的沉积,可以减缓肺纤维化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合西医常规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1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95%CI=86.72%~99.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95%CI=55.80%~82.2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3.025 6,P=0.004 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在化痰、平喘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0.05),且缩短哮鸣音、哆音消失时间(P0.01),改善全血黏度比、MCV参数(P0.01,P0.05),纠正pH、PaO_2(P均0.01)。结论:在抗感染、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穴位按摩干预肺心病患者优于单纯抗感染、对症治疗的收益为,OR=0.06(95%CI=0.01~0.49),NNT=4(95%CI=2.29~8.8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艾灸调整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加注射RU28362组,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实验性RA病理模型,以GR激动剂RU28362腹腔注射作为干预研究手段,艾灸"肾俞"、"足三里"穴治疗,检测大鼠足容积,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CRH、ACTH、GC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艾灸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艾灸加注射RU28362组足肿胀度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CRH、GC含量显著增高(P〈0.01),ACTH含量显著降低(P〈0.05);艾灸组血浆CRH、GC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ACTH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艾灸加注射RU28362组血浆CRH、ACTH、GC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对实验性RA具有明显的抗炎效应;艾灸对实验性RA大鼠的HPAA功能紊乱有良性调整作用;海马GR在艾灸调整实验性RA大鼠HPAA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肺汤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IFN-γ、IL-4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肺汤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96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4只):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阳性对照组、补肺汤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补肺汤治疗组和强的松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补肺汤流浸膏(2.1g/200g)及强的松片与生理盐水混合制剂(6.3mg/kg)灌胃,其余两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1mL/100g)灌胃。各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8天各处死8只大鼠,取大鼠血清和肺组织。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和肺纤维化分级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INF-γ、IL-4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肺汤治疗组和强的松阳性对照组大鼠各个时期的血清IFN-γ表达明显增高(P〈0.05);强的松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4在各个时期的表达降低明显(P〈0.05),而补肺汤治疗组在第28天降低明显(P〈0.05)。结论:补肺汤肺纤维化的形成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血清中IFN-γ的分泌,抑制IL-4的分泌,从而调节了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隔花椒饼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型大鼠穴位局部温度的影响,从温度角度探讨隔花椒饼灸对温热效应的影响意义。方法:用随机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隔花椒饼组)、对照组(隔附子饼灸组),用温度记录仪分别记录在隔花椒饼灸、隔附子饼灸刺激下,模型大鼠肾俞、足三里穴位局部的温度变化,并比较在同一穴位两种不同隔物灸法下穴位局部温度变化差异;同一种灸法下两个穴位间局部温度变化差异。观察3个疗程后4组大鼠的右足跖围。结果:隔花椒饼灸组的肾俞和足三里穴位表面温度上升最大幅值及升温幅度均显著高于隔附子饼灸(P<0.05);无论隔花椒饼灸组还是隔附子饼灸组肾俞穴位局部温度基础值和施灸后终末温度均显著高于足三里(P<0.05);隔花椒饼灸的抗炎效应强于隔附子饼灸(P<0.05)。结论:隔花椒饼灸的穴位局部温热效应显著高于隔附子饼灸组;同一灸法不同穴位的温热效应不同;温热效应与抗炎效应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