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摘要 目的 验证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道多重耐药菌定植与术后尿路感染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对2014年2月-2018年1月某医院前列腺增生症老年患者的术后尿路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尿道多重耐药菌(MDROS)定植率差异;分析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主要危险因素及其与MDROs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术后尿路感染病例278例,与556例对照组相比,其尿道MDROS定植率明显增高,总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长;尿道MDROs定植与术后尿路感染风险呈正相关(OR=1.599,95%CI:1.004~2.546)。结论 存在尿道MDROs定植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风险较大,需重视抗菌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4例术后发生尿路感染,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相关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者、合并糖尿病、术前因尿潴留行导尿术、手术持续时间、术后留置尿管为影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因尿潴留行导尿术、术后长期留置尿管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合并糖尿病、术前因尿潴留行导尿术、术后长期留置尿管,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拟定相应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3月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10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结果:10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痉挛41例(37.96%);膀胱痉挛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分、不稳定性膀胱、引流管堵塞、冲洗液温度过低、尿路感染比例高于非膀胱痉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前列腺症状评分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分、不稳定性膀胱、引流管堵塞、冲洗液温度过低、尿路感染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OR≥1且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危险因素复杂,临床需针对各危险因素实施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膀胱痉挛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9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对98例患者的术后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8例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6.33%;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在年龄、是否合并有糖尿病、术前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前是否因尿潴留行导尿术、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是否膀胱冲洗等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有糖尿病、术前因尿潴留行导尿术、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5d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术后尿路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针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需采取相应预防对策,以降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促进术后转归。  相似文献   

5.
王磊  赵琨 《临床医学》2013,33(5):39-40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分段逐层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研究探讨其手术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分段逐层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得出结论。结果 126例前列腺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分段逐层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后无任何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发生,平均保留导尿管时间(5.20±1.74)d;平均住院时间(7.40±2.31)d,共有12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分段逐层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其安全性高,手术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做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观察组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重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重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优(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7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试验组给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前列腺切除组织质量大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膀胱清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IPS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改善患者尿道功能。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治疗所致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2003年7月~2008年9月应用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治疗BPH 6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均于持续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实施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同时调整冲洗液滴速、温度,并早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指导患者行肛提肌锻炼.术后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膀胱痉挛,出血3例,附睾炎2例,短期尿失禁1例;无尿外渗、间隙性血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所致尿路梗阻,具有损伤小、出血少、低温快速切割、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因患者均为老年男性,机体抵抗力较差,术后易出现并发症,而围术期细致周到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表皮生长因子(EGF)、前列腺素-2(PGE_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7例,采用治疗方法不同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对比两组术后24h的血清PGE-2、PSA、EGF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h,两组患者血清PGE-2、PSA、EGF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可降低血清PGE-2、PSA、EGF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PKE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良性前列腺增生男性患者94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离子组和电切术组,每组47例。电切术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等离子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PKEP)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等离子组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电切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组并发症发生率(6.3%)低于电切术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膀胱冲洗与尿管留置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愚  曾燕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3):429-432
【目的】分析老年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感染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3例老年宫颈癌患者,分析术后感染发生率、病原学特征及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感染发生率28.22.%(46/163),其中泌尿道感染(43.48%)、手术切口感染(23.91%)和阴道感染(10.87%)排前3位。检出5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27株(47.39%),革兰阳性菌23株(40.35%),真菌7株(12.28%),检出率排前2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1.05%),金黄色葡萄球菌(15.79%)。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利福平和红霉素敏感性高(<10%),对磺胺甲恶唑、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耐药性均在8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耐药率为0,对利福平、青霉素G和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均在70%以上,对头孢曲松、四环素和磺胺甲恶唑的耐药性也均在40%以上。单因素和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3 h、尿管留置时间≥14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术后化疗和贫血是发生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感染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且其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实际临床工作中应根据耐药性分析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针对术后感染危险因素采取相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尿路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MDR)分布状况、细菌耐药特性及其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从73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中分离的76株MDR研究分布特征、耐药特性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76株MDR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8.9%,革兰阳性菌占21.1%,所有细菌均有较强耐药性,其中革兰阴性杆菌MDR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IMP/CS)、头孢哌酮/舒巴坦(CFP/SU)、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Z)耐药率最低,但部分药物出现耐药或中介;嗜麦芽寡氧菌对IMP/CS完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IMP/CS耐药率达到33.3%、38.5%;革兰阳性球菌MDR主要以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对利福平、氯霉素耐药性较低。结论:老年患者尿路感染MDR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所有MDR耐药性均较强,仅对少数抗生素敏感。须重视MDR感染问题,加强针对性护理,以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3.
李兵  何涌 《华西医学》2009,(9):2285-228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高龄合并心肺疾患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排尿困难症状均改善,其中1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2月后好转,尿路感染7例,消炎治疗后好转,5例出现肉眼血尿,做对症处理后血尿消失,无输血病例,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结论:采用TURP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BPH患者,手术时间60—90min,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约45g,术中或术后输血8例,未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及死亡病例。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肯定,同时认真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可高效解除患者尿路梗阻,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10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3例.B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A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A组患者在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综合征、暂时性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和尿道狭窄方面均少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疗效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方案相当,不仅具有手术所用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膀胱冲洗时间短、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且还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McKinnon A  Higgins A  Lopez J  Chaboyer W 《Urologic nursing》2011,31(4):207-12 ; quiz 213
A chart audit of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a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established that 15.4% of 156 patients had postoperative acute urinary retention (AUR). Pre-operative prostate size, clot retention, and pre-operativ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distinguished men at risk for post-operative AUR.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该院重症医学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患者的易感因素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为CRE的防治及感染患者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重症医学科CRE感染患者,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科细菌(CSE)患者及非发酵菌细菌感染患者各17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包括年龄、性别、菌株来源、是否合并其他微生物感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资料,分析患者的CRE易感因素,通过比较生存及死亡患者资料,分析影响CRE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77例CRE感染患者中,132例存活,45例死亡,病死率为25%;CRE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约为90%,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CRE的易感因素包括菌株检出时机(入住ICU后)、联合使用抗菌药物;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是重症医学科CRE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龄、入住ICU、呼吸道感染、入院天数10~<30 d、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是CRE的易感因素,年龄≥60岁、既往高血压病史是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定期CRE定植筛查,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隔离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 ICU 患者肠道定植菌与感染菌基因的同源性,为制定控制多重耐菌医院感染措施提供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对 ICU 患者肛拭子分离出的多重耐药定植菌与同一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出的相同多重耐药菌进行配对,采用Diversilab 自动化重复序列-PCR 分型系统,分析肠道多重耐药定植菌与感染菌基因的同源性。结果选取4对多重耐药定植菌与患者入院时临床标本分离出的相同多重耐药菌进行同源性检测,2对有同源性、2对无同源性;选取4对多重耐药定植菌与患者医院感染临床标本分离出的相同多重耐药菌进行同源性检测,4对均有同源性。结论 ICU 患者多重耐药定植菌与感染菌基因具有同源性,多重耐药定植菌可以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临床上应加强多重耐药定植菌患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危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泌尿外科收治的86例膀胱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泌尿系感染情况并对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6例患者中,19例患者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年龄、性别、前列腺增生、糖尿病、使用抗菌药物、肝肾功能不全、住院时间是影响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未使用抗菌药、住院时间长是术后泌尿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膀胱全切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减少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后并发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0月在医院行ELRP患者200例,将其中并发尿路感染的53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未并发尿路感染的14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过单因分析素筛选,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BMI、术前肾功能不全、ASA等级、D-二聚体是并发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年龄≥60岁、BMI≥30、术前肾功能不全、CCI评分≥2分、ASA等级Ⅲ~Ⅳ、D-二聚体1.5μg/ml是并发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护理人员需加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降低并发尿路感染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